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见:上达天子,下被幽人【原创】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大理司直。
公元787年,唐贞元二年,顾况担任镇海军韩滉部节度判官,负责督运钱粮。得到宰相李泌引荐,入为著作佐郎。由于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晚年隐居茅山,炼金拜斗,植茶鉴茗,为人消灾解厄、延寿施福,自身轻如羽毛,享寿期颐。
诗人白居易当年应举时,京师大兴“行卷”恶风,就是花钱送礼,拜请大家关照。白居易袖着自己的诗作谒见著作郎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姓名,盯着他审视半天,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长安米价太贵了,居住恐怕不容易啊。展卷阅览,第一篇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随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有这样的佳句,在京师居住就容易了。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白居易因此出名。
顾况爱茶,对茶事研究精深,成果卓著。其诗《焙茶坞》云:“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其《茶赋》,情意纯朴,境界高远,辞藻雅致,文采焕然,生动描绘了大唐茶事的盛状。
“稽天地之不平兮,兰何为兮早秀?菊何为兮迟荣?皇天既孕此灵物兮,厚地复糅之而萌。惜下国之偏多,嗟上林之不生。
“至如罗玳筵,展瑶席,凝藻思,开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啭,宫女嚬,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此茶上达於天子也。
“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乘槎海上来,飞锡云中至。此茶下被於幽人也。
“《雅》曰:“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可怜翠涧阴,中有碧泉流。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轻烟细沫霭然浮,爽气淡烟风雨秋。梦里还钱,怀中赠橘,虽神秘而焉求?”
考察起来,天地不公平啊,兰花为何早春就绽开了美丽的花朵,菊花却要等到秋天才繁荣?天地既然孕育了茶这般灵物,为何还要厚此薄彼的择地而萌发呢?远离京师的偏僻山地反而居多,首都附近的皇家园林中一点都没有。
茶能参与豪华珍贵的宴席,展示在华美秀丽的餐桌,凝聚起浮想联翩的文思,放置于琼浆美味之间,赏赐给著名的大臣,接待嘉宾贵客。煎茶时美妙的沸腾之声,有如山谷里黄鹂婉转的和鸣。茶面上浮起的“花沫”,浓浓地泛着雪样的光华。品味时芬芳,咽下时生津,出色得超过了皇家所有的饮品。每年春天,茶先于其他珍品出现在帝王面前,有如皇宫九重深深的宫门,意味深长地祝福圣上万寿无疆。这些都是茶可以上达于天子的地方。
展开全文
茶,有益于消化饭菜中的精华,可以去除肉食中的膻腻,在暑热烦闷时,为人带来清凉舒爽的感觉,消除昏昏欲睡的疲劳状态。茶生长在密布杏树桃花的深谷幽静之地,以及遍地茂林修竹的草堂古寺之中。茶有如乘着木筏从海上仙山而来,仿佛搭着佛家的锡杖由云端飞至。这些都是茶眷顾幽人隐士、山野村夫的地方。
《诗经·王风》中说: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如此执着是在追求什么呢?唉,深涧翠谷虽然阴冷,其中却有澄澈碧透的清泉流淌。搬过优雅有如黄金制成的铁鼎,端来泛着宝玉般光泽的越州瓷盏。茶鼎中的水汽有如轻烟弥漫漂浮于洁白细腻的华沫之上,茶盏中清爽香气仿佛助人走进风雨过后云淡天高的深秋。我追求的就是这些,至于“梦里得钱”、“毛人送橘”之类喜出望外的事,虽然神秘但又怎么可以去追求啊。
顾况这篇《茶赋》,寓意深远又朴实易懂,格律工整又朗朗上口,清新淡雅又靓丽华美。
开篇感慨茶是皇天后土孕育的“灵物”,生长在南方的山野,便是北方的皇家园圃也没有它的踪影。它不似兰花早开,也不似菊花迟发,而集天时地利于一身。接着以排比句式,歌颂茶饮在宫廷、庙堂的盛装魅影:“罗玳筵,展瑶席;凝藻思,开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啭,宫女嚬;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此茶上达于天子也。”
天子皇帝,以茶待客,场面华丽,赏赐大臣,仪式隆重。可以看出,茶作为饮品,已经超出了日常生活的层面。
接着,一气呵成的四个排句展开描述饮茶对于人们身体和生活的效用:“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又指出茶的特性,更适合与“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隐居的清静“幽人”,它仿佛乘着木筏从海上仙山而来,搭着佛家的锡杖由云端飞至,所以与高人为伴,尤其相宜。
说到人生追求,有了清茶陪伴,在“可怜翠涧阴,中有碧泉流”的自然环境里,“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用舒州铁鼎烹水,用越州瓷器品茶,器具既美,煮饮愈佳,茗饮的清香与简淡淡的心境契合,“轻烟细沫霭然浮,爽气淡云风雨秋”。在“轻烟细沫”的茶水、“爽气淡烟”的茶香之中静享时光,不慕“君门九重”,不羡陈务妻子因为奠茶而获十万钱、晋人秦精因为采茶而得到野人赠送的橘子。
顾况在京师官场时,就看不惯骄奢的权贵,作诗嘲讽他们,“傲毁朝列”“不能慕顺,为众所排”,遭到攻击,被贬饶州。在他人生的后半期,早已厌透了仕宦的应酬作势,隐居茅山,与野外茶树为侣,以茶之清静恬淡特性,来托付自己的精神和心灵。
所以,为茶作赋,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也正因为如此,笔端流淌出来的是华美中的纯朴恬淡,大气中的自然真实。
与顾况命运类同、“茶路”相似的田园山水派文人储光羲,进士及第,仅授县尉,不能晋升,仕途失意,隐居终南,植茶焙茗,前已引述其《吃茗粥作》诗:“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盛夏酷暑正当午,鸟雀躲藏都不见。高大梧桐遮凉阴,仍需降温解衣衫。远处游动几片云,难挡烈日撑火伞。主人留客吃茗粥,直到日暮方回还。
茗粥就是传统的茶羹,用烘焙过的茶叶研磨成的茶粉和其他添加物合起来煮成的粥,是唐朝流行的茶叶食用方式。
今天我们喝茶,是冲泡后分饮。可是在唐朝,冲泡的饮茶方法很可能会被人嘲笑浪费了好茶叶。
我们已经知道,唐朝人的茶事,从采摘、炮制到贮存、饮用,都有一套复杂的程序。“烹茶”——做茶粥,是一门非常稀缺的技艺。如果一个人烹茶水平很高,手艺独有,就有机会得到豪门权贵的争相礼聘,挣得高薪。如果富贵人家中缺少一个很会煮茶的人,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斥巨资买下的好茶没有完全体现出它的价值。
先民最初接触茶叶,是当作食品和药材来用的。因此,他们制作茶汤的主要方式和煮菜、熬药类似,直接将茶叶放在瓦罐中烹煮。这样的方法有两个弱点:一是新鲜茶叶的草味和涩味无法去除,二是新采的茶叶携带水分,容易腐烂变质,无法储存,不易运输。这两个弱点都阻碍着饮茶风俗的流行。
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采摘后经过初步加工的饼茶。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撰《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采摘来茶叶,晾去水分,拢起来压成饼状,继续干燥它,储存起来。饮用之时,在茶饼上掰下一块,捣碎后冲泡。这时候的茶叶已是碎末,香味更易散出,因此直接冲饮即可。
唐人最常用的茶叶烹制方式依然是煮茶法,不过为了提升适口感,唐人在煮茶时要往茶中加入许多配料,以增加其丰富性或者刺激性。《广雅》中“用葱、姜、橘子芼之”, 说的就是这种方法。
单凭开水冲泡,无法将各种香料的味道全部浸出,因此要喝到各种物质融合的厚味,还是需要烹煮的。唐人饮茶,加入的配料主要是盐和姜。盐和姜都和茶叶非常般配,前者可以减少茶叶的苦味,后者可以增加茶的刺激性。
唐人还喜欢将茶和粮食同煮,制成“茗粥”。由于茶味清新,在炎夏食欲消退之时,“茗粥”堪称解暑佳品。所以,储光羲说在“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的时候,避暑于高山密林中,配着野菜吃上一碗茗粥,休息到傍晚再“日暮徐徐归”,堪为人生至美的享受了。
诗人王维更为直接,在长安城中,夏天燥热难忍,写信给南方的朋友说:“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茗糜”就是茗粥。
到了唐代后期,有人觉得煮茶时加入调料,损害了茶的本味,是愚蠢的做法。
陆羽在《茶经》中说:“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加入各种杂物的茶饮,是“沟渠间弃水”。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独立存在时,各有其味,混在茶中烹煮,煮出来的就不是茶了。
陆羽认为,要真正体现出茶味,茶之本味,不应引入其他原料,而应在选茶、择水、器具、火候诸方面下功夫。采茶要在三四月间晴朗的早晨,在郊野向阳的山坡上,寻找生长在烂石中的茶树,从树上挑选色泽偏紫、形如笋尖、光泽灿烂的叶片,采摘后带回来,慢火蒸出水分,制成茶饼,盛放到纸囊中,以保留香气。
陆羽的煮茶法是,先将茶饼仔细碾碎,放在生铁锅中,加入挑来的平缓流动的山泉水,使用没有“劳薪之味”的薪炭,以文火均匀加热,等到泉水开始沸腾,“缘边如涌泉连珠”时,先盛出一瓢水,再使用干净竹枝搅拌,待水温进一步升高,从锅边溅出时,再加入先前盛出的水以“救沸”,最后将茶水舀出,盛入越州出产的瓷碗中,趁热饮用。一次煮出的茶汤,最多只能喝五碗,超过五碗,味道就不够浓厚了。
复杂的工序流程,不仅仅是为了让茶味精华发挥出来,更重要的是让煮茶人充分观察茶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寻找其中的美感,在人和茶之间建立亲切的情感联系。
唐代诗人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诗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比喻茶水沸腾时浮沫此起彼伏如“蟹目”“鱼鳞”般的形象。
另一诗人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中记述自己煮茶的过程曰:“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
李群玉在煮茶的过程中,工序一步步推进,看着茶叶、茶汤的形态变化,心中升起喜悦之情,也感受到煮茶操作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情况味。以这样的精神状态进入饮茶环节,怎能不体会到茶香的迷人呢?
先煎后煮,是唐人茶事又上一级台阶的结果。
煮茶之前,先将茶饼烤焙到金黄,使之产生更多的“火香”。火烤的高温是煮沸无法达到的,一般情况下,植物叶片中含有的挥发油一类的物质,经过煮沸会被渐渐破坏,但是烤焙会促生复杂的芳香物质。植物中是有淀粉的,淀粉在烤焙时会发生焦糖化反应,产生不同的芳香。烤焙时,茶叶中的淀粉和糖类分解成各种各样的小分子物质,它们非常复杂,其中许多挥发性分子会产生特有的香味。
所以,唐代后期的“煎茶”和“烹茶”相结合,是找对了路子。
唐代诗人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既说茶饼,又说煎饮。
成彦雄《煎茶》云:“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曹邺《题山居》亦云:“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张籍《夏日闲居》云:“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郑谷《峡中尝茶》:“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李商隐《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煎茶之诗如许之多,其实也是侧面记载了由“生茶”到“熟茶”的进程,也有点类似后世“绿茶”与“红茶”的区分。
当人们带着艺术的慧眼,带着宗教的哲思,带着天人合一的愿景,参与茶饮制作和品尝的时候,它就不再是解决饥渴问题的生物了,而成为一种植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修道树德的审美经历。
茶文化起源和丰富于唐朝,原因即在于此。
任见,即作家后山,出身理科,中外文化比较研毕业,有《浪漫国度-法国史传》6卷本、《洛阳城》10卷本、《丝路密码》2卷本、《大唐上阳》(10卷本)《帝都传奇》(10卷本)《牡丹传奇》(10卷本)《曹操传》(大陆、台湾版)《刘禹锡传》《白居易传》《来俊臣传》《薛怀义传》《巫文化诠讲录》《学以成人》等著作及译作逾百种。
任见:茶道不言,物我玄会(清雅小品)
任见:诗韵茶香,相得益彰【原创】
任见:茶艺、茶道和茶表演【原创】
任见:道心禅意与茶饮文化【原创】
任见:女皇武照与唐宫茶羹【原创】
海边的小村庄-《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15
艾维的这幅画赢了-《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14
我们缺少的宁静-《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13
巴黎雷欧的最新“大片”:中法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