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唐国明开创诗意流长篇《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第29节选读
(提醒:本篇正文的内容从下面的第5张图片下开始)
唐国明名言:文学是我的另一条命。
主张把思想穿在身上,成作家的山里娃唐国明说:尤其为利禄等死,不如为千古留名而生。
唐国明半途哲学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
唐国明2019年6月出版开创半途主义的《 鹅毛诗 》集。就如唐国明在《半途主义的模样》诗中表达的那样——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
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
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
唐国明的诗意流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以士兵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文化这棵树是怎么从根长向当今的。小说写了士兵的人格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作为一个士兵,他一直在做一件在坚守要塞这个事情,确不断面对一些无知的事情,让他置于那种似永在途上无归的不安。
2022年出版,奠定唐国明文人、诗人、哲人地位、具有飞诗流意、鹅毛飞扬结构、读后能烧得你飞起来的“诗意流”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是一部与长城相关、弘扬人类优秀品质,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开创“诗意流”文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是一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史诗与交响曲;是与唐国明的鹅毛诗、《零乡》构成半途主义系统的三部曲之一。
著名作家唐国明开创独特的“诗意流”创作方式,写出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写出了一个士兵面对几千年以诗的形式涌出的思潮激流冲击中,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坚守与责任。仍然保持着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君子人格与忠诚、守信用的道德品质。
透过唐国明诗意流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你会认识你自己,更会认识到我是什么,我就是坚守在此刻的过客。
在诗意流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中,唐国明把士兵作为一个传声筒,将所有的声音发了出来。
《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既是诗歌史中海子想耗尽心血没有实现完成的,而唐国明自然完成的大诗,又是小说中的史诗。
展开全文
唐国明将世人诟病不休的龙头蛇尾丑八怪样的120回《红楼梦》,再现出了曹雪芹原来全部完成的100回《红楼梦》原本西施的样貌。
《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复原”根据与资料来源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
再现曹雪芹文笔就是将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续写的部分剔除,留下曹雪芹的原文部分20回。
唐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介绍他的书《零乡》时,如此说——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乡》表达的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
《零乡》写出了一千万个理由不能成为作家的唐国明却成了作家的原因。也写了唐国明如何从仰望星空到成为被仰望的星空历程。
《零乡》是一本你读起来没有负担,读后余音绕梁万年不绝的书。你可以随时读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或一个小时,也可以挑着或跳着随便读几节,就可以随时放下来,忙完你该忙的事,又可以看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书;你从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进入我的生活,但又觉得永远没有结束,永远在继续,永远在循环;也就是说你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一节开始循环读下去。
《零乡》更像是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样的以非虚构、跨文体、自传、百科全书的多种方式;以“为让你认识我自己,我在如此反复地言说给你听”的架势,写出了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之人,在时世推移中,在各种交响与交织土壤下,时有无乡之感、时有“无用之王”之叹的历程——通过这种状态的描写,反映出那种远离故乡没有归宿感,折回故乡却发现故乡已不是故里的场景,在似梦似游,无所追寻,无处追寻的漂泊中,一边是对我在时代进程中失去了消失了的乡村故土用记忆性的文字修复还原、一边在现有文字古迹中对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边是在精神游走中去寻找自己心灵归属故土的心路历程,及我在这种历程中的徘徊、游走、寻根、回忆里,道出了作为进入以网络式漂泊生存的人类一种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与对这个世界迅变的陌生感的‘零乡’现实,向世界追问我们到底是为梦想而在?还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这个无答案的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在无归似归中继续流浪,不得不又继续漂泊的“零乡”现实。使每个有同样经历的自我永远成了一部被“零乡”化了的“零乡”史,成就了“半途哲人”的名言——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我们只是在此刻,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同时此书也揭秘了我是如何以考古方式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文字,写出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与3x+1猜想,又是如何成为半途哲人的。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我如何从一个看牛山山顶上如何到了岳麓山山脚下,与几百个女孩如何交往,又如何成就了人家认为不可能成就的梦想的。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支撑着我?若想详知,请读我的80万字《零乡》一书。
若说21世纪是流行我唐国明提出的半途主义哲学的世纪,那么《零乡》注定是一本以小说、百科全书、自传,传达鹅毛诗人、半途哲人、红楼梦中人、明月清风中人唐国明提出领悟的半途主义哲学最易懂的好书与扛鼎之作。
《零乡》更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零乡》虽然有些重复但表达形式不同的内容,但恰恰是这些“来回拉抽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重复的内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历程将此书更好地结成了一个叫“零乡”的体系;突出了人类重复此刻、此刻重复的重大哲学主题。同时《零乡》文本中用一种年月日期时间的方式,表达了速变时代,我们被置于一种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零乡”状态。
我们来到世上,是来成为人才的,不是来成为奴才的。我们已经没有远方,没有别处;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只有一条让我们去为梦想乘风破浪、无路可逃之路,只有此刻与“零乡”。
唐国明写《读项羽》诗说: 宁学项羽做自我,不学古人成皇奴;了却天下纷争事,只给虞姬当丈夫。
唐国明说: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此刻,万物永在途上。——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也不在远方,只在路上。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唐国明说: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上;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学生问死,道听途说,闲言碎语;为菜米油盐酱醋茶或钱权名利诗酒花,奔波不停,劳作不息;在n是整数前提下,要么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转圈,将自己消解耗尽;要不就是处于“2的n次方”那个至大无外能自由而行的时空途中,将自己无限永恒。
唐国明说:我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我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唐国明说:我说的“长风情怀”就是流传千古的抱负”;我说的“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对一件造福万世之事的坚持。
唐国明著名红叶之问
面对一片红叶描述—— 1、那是一片如血的红叶。 2、那是一片如同夕阳中晚霞如血的叶子。 3、那一片如同夕阳中晚霞的如血红叶,已经往无边的黄昏天际落下去了。 ——对于一片红叶的描述,三个作家会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述,一个作家也会有这样三次描述,人类文化也会这样三阶梯式的递进发展。 请问对于三个作家他们是在相互影响创造,还是在“抄袭”?
唐国明定理:
1、“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且两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2、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或当你到达1时,你想抵达2;当你到达2时,你想抵达4,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只是在途上、在此刻;你的生活不是在别处,你只是生活在途中;你永远就这样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半途哲人、鹅毛诗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诗意流作家唐国明作品
节选自《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第29节《九个途上思者的自白:我们都是途中人》——第六个:我的名字叫诗歌
我的名字叫诗歌
我背离了,我背离了。为了自我,我走向荒野。走向了大漠,走向了我的自由,走向了酒坛走向了月光,走向了滚滚的大河。我仰着脖子,对着天空高歌。不再为三千里江山,不再为烟阁琼楼。我白衣飘飘,我满怀香草。
故国,故国。轻风上的故国,明月上的故国,闲云流水上的故国。
我与渔夫唱和,我与月饮酒。我用我的手与笔,每天爬着纸梯。
纸梯子纸梯子,我只有一把雪白雪白的纸梯子。我坐在纸梯子上,我梦想成王。我顺着纸梯子写着写着。
喝酒喝酒,举起杯子举起杯子。故国不过是一张酒桌,我的江湖是一杯酒,我的山河是一本书。我日里改着夜里改着,我王一样的生活。
几页诗稿,几滴酒。我日夜喝,日夜读。我喝向了民间。我泪流满面,吟向王宫吟向荒野。诗青楼,赋红楼。醒时同欢,醉时同乐。千金散尽,解不了心中万古愁。
我逢酒必醉,有酒必喝。醉后写诗,写后喝酒。诗到尽头,还是喝酒还是喝酒,还是走路仍是走路。
天下这么宽广。天下有这么多酒要喝。一无所有的家当,酒入愁肠的事业。醉后,醉后还想唱:我的诗歌是天空生长出来的天鹅。
我放弃了曾有的王座,也花尽了所有的富有。曾才高八斗不肯低腰,曾流落荒野戴着官帽。我是诗人,我是采菊东篱下的农民。有人称我是忠诚的歌手,我有了沉江喝酒辞官、挨饿奔走的许可。
我仍然喝酒喝酒。酒瓶摆满了我的王国,酒瓶摆满了我的地球。
我在乡野上唱着歌,我在麦田上种着麦子。我随王出征,追杀敌人。想念亲人,借酒歌吟,人们称我为诗人,人们称我为歌人。
我开始受到王的尊敬。王的战争结束了,我唱着歌回到了故土。王统一了国,我用歌喊出了天下人的苦闷,人们尊称我为诗人。
一年又一年过去,我如一个被遭弃的美人。被放逐出天庭的我,只有悲悯,只有牺牲肉身。
第一个皇诞生了,他不喜欢诗人,我见证了他一家被指鹿为马的命运。他操劳一生的天下,已五裂四分。我附身一位霸王,喊出无力回天的声音。我附身一个流氓,表达他统一天下的决心。
真正的王者倒下了,流氓得了天下。在他打下的江山里,我寻找着我的肉身。我被打进大牢,伴着一盏青灯。我无病呻吟的追述,从盘古到如今我见证的事情。我写下了第一部能流传千古的作品。我发挥了作诗的本事,我写下了这部史诗。我见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盛世。我盛赞我盛赞,我等我等,我终于等来了许多能装载诗人的肉身。
我走向了边塞,尝尽了走路的艰辛。
我是诗人,我是诗人。诗人,一个时代苦闷的象征。诗给我带来了朱门酒肉,诗让我看到了路有冻死骨。
我以日月为财富,我以江河为酒,不停地在名山大川,不停地走不停地喝。
今日饮酒,明日作赋,再也无味了再也无味了。
我是一个诗人。身为诗人,以诗人的名义,与女子们低唱浅斟,一生的才华倒入一条又一条石榴裙。各种苦闷让我倒下了,女子们用脱裙子换来的钱,埋葬了我这一个诗人。
有时我戴着官帽,声称诗人,走在王宫的走廊上,随着官帽四处流放,不断追问,我为何死死抓着,抓着本来不属于我的属于。
有时我一边吟诗一边为官朝廷,以写诗的才华换取了功名,向世人宣告,诗当官了,诗有权了。
我无处脱身时,我便远离肉身,回到书中,守着诗的园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走向何方。我已被放逐出天庭,在人间流浪。天庭天庭,我已是一个被流放到人间的人。
我游历了人间,见不到一个诗做的肉身时,在一个未世的时候,我找到了曹雪芹。他,留下了悲凉的清风与闲云。他让我见证了一个真正诗人的凄凉命运。
我附身过一个卧轨自杀的人,他写下了好的诗篇。他在寻找一把天梯,他要来回于天地之间,引领众生。最后,他成为了一个诗歌烈士,壮烈牺牲。
我的屈原啊,他是我在华夏附身的第一次彻底完成。他为忠而尽。还有一个陶渊明,潦倒一生,几百年后才得到诗人的名声。
我附身卧轨自杀的诗人后,再上一位垃圾派诗人的身,他写了几首好诗后,终生走路卖唱行吟。他喝酒买醉,他见证了盛世。他告诉了一切人,他不再写诗,他只想永远在路上,他只想歌唱流浪。他说诗歌没有带给他什么,诗歌带给他的只是一种伤害。他见证了诗的死也见证了诗的重生。
我的诗歌兄弟啊,荷马见证了我的伟大,但丁见证了我的歌声。还有莎士比亚与歌德,使我有了伟大与神圣。
我如今要走向哪?我不想再停留在大地上附身。我不再想再然后再然后附身一位垃圾派诗人,成了物质时代的小丑与笑柄,成了行尸走肉,在一个小小的出租屋里发臭。
真正为诗歌吟唱的人成了短命者,在铁轨上,血肉模糊。
我不知道我还会行走多久,我只有走向远方,走向空无所有,走向幻想走向海洋,走向人类的尽头。
我被天庭放逐了,又被人间放逐。我只能宣告离开,我只能去死。
列子啊,孔子啊,老子啊,当年附了我的一半灵魂,在大地上四处奔腾四处歌吟。那是我最辉煌的人生。
那时辉煌的附身于曹操,统一天下。如今我如一位垃圾派诗人一样贫困,遭人厌恶。成了城市最大的懒汉,诗歌中最光荣的农夫。
走向田园,走向民间,走向山村野夫。
在那些割草的时候,在那些砍柴的时候,在那些野合的时候,在流水边在树林里在小桥上,丢下酒壶吧,丢下官帽,丢下功名与利禄。丢下繁华与天下,丢下江湖与明月。丢下宝剑,房前种菊,屋后插柳。不再走路不再做行尸走肉。
我从诞生那日,被孔子整理,我被追捧,被利用,被放逐,被整,被打下大牢,被轻视也被羡慕,也被虚荣过;被戴上桂冠,被踩上几脚,被视为小丑;被冷落。我的肉身在为我挨饿,年华虚度。我该离开一切肉身,不再依附于人。逃脱让我附体的肉身,改变他们浪迹街头、靠朋友支持、卖唱为生的命运。我需如明月清风流水,我拒绝我原创我远行。曾经多少个文人,曾经多少个书生。为了成为一个诗人为了写出一行好诗,忍受了清贫。
我啊,不过是一位行人。我的本身就是一件黑暗的事情。我只能住在我的黑夜,我只能高举此火。此火为大,烛照众生。
走吧,走向远方。走自己的路,走别人不能走过的路。只要我去走过,路才真正属于我。
我从春秋走过,我从王的座椅前走过。我走进王宫走出王宫,我走向田野也走出了田野。我如鲜花开遍,也如鲜花一夜凋谢。
我如青草枯黄,也如大河在流浪。我总在走向走向,我没有自己的方向。我总在流浪流浪,我看不到自己的希望。我总想飞翔飞翔,我还没长出翅膀。我不知我的路在哪里,我只能一边走一边四处观望。
走向,走向,走向。我在这一声又一声的召唤中,走向了远古走向了当今走向了未来,走向了一无所有。我飘着我浪着睡着醒着醉着,我这样生活。
我见证了一个诗人,为情举起他的枪打中了自己。我惋惜那些年轻的生命,更惋惜他们因为诗魂附体,用枪结束痛苦的自己。
我是你们的痛苦也是你们的包袱。因为我,大地上多了那么多人,不事产业。无妻无子无房,终生流浪。一天又一天垮掉,一天又一天在路上在路上。
在时下的盛世,诗人用各种行为,来与世俗对抗。我想我早该被灭亡。我死了又活了,活了又死了。我被抛弃了又被人拾起了。我弄得人厌恶了又有人喜欢了。我要离开时又被人留住了。有的人用生命拥有我,有的人用身份拥有我,有的人用民间行为光大我,有的人用知识分子写作发扬我。我如一粒摔不扁,锤不烂的相思铁红豆,我如一个皮球被人疯狂地踢着,我如一片碎片被人踩出了痛苦。有人赞我是太阳,有人骂我是狗屎。有人称我是毒品,有人骂我无病呻吟。有人把我当口水,有人把我当下半身。有人把我披上华服,有人把我推进粪坑。我就这样不死不活,不活不死,我就这样拥有了所有失去了所有。
我不怕死不怕活不怕坟墓。我如堆火如束光,我如星星如太阳如月亮。我如一座房屋,你也来住他也来住。我这样不伦不类,我被改写被抄袭被宰割。
我有时贫穷我有时富有。我不是什么我是诗。我是一首首诗歌,一行行的一行行的,如竖起来上天的天梯上的梯阶。一个又一个梯阶就是一把天梯,我一天又一天造着这把天梯。天与地已很久失去了联系,我想自己造一把天梯,回到天上去,不再害苦人间的肉体。
我造了这么多年,快造好了又被无情的毁去。我没有度得苦难者的肉身上天,我没有度得一位垃圾派诗人下地狱。写诗剧的,写长诗的,他们扔下无数的梯阶,让我一阶一阶接到天上去。
李白杜甫的脚太短了,屈原的叹息太长了,他们都为了诗一样的梦想,都年满六十悲凉死去。最后,诗人成了南唐亡国的李煜。
许多许多的诗者,没有几个烈士。许多许多的天梯阶,造不成直通天空的天梯。回不了天空的我,只有在大地。他们走了,我仍活在人间大地里。
杯子啊酒啊,这些诗人表演自己的道具,成了富人们成吨成吨喝酒的交际工具。
我走向哪里?到处是酒桌与国色天香,到处是红粉与妖艳的女王。处处是椅子,处处是车子没了马匹。我步行其中,我再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世俗已让天鹅死成问号,让诗歌的神殿变成荒漠;让黄昏的暮鸦,从杂草丛生的诗歌村庄飞过。天庭里的一个声音在喊我:诗歌啊,回来吧!应让群鸟带你飞上天空,带你到凡有炊烟井水处,如圣洁的月光照着河流村庄,如片片洁白的鹅毛温暖每一个人的身体,如南回北飞的天鹅喊出绝叫。
我为诗生活为诗江湖,这么多辛酸我已走过,我的名字叫诗歌。尽管人们怎样娱乐我。诗歌的声音仍然以诗歌的名义在不死地回荡着。
作者简介: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唐国明遵循自己的“ 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名言:
1、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
2、半途就是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3、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
4、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5、写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我被一切改写,我在改写一切。
6、力定乾坤,理安天下。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7、人类的文化父亲与母亲就是文学与数学。
8、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9、人只有把自己放置在半途上,才有成就自己的多种可能。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从《红楼梦》程高本后40回中将发现的曹雪芹文笔,如同寻找一个被人分尸后的尸骨,将找到的点点滴滴曹文骨肉组织起来,然后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雪芹文笔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红楼梦》,名为《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复原方式再现《红楼梦》第67回曹文的基础上,与对前79回的再次校对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红楼梦》前八十回、
河南郑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汇校的八十回《红楼梦》
与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郑庆山先生校订的《脂本汇校石头记》八十回为主校本,
以考古复原的方式相互汇校而成,再与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红楼梦》互校一次成文后,再参照程乙本、程甲本纠正语句错误之处。
加上我在程高本后四十回基础上去伪存真考古复原的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这个前后语言风格统一、脉络贯通,回归于曹雪芹原意原笔的百回版本——
《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唐国明是谁——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风中人;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文人;
一个胸怀惠泽天下、造福万代;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主义哲人、诗意流公子;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红楼梦中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我是流传千古的无用之王的鹅毛诗人;
一个主张去除框架束缚,把古诗写得天然上口、自然成声、水到成流、清水出尘的自由古体诗人。
体现在唐国明身上的半途主义人文精神,如唐国明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 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 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 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富天下之力/ 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唐国明,男,汉族,半途主义哲人、鹅毛诗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诗意流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现居长沙,融文人、诗人、哲人于一体,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开创考古复原再现曹雪芹文笔、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的著名作家、学者。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文章数篇。
2012年在《鸭绿江》杂志发表来源于茨威格10万多字的非虚构长篇作品《麦哲伦传》、匹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1万多字的短篇小说《我是麦哲伦》。这小说从2008年初稿,到2012年发表,到如今2021年发表快10年了。自2008年到2021年仍不断修改,现剩1万5千多字,可以说是唐国明第一篇带半途主义色彩的小说作品。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半途主义文学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其开创考古复原曹文红学、开创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论”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南方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半途主义文学探索“诗意流小说”原创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义文学探索小说扛鼎之作“鹅毛小说”《零乡》。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20年10月29日与10月30日,唐国明因微博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 “亿万流量”的热门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唐国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开创“诗意流”的百科全书式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2年4月8日正观新闻全网发布关于唐国明的新闻《湖南一男子蜗居22年复原红楼梦》,报道唐国明开创半途主义和鹅毛诗。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且两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为:
t﹦[(t÷2)﹣q]+[(t÷2)+q]
(偶数t>2时,q是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除素数2与5外,其素数个位数取数范围只能在1、3、7、9中循环取。)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公式: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x ↔ 3x+1……↔2的n次方 ↔ …… ↔ 4、2、1……
即
……1+2n→4+6n…… ↔ 2的n次方 ↔ …… ↔ 4、2、1……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如此诗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这就是万有的通变规律与万有总在途中通变公式。根据“3x+1”猜想“奇变”“偶变”原理,宇宙万有的诞生,应是一波段一波段类似于“3x+1”猜想“奇变”“偶变”过程中,随n数据的变化大小而不断排列生成。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万有总在途中”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个无限的整体最好的表达,更是人类将来遵循“3x+1”猜想“奇变递增”“偶变递减”原则,以大数据形式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梦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数学告知形式。更是对世界事物是“偶数时”发生递减回到“奇数时”,回到“奇数时”又会递增回到“偶数时”,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遵循着“3x+1”猜想“奇变递增”“偶变递减”原则在让一切守恒、平衡的最好描述。同时这公式也哲学的解释了循环有序运转的世界生活系统,就如循环有序运转的4、2、1形式,是由无数未知数遵循着“3x+1”猜想“奇变递增”“偶变递减”原则演变而来与我们照面的——也就是说它是哲学家们一直在追问的“世界为何变得如此”的最好数学形式的解答。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中,永远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3、半途哲论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或当你到达1时,你想抵达2;当你到达2时,你想抵达4。但你抵达1时也是在此刻,你抵达2时也是在此刻,你抵达4时也是在此刻;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只是在途上,只是在此刻;你在n是整数前提下,要么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为生存转圈,将自己消解耗尽;要不就是处于2的n次方那个至大无外能自由而行的时空途中,将自己无限永恒。你永远就这样处在另一个未知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我们都是途中人。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我们都是半途上的产物。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