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务飘色作为民间传统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周永燊。
在珠海斗门乾务镇,有700多年历史的村道巷陌里,村民不时能看到一个身影,四处探访、搜集“废品”。竹鱼篓、铁渔叉、稻穗仓……200多件废旧的本土传统生产生活器具被一一寻回,归置在乾务市民艺术中心的民俗文化展览馆里。
这个村民眼中的老熟人名叫周永燊,是乾务镇文化站站长,2008年,凭借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他跨界转到文化部门工作,上岗15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乾务镇飘色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求新求变搭建起乾务镇各种文化阵地,积极带动当地民间艺术人才开展丰富文化活动,为文明珠海增色添彩。
在他的努力下,乾务镇建成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先后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等荣誉。而周永燊也先后荣获“广东省基层先进宣传文化工作者”“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珠海好人”等荣誉称号。
撰文:谢静怡
展开全文
摄影:关铭荣
镇里有了展览馆
在周永燊的办公室,各种历史文化系列丛书摆满书架,角落里放着移动音响、相机、无人机等各类电子设备。周永燊原本是个理科生,平日里最喜欢研究电子产品。用他的话来说,“基层文化干部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多看书、多懂一些设备,总有帮助。”
作为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首先把目光放在打造本土文化载体上,他认为基层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末梢,虽然人才、资金、技术都很匮乏。但厚重的历史是最好的文化自信,即使条件受限,他也要坚持打造出一个独具乾务特色的民俗文化展览馆。
得益于周永燊兴趣广泛,不管是偏理科的场馆功能区划分、室内设计图纸,还是偏文科的资料整理、文案编写,事无巨细,他样样都能亲力亲为,就算是“跨界”也得心应手。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珠海市首个民俗文化展览馆逐渐成形,竹鱼篓、铁渔叉、稻穗仓、风柜、收音机、缝纫机等不同历史时期的200多件传统生产、生活器具纷纷加入展品行列,成了展示珠海斗门民间风俗变迁的一扇窗口。
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渔网”“鱼篓”,在“馆主”周永燊看来,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这里展示的每一个物件,都是当地人使用过甚至代代相传的家当。”每当有客到访,周永燊总能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述一段段背后的动人故事。在周永燊的推动下,传统文化有了载体,乾务基层文化名片将不断被擦亮。
为传统飘色添“芯”
“飘色是乾务镇乃至珠海的文化名片,也是我耗费最多精力的一项非遗工作。”谈及乾务飘色,周永燊脸上满满的自豪与喜悦。
乾务飘色是珠海本土的一项民间艺术,目前被纳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从小耳濡目染下,周永燊被飘色深深吸引,希望带领这一民间艺术闯出新路子。
最初,乾务飘色并没有关于起源的文字记载,这给申报非遗项目带来了困难。为了找到相关资料,周永燊在网上搜寻了大量信息,四处探访,终于在《江西彭泽县志》中找到了线索,了解到乾务飘色起源于明朝天启年间,由一名任职江西省彭泽县令的乾务本地人返乡时传入。
申遗成功后,为了打破乾务飘色形式单一的局限,周永燊下决心要设计出更丰富多变的多芯(可承载多人的)飘色。
“老手艺人们从来没有接触多芯飘色,他们都认为不可能制作成功,设计图纸也因此一改再改。”周永燊说,多芯飘色的制作没有想象中顺利,缺乏人手制作时,他还自己上阵,最终成功创作了八芯乾务飘色《天仙配》和十芯飘色《西游记》,突破乾务镇制作飘色的局限,让这一省级非遗项目重焕光彩。
如今,乾务飘色越来越为人熟知,镇上的飘色队伍还多次应邀参加广东省级以及更广泛区域的文化交流活动,成功将乾务本土民间艺术推向全国。
为“美食之乡”代言
斗门区乾务镇,是珠海著名的美食之乡和厨师之乡。在民俗文化“活”起来之际,周永燊又将目光放到饮食文化上,通过文旅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路径。
在成功举办的多届乾务文化美食节中,周永燊为了充分体现本土美食特色,每次都特意安排村里的茶果制作高手,现场制作乡土茶果,同时安排飘色等民间艺术在场巡演。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广,乾务镇成了名副其实的“美食之乡”,金巢琵琶鸭、重壳蟹、炒藤鳝、叶仔糍、糖包圆……乾务特色美食的地道风味让众多食客流连忘返,也让“食在乾务”闯出一片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乾务,带动起当地餐饮业的兴旺发展,居民的钱包也逐渐鼓了起来,生活越过越好。
深耕基层文化工作十余年,周永燊荣获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类别“珠海好人”。这让已临近退休的他备受鼓舞,“接下来,我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更多人参与到基层文化事业中,充分利用镇里的文化阵地,组织文化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助力珠海建设文明城市。”周永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