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记载的老头不少,老妪却不多,王陵的母亲便是这不多者之一。王母固执而刚烈,做事决绝,项羽抓她做人质,逼她写信召儿子前来投靠,她却认准了刘邦,为让王陵铁心事汉,最后竟然拔剑自杀,以死斩断儿子可能因孝心而产生的他念。
有其母必有其子,母亲的性格投影在王陵身上,便形成了他的坚定、刚强、耿介、切直,《史记•王陵传》载:“陵少文,任气,好直言”,正是这种性格的反映。跟随刘邦一起闯江湖、打天下的发小很多,卢绾、樊哙、雍齿、夏侯婴等人皆是,当然,还有王陵。对于卢绾、樊哙等人,刘邦每每呼来喝去,如同跟班,独对王陵敬重有加,“高祖微时,兄事陵”,对王陵敬重如兄长。
但王陵开始却有点瞧不起刘邦。刘邦被举为沛公,西征咸阳,王陵聚众数千,驻扎于南阳,不肯追随,大有“你当你的沛公,我做我的豪强”之概。即便刘邦受封为汉王,王陵依然故我,不见风使舵,更不卑躬屈膝,这在跟随刘邦东征西讨的那些莽汉中间,堪称稀有品质。
王陵轻易不服硬,轻易不许人,极有主见,非认准者不深交。然而,他一旦认准了的人,必舍命追随,这在他的性格中又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在秦末纷起的豪强之中,王陵既有才干而又卓然独立,因此成了刘邦和项羽争抢的对象。刘邦还定三秦以后,王陵看到了刘邦的过人之处,便在刘邦提兵东征项羽、拉开楚汉战争序幕的过程中,带领自己的部众投靠了这位儿时的伙伴。
展开全文
王陵之所以不投项羽而投刘邦,并非因为刘邦是自己的发小,他看准的是刘邦的胸襟和远见。后来,刘邦夺得天下,曾征询群臣自己得天下的原因,王陵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但是,陛下使人攻城掠地,凡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即封赏给有功之臣,说明陛下能与天下同利,因此人人归心,以死相效,故能得天下。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忌妒,有能的怀疑,获胜不赏,得地不封,以至军心涣散,人心背离,故失去了天下。”这些一针见血的评价,正是王陵选择刘邦而放弃项羽的理由。
项羽因王陵投靠刘邦,囚禁了王陵的母亲,逼她说服儿子转投自己,王母自杀后,项羽勃然大怒,将王母的尸体抛入鼎镬,处以“烹刑”。项羽的残暴,激起了王陵誓死捍卫刘邦的决心,铁心事汉,成了他坚定的信念。
王陵虽然忠心以待刘邦,但他不是盲从,他的跟随是有主见的,他的捍卫是有原则的,凡事他认为正确则从,不正确则坚持己见,甚至固执己见。在追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的过程中,王陵不惧凶险,浴血奋战,功劳赫赫,但他却是最后才受封的功臣,原因有二:一者,刘邦最恨雍齿,而王陵却待之如兄弟,并不因刘邦之恨而疏远雍齿;二者,对于刘邦来说,王陵是后来者,且是选择性追随。这两个原因,都是王陵性格的反映,不因刘邦之恨而恨,不因众人之随而随,有主见,有取舍。
最能体现王陵性格的事件,便是对“分封诸吕”一事的鲜明态度。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刘盈去世后,吕后的权力更是如日中天,那些跟随刘邦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猛悍将、盖世功臣,无不仰其鼻息,唯唯诺诺。
吕后大权在握,便想要分封她的兄弟子侄为王。朝堂之上,吕后先征求时为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却不因为害怕吕后的权威、担心自己的前程而改变态度,他的回答明白而干脆,他说:“高皇帝当年立‘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若封诸吕为王,便违背了先帝的遗愿,万万不可。”王陵坚决不同意分封诸吕为王,让吕后十分不快。
吕后碰了一鼻子灰,又转而征求陈平、周勃的意见,陈平时任左相,周勃时为太尉,地位与王陵仲伯间,但二人摄于吕后的阴鸷狠毒,立刻一脸堆笑,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高皇帝定天下,封刘氏子弟为王,今太后临朝称制,分封诸吕为王,如出一辙,无所不可。”亏这二人竟然找到了这样一条貌似合理却实在荒唐透顶的理由!
散朝后,王陵拉着陈平、周勃不放,愤愤不平地对二人说:“当年我们与高皇帝歃血为盟,你俩难道不在吗?今高皇帝尸骨未寒,吕后要封诸吕为王,你们纵容吕后背盟,百年之后,你们以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啊!”说罢,感伤不已。
吕后因为王陵不附和自己,不久就罢掉了王陵的宰相一职,夺其相权,给了他一个太傅的闲职,让他一边凉快去了。王陵并不因此而后悔,他不但不就太傅之职,还告假归家,闭门谢客,再不上朝,拒绝做吕后的傀儡,以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抗争。与陈平、周勃之流一比,其人格高下立现,真是王母的好儿子,刘邦的好忠臣。
秦人赵良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王陵的一身正气、铮铮铁骨,正是这种千人万人都无法相比的谔谔之士。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