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群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手持大提琴、二胡、邦笛、曲笛、中阮、大阮、柳琴、杨琴、碰铃、电子琴及管子等十余种民族经典乐器,为辖区群众演绎了一场充满真心和真情的音乐盛宴。“ 感谢街道、社区搭建的文化展示平台,让我们老百姓能够近距离欣赏民族音乐,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家住德城区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张阿姨说到。
近年来,新湖街道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光彩”的目标方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等空间载体,红色宣讲、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非遗文化表演、邻里文化节等特色活动载体,乐缝创意坊、金缘红娘、红色传承、周五志愿红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将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文化雨露滋养百姓心田,让文化自信为城市培根铸魂。
一、传承+创新,助力“非遗”文化出圈出彩
在新湖街道顺城社区有这样一直队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装扮成头戴大红花的小毛驴,涌上街头,伴随着明快的音乐,勒环、执鞭、扬蹄、撒欢儿……通过精彩热闹的“跑驴”表演,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享受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新湖街道围绕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传统“非遗”文化与当代基层治理发展融合,为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传播展示平台,创新宣传方式,让“非遗”这一古老文化元素接地气、有新意。新湖街道整合辖区“跑驴”、“旱船”、“高跷”、“剪纸”等非遗文化资源,制作“非遗文化进社区名录”,创新采用“非遗大餐点单服务”模式,搭配各社区特有的太极、京剧、模特表演等“文化小菜”,在城市社区开展常态化、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引导民众守好文化根脉,充盈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展开全文
二、宣讲+三微,筑牢理论阵地以文化人
德城区“五老模范”、新湖街道红色传承志愿队队长陆卫兵,自2017年开始,组建红色宣讲队,深入机关、学校、社区、部队开展徽章展演系列宣讲活动,前前后后举办100余场宣讲活动,累计接待人数2万余人,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群众、未成年人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铭记时代担当,让红色理论、红色文化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湖街道顺城社区文化宣传员潘士斌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快板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反映群众心声,把握群众需求,用家乡话诠释“大理论”,让理论从纸面走进百姓心里,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
新湖街道不断在筑牢文化理论阵地上狠下功夫,创新打造“宣讲+三微”服务品牌。以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用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的语言,积极探索对象化、互动化的基层理论宣讲矩阵。着力打造新湖特色宣讲品牌,成立了“丰华经验”宣讲团、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等十余个特色品牌项目,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红色徽章展演、党史学习、家风家训等群众性宣教活动,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真正让老百姓“听了信、信了学、心里明、信心强”。
三、文明+实践,擦亮底色奏响文明乐章
日前,清华大学“点点星光”中外学生联合实践支队来到德城区新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德州窑·红绿彩博物馆。大学生们不仅参观了传承千年并融入国潮风、浮雕等多种现代元素的瓷器作品,还兴致勃勃地拿起毛笔,体验给瓷器上色的过程,为中外交流搭建起文化长廊。
新湖街道秉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以“讲、帮、带、建”为重点,创新形成‘5+19+N’的志愿服务模式,深入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迎合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新湖街道不断推动传统民俗民风、优秀民间艺术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打造一批周五志愿红、国学公益课堂、德州窑·红绿彩、幸福食堂等有特色内涵、有载体创新、有推广价值的文明实践点,并将其作为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载体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延伸,发挥老城区的优势资源,集结优秀志愿者队伍,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氛围,让群众乐享文化、文明带来的幸福感。
下一步,新湖街道将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优势,深耕文化沃土,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将优秀传统文化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落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落在产业发展上,激发出街道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努力争做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
通讯员:张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