×

洛阳市 全国 全国两会 赛道 迎风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徐衣显:迎风而上抢占产业新赛道,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丨全国两会财经访谈㉟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2 17:08:02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徐衣显:迎风而上抢占产业新赛道,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丨全国两会财经访谈㉟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张劭辉】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开幕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围绕“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的具体路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洛阳方案、抢占产业新赛道发展产业新优势的战略布局,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徐衣显。

培育十大重点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聚链成群”

徐衣显介绍,近年来,洛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全面实施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推动“五链”耦合、“六新”并举,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企业“雁阵”蓄势腾飞,产业集群乘势而起。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1%,锂离子电池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风口产业高速增长,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洛阳连续4年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我们抢抓风口新机遇,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徐衣显介绍,洛阳市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培育壮大十大重点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把准“风向标”,明确主攻方向。坚持抓产业必须抓“风口”,系统梳理风口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综合分析风口产业与洛阳产业链、供应链的契合情况,确定了农机装备、高端轴承、光电元器件、新能源电池、耐火材料、电子显示材料、电子化工材料、航空装备、人工智能、生物疫苗等十大产业集群,明晰产业发展主攻方向。

绘出“路线图”,明晰发展路径。坚定落实发展风口产业“三原则”,组织专班深入研究,科学绘制产业图谱,精细制定工作方案,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重点招商企业、重点创新平台、支持政策等“六大清单”,梳理确定总投资1288亿元的252个风口产业重大项目。

打造“共同体”,深化互利共赢。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协会)盟(会)长“双长制”,组建航空装备等产业联盟(协会)13家,实现十大产业集群产业联盟(协会)全覆盖。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徐衣显介绍,近年来,洛阳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贯彻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主体落到企业上,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风口”产业集聚。

其中, 搭建平台载体“大矩阵”。高标准建设伊滨科技城,重塑重振洛阳高新区,高起点重构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科技产业社区,统筹推进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平台建设。围绕在更大范围对接优质创新资源,在深圳等地建设“飞地孵化器”。洛阳市创新平台达2956个、101个进入“国家队”,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83%、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展开全文

打好人才引育“组合拳”。广泛凝聚“人才第一资源”共识,坚持“引育用服”协同发力,建立政府“普惠+激励”和企业“高薪+股权”联动机制,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引育并重的“1+22”人才政策体系,全市人才总量增长到102万。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加强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培育引进省中原学者工作站4家、中原学者13名,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3个。

打造资本运作“新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以政府科创引导基金为牵引的科技产业投融资体系,通过“引导基金+天使基金”扶持初创期企业,通过“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投贷联动”扶持快速成长期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扶持成熟壮大期企业,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上市公司市值全省第一。加速实施“基金入洛”,优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注册、管理程序,全市设立基金52只、总规模820多亿元。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

瞄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近年来,洛阳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从根本上重塑洛阳的产业格局,挺起现代化洛阳建设的产业脊梁。

在“脱胎换骨”中重振传统产业。围绕农机装备、高端轴承、耐火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三大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百万吨乙烯项目顺利入规,LYC新能源装备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等259个项目开工建设,众多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试点开花结果,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高于全省9.8个百分点,汝阳产业集聚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强筋壮骨”中重塑新兴产业。坚持精准招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0余次带队开展专题招商,推动宁德时代、华为技术、大华科技、凯盛科技等一批重大风口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顺利开工,千亿级电子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智能装备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电元器件产业规模名列全省前茅,十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2400亿元。

在“破冰抢滩”中重构未来产业。积极在氢能、生物疫苗等前沿领域谋篇布局,国家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研发国内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普莱柯开工建设中部规模最大的生物P3实验室,东旭氢能电机装备产业园顺利投产,360数字创新总部、昇腾人工智能实验室落子布局。

梯次培育创新企业

产业发展“枝繁叶茂”

产业要蓬勃发展,离不开市场培育,也需要好的政策助力。徐衣显介绍,近年来,洛阳市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对企业进行针对性、差异化、全链条扶持培育,实现产业发展“枝繁叶茂”。

持续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倍增计划。把“万人助万企”和招商引资更多向高成长性企业倾斜,围绕风口产业遴选500多家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速度快的高成长性企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产结构,市级高成长性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增幅近20%。推进“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升规纳统”企业563家,市场主体逆势增长20%。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壮大创新“生力军”。培育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5家、占全省21.5%,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25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39家。

积极招引产业运营商。围绕产业园区建设,深化政府与产业运营商的合作,引进北京联东、北京利尔、中电光谷等产业运营商,汇聚优质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以产业运营商引进优质企业,推动更多“风口”产业项目落地。

常态高效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健全完善领导包联、专班服务、督促督办、问题调度等常态化助企服务机制,市县乡三级干部包联服务实现规上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升规”入库企业全覆盖,上线“洛企通”平台,企业反映问题办结率达到100%。

迎风而起乘势而上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下一步,洛阳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徐衣显介绍,将建成启用龙门实验室总部基地,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建,全链条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优化高新区“一区多园”布局,把周山智慧岛建成“科技创新特区”,实现十大产业集群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全覆盖。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新一轮“三大改造”,推动中部云基地二期等48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围绕百万吨乙烯谋划实施产业链配套项目,建设国内一流的绿色石化及先进材料生产基地。以“灯塔工厂”标准建设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打造双千亿产业集群。聚焦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抢先布局新赛道。

加速推进重大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常态化抓好“三个一批”,加快中钢洛耐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点产业集群项目303个、总投资1177亿元。强化精准招商,抓住中州时代等引领型重大项目落地的机遇,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