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标 叙利亚 抗震救灾 忽略 西方

抗震救灾也搞“双标”:叙利亚,为何被西方“集体忽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10:17:0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地震后,同样属于重灾区,土耳其在第一时间就相继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力援助,美国、欧盟、中国、印度、日本....连目前正打得难舍难分,特别缺人手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分别派出了救援队奔赴土耳其。

以至于土耳其军队作为抗震救灾的主力,还能腾出手来收拾库尔德人——在地震的次日,土军对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发动了突袭,连放数枚火箭弹。

美国救援队在军用运输机上

俄罗斯救援队在机场准备出发

乌克兰搜救队登机前往土耳其时的合影

展开全文

再看土耳其的邻国叙利亚。除了俄罗斯、中国、阿联酋和伊朗伸出了援手外,在整个西方世界,几乎无人问津。

驻叙利亚的俄军也在积极继续抗震救灾活动,并给居民发放物资

截止到9日,唯一一个同意向叙利亚提供支援的西方国家是英国。不过,他们宣布,英方的支援对象是伊德利卜教权派的反政府军。

甚至,连阿萨德政府请求美国暂时取消对叙利亚制裁的提议,也被美方毫不犹豫地拒绝。

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还进行了解释——将考虑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的合作伙伴”在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支持,但不会跟叙利亚政府直接接触,因为“叙利亚政府长期以来侵犯着叙利亚人民的权益”,并声称与叙利亚政府接触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行为”。

按照美国人的这套逻辑,简单说就是——为了表示对叙利亚人民权益的支持,我们决定牺牲掉叙利亚人民的生命权。

而对于叙利亚的北方邻国土耳其,则是由美总统拜登亲口承诺——美国将提供所需的“任何援助“ ,帮助土耳其从毁灭性的地震中恢复。

显然,土耳其这个北约成员国的身份,以及土境内的15个美军军事基地,都不得不让美国对它多下点血本儿。

而对欧盟来说,土耳其一旦垮了,谁还帮欧洲人阻挡来自中东的难民潮;

更何况,土耳其还一直被北约用作在黑海和外高加索地区围堵俄罗斯的“桥头堡”。

事实上,论地震的强度,位于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另一侧的叙利亚,震级跟土耳其是差不多的,但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却将远甚于土耳其。

一方面,在叙利亚,零星的交火和各派别的武装冲突,始终都没有真正停息过。比如前面说的同样遭灾的土耳其,在地震发生后不到12小时,就开始往叙境内的库尔德武装控制区域发起军事行动。

另外,即便是停火区域,很多建筑也一直没能完全修复,在长期的西方制裁下,叙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都极为脆弱。

而且,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叙利亚北方地区,原本就相当混乱,没有任何秩序可言。

此处有偷石油偷粮食的美军,驻叙利亚的俄军,五花八门的叙利亚叛军,平叛的叙利亚政府军,土耳其的死敌库尔德武装,越境打击库尔德人的土耳其军,毫无人性的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等等。

这样的环境中,连番强震后的场面,可能不是地狱,但已经胜似地狱了。

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原本一直是个美好和令人向往的存在。

阿拉伯人的古书中,有段话曾广为流传——“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

到了近代,叙利亚也算是个中东工业化和世俗化相对成功的国家,人们生活安逸,宗教方面也能做到大致和谐相处。

比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世俗化小众分支——阿拉维派;而他的妻子,第一夫人阿斯玛则出身于逊尼派穆斯林家庭。

放到别的国家,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通常会互相视为“异端”的。激烈的话,水火不相容,温和点的也得老死不相往来。

而在叙利亚,教派归属的不同,丝毫没有影响阿萨德一家夫妻恩爱,和谐美满。

阿萨德夫妇和孤儿院的烈士子女玩跳绳

而阿萨德总统的姐夫,还是个基督徒,曾经担任过叙利亚国防部长。

下图是2016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夫妇同修道院的孤儿“欢度圣诞” ,并在修女嬷嬷的陪同下,参观修道院(黑袍女性穿的是基督教马龙派的道袍,并非穆斯林女子的布卡 )。

还有这个,是2020年,阿萨德与普京参观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圣母玛利亚教堂。

期间,阿萨德跟大主教相谈甚欢,还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

阿萨德夫妇亲切会见国内的亚美尼亚天主教和信众代表。

而且,以阿萨德家族为代表的叙利亚上层社会,他们本身就崇尚世俗化生活,家族成员多有长期在欧美生活和受教育的背景,几乎把英国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无论是上学、购物还是度假,必要去伦敦。

如今被西方所不容的现任总统阿萨德夫妇,他们两口子早年接受的均为“全英式”教育,生活西化,思想开放。

红圈里的,是在英国上中学时的阿斯玛。

而阿萨德在大哥发生意外,被老爸紧急召回国学做接班人之前,一直在英国兢兢业业地当着眼科医生。

前些年热播的美剧《暴君》,影射的就是阿萨德家族,剧中男主是个旅居美国的外科医生。

巴沙尔·阿萨德当当上总统那会儿,延续老爸的外交政策,曾一度跟西方十分交好(老阿萨德就比较倾向亲美,1991年海湾战争时,叙利亚还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跟美军互称战友)。

而且,他主动借鉴西方模式,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大马士革之春”。

当年的阿萨德夫妇在西方政治圈,人缘可算是超级好的。

阿萨德夫妇和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第一夫人切丽

巴沙尔·阿萨德虽然长得不算帅,但搁不住身材高挑挺拔,再加上文质彬彬的绅士风度,让人交往起来感觉非常谦和、舒服。

而他的夫人阿斯玛学霸出身,一个典型的才貌双全的新女性形象,曾经一度成了西方国家和时尚界的宠儿,西方主流媒体们都争相称她为“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王妃”、阿拉伯世界的“美丽轴心”、“沙漠玫瑰”.....

在那段岁月中,这两口子成了西方各国首脑的“座上宾”,白金汉宫、爱丽舍宫、马德里王宫都用过膳,喝过下午茶。

比如,2002年12月,阿萨德夫妇出访英国,受到了英国女王亲切接见,与时任首相布莱尔共进晚餐。后来,英国方面曾还考虑过给巴沙尔授勋骑士。

在英国白金汉宫

在法国爱丽舍宫

在西班牙马德里王宫后花园

2010年12月,阿萨德访问法国时,在爱丽舍宫,时任总统萨科齐还跟他老友般的拥抱。谁能想到,几个月后,法国就往叙利亚扔炸弹去了,称巴沙尔·阿萨德是暴君。

还有早一点的2009年,在温馨的气氛中,时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里曾愉快的和阿萨德夫妇共进午餐(下图),并“真诚地”表示——白宫认为叙利亚和总统阿萨德先生是重启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参与者……美国和叙利亚彼此都有浓厚兴趣就中东和平进程进行坦诚交流。

而到了2013年,还是这个克里(此时担任国务卿),又开始义正言辞的批判——巴沙尔·阿萨德是中东和平的“障碍”、“需要推翻的暴君”。

当然,对于西方世界来说,老友变新仇这种事儿,也不算太新鲜,比如,早前的利比亚“大统领”卡扎菲上校,生前也跟萨科齐脸贴脸的亲密拥抱过,手拉手地笑对镜头.....萨达姆还曾被认作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亲密伙伴”。

那么,这就让人奇怪了——按照西方盛行的“文明冲突论”,叙利亚作为中东伊斯兰世界最世俗化的国家之一,这方面,似乎没啥明显的”冲突“。

比如,下图是2018年,叙利亚总统办公厅发布的巴沙尔·阿萨德前往医院病房探望妻子时的照片。他们无论是衣着还是动作表情,更像是一对西方夫妇。从构图上看,女性坐在C位,男人成了配角,这在宗教回潮的中东国家里,是非常罕见的。

两人这样的相视一笑特别常见

而且,在2010年阿拉伯之春中,被赶下台的那些中东国家政府,却全都是世俗化的领导班子。

在持续的骚乱和内战中,一直挺到现在,并取得了决定性优势的,基本只剩下了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

这么看,无论是跟西方的各种“甜蜜往事”,还有阿萨德家族的世俗化作风,所谓“文明的冲突”带来的宗教和意识形态矛盾,并不构成主要矛盾。

更何况,阿萨德政府的高官中既有什叶派,也有逊尼派,还不乏一些基督徒....阿萨德家族信仰的阿拉维派则最为开放——融入了一些基督教马龙派和当地原始宗教元素~不封斋,不行割礼、不朝圣,祈祷的时候会念福音书的段落,进圣餐饮圣酒还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

1990年代的阿萨德家族

所以,在叙利亚,伊斯兰文明似乎没怎么形成对基督教文明的“巨大冲突”,双方相处的不错。

那么,是什么让老友变新仇呢?

西方给出的理由,非常之高大上——推翻独裁暴政,还政于民,实现叙利亚的民主自由。

甚至,因为现在叙利亚不够“民主自由”,在他们的眼中,连得到地震救援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叙利亚内战,确实跟阿萨德家族父子传承的专制模式有关系。

2000年,老阿萨德去世,叙利亚国会赶紧修改了宪法,把总统年龄下限从40岁改到34岁。

为啥这么精确,不算10的话,也得取5吧,这个4是什么个讲究?

那是因为当年,英国眼科医生巴沙尔·阿萨德只有34岁。

所以,阿萨德家族和阿拉伯复兴党长期一党专政,实行家族式的独裁统治,大搞父传子的那一套,持异议者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打压,确实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的民愤。

老阿萨德非常喜好搞个人崇拜,也是当年中东地区领导人的通病

可全仅凭这一点,也很难解释全部。

像美国的坚定盟友——沙特,还坚持着源自中世纪的沙里亚法(比如,通奸罪处女人以石刑,男人直接斩首,不守妇道的,执行鞭刑),甚至连近代国家的标志——宪法都没有,还严禁政党活动...但却跟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大部分时候,都相处的无比和谐。

而要讲清楚西方为何突然集体绞杀之前的“叙利亚老朋友”,其实还真挺复杂的,再写3000字都不容易捋顺,这里就简单说两点。

一是阿萨德家族父子给老百姓的“大饼”画得不小,但却没能力实现,叙利亚长期存在着财富严重分配不均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由左至右——巴沙尔他哥(英年早逝),他爸,他本人

最开始“当家”的时候,治疗眼疾很在行的巴沙尔·阿萨德,治国还欠经验。本世纪初的那个“大马士革之春”改革,并没能结合实际国情,而是照搬了西方的经济政策。结果,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但解决不了叙利亚的经济社会问题,反而加速了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特权阶级们则钻了空子趁机发了大财,并没有造福基层民众。

这轮“高于生活”的改革,给日后埋下了社会危机和动荡的种子。

自2009年起,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开始下行。

而叙利亚的产业比较单一,主要盈利行业就是能源相关领域,这导致国内经济运行愈发吃力。于是,政府开始大幅削减了公共财政支出,减少了此前在教育、住房、医疗、食品、燃油和养老等“民生”领域的补贴投入,同时,经济的凋敝,还引发了失业率的高涨,民怨越来越深。

这时候,在西方的教唆下,各种自媒体开始不断“煽风点火”,一场所谓的“民主运动”,借着阿拉伯之春的“东风”,就被鼓动出来了。

第二点,西方发现,巴沙尔·阿萨德不够“听话”,站队西方也不够“坚定”。

他刚上台的时候,虽然走了亲西方路线,但在并没有选择直接一边倒,跟俄罗斯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还主动缓和了同伊朗的关系。

那么,再联系下面的地图。

叙利亚的位置非常关键,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硕果仅存的据点和南下印度洋的通道或者进入东地中海的主要通道。

那么,对西方来说,要想封堵俄罗斯,顺便遏制伊朗,很明显,换掉这个看起来很绅士的眼科医生,在叙利亚重新搞个亲美政府最有效。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叙利亚的动荡是由阿萨德政权与反对派的矛盾引起的,但更关键的还在于西方世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显然,后者起了主要作用。

正因如此,大灾之际,即便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叙利亚比土耳其更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全面帮助,面对这场人类悲剧,地缘政治不应成为救援的障碍和借口。但整个西方却不愿给它一点“流量”,甚至有意将其直接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