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新宇 思齐 泪人 病逝 送别

2022年刘思齐病逝:四个孩子哭成泪人,毛新宇前来送别,场面感人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6 13:17:03 浏览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刘思齐遗体告别仪式

2022年1月7日凌晨1时47分,毛主席儿媳、毛岸英烈士的妻子刘思齐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消息公布后,湘潭市委副秘书长、原市文联主席、红色作家赵志超专门创作了《挽刘思齐同志》:

父夫曾为烈士,义结同心,思萦故土,笔下吐虹霓,望京阙云寒,朵朵红梅怀毅魄;

姐妹皆入毛家,花开连理,情系伟人,胸中摇海岳,惜板仓雨冷,枝枝翠柏吊贞魂。

1月13日上午,刘思齐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在告别大厅,刘思齐的遗体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大厅两侧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前好友等人送来的花圈。

就是在这次遗体告别仪式上,大家终于看到了刘思齐的四个子女杨小英、杨东梅、杨密、杨钧同框,他们一度哭成了泪人,第二任丈夫杨茂之也在现场。另外,毛主席孙子毛新宇少将率领全家也早早来到现场。从现场的照片中,我们看到毛新宇虽然戴着口罩,可脸上仍然能看出他很是悲痛,当向刘思齐遗体鞠躬时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从两人的关系来看,首先,刘思齐是毛新宇的伯母;其次,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嫁给毛岸青,所以她又是毛新宇的大姨。刘思齐生前对毛新宇的成长也很关心,革命家庭的情谊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着。

展开全文

毛新宇少将

刘思齐的一生有过两段婚姻,虽然跟毛岸英结婚在一起仅一年时间,可却成为她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1949年10月15日,这是刘思齐一生中都无法忘怀的日子。这天,刘思齐和毛岸英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

对于这场婚礼,刘思齐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过,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最低场面,最高规格。说是“最低场面”是因为根本不像是婚礼,没有迎亲队伍、没有收礼金,也没有多少嫁妆,更像是一次普通的家宴。

说是“最高规格”是因为新郎的父亲是毛主席,出席婚宴的宾客则是周总理、邓颖超、朱德、康克清、蔡畅、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现场就两桌饭菜,都是湖南风味,一桌是毛岸英和刘思齐、毛主席以及宾客,还有一桌是孩子们。

据刘思齐回忆,当天她穿着一件棕色条绒的列宁装,毛岸英则是一身工作装。来到现场后,李敏和李讷认为刘思齐穿得不够喜庆,便找来一朵绒花给她戴在胸前。毛主席心情很好,毛岸英成家了,也算了却他一桩心事。

毛主席端起酒杯站起来,走到亲家母张文秋面前,对她敬酒说:“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为岸英和思齐的幸福,为你的健康干杯!”张文秋赶紧回敬,激动地说:“谢谢主席在百忙之中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心。思齐年幼不大懂事,希望主席多批评指教。”

毛岸英和刘思齐

婚宴快结束时,刘思齐和毛岸英向父亲告别。毛主席让秘书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拿来,这是一件旧大衣,当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穿过。毛主席风趣地对这对新人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品送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刘思齐和毛岸英结婚后,她继续上学,毛岸英则继续在中央社会部和情报委员会工作,担任社会部部长兼情报委员会书记李克农的秘书。因毛岸英从事的工作需要保密,他便跟刘思齐有约定,不该问的一律不问。

毛岸英工作很忙,两人满打满算在一起朝夕相处就是当年刘思齐放寒假,不过20天时间。毛岸英从不以领袖儿子自居,也从不搞特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为了直接参加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毛岸英向组织上申请去基层工作。

1950年春节过后,毛岸英被安排来到北京机器总厂,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据相关人员回忆,毛岸英没有透露自己的真正身份,只是表示自己解放前在延安工作了一段时间。一篇名为《追忆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的日子》中描述:

“二十七八岁,身穿灰色军装,腰里系着皮带,过些日子,又换成了干部服装。他经常跟大家一起劳动,时不时说上几句陕北话。他来工厂的时候,厂里生产条件还很差。许多刚出徒和正在当学徒的青年工人,和毛岸英岁数相差不大,工休的时候,就跟他天南海北地聊。”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齐

毛岸英不愿坐在办公室,整天都呆在车间里研究生产技术,他还亲自搜集资料编写了厂报。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毛岸英很有可能在这个工厂一直干下去。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就出兵朝鲜达成统一意见,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毛岸英第一时间向组织上提交了请战书,要求去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毛主席批准了。刘思齐这时在做什么呢?很不幸,刘思齐再次因病住院了。刘思齐说:“1950年对我来说,迷信的话是血光之灾。”

这一年,刘思齐身体一直很不好,8月因扁桃体手术后大出血住院。国庆节前夕,刘思齐跟同学在天安门广场练队形,准备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结果突然肚子疼。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患上急性阑尾炎,只能住院接受手术。

10月14日晚,毛岸英来到医院向刘思齐告别,他以“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出差”为理由,瞒着妻子自己去朝鲜战场。那天晚上,毛岸英跟刘思齐说了很多话,得知丈夫又要出差,而且第二天就是两人结婚一周年的日子,刘思齐有点不高兴。

因出兵朝鲜需严格保密,毛岸英只能耐心安慰妻子,并告知她自己这次出差的地方通信不便,一时收不到信件也别着急。或许是发现了异常,刘思齐坚持送丈夫来医院门口。最后分别的时刻来临了,毛岸英朝着刘思齐深深鞠了一躬。

毛岸英和刘思齐

看着丈夫离去的背影,刘思齐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成为了永别!刘思齐晚年对分别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她说:

“正因为我不知情,他知情,他心里是明白的,他知道他可能就回不来了,我一直记得,他最后走的时候,我在医院住院,我起来,起床送他到医院门口,他不让我再送远了,他给我深深地鞠躬了,腰弯得很低,我当时就不明白,从来没有过,可能那时候自己太年轻。”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大榆洞壮烈牺牲,年仅28岁。一个月后,毛主席终于接到毛岸英牺牲的汇报,他沉默很久后说: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毛岸英牺牲时,刘思齐才20岁,毛主席担心儿媳过于伤心,便要求所有知情者对她隐瞒。未曾想,这一隐瞒就是两年多时间。1952年的一天,中央摄影组组长侯波送给刘思齐一张毛岸英的照片。

看到照片那一刻,刘思齐懵了,照片中毛岸英身穿志愿军军装。毛岸英离开的两年多时间里,刘思齐每到周末都去中南海看望爸爸,每次她都想问问毛岸英的情况,可一想到丈夫临走时所说的话,她犹豫了。

毛岸英和刘思齐

刘思齐这才意识到,原来毛岸英所说的“出差”,其实是去了朝鲜战场,可为何两年多都没有写信给她呢?刘思齐不敢往深处想,她再也忍不住了,拿着照片来到中南海。这一次,刘思齐决定一定要得到真相。当毛主席看到毛岸英的照片时,知道这再也无法隐瞒了。

毛主席对刘思齐说:“思齐儿,岸英两年前就已经牺牲了……”来之前,刘思齐想过无数种可能,但万万没想到毛岸英已经牺牲,悲伤、委屈、无奈,甚至绝望,最后她嚎啕大哭。不知道哭了多久,刘思齐听到耳边有人小声说:“思齐,你要节哀,你爸爸手都冰凉了。”

刘思齐清醒过来,原来是周总理被自己的哭声惊动。刘思齐擦干眼泪,毛主席此时坐在沙发上,表情极度悲痛。为了不让毛主席过于悲痛,刘思齐将哀伤深埋心底,可这怎能瞒过毛主席的眼睛呢。

毛主席拉着刘思齐的手说:“思齐儿,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从此,毛主席把对毛岸英的思念寄托在刘思齐身上,如同一位老父亲关心着女儿一样,亲自关心她的衣食住行,两人书信交流频繁。

自从刘思齐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就把劝说儿媳改嫁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可他也清楚这需要时间。1954年,刘思齐高中毕业后,毛主席安排她去苏联学习。刘思齐出发前患了感冒,毛主席立即写信一封:

“思齐儿: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祝好!父字!”

毛主席和刘思齐

以“父字”为书信结尾,这可以看作是一位父亲给即将出国学习的女儿最美好祝福。在苏联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毛主席和刘思齐交流书信不断,毛主席如同父亲一样,关心着她,希望她尽快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

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后,毛主席再次给她写了一封家书:

“亲爱的思齐儿: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这封信的一开头,毛主席就用“亲爱的思齐儿”,这种充满感情的称呼是不多见的,只会用在给夫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家书中。仅此一点,就能体现出毛主席对刘思齐的关心,已经真正视她为女儿一样。

由于身处异国他乡,加上莫斯科天气严寒,刘思齐经常生病,她给毛主席写信,希望能转学回国内读书。毛主席同意了,但他处理这件事时尽显作为国家主席的原则,也体现了对刘思齐的尊重。

在信中,毛主席写道:“转学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组织申请,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苏联,改学文科,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不论怎样,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注意为盼。”

毛主席和李讷、毛岸英、刘思齐在一起

刘思齐转学回国内后,先是来到北大俄文系就读,不久又转入中文系读古典文学。毛主席得知后,又给刘思齐开了一份长长的书单,包括《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经典名著。

1961年秋,刘思齐从北大毕业,随即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一个科研部门工作,主要从事翻译方面的工作。转眼间,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11年,而刘思齐也迈入了而立之年了,可她还是单身一人。

在4000多个日日夜夜,独自一人的刘思齐不知道偷偷流了多少泪水,她对毛岸英的思念没有因时间流逝而有所减少。毛主席对此非常着急,多次在信中劝说刘思齐找一个合适的对象成个家。

1961年6月13日,毛主席正式给刘思齐写了一封劝她改嫁的信:

“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这一次毛主席直接用“女儿”称呼刘思齐,实在令人感动。毛主席还请亲家母张文秋帮忙劝说,刘思齐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于是同意改嫁,并一切都让毛主席来作主。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毛主席非常高兴,便请身边的人员帮忙介绍。

刘思齐全家福

最后,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推荐了一个人,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教员杨茂之。刘思齐和杨茂之不太陌生,当年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上有过一面之缘。

杨茂之是一位上进青年,比刘思齐仅小2岁,父母都是渔民,在单位的名声也很好。在毛主席安排下,刘思齐和杨茂之相处一段时间后,彼此都很满意,都有携手组建家庭的想法。当刘思齐把这个消息告知毛主席后,毛主席特别高兴,把刚刚创作的《卜算子·咏梅》抄写一份,作为贺礼送给他们。

1962年2月,32岁的刘思齐和杨茂之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礼那天,毛主席让秘书送去300块钱,给刘思齐购买嫁妆之用。在毛岸英牺牲的第12个年头,刘思齐终于有了一个归宿。

刘思齐虽然改嫁了,可她对毛岸英一直充满思念,丈夫杨茂之也称赞妻子跟毛岸英之间的伟大爱情。刘思齐婚后生下了四个孩子,长子杨小英的名字别有寓意,这是两人以此来纪念毛岸英。

晚年刘思齐

据资料,刘思齐婚后多次携全家前往朝鲜给毛岸英扫墓,90岁那年还去了朝鲜。刘思齐生前曾表示,如果自己将来无法前往朝鲜给毛岸英扫墓,她的子女会代她前去。刘思齐病逝后,在她的讣告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评价:

刘思齐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她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谨以此文向刘思齐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