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 田园风光 园中 那些 文化

圆明园中的那些田园风光与耕织文化(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1 12:43:02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圆明园中的那些田园风光与耕织文化(下)

在以农为主的社会中,农业与国家的经济基础息息相关,皇帝自然也十分关心农事。曾经的圆明园中也有着很多与农耕相关的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圆明园中的田园风光景区

杏花春馆

胤禛建园时的“杏花村”,原为菜圃,后改名为杏花春馆。乾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杏花春馆》诗序云:“由山亭迤逦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内有春雨轩、杏花村等村舍小筑,园中还有水井。盛时的杏花春馆,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关于这里的景象,雍正曾写沿湖游览至菜圃作:

一行白鹭引舟行,十亩江渠解笑迎。

叠涧湍流清俗念,平湖烟景动闲情。

竹藏茅舍疏篱绕,蝶聚瓜畦晚照明。

最是小园饶野致,菜花香裹轱辘声。

澹泊宁静

展开全文

澹泊宁静,原名为“田字房”。"田"的意为耕地,农业是封建帝国的命脉,皇帝每年都要在这儿举行犁田仪式。周边稻田弥望,河水周环。后来乾隆改为“澹泊宁静”。乾隆皇帝在西北部游览或在文源阁读书累了,很喜欢在此休息并进膳。从田字房改为澹泊宁静后,使景区田园味减弱,而皇家味提升。由于这一景区是连接“九州清晏”景区与北部田园风光最近的景区,皇帝在田字屋纳凉,可看到北部西部稻田,是重要的观稼、验农之处。

映水兰香

映水兰香景区在澹泊宁静的西侧,园景以多稼轩为首,共有10景。建在台上的观稼轩,不施户牖,临水田而建,是皇帝凭东窗观稼的地方。随宜布置的建筑之间皆为稻田。乾隆在诗中除描写景致之外,还表明:“园居岂为事游观,早晚农功倚槛看。”他居住在园中,不只是为游山玩水,早晚还要关心稼穑之事。多稼轩大殿墙壁上画有农器10具图像(即犁、耙、耧车、锄、水车、连耞等)。乾隆时期又将元代的“耕织图”藏于此轩。

水木明瑟

自澹泊宁静过桥向北即是水木明瑟。在该景区中,皇帝最有兴趣的是以水推动的“风扇室”,供皇帝消暑。景区内耕种良田数亩。“朴室数楹,东牖临水田,座席间与农父老较晴量雨。”皇帝在游兴之余,又可关心农桑。

风扇室风扇结构图

文源阁

△文源阁(张宝成绘)

文源阁景区,是乾隆时期拆除此处的一座重檐方亭后,为存放“四库全书”而建造的。推测在没有建造文源阁之前,这里主要是一片庄稼地,中间有一座休息观稼的四方重檐亭,也是体现重农桑的主要地区。

为了完整体现圆明园北部的田园风光,乾隆九年(1744)时绘制了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以及文源阁以前的景象示意图,以加深对北部田园风光的印象。4个景区连成一片,地域开阔、稻田弥望、水溪环绕,是皇帝观稼重农的标志性景区。

乾隆有诗:“数畦水田趣,一脉戚农心。”几组古建筑群中又有精致的自然山水、叠石、松竹、荷塘、花丛,与田野形成对比。

多稼如云

园中主要建筑有多稼如云、芰荷香。本景建于雍正年间,初名观稼轩。这里种有大量荷花,乾隆皇帝曾多次与其母崇庆皇太后在此进膳,观赏荷花;有时还率文武大臣与皇子、皇孙来此观赏荷花,并留有多首诗句。嘉庆皇帝在刚刚登基时,曾被赐居在此。嘉庆皇帝也十分喜欢这里,曾留有"十亩池塘万柄莲"的诗句。

皇帝在此往北观看是村野人家,一派田家风味。往南看则是:“坡有桃、沼有莲,月地花天,虹梁云栋,巍若仙居矣 ”——田家风味与若似仙居,形成鲜明对比。

若帆之阁(亦称耕耘堂)

△若帆之阁(张宝成绘)

位于圆明园北大门内东侧。北骑内层园墙,西南与北远山村相望,是一处倚山面溪小型风景园林。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新添建的景区。园内有耕耘堂,筑于假山之巅,为皇帝登高阅视园外农稼之处。若帆之阁临溪而筑,所得到的景象则是稻浪滚滚,阁楼有如漂浮在水上的船只,因此名为“若帆之阁”。乾隆有耕耘诗九首。其中一首是:

山堂临园墙,墙外田近阅。

弄田园中多,莫如此亲切。

园中属宫物,墙外私恳别。

当官与治私,尽力殊勤拙。

北远山村

这是北部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又称课农轩。该景位于大北门内偏东,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称都与农事有关,呈现浓郁田园景色。建筑均矮小无奇,沿河岸自由布列,俨然江南水乡的一个村落,是雍正和乾隆最喜爱的地方。这一景区的诗词也最多。其原因是雍正继位之前,为回避朝廷斗争,把自己打扮成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富贵闲人。

结语

圆明园与历代皇家园林不同的是:在御园中突出了农耕文化及田园诗般的意境。其景致之多、规模之大,非其他可比。这一点是康、雍、乾三代皇帝结合实际的创新,也是造园发展过程必然形成的结果。自然美、田园美、园林美与重农桑结合在一起,不仅有田园诗的意境,而且不失皇家园林之气派、权威,达到了完美之境界。

[资料来源]

《圆明园中的田园风光及耕织文化》檀 馨

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