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天 到家 询问 好几 跟着

1977年,邓公请贺晋年到家询问情况,邓公:我跟着你走了好几十天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5 13:06:07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977年啊,邓公第三次复出之后,派秘书登门看望贺晋年,向他了解一些情况。过了几天,邓公又在家中接待了他,一见面,邓小平就爽朗地说:“你是81师的贺师长,在东征的时候,我还跟着你们师走了好几十天呢!”

那是红军东征的时候,邓公担任红1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被总部派到了红81师指导工作,两人有着50多天的交往。

1910年,贺晋年出生在陕西子长县,9岁的时候,父亲患病去世,母亲病重,姐姐出嫁,大哥和二哥先后离家出外闯荡,母亲只能将家庭的希望放在了贺晋年的身上,将他送到了私塾读书,之后又上了瓦窑堡高小。受谢子长的影响参加了革命,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贺晋年参加了靖远起义担任骑兵大队副大队长。当时的贺晋年并不懂如何进行游击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一支枪,他想试验一下枪的性能,就朝着对面山上放了一枪,结果正打算围歼游击队的敌人听到枪声,还以为自己的计划暴露了,就仓促开火。

贺晋年只能带着大家突围出去,途中贺晋年骑马在山上疾驰,担心自己成为活靶子,就翻身下马,后来贺晋年就与大部队失散了,身无分文的贺晋年乞讨到了兰州,找到了党组织,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潜伏到了兰州警察局工作。

1933年,兰州党组织决定举行暴动,贺晋年策反了水北门城楼的守军,控制了城门将起义部队带出了兰州与西北抗日义勇军汇合,整编为步兵大队,担任大队长。

展开全文

水北门起义震动了蒋介石,立即派遣部队围剿,最后贺晋年只带着10几个人冲出了重围,马家军的冶成章则在后面紧追不舍。

贺晋年等人向北跑了一天一夜,最后还是被冶成章的骑兵追了上来抓住了。敌人将他们在脖子上套上一根绳子,系在了马尾上,跑不动的时候还在地上拖。

落到马家军的手里,贺晋年就没有想过自己能活着出来,可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被放了。

之所以被放,是因为当时马鸿逵刚刚上任宁夏省主席,就把他的母亲从老家接到了银川,马母在路上听说,自己的儿子要杀“土匪”,而且都是一群孩子,就觉得不吉利,然后就对人说:“我活了这把年纪了,头一次出远门,传我的话,他们是好人、坏人我不管,是坏人让他们死在别人的手里,这一次不要死在我们马家手里。”

冶成章没有办法,只能遵从马母的命令将人放了。

1934年,贺晋年担任陕北独立师1团团长、红27军84师1团团长。1935年出任新组建的红15军团81师师长。

在战斗中贺晋年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劳山之战的时候,战斗异常激烈,先后有七八个营连干部牺牲。眼看这种情况,贺晋年着急了,衣服一脱,光着膀子就冲到了最前沿阵地指挥战斗。

后来在榆林桥战斗中,部队的进攻再次受阻。贺晋年一看情况不妙,直接带着机枪手爬上了敌军侧后的山顶上,抓过一挺机枪,让战士拉住他的双腿,倒趴在山崖边上,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扫射,将敌人打懵了,正面部队则是趁机发起了进攻,消灭了敌人,为中央红军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1935年中央红军抵达陕北之后的12月决定东征。

贺晋年率领81师来到黄河边上,准备渡河作战。这个时候,毛主席派人将贺晋年等人叫了过去。

贺晋年等人来到的时候看到毛主席正披着一件蓝布棉大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研究地图,见到贺晋年等人进来,抬了抬头微笑的说道:“啊!你们来啦,坐下来谈。”

等大家都坐下,毛主席便问道:“哪一位是贺师长啊?”

坐在对面的贺晋年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答道:“报告主席,我就是。”

“我晓得你这么个人,在瓦窑堡还见到你好几封信呢!怎么不想在军队里搞了是不是?”

这几封信是当时,贺晋年听说自己要调任副师长,一时想不通,加上当时的环境不是很好,就给省委写信打算到地方工作。

想到这封信,贺晋年就打算解释,但是毛主席话锋一转说道:“不谈这个事了,东征你还是要去,仍在81师当你的师长。调出十五军团,归总部直接指挥。”

接着毛主席向大家讲起了国内外的局势,以及革命发展的未来趋势。

红军渡过黄河之后,势如破竹,阎锡山不得不向蒋介石求救,并且急忙调兵遣将向红军发起反击。

3月初的时候,红1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抵达了兑九峪一带,总部则是抵达了孝义城西南的大麦郊。

这天中午,总部指挥部被敌人发现,形势非常不利,贺晋年看在眼里万分着急,243团团长李仲英急忙带人过去支援,等他抵达总部的时候,叶剑英都已经带领总部的警卫人员在山坡下正面抗击敌人了。见到来人彭德怀下令:“不管伤亡多大,一定要把敌人赶回去,确保总部的安全。”

战斗打到下午的时候,战况更加的惨烈,敌人的增援部队也逐渐抵达。

眼看黄昏就要到了贺晋年点名自己的弟弟贺吉祥组织突击队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千辛万苦,贺吉祥等人才冲上了东山头,但是立足未稳就又被敌人抢了回去。

激烈的战斗和倒下的战友刺激了战士们的热血,纷纷要求加入突击队。

最终第三突击队经过血拼终于冲上了阵地,贺晋年见状急忙带领后续部队冲了上去,这才最后守住了阵地,保护了总部的安全。

3月中旬,蒋介石增援的部队抵达,总部及时调整了作战计划,第一军团和红81师南下作战。

邓公就是这个时候被红一军团派到81师指导工作。当时的邓公骑着一匹大黑骡子,话不多,经常到基层了解情况,参加师会议的时候,发言简明扼要。

81师突破敌人的防线之后,迅速南下,来到了晋南。在这里81师扩编到了800多人,还组建了两支地方游击队。

其中在一个叫马牧村的地方休整的那一段时间里,当地百姓明白了红军是为了穷苦人民翻身解放而来的,纷纷要求加入红军,一下子补充了200多人,很多十五六的少年都喊着要参加红军,无论大家怎么说,他们非要参加,最后只能招了一些娃娃兵,将他们安排到了宣传队里面。

东征取得了一些胜利,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但是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只能退回黄河西岸。

1936年12月,毛泽东将贺晋年和红1军团4师政治部副主任王明教到了一起,向他们宣布恢复红27军编制,两人分别担任军长和政委,同时写了任命状,也就是从这张任命状开始王明改名为王平,不过被王平保护的非常严实的这份任命状在过唐河的时候被大水冲走了,每当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王平上将还抱憾不已。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贺晋年担任留守兵团第一团团长,每次到延安汇报工作的时候都会到毛主席那里去。

1939年,有一次贺晋年到延安去开会,在途中遇到大雨,警卫员请一个老乡将房子腾给司令员住,但是老乡非常不情愿还骂骂咧咧的,这令贺晋年很不高兴,回到延安之后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毛主席,抱怨道:“边区解放这么长时间了,老百姓对军队也应该有个正确的看法。”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我看,挨老百姓骂是个好事啊!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敢骂你这个大官,说明他把你们看成了自己的队伍了,国民党军队的官,老百姓敢当面骂么?”

这件事贺晋年讲了一辈子,每到一个新部队,都会讲起这件事。

1946年,贺晋年调往东北,他特别想到野战兵团去,毕竟整个抗战期间,他一直留守在陕甘宁保卫党中央,没有指挥过什么大的战役。但是到了东北之后他却被任命为合江军区司令员,主要任务就是剿匪。

东北的土匪是全国之冠,合江的土匪又是东北的之冠,听说共产党来了一个司令员专门来剿灭他们的,土匪们就决定给贺晋年一个下马威。

8月15日,佳木斯各界群众集会,公审日伪罪犯。当罪犯被押入会场正要宣判的时候,突然躲在暗处的土匪直接向主席台开枪,贺晋年身边的警卫员中弹倒下,集会的群众被踩伤踩死多人。

土匪还血洗了两座县城,杀害20多人,甚至糟蹋妇女。

土匪如此嚣张,贺晋年勃然大怒:“土匪不除,我誓不为人!”

当时的合江土匪中,谢文东为土匪之首,杀人抢掠,无恶不作,贺晋年决定先拿他开刀。

以前剿匪都是大部队行动,可是到处都有土匪的眼线,部队还没有抵达,土匪就已经跑了,这次贺晋年决定吸取教训,组织精干小分队,分头出击,广泛发动群众,将敌人逼得无处可藏。

贺晋年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翻山越岭,就着咸菜吃着玉米饼,一追就是几天几夜,后来累倒了,警卫员就劝他回去养病,但是贺晋年坚定的说:“我们累,土匪也累,土匪已经山穷水尽了,千万不能让他们喘上气,只有土匪累得趴在地上的时候,我们才能追上他、消灭他。要使土匪累得趴在地上,我们就要有不怕累得吐血的精神才行!”

林彪听说这件事之后,非常欣赏:“贺晋年同志追土匪追得好,累得累不死很多人,要舍得追。”

土匪被追得逃无可逃,纷纷投降,谢文东的身边也只剩下几个人了。最终将逃无可逃的谢文东抓获。

谢文东被消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土匪一听到贺晋年这个名字就望风而逃。其他几大匪首相继被消灭,彻底清除了合江的匪患。

贺晋年在齐齐哈尔见到陈云的时候,陈云向他伸出了食指和中指,说道:“咱们的猛将来了。”

贺晋年还以为陈云说他是个二愣子一样猛,就说道:“我可不当二杆子。”

陈云则是笑笑:“这是英文字母V,表示你打了胜仗!”

1948年,贺晋年出任新组建的东野11纵司令员,在攻打热河隆华县的时候,涌现了董存瑞这个大英雄。

1949年,贺晋年出任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任第48军军长,在九江突破了白崇禧的防线南下解放了大片土地。

1950年,贺晋年由江西军区副司令员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兼任防空部队、卫戍部队、装甲兵部队司令员等要职。而正是这一系列任命,令本来可以被授予上将的贺晋年最后只得了个少将军衔。

贺晋年的这次调动是高岗任命的,而1954年高岗的倒台之后,贺晋年由于与他的密切关系,最后导致原本可以被授予中将甚至上将也只被授予了少将,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原本贺晋年应该就是陕北红军上将的人选,这下子陕北红军没有了代表人物,只能将调任地方的阎红彦调回部队,授予了上将。

但是这一切,他都坦然面对,没有任何的怨言。

#开国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