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濒危 水族馆 大鳄 繁育 钓鱼

钓鱼佬开水族馆70年不营业,繁育出全球濒危的“黄金大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1 00:19:19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799年-1804年间,国外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委内瑞拉境内奥里诺科河发现了一具非同寻常的鳄鱼尸体。

金黄色鳄鱼

在我们印象中,不管是动物园还是纪录片,鳄鱼一般都是深褐色的或者是偏黑。这是由它们的生活环境所决定,这种肤色更利于鳄鱼隐藏在河流泥沼中,提高捕食成功率。

而亚历山大.冯洪堡发现的这条鳄鱼竟然是明亮的金黄色,到背部逐渐过渡为草绿色,即便是巨大的成体,体色依旧非常鲜艳,简持就是鳄鱼中的“土豪”。

亚历山大将其命名为奥里诺科鳄(Crocodylus intermedius)。

经测量,这具尸体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6.7米,这使其轻易取得美洲最大捕食者的称号,并成为仅次于湾鳄、尼罗鳄的现存第三大巨鳄。

如此鲜艳的肤色、如此响亮的名号,此鳄鱼一经发现就迅速的引起了那些皮革猎人的注意。他们如同草原上的鬣狗,循着有利可图的腐蚀气味凶恶的扑了上去,奥里诺科鳄一度被捕杀至不足200只。

然而,奥里诺科鳄那惊人的头衔本身竟都是一个大乌龙。

自从亚历山大记录的6.7米个体闻名于世后,为了追逐“我猎杀过美洲第一巨鳄”的光辉事迹,世界各地的猎人无论有没有捕获过非常大的个体,只要抓到了奥里诺科厄,都不约而同的将其认定为美洲第一,大肆宣传。

甚至很多狩猎来的大个体不是随便写的记录,要么就是根本没记录,仅是口头上传诵。

不仅如此,亚历山大本人测得的6.7米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在他的描述中,这个大家伙是同类内斗致死的,而以奥里诺克这个小细嘴,想咬死一个将近七米的同类,那涉案个体得超过十米,体型将与史前巨鳄一致。

奥里诺科鳄曾经是否有巨型个体已经不得而知了,就现在来说,目前大多数论文普遍认为,其最大体型在4.8米到5.2米之间,体重500到600公斤,远达不到世界第三巨鳄的标准。甚至在美洲大陆也小于美洲鳄与黑凯门鳄,顶多和短吻鳄抢抢名次。

展开全文

到这里,可能有些小伙伴会觉得,原来美洲第一鳄的名号是假的呀,不够大,不够强,没劲。

但如果你把奥里诺科鳄的魅力归结到大上,那你就太小看它了。

你细品,这货就像是一具拼错的拼图,食鱼鳄科的细长小嘴,真鳄科的肥壮身躯,以及鼍科标志性的求偶仪式(部分其他真鳄科成员求偶时也会振动水花,只是奥里诺科鳄突出且频繁),综合来看,简直就是一缝合怪。

先从它脑袋开始说起吧。亚历山大在发现奥利诺科鳄时,用“中间部位”(crocodylus intermedius中的intermedius)作为该物种拉丁学名的种加词,描述起细长的嘴巴好位于真鳄与食鱼鳄两大家族的过渡段,因而中文有时也将其翻译为中介鳄。

然而令亚历山大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心中位于过渡段的奥利诺克鳄其实嘴巴比一些食鱼科的成员还细,是大型真鳄中唯一专注吃鱼的。

对比一下食鱼科的马来鳄,虽然小时候嘴像筷子一样,但成年雄性的嘴简直像条大猪腿。

马来鳄幼体

马来鳄成年雄体

在这方面,奥里诺科鳄就很邪性了,就算是成年雄性,那嘴都赶不上马来鳄的粗。

奥里诺科鳄成体头部特写

更搞笑的是,如果你仔细看奥里诺科鳄和马来鳄的躯干,就会感觉到他俩是不是互相把身子和脑袋装反了。

奥里诺科鳄

成年雄性马来鳄虽然嘴巴挺粗,但有着食鱼鳄科标志性的油条型躯干,长且纤细,前后肢距离较远。

而奥里诺科鳄的细嘴巴食鱼习性,是从以陆生猎物为主食的大型真鳄科成员当中现演化出来的,属于时间不够愣憋出来的。因而还没来得及搞出来食鱼科纤细的躯干依旧保留着大型真鳄科肥硕的身躯,最后整的嘴巴贼细,还满肚肥肠。

这体型真鳄和食鱼鳄看了都沉默了,但这还没完,奥里诺科鳄一定要把这种不协调玩到极致,用超越食鱼科鳄成员的细嘴巴搭配超越真鳄家族的胖肚子,这货的粗壮程度在整个真恶科中都惊世骇俗,就算是湾鳄、尼罗鳄这种大佬看了都直摇头。

奥里诺科鳄的头部比例非常大,纤细的小嘴后边接了个无比宽阔的颅基。它们的躯干不仅肥硕,而且十分紧凑,前后肢距离很近,在陆地移动那都不是小钢炮,而是大口径炮,而且这家伙的尾巴比别的大型真鳄更短。

其横截面方方正正,如同包满铠甲的大萝卜,极具质感。这最终使奥利诺科厄仅有3.25米的雌性就能达到225公斤,4.5米到4.8米的雄性则可以达到500到600公斤,比很多同体长的大型鳄类都要重。

但也正因为体格过于粗壮,奥里诺科鳄难以像纤细的食鱼科成员一样大幅摆动身体扫击鱼群。这样他们演化出了非常邪门的捕鱼方式——将头埋入水下,撅着腚捞鱼。

当然,奥里诺科鳄独特的地方不仅有身形和生活方式,他们的皮质、体色、繁殖模式也都很别具一格,然而这却成了他们被屠戮殆尽,种群至今都没能有效恢复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行为模式、身体结构上这些特点需要讲解一下,大家才能明白,那奥利诺科鳄这24K纯金外皮基本看一眼就能感受到,应该很值钱了。

19世纪很多猎人描述奥利诺科鳄都会提到他们的外皮几乎不需要染色,光是鳄鱼本身的体色就已经非常惊艳了。做包、做鞋、做皮带,做什么都好看。

更要命的是,大型鳄类皮肤坚硬,需要很多道工序处理才能适用于生产。而皮具生产商们发现,奥里诺科鳄侧腹皮质竟然和很多中型鳄类一样绵软,但由于后者体型较小,皮质再软也就是做个包罢了。而奥里诺科鳄巨大的体型配养着优异的皮质,让他们无需过多工序就可以直接做成一件大衣。

这样,皮革生产商们再也抵御不住这种诱惑,别人拿来做包的皮质,奥里诺科鳄能做大衣,就这样,一场无休止的杀戮开始了。

不过,虽然奥里诺科鳄的皮质较为绵软,但它终究还是个鳄鱼,身体附着着巨大的铠甲,这些铠甲除了起到防护作用,还能支撑颈椎、脊椎,起到束缚和保护作用。

诺科鳄不仅皮质优异,在南美洲抓它还要比抓别的鳄鱼更容易。分布地上,奥里诺科鳄生活在南美洲北部委内瑞拉及哥伦比亚等地,方便殖民者登陆,不需要像捕猎多数凯门鳄亚科成员一样,非得深入亚马孙盆地才行。

诺科鳄分布地

生境方面,奥里诺科鳄是一种大型淡水鳄,仅在奥里诺科河流域内的湖泊、池塘、干滞流及湿地生活,迁徙不频繁,也不经常往海湾、河口这种地方跑,总想一大群在河岸附近觅食晒太阳。

奥里诺科鳄这样的生活习惯相对于生活在近海、水温状况复杂、迁徙跨度很远的美洲鳄来说,不仅出略风险低,而且捕捉效率更高,更容易被找到。大群最终皮革生产商、狩猎队、探险者带着不同的目的在奥利诺科河齐聚一堂,要么为了收取更多更优质的原料,要么为了实现亲手猎杀“美洲第一巨鳄”的人生目标。

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对奥里诺克的捕猎规模越来越大。

到20世纪40到60年代,每年依旧有数千只个体被猎杀,70年代,当人们认识到很难再在野外捕获到奥里诺科鳄,并将其列为地方性保护动物时,一切都晚了。很多支流湖泊的亚群已经全部灭绝,人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考察他们的特殊性。而奥里诺科鳄整体种群数量也已经缩减到不足200只,集中分布在委内瑞拉境内,哥伦比亚早已难觅踪迹。即便经过多年恢复,但我们直到今天都不清楚奥里诺科鳄野生种群准确规模,估测至少在250只以上,成体不足500只。一些较为乐观的估算结果认为,雨林中还存在未遭到破坏的亚群,总数量或许能达到1500只,但这并不是实测,仅仅是估计而已。

针对奥里诺科鳄的情况,上个世纪80年代,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为首的美洲多国联合展开保留计划,试图通过人工繁育、野外放流的方式恢复其种群规模。然而,奥里诺科的人工繁育进行的并不顺利,不是不配种就是受精卵死胎。

从1988年折腾到1996年都没能放留很多幼体。正当原产地这边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在那时可以说名不见经传的小动物园以一己之力扛起重担,并开启了奥里诺科鳄迁地保护计划。

达拉斯世界水族馆是国外德州一家非营利性的私人水族馆。

起初是1924年的时候,有15个娱类爱好者(有一说法是15个“钓友”)在其中一个人家的天台聚会,展示各自养金鱼,结果突发奇想,咱们整个水族馆吧,于是1936年选出来一个馆长,就这么一直开下去了。

他这个非盈利性做的有多绝呢?刚说了啊,这个馆始建于1924年,它不仅不卖票,甚至一直都不时尚参观,就几代人搁这儿天天研究怎么养鱼,一直到1992年才时尚参观。因为不时尚嘛,所以外界基本不知道这个馆究竟是什么水平。作为一个近100年的老牌水族馆,它竟然到2000年才被世界动物园及水族馆协会纳为会员。

然而正是近70年的韬光养晦,让达拉斯世界水族馆的饲养繁育技术积累的十分纯粹,到九二年对外时尚时,外界对其的评价都非常一致,小而精,规模虽然不大,活体总数量也不多,但种类丰富,每个饲养场馆的空间与丰容都非常到位。说实话,这也仅仅是对一个优秀动物园最平庸的赞誉了。

然而,1998年,达拉斯世界水族馆向人们展示了一波什么叫饮冰十年,热血未凉。

他们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救助两只原产地运送过来的奥林诺科鳄。这两只个体,雄性叫胡安桥,体长3.1米,起初被当做宠物养在委内瑞拉一的乡村别墅里,后因主人无力照顾,送去了当地的鳄鱼繁殖场。而另一只米兰达长3.3米,是一只弥足珍贵的具有成功繁殖经验的雌性,生过三窝蛋,并孵化过幼体。这次来是专门为了救助活动给胡安桥配对的。

这两只国宝经过40个小时的空运及陆路补给后达到达拉斯,入住在了97年8月建成并时尚的奥里诺科河河流的秘密主题馆,并考虑到舟车劳顿,暂时不对外展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米兰达和胡安桥从幕后走到台前,进入了对外展示区生活,整个展厅面积334平方米,具备深浅两部分水域全天候过滤,始终保持26度的水温。深水区主要用于觅食活动,投放一些原产地的红腹食人鱼当零食供给捕捉,而浅水区除了日常休息,更重要的作用还是给日后胡安桥震动水花的缺乳行为及交配作准备。

除此之外,展馆内还有专门的晒位区和沙地筑巢区,都有悬挂加热灯和紫外线灯,保证陆地温度维持在29到35度之间。在每周的投喂时间,还会举办公开演讲,带游客了解奥里诺科鳄。

经过了仅一年的饲养,米兰达就顺利产下一窝卵,可惜当时他对筑巢区还不够适应,卵生在了外边都没能留住。随后园区紧急整改筑巢区,到2003年终于成功繁殖出一只幼体,有了经验后,园区再也没有错失机会,2004年孵化六只,2005年孵化三只,2006年孵化36只,达拉斯世界水族馆终于实现了奥里诺科的量化繁殖,2007年2008年又分别孵化了20只、30只,直到2011年孵化六只。米兰达的年龄已经不再适用于繁殖。

达拉斯的亲力保护项目终于停下了脚步,在这几年中,他们总共繁育了100余只幼体,而这当中有54只在零八年运回了原产地进行放流,29只送去了国外,另外十家动物园继续展出繁育,六只送往丹麦克罗科特耶动物园,成为欧洲首批人工饲养的奥林诺科鳄。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天地保护成果喜人,且原产地在后续几年也突破了量化繁殖,但终究只有几十只的放流量还是杯水车薪。如今野生奥里诺克鳄能保证观察到的仅在几个固定的水塘,而且野生个体可以说是纯牌绝育王。相对于别的真鳄,奥里诺科鳄的育幼时间极长,甚至不输男妈妈恒河鳄。

往往一对奥里诺克鳄夫妻会抚养幼崽一到三年,这样他们有时三到五年才繁殖一次,这使得原产地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偷走他们的蛋,拿去人工孵化,一方面保证了孵化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对小两口来年再生一窝,不至于一等等三五年。

除此之外,他们的食物白凯门鳄由于繁殖能力极强,也在不断挤压着奥里诺克的生存空间,再加上盗猎,水污染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得近几年的放流都是在当地军事基地周边进行的,依托军事管制的力量隔绝盗猎分子。

但总的来说,情况依旧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