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年代久远的稻穗仓、风柜、收音机、缝纫机、捕鱼专用的竹鱼篓、铁渔叉……
这是珠海市斗门区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的一角。面积200平方米的展览馆,摆满了许多老物件,每一件都记录着时代的点点滴滴,无声地讲述着珠海斗门民间风俗的变迁。而周永燊是这个展览馆的“馆主”。
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生活区。
周永燊是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文化站站长。他设计和布置了乾务市民艺术中心的民俗文化展览馆,还积极带动当地民间艺术人才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并且充分挖掘、宣传乾务本土特色美食,推动乾务镇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装泥鱼”习俗、省级非遗项目“乾务飘色”等多个非遗项目。作为一名在基层深耕了十余年的文化干部,周永燊被评为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类别“珠海好人”。
打造地方民俗文化展馆,讲述光阴的故事
时光和岁月留不住,但老物件却将故事和记忆留了下来。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市民艺术中心内,展览着不同历史时期的200多件传统生产、生活器具。
“你们知道这把椅子是用在什么地方的吗?”周永燊站在一把发黄的木制理发椅旁边回忆起当时收集旧物的经历。“这把椅子是我在一间旧房子中看到的,现在应该很少年轻人见过它了。”周永燊告诉记者,收集旧物并非易事,他曾经尝试发动乡里乡亲一起来收集,但效果都不太好。“因为大家都不太理解收集这些闲置的老旧物件究竟有何意义。”
展开全文
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的另一角。
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周永燊带着工作人员去村里四处走访,收集好了旧物,但一个新的困难又摆在他面前。展览馆怎么规划?旧物怎样摆放?设计、装修谁来负责?
即将退休的周永燊担起重任,“我虽然是个理科生,但是平面设计、拍摄剪辑等新媒体技能我同样可以。”周永燊告诉记者,在基层工作就必须什么都要会。他的办公室摆放着各种历史文化系列丛书,角落里放着移动音响、相机、无人机等各种设备。他认为“文化站站长的工作很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多看一些书,多会操作一些设备总是好的。”
周永燊在介绍身后的粮仓。
如今的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被周永燊划分为生活、渔业、农业等多个区域,分区域展示旧物让展馆的布局更清晰明了。除此以外,他还花了很多心思,“为了尽可能还原过去的生活,增强年代感和残旧感,我把原来崭新的墙壁、地面做成了旧时墙壁的样子,还将原来窗户的金属边框改造成了旧时的木制边框。”周永燊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为了让来此观摩的市民能有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据了解,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开办多年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不时有人从外地驱车过来参观、研学。当然,本地的老少居民参观时更能感受到情怀。
“老人们都喜欢带着儿孙过来看,跟后代讲讲过去的故事,小孩子对这个也是非常感兴趣。”周永燊告诉记者,自己作为乾务本地人,对当地有很深的感情,而老旧物件是一个很好的记忆载体,可以记录下当地的发展和历史变迁。“讲故事首先要有物件,比如,有了这些耕种捕鱼的器物,年轻人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
融会贯通,理工生热爱非遗项目
在周永燊心中,旧物值得保留,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同样让他花费了不少心思。
身着华丽戏服的“色仔”飘然“悬”于空中,摆出各种姿势,或立于螃蟹之上,或漂浮云朵之中。这不是杂技表演现场,而是珠海斗门地区特有的乾务飘色巡游场面。
周永燊2008年上任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凭借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他潜心研究乾务飘色,带领这一民间艺术闯出了“新路子”。
周永燊与乾务飘色。
“如今耳熟能详的乾务飘色,起初并未找到文字记载起源,给飘色申报非遗项目带来了困难。”为了找到相关资料,周永燊在网上搜寻了大量信息,终于在江西省的彭泽县志中找到了线索,了解到乾务飘色起源于明朝天启年间,在梁国栋(珠海乾务镇人)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由江西传入,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这一记载推进了乾务飘色申报非遗项目。同时,在奔赴多地对飘色的考察过程中,周永燊也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创新突破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酝酿成型。
八芯的乾务飘色《天仙配》的色台。
最早的乾务飘色只有两芯且形式较为单一,传播影响力受到限制。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周永燊推陈出新,亲自设计,成功创作了八芯乾务飘色《天仙配》和十芯飘色《西游记》,突破了该镇飘色制作的局限,让这一省级非遗项目重亮光彩。精彩的飘色表演调动了乾务镇居民对于民俗的兴趣。如今,每到假期,在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舞狮训练场、舞蹈室、戏曲室、手工活动室里就挤满了学习民俗的孩子。
跨界精英,打造农村文化阵地
凌步滩涂地的装泥鱼比赛,艺高人胆大的飘色巡游,粤韵飞扬的曲艺大赛……乾务镇文化事业“遍地开花”,丰富的活动背后总能看见周永燊的身影。
2009年,这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镇,成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1年,乾务镇文化站成功创建省特级文化站,是“百佳文化站”;2012年乾务镇又再获“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殊荣。
周永燊在介绍乾务镇历年举办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
除此以外,乾务镇还成功举办了多届文化美食节,地道风味让众多食客流连忘返。乾务的文化艺术节、粤曲大赛、广场舞大赛、“装泥鱼”习俗比赛等活动以及“食在乾务”文化美食节,已成为当地一张文化名片。“我尽全力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源于我对家乡的热爱。”周永燊告诉记者。接下来的目标是要把已建设起来的文化阵地夯实,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高居民文明素养,不遗余力助力珠海建设文明城市。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实习生 许鸿杰
编辑: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