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越南解放统一后,其国内的反华情绪一度高涨。
越方不断制造摩擦,边境地区百姓深受战争折磨,情急之下,我国不得已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中,“侦察兵”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而又危险的角色。
他们每一次执行任务都要深入敌军内部,相当于“上刀山,下火海”,极有可能有去无回。
然而,就是在这样险恶的战争条件下,出现了一位“军中精英”,堪称八十年代的李向阳,他就是隆志勇。
战争中的童年
隆志勇的少年时代可以说是十分凄苦的。1960年,隆志勇出生于广西省灵光村,这个小山村位于我国的南部边境上,与越南之间仅仅隔了一座山。
这就使得隆志勇幼年时便见到了越南坚决不承认接受过中国的帮助并再三侵犯我国边境,干预边境人民正常生活的丑恶嘴脸。
血淋淋的事实给小隆志勇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他的舅舅正是在上山劳作的途中,被越军埋在路上的地雷炸断了双腿,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展开全文
战争对隆志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他们这样的孩子还在上学读书的时候,也经常会受到越南特种兵的跟踪威胁,隆志勇清楚地记得,还在上初中时,自己的同学黄中锋被越南特工绑架,从此以后便杳无音讯,生死未卜。
因为隆志勇生活的灵光村距离中越边境太近,所以一年到头,此类村民百姓受到越南特工侵扰的事简直太多了,隆志勇从小就对越南侵略者恨之入骨,他立志一定报复这些忘恩负义的“小人”。
就这样,国仇家恨一点点积累,隆志勇再也无法忍受这样饱受欺凌的日子了。
1979年,中越战争正式爆发,原本可以顺利读警校的隆志勇放弃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青年民兵,这个时候,他才年满19岁。
成为“侦察兵”后的艰难岁月
上级了解到隆志勇自幼生长在中越边境地带的山区里,对这一区域的地形十分了解,便将他安排在了所在部队的侦察排,隆志勇从此成为了一名侦察兵。
在战斗过程中,他率领广西民兵组织与解放军相呼应,连续攻占了敌军多个高地,捕获了越南特工30余名,可以说具有极强的作战指挥能力。
可事实上,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侦察兵,单是训练这一项,就已经十分辛苦了。
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骤雨,他们每天都要完成固定的训练量,列队军姿只是家常便饭,而潜伏、追踪、武装射击等项目,才是侦察兵拿得出手的科目。
侦察兵还特别注重对耐力的训练,每星期他们都要进行3到4次五公里越野跑,扎几个小时的马步,还要一口气做60个俯卧撑……这些训练光听起来就十分艰苦,隆志勇刚来到军队的时候,每次训练完,吃饭连筷子都抬不起来。
耐力训练的强度已经够大了,而侦察兵特有的“潜伏”训练更是折磨人。
“潜伏”训练,顾名思义,就是要藏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同时还要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
由于中越边境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蚊虫肆虐,隆志勇潜伏的山区荒草丛生,遍布着各种毒虫,连最普通的蚂蚁都比其他地方的大了好几倍,就算是“全副武装”,扎紧裤脚、袖口,它们还是会找准时机,跳进士兵们的脖子里。
要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侦察兵在潜伏时是一动也不能动的,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行踪,前功尽弃,所以可想而知,蚊虫钻进脖子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在这种极为湿热的雨林中执行任务,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一点也不透气,人感觉就像在蒸笼里一样难受,况且,侦察兵这样的“潜伏”训练每轮都要持续好几天,每次训练结束回营,隆志勇和战友们身上都汗水涔涔,不满了伤口。
虽然侦察兵的各项训练艰苦异常,但是他们还是有那些普通的陆军将士们无比羡慕的东西,那就是侦察兵区别于普通陆军的“特殊”装备武器。
隆志勇在做侦察兵时,使用的枪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56-1型冲锋枪,每把枪会配置四个弹匣,每个弹匣里面装有三十发实弹,枪托还可以根据战斗情况折叠,实用性与精准度都很强,只是枪支较重,不方便携带。
侦察兵经常使用的第二种武器是54式手枪。这款手枪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性极强且便携耐用。
而且,这款手枪的威力很大精准度也很高,基本上可以达到一击致命的程度,十分适合对越作战。除此之外,85微冲也是侦察兵常用的武器之一。
它的消声效果极好,在作战过程中不利于暴露行踪,被列为我军侦察兵的“顶尖”突袭武器。
除了这三款枪械之外,隆志勇所在的侦察连,装备有一台热成像仪,夜间可观察到百米之内的敌人动静,还配有一部单兵雷达,每个班配一挺56轻机和一具40火。
侦察连的战士们除了配备这些枪支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仪器装备,如指南针、多功能匕首和夜光表。
虽然今天我国的军事实力显著增强,已经有更为高级的仪器将其取代了,但是在那个资金技术匮乏的年代,这些已经称得上是我国“顶级”军事设备了。
等到真正上战场时,情况要比训练时复杂危险许多。
越军为了击溃我军侦察兵,设置了许多阴险的计谋,如埋地雷、布置陷阱、偷偷给水和食物下毒。
通常情况下,隆志勇和战友们在与越军进行持久战时,都会随身携带一些罐头和压缩饼干等食物充饥,如果水喝完了,也只好接些雨水和林间的露水喝,野外的溪水和泉水谁都不敢轻易喝,因为越军很有可能会在里面投毒!
做侦察兵虽然艰难辛苦,但是隆志勇也在此期间练就了一身本领并多次立功。
战争炼就“雄鹰”
1984年,隆志勇真正与他从军生涯中的第一个敌人展开了正面交锋。
这年3月,隆志勇所在的侦察连截获越军情报,得知越军准备在凌晨越过中越边境,对我军进行偷袭。
连长当即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在越军计划好的偷袭地点设置埋伏。由于隆志勇平日里表现突出,加之他自幼生活在此地,对周围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于是,连长便将捕获俘虏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他。
凌晨1点,他带领5名战士出发,前往预定地点。
当日午夜,隆志勇便带着战友们摸黑赶路。他们在黑夜中摸索了将近5个小时,才顺利到达潜伏地点,隆志勇为大家安排好位置,随后迅速埋伏下来。
越军特种兵很快出现了,他们越走越近,丝毫没有察觉到我军侦察兵的存在。由于他们之间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于是隆志勇便将目光放在了第一个“打头阵”的敌人身上。
在这名越军士兵距离隆志勇不到两米时,他一个飞扑冲上去,将这名士兵按倒在地。
可不曾想,这名特种兵身手也十分了得,一脚踢在了隆志勇的后背上。就在这危急之时,隆志勇用竭尽全身力气,将敌人压倒在地,同时用越南语恶狠狠地威胁他说:“不许动!再乱动我就开枪了!”
就这样,整个捕获过程不到两分钟,我军无一人伤亡。
后来一经审问才得知,这个俘虏是越南军中的一员老将,我军还从他口中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隆志勇也因此被记功。
为了对付中方军队,越军还在中越边境地区设置了“竹签阵”,这些竹签可不容小觑,如果没有专业的防护鞋,一旦失足踩在上面,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次,隆志勇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小心踩入了竹签陷阱中,不过好在他反应迅速,用手紧紧抓住了陷阱的边缘,才没有让自己的身体完全跌入“竹签阵”!可即便如此,他的双腿还是被竹签刺得鲜血淋漓。
不过被誉为“边陲雄鹰”的隆志勇可不容小觑,他之所以能当上侦察兵,也是因为他具有三个有利条件:
由于隆志勇自幼在中越边境长大,熟悉边境地区复杂的环境;
他已经习惯了和越南人交流,因而说得一口流利的越南语;还有,他从小练功夫,身强体壮,一般人近不了身。
隆志勇正是凭借这些“特殊优势”才一次次逃出越军的陷阱,令其闻风丧胆。
民族英雄,值得敬仰
隆志勇参战后很快就凭借自己的实力树立了“威名”,越军更是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悬赏15万元,四处通缉隆志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经济发展状况十分落后的越南,15万元的确算得上一笔“巨款”了,由此可见越军真的是对隆志勇有多恐惧仇恨。
正因如此,隆志勇成为了越军重点攻击的对象。有一次执行任务时,隆志勇假扮成上山务农的村民,不料却被越军识破,他们趁隆志勇过桥注意力转移时朝他开枪,情急之下,隆志勇跳入了河中,敌军的子弹也只是打中了他背上的水壶,隆志勇也因此逃过一劫。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执行过这次命悬一线的任务后,隆志勇更加坚毅细心而勇敢,在此后的侦察兵岁月中,他虽然多次遇险,但总能化险为夷。
隆志勇从十九岁那年入伍参军起,在他长达八年的侦察兵岁月中,一共执行了123次作战侦察任务,每次都深入险境,与战友同胞携手完成一项项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
他与战友们总共歼灭四十六名敌人,生擒十五名,除此之外还缴获许多枪支弹药。
自隆志勇从军之日起,他便用自己的勇气与毅力诠释了“军人”的含义。
隆志勇的从军生涯,共获得了三次一等功,四次三等功,以及十八次嘉奖。要知道,绝大部分获得“一等功”的战士都是“被追记”的,所以每一个能够活着获得三次一等功的军人,都是我们的“大英雄”。
1986年,隆志勇还被授予了“侦察英雄”的称号。
2015年,这位曾驻守中越边境的老英雄光荣退休,如今在广东定居安享晚年。
即便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可他英勇事迹,还是会一代一代传下去,隆老前辈也被誉为“八十年代李向阳”,为后辈敬仰,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