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超 散文

牛永超散文丨送饭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6 23:47:05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送饭

文/牛永超

三弟结婚那年年底,母亲在电话里特意交代我:“你们一家年三十就回来吧!初一你还得给秋实(指三弟)送饭嘞。”

母亲所说的“送饭”,是我老家的习俗。虽然送的东西跟做饭有关,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饭,而是特指在青年男子结婚的次年春节,家里已出嫁的姑娘,于大年初一携带礼物回娘家拜年,给新婚的侄儿或兄弟送祝福的一种礼节。

“送饭”的礼品是有特殊要求的,每一样东西必须是双份,荤菜、素菜和主食都要有。素菜须四样:两棵大白菜、两个胡萝卜、两根带根须的大葱、两捆粉条。外加一条5斤以上的连刀肉和两把挂面。其他的礼物,像烟、酒、牛奶、饮料等,则随各人的心意拿。

我问母亲:为何必须拿这几样东西?她说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具体有啥说辞她也不清楚。

听罢,我忽然想起曾多次在玉器店里看到玉雕白菜。“菜”和“财”同音,难道有此寓意?

果然,我在网上查看到:玉雕白菜的第一个寓意,就是取自白菜的谐音,意为“百财”,有聚财、招财、发财、百财聚来的含义;第二个寓意是取自白菜的颜色和外形,暗示清白。

白菜,虽然是一道家常菜,却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蔬菜。让出嫁的女儿给娘家送白菜,既有“送财”之意,也包含着对弟(侄)“清白做人”的期望。

我继而猜想:送胡萝卜一定与它的颜色有关,暗示日子“红红火火”。至于大葱,那是做饭必备的调料。而送粉条,恐怕是因为以前人们生活艰苦,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吃粉条吧?

后来,我又在网上得知:鞍山有在结婚时送大葱跟粉条的风俗。有网友解释说,大葱带根,意在生活充裕,生的孩子聪明、牢靠。粉条示意婚姻幸福长远。看来,给新婚夫妇送去这些东西,无非是一种美好的祝福罢了。

当年,弟弟的婚期在腊月二十六。一放寒假,我就开始为此事做准备,打算在回老家前把手头的各种事务处理完,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帮父母操办弟弟的婚事了。不料乐极生悲,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不仅让我未能参加弟弟的婚礼,春节时更谈不上回去送饭了。为此,我一直心怀遗憾。

展开全文

给三弟送饭,是我第一次以“送饭”的名义在大年初一回娘家拜年。除夕那天,一吃过早饭我们就驱车往回赶,临近中午,车子停在了胡同口。我刚下车,隔壁的婶子就笑着跟我打招呼:“妞,今年咋提前回来啦?”我解释说要给三弟送饭。她一下子明白过来,连连说“应该的”。

初一上午,姑姑、妹妹和三妹几家人都陆续到了。我和老李把事先准备好的礼品送到三叔家。婶子和三妹夫在厨房里忙着做午饭,三叔和三弟负责招待客人,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临时安置房的客厅狭窄,我们就都到奶奶的房间里去,一边嗑瓜子,一边相互问候,说些闲话。很快,小妹来通知大家:午饭已经做好,准备开饭了。

我们用轮椅推着奶奶到了三叔家。她却无论如何不肯就席,理由是自己吃不了啥,一碗饺子就够了,不必要坐在席间。她是家里的老宝贝,不入席我们决不答应。

席间,大家分成两大桌坐开,喝白酒的一桌,喝饮料和红酒的在一起。奶奶坐在喝饮料的那一桌上,我们轮番给她敬酒。刚开始,她还勉强抿上一小口白酒。后来,看到大家都去给她端酒,奶奶就张开没牙的嘴巴笑着说:“我可不能再喝啦!你们把我灌醉了,要出丑嘞!”

弟弟跟奶奶开着玩笑:“奶,你喝醉过没有?喝醉了打不打人?”“打!我现在就想打你。”奶奶说笑着,把右手举了起来。弟弟装作害怕的样子,赶紧往一边躲闪。妹妹趁势拉住弟弟,对奶奶喊:“奶,来打吧!我帮你揪住他。”

奶奶故作生气,指着妹妹说:“去把我的拐棍拿过来!谁再灌我喝酒,我就叫他大年初一挨板子。”小妹听罢,快走几步拿起奶奶放在门后的拐杖,往奶奶身旁一站,一本正经地说:“奶,我帮你管好家法。你说吧,先从谁那儿打起?”

她的话刚一出口,就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奶奶更是笑得筷子都掉到了地上。一顿午饭,我们在嬉笑中吃了近一个半小时。

老李在我娘家是大哥,他一个劲儿地给弟弟和妹夫们倒酒,哄着他们多喝。结果,人人都喝得脸红到了耳朵根。三妹夫因为喝得高,躺在床上一直睡到傍晚,才开车回去。

按照规矩,长辈和姐姐、嫂子要给新媳妇发压岁钱。我把一个红包递给弟媳。她是一名军官,连连推让不肯接。我就对她说:“接住吧。这没准儿是我过年发给你的唯一一个红包。明年春节就该给小侄子发啦。”她听了脸一红,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过年照合影,是我家的惯例。三弟结婚,家里添了人口,更要拍照记下这幸福的一刻。吃过午饭,趁着太阳光线好,在院子里摆好凳子,我们一家人开心地照了张全家福。

自从和叔叔们分家后,过年都是各吃各的饭。给三弟送饭,我们一大家人得以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每每想起此事,席间的欢声笑语就仿佛响在耳边。

我想:先人传下这“送饭”的风俗,让出嫁的姑娘在大年初一回去拜年,不单是为了让她给娘家的弟(侄)送祝福,只怕也有借此教育新媳妇要保持家庭和睦的意味吧!

(写于2018年12月26日)

【作者简介】牛永超,女,河南新郑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副教授。执教20余年,主攻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偶尔舞文弄墨,在文字中找寻温暖,在码字中修身养性,让心在文字的开合中变得清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