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红杉树 编辑|景木兮
01 俄国在远东的发展
俄国在远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清朝以前和清朝以后。
在13世纪时,蒙古人统治了欧亚大部分地区,吞并了我们宋朝,也占领了俄罗斯。百年之后,我们赶走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俄国直到16世纪伊凡四世的时候才赶走蒙古人恢复了俄国。
虽然俄国人推翻蒙古人的时间较晚,但俄国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并且向西方人学习,开始积极的向外拓展。16世纪,随着大航海的影响,地理大发现给欧洲人带来了很多的利益。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掠夺,让欧洲多个国家迅速富强,这也让俄国人有些坐不住了,开始寻找更多的利益。
他们一部分向西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另一部分则向东扩张。
在1579年的时候,俄人第一次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展。他们遭遇到了西伯利亚的雅尔马克人。1583年,雅尔马克人打败了蒙古人建立的古楚汉国,夺取了首都西比尔,并命名为西伯利亚。1587年,俄皇马斯哥王收编了雅尔马克人,并优加赏赐,雅尔马克人就成了俄国向东拓展的元勋。
这雅尔马克人就是哥萨克人,他本就是绿林盗匪。我们都听说过哥萨克骑兵。他们勇武好斗,凶悍残忍,俄人借助于哥萨克人一路向东开拓,再加上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仅有少数的原始部落,他们难以抵抗俄人的脚步,到了1638年,也就是明崇祯11年,俄人的先锋队已经到达了亚洲最东边的鄂霍茨克。并在鄂霍茨克海滨建立了鄂霍茨克城。短短60年间,俄人已将整个全西伯利亚纳入了俄国的版图。整个西伯利亚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欧洲的面积还大一倍。
因为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人烟极少,很多地方是无人区,所以俄国人可以这么快的占领,当然也和整个欧洲人开拓殖民地的热情高涨有关。俄人的这些开拓者和欧洲那些海外开拓者很相似,基本上不是政府出钱组织的,而是政府授意,然后这些商人和盗匪已国家的名义,自发组织人手出去掠夺,所获利益一部分归政府,一部分归自己所有。
展开全文
这个时候,俄人已建了鄂霍茨克城,向东已到了太平洋海岸。但是还没有和我们明朝的人相接触。俄人在短短60年就能拓展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地貌有很大关系,这也是他们抢占黑龙江流域的原因。
我们看地图就能发现,整个西伯利亚有三大河流系统,从西向东依次是鄂比河,叶尼塞河和勒纳河。而这三大河流系统均发源自蒙古高原,流向北冰洋。这三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又有数量繁多的支流,且直流多为东西走向。三大河流的支系之间往往相隔很近,或有较低的关道可以跋涉。俄人越过乌拉尔山后就进入了鄂比河流域,通过支河进入到叶尼塞河流域,再通过支河进入勒纳河流域,就离最东边的太平洋很近了。
而我们的黑龙江是亚洲东北边的第四大河流系统。且前面三大河流系统都是由南向北流向北冰洋的,唯独黑龙江是由西向东流向太平洋的。在那个陆地交通不便的时代,黑龙江是亚洲北部到达东部沿海地区的最便捷的水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俄人进入黑龙江流域有三条路:第一条经尼布楚河进入黑龙江,第二条经额尔必齐进入黑龙江,第三条经外兴安岭的精奇里河进入黑龙江中游,这第三条路也是清初国防上的要道,因为最接近东北的腹地。
02 中俄初次在东北冲突
俄人第一次进入黑龙江那一年正是满人入关的那一年。在这之前,满人的领地已遍及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也就是说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都是满人的领地。
俄人初到黑龙江主要是为了粮食问题,西伯利亚地区食物的匮乏,使得他们不得不向南寻找粮食。他们听说精奇里河流域产粮甚多,于是在1643年,也就是崇祯末年,派遣探险队到精奇里河流域寻找粮食。俄探险队一共有120名哥萨克人,由波亚戈夫带队。他们到达了精奇里河流域,遇到了一些当地人,遭遇了一些有理的抵抗,且所获得粮食甚少,可以说是无功而返,此后几年也未再入侵。而满人此时正忙于向南扩张,也无暇东顾。
从1649年(顺治六年)到1682年(康熙21年)间,俄人又先后派了几波人来抢掠我国黑龙江区域的居民,并将根据地范围一步步的逼近我国黑龙江地区。而我国也派出了少部分官兵和俄人交战,互有胜负。直到康熙21年,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清廷才将东北问题提上日程。
经过三年的准备,于1685年,兵临俄人的雅克萨城下,清军有大约5000人,而俄军只有450人,俄军螳臂当车,自然抵不过清军,兵败投降。但俄军撤退以后,清军并没有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摧毁城垒及房屋后,就全军回到瑷珲,致使整个黑龙江上游又变成无主之地。清廷以为俄军不会再来了,而俄人从1643-1685年,40多年的努力进取怎会轻易放弃。
前面说了康熙准备了3年去打雅克萨城,俄人也知道这个消息,也请求俄皇派兵增援,然而俄援未到,清军就先占领了雅克萨城,俄人在逃回的路上遇到了援军,随后整装再战时,清军已撤退了,俄军得以重建雅克萨城,并陆续增援军需车马巩固防御。到1686年初,康熙再次派兵攻打,此次战况激烈,势均力敌,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宣布停战讲和。中俄边境问题从军事转移到外交上了。
03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俄国政府在1686年给俄国使者果洛文的和谈条件有三种:边疆应以黑龙江为界,如不得已,可以以拜斯特尔和精奇里二河为界,再不得已,则以雅克萨为界。在俄使臣前来的路上,果洛文又接到俄国政府的新和谈条件:如果两国能通商,那么全黑龙江流域包括雅克萨城也可认为是中国领土。
而清廷派的和谈使者是以索尔图为代表的,和谈的条件是:尼布楚城、雅克萨城、整个黑龙江流域及所有支系流域都是我国领地。
对比双方的和谈条件,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俄国新的和谈条件,重在通商,而在领地方面,双方仅就尼布楚城有争议,其余领地都好划分。经过几番交涉,双方于1689年9月7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也是近代我们签订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个平等的条约。在条约中,我国所侧重的是领地边境的完整,而在俄国方面侧重的是能够建立通商贸易,双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按照条约的划分,不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完全是中国的领土,即现今俄属阿穆尔省及滨海省也是我国的领土。根据这个条约,我们的东北可称为大东北,比现今的东北大一倍有余,其东边、南边均有海岸线,其北以外兴安岭为自然分界线。
条约签订以后,清廷就在边界上立了界碑,并在界碑上刻上条约的简要,但是清廷负责立界碑的人,由于责任缺失,没有把最北的界碑立在外兴安岭的山峰上,而是在急流河与精奇里河交汇处,最东北的界碑不是在外兴安岭和乌特河之间,而是在乌特河和土格尔之间,等于我们自动放弃了近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在驻军方面,我们又犯了以前的错误。条约签订时的1689年,我们驻军在瑷珲城,到了1690年我们驻军在墨尔根,到1699年,移驻到齐齐哈尔市,离黑龙江越来越远了。在吉林也是如此,原来的驻军在宁古塔,这里离边疆已经很远了,后来又移驻到了吉林省城里。
04 东北150年的安宁
从17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叶,东北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期间也常有俄国人越境居住,但是毕竟没有发生大的争端。由于俄国人主要依靠水路来为远东地区的堪察克半岛运送粮食,但是水路到了最东北的勒拿河往东就没有了,而陆地运输又极其艰难,几乎走不通。俄人转而又想在尼布楚城将粮食装船通过黑龙江直达东海,然后就可以通过海路到堪察克半岛了。
但是按照条约的规定黑龙江归清朝所有,俄人就想通过外交方式,让清廷开放黑龙江,方便俄人运送粮食,但这遭到了清廷的拒绝。随后一些激进的俄人建议强占黑龙江,方便运送粮食。于是就有一些人偷偷的进入黑龙江流域,详细的勘察我国边防的情况。1844年,俄探险家米丁多甫走遍了精奇里河和乌特河区,发现清廷在此地几乎没有防御,他将这个调查写成报告,这引起了俄国朝野的注意,一场大掠夺即将开始。
1689年,我们尚可以和俄国战成平手,然而150年后的1850年左右,俄国随着欧洲一起进步,不但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轮船也进入了蒸汽时代,而我们的武器装备和轮船则和150年前的康熙时代一样,毫无进步。同时在1850年左右,我们还要面对英法等列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侵略,局势大不如前。
05 两个条约
时间到了19世纪中叶,列强们凭借着自己的船坚炮利开始了疯狂的殖民之路。俄国也不甘落后,在1953年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以图占据黑海和地中海,但这遭到了英法的阻挠,俄国转而将扩张的方向转向了黑龙江。他们在尼布楚城聚集大量的军需和船只,并在1854年率领舰队闯入黑龙江。
俄军进入黑龙江后,也遇到了一些清军,但清军多为小木船,而且所带兵器多为弓箭长矛,清军也不敢和俄军硬刚,只有尾随观察,并将军情汇报清廷。俄国同时派使臣向清廷解释,进入黑龙江流域是为了保护清廷不受外敌侵扰。当时清廷可谓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鸦片战争后英法的步步紧逼,清廷无暇它顾。到了咸丰5年,也就是1855年,俄人彻底的探明了东北的虚实后,要求废除《尼布楚条约》。
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也在1856年结束,且俄国取得了胜利。俄国就集中力量解决黑龙江问题了。他们在黑龙江流域建设许多重镇,并派兵把守。到了1958年,俄军带领大量军队准备和清廷做最后的决战。
清廷派奕山去讲和,这个奕山也是个无能之辈。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廷派奕山去讨伐英军,当英军打到广州城下时,奕山花了600万元贿赂英军,英军才宣布撤兵。此次又派奕山去谈判,其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
奕山于1858年4月到达瑷珲城,和俄军谈判。俄军的条件是中俄边界应以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为界,且两江的通行权归两国共有,而奕山则回答应以《尼布楚条约》为界,双方僵持不下,谈了2-3次后,俄军直接派兵至瑷珲城下,奕山惊慌,便签下了这城下之盟《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计两款:第一款论分界,第二款论黑龙江通商。疆界西面仍依额尔古纳河;自额尔古纳河入黑龙江之点起,直到黑龙江入海为止,左岸全属俄国,右岸(南岸)则分两段,自额尔古纳河到乌苏里江属中国,乌苏里以东算中、俄共管。黑龙江及乌苏里江只许中、俄两国船只行走。通商一款很简略:“两国所属之人永相和好。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之人,准其彼此贸易。
《瑷珲条约》的严重性,在我国的外交史上简直不可比拟。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统归俄国所有,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包括黑龙江省的全部海岸线及海参崴海口割归中国俄共管。这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因为“俄人勃然大怒”“枪炮声音不断”,奕山简直要吓死了,只管签字交差。
《瑷珲条约》签订时,正是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也是国内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的时候。因此清廷并未责怪奕山。
更加奇怪的是,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所要求的是北京驻使,内地游行,长江通商,而我们集中力量来抵御英法的进攻,而放弃了东北大片的土地。现在看来在本国驻扎外国领事馆和与外国通商是很正常的事,而我们那时为了这么一点事,就打得不可开交,居然放弃了东北的疆土。
等到《天津条约》和《瑷珲条约》签订完以后,英法美俄联军就从天津撤走了。等到外国人走了以后,清廷又觉得这些条约损失太大,又不愿接受了,于是加紧修整大沽口炮台,等到1859年英法美进京换约的时候,清廷予以拒绝,双方又大战一场,这次清廷获胜了。这期间俄人一方面派人勘察测量乌苏里江以东的共管之地,一方面要求清廷将共管之地割让给俄国,清廷自然不同意。
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率大军前来,他们顺利的进占天津,10月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到热河。清廷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俄国也趁机提出将乌苏里江以东割让给俄国,清廷被迫在10月2日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所规定的疆界是俄人近两年在乌苏里江以东精心勘察过的,又恰逢清帝被赶出北京之时,提交条约,咸丰自不敢不签字。我们现在看东北的地图,如果是乌苏里江以东归俄国的话,我们在东北还是可以有海岸线的。但是俄人精心勘察绘制的地图中,两国交接的图们江处我们离海岸线仅相距不过20里。从此我们东北地区就丧失了出海的能力。
06 北境之殇
《尼布楚条约》中我们的东北是一个完整的大东北,以山川河流为自然分界线,而到了《瑷珲条约》及《北京条约》签订后,我们整个丧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土地割让的记录,不仅是失去了土地,还失去了沿海港口。而俄国人得到了这些付出了什么代价呢,签订《瑷珲条约》的时候,俄人仅仅是做了一次军事演习,奕山就吓死了,就签字了。中俄《北京条约》的时候,俄人属于趁人之危,总之俄人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这么重要的土地。读史至此,怎能不憋屈愤恨。
各位看官,试想一下,假如我们东北临海就能建设港口城市,那么东北作为亚洲最完善的工业基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所能承载的作用,它还会逐渐变成铁锈地带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