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欲 儒家 儒术 法家 汉武帝

汉武帝:儒家我所欲也,法家亦我所欲也,独尊儒术?不可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5 09:32:03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公元前134年,也就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去世的第二年,主张儒家治国的势力正式开始崛起。汉武帝掌权之初,在长安亲自向天下贤良之才询问治国良策。这些贤良之才中有一个叫做董仲舒的人对汉武帝连忽悠带吓唬的提出了“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啥意思?就是说除了儒家的理论,其他的学说就不要再听信了。让人惊掉下巴的是,面对这样“绝对”的建议,汉武帝居然毫不犹豫的当场拍板同意了。按照清末学者易白沙先生的说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至此开始。

然而在实际的治理朝政过程中,汉武帝真的坚定执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方针么?真的做到了言行一致吗?事实证明,有着雄才大略之称的汉武帝怎么会被这“柔和”的儒家之法所困住呢!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从任用官吏上来看,汉武帝后来重用了张汤、赵禹等善用刑法之人,从律、令数量上来看,较前几代君主增加了大量的刑法条例。为了盐铁官营,主张变革的桑弘羊舌战群儒,大获全胜,并且最终也得到了汉武帝重用。没错,嘴上说着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在实际管理中还明目张胆的使用了法家思想。那汉武帝为何这样“出尔反尔”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汉武帝刚刚即位时的背景说起。

展开全文

桑弘羊舌战群儒

背景1:新帝即位,太皇太后专权,苦于摆脱窦老太婆的影响

景帝去世后,已经十六岁的刘彻顺利继承大统,这就是汉武帝。此时汉武帝虽然当上一国之君,但是奶奶的“关心”过于“溺爱”,朝中之事都要向奶奶窦太皇太后汇报,可以说这个君主当得相当憋屈。儿子这些憋屈,当妈妈的王太后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特意安排自己的弟弟田蚡帮儿子一把,这汉武帝对舅舅也是相当的够意思,给了个太尉的大官让他去做。新官上三把火,上来小试牛刀,先把那些儒家的死对头——法家、纵横家的势力排除在外。

稍有成效后,接着又把矛头对准了窦老太婆的思想阵地——黄老之说,为啥要排除黄老之说呢?因为窦老太婆一生都在信奉黄老之说,坚信这一理论是治国良方。然而黄老之说的“无为而治”和汉武帝的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有为而治”有着根本的冲突,汉武帝要想按照自己意愿做事,就必须摆脱朝堂中“黄老之说“的势力。但遗憾的是这股势力背后的靠山是汉武帝的奶奶窦太皇天后,“黄老之说”的阴影挥之不去。 但是!这没关系,汉武帝他们还年轻,他们可以熬死那个老太婆。事情果然不出所料,窦老婆子死在了这群年轻人的前面。汉武帝正式亲政,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些事情,儒家势力开始大反扑,最后清除了黄老之说的势力群体。

西汉窦太后 窦漪房

此时我们看到,汉武帝关注的重点是“罢黜百家”,因为这个“百家”包括了黄老之说的理论基础——道家。至于是否“独尊儒术”或者误伤了其他学说暂时不用去管它,解决了当时的主要问题就行,达到了目的即可。

背景2:君权无威,诸侯觊觎皇位

亲政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确立自己在诸侯国中的权威,“七国之乱”虽已结束,但是诸侯威胁尚未完全解除,皇位怎能做的安心?诸侯王国的势力虽然在景帝时期经过一战已经大幅度削弱了,但不能说威胁就此完全解除了,觊觎皇位的各路刘氏宗亲还是很多的,在“强大武力就是硬道理”这种认知的影响下,皇位随时易主。而恰恰此时来了个文章开头提到的董仲舒,他也不知道汉武帝喜欢啥理论,但是他能说会道,上啦吧啦吧啦说一堆,估计董仲舒心想,一定要多说一点,总会有几个点说到武帝心坎里去。果然,终于在“君权神授”、“大一统”这两个点上击中了汉武帝的需求点。为什么汉武帝需求这个?

因为“君权神授”这个理论把君主说成了是上天选中的人,并不是你有强大武力你就能当君主。意思告诉各路诸侯,你们放弃吧,即使你们推翻我,你们也得不到上天的认可,得不到认可,你们还是当不了君主的,因为只有我才是天选之子。这东西就像谈恋爱,强扭的瓜不甜,即使你得到“皇位”的人,你也得不到“皇位”的心,因为“皇位”只爱我一个人。至于“天人感应”中那些制约君权的理论,可以选择性接受,比如说“天降异象”的疯狂提示,那就要看汉武帝心情,心情不好就当看不见,认为这是一个“假提示”,继续他的穷兵黩武,心情好就接受上天的提示,给自己来一个“轮胎诏”。

汉武帝对“大一统”的需求就更好理解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这俩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董仲舒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说了这么多的意思是一切都要受命于天,天是啥?天在哪里,鬼才知道!那么天老大不在,作为排名第二的天子就是最高权威。这也就是常说的“天老大,你老二”。按照这个逻辑,所有人最终都会受命于天子,既然诸侯国王都听天子的,就是所谓的“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那么他们的领土也就是天子的了,即我们今人所理解的疆域“大一统”。

从上面可以看到,经过董仲舒“改良”后的儒家,在“君权神授”、“大一统”这两点上特别符合汉武帝的当下需要,这正是汉武帝看中儒家的原因所在。

《春秋繁露》书影 作者:董仲舒

背景3:儒家门生满天下,为了壮大支持自己的人群

孔子的门生遍布天下这是西汉时尽皆知,儒家在社会知识分子中占得比例是相当大的。不要说是在汉武帝时期,即使在“法家”一统天下的秦朝时期,儒家人数也是相当庞大的,当年公子扶苏就是基于这一点,才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汉武帝刚刚即位,为了获得更多社会知识阶层的支持,兴办太学,将儒家的地位提了上来。也就是说,是否对儒家“独尊”不是重点,“独尊”只是为了让儒家人更清楚的明白受到了重视,把儒家放在了很高的地位上,至于“独尊”到什么程度那就要另说了。达到拉拢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让社会中儒家阶层站在自己的一边即可。然后再通过儒生们宣扬“君权神授”以及“大一统”的思想,为自己的事业做好理论支持和“舆论基础”。

版画《汉代太学与独尊儒术》

背景4:匈奴问题必须解决!寇可往,我亦可往!

内部各位叔叔兄弟的矛盾基本解决了,开始转向外部矛盾了。以前在匈奴面前委曲求全,动不动就嫁一个公主给野蛮的匈奴人,这不是一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吗!更气人的是有时候一朵鲜花还插两次牛粪!而且花也送了,但还是没事挑衅边境,是可忍,孰不可忍!啥?你们儒家人士跳出来说还要继续忍?看看狄山的下场吧,真是愚儒无知,这件事不能“独尊”你们儒家的!这回腾出手了,一定跟他们好好聊一聊了。

“汉匈和亲”想象图

怎么聊呢,肯定是用实力聊一聊啊,那么如何提升实力,最直接的就是激励士兵,要想最大限度激励士兵那就得拿出点实际东西来,奖励军功这个是最起码的吧。既然有奖励那就得有相应的惩罚,要不然都怂了,所以说这个时候法家思想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再者我汉武帝打仗不要钱的么?钱哪里来呢?不都是从下面的人手中抠出来的嘛,但他们谁又愿意主动奉上呢,不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吗?作为君主直接抢不是有失身份么?我得找几懂得律法的官吏详细制定一下条令,让他们依律交钱,岂不美哉?再说了,打仗有逃跑的怎么办?谁能用嘴皮子把他们“唠叨”回战场?这时候就得来点强硬措施,既要有奖励军功,也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所以说仗都打到这个节骨眼上了,就得以解决当务之急的战事为主,就得用上那一套法家理论。不能再考虑对待儒学是不是“独尊”的这种“小”问题了,把儒学的地位放在最前面就可以了,法家理论那一套还是得继续用。跟将士们、商人们说些儒家大道理是没解决不了问题的,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赚到钱,填饱肚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此一时,彼一时,所以说这法家的做法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结语

从上面的角度来看,汉武帝时期的“国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纯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从汉武帝形式作风来看,他每做一项决定都是实用主义,无论是什么理论,只要能解决当下实际问题即可,没必要局限在一个思想流派的框架之内。正如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刘询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也间接说明了汉宣帝之前包括汉武帝时期在内的汉王朝确实没有独尊儒术的传统。所谓答应“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只不过是适应当时的王朝内外形势罢了,一旦形势发生了改变,这一建议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就会被束之高阁。

汉宣帝刘询像

总的来说,罢黜百家非百家,而是道家;独尊儒术非独尊,只是为了适应时局的需要,暂时提高儒家的地位而已。所以后世人总结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时期仅仅权宜之计而已。这也就解决了为什么说好的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却还重用法家的这种矛盾。

此可谓:罢黜百家非吾愿,独尊儒术是权宜。汉家儒法本兼用,奈何纯用周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