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臣 墓志铭 墓志 日本 天皇

《祢军墓志》:隐藏在墓志铭下的日本天皇称臣的历史真相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5 09:04:03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前言

2017年6月,西安博物馆向外展览了一个在西安出土的百济人墓志——祢军墓志。

这座墓早期曾遭盗墓者盗取,盗墓者将墓志上的文字拓下来,流入市场以此来牟利。

警方根据流传下来的墓志拓本顺藤摸瓜,顺利将盗墓者抓取,同时也追回了包括祢军墓志在内的四百多件文物。

祢军墓志的出土,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具备有巨大的意义,它刷新了有关日本国名记录的最早时间。

其中也揭露了,日本人至今不肯承认的日本天皇曾向唐朝皇帝称臣的历史真相。

一、祢军墓志的来源

祢军墓志,顾名思义记录的便是有关祢军的事迹,而祢军是何许人也?根据墓志的记录,他的祖先,是来自中原,甚至可以说他是东汉时候祢衡的后裔。

在东汉末年,国家衰败,皇帝昏庸,太监和宗室争斗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在一次黄巾叛乱中,东汉分崩离析,形成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

而在这个时期,祢军的祖上也向四周逃散,最后移居到了朝鲜半岛的百济国。而百济国是一个跟高句丽和新罗一样,在朝鲜半岛延续了几百年的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祢军的祖父这一代已经在朝鲜半岛站稳了脚跟,甚至在祢军出生时,祢军的家族在百济国中就已经占据了举重若轻的地位。

由于祢军的祖先是中原人,出于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所以在祢军出生后,他的父辈便经常向他讲述有关中原的文化。

使得祢军一直对中原抱有极高的想象和期待,所以他对中原的感情很深,这也对他后续向唐朝投诚埋下了伏笔。

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皇帝让苏定方带兵攻打百济国,三天之内就攻下了百济国的都城。

展开全文

祢军本来是带着义慈王一起逃走的,见势不妙,祢军便和他的弟弟祢植一起造反,将义慈王绑到了苏定方的面前,最终苏定方顺利拿下了百济国。

最后由于祢军的投诚有功,再加上祢军的祖上也是汉人,又从小就在朝鲜半岛长大,因此唐高宗任命他为“右武卫沪川府折冲都尉”,命令他管理朝鲜半岛的事务。

同时由于朝鲜半岛与日本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派遣他多次出使日本。这也是祢军墓志上为何会有关于日本记录的原因,由此也能证明祢军墓志上关于日本记录的真实性。

公元678年,66岁的祢军因病去世,唐高宗感念他的功劳,赐他丝绸三百匹,粮食三百石。

同时还下了一道旨意,他的葬礼全程由朝廷主持,并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了雍州乾封县的高阳。

二、祢军墓志的内容

祢军墓志高五十九厘米,厚度十厘米,四侧竖面雕刻着藤蔓图案,栩栩如生。祢军墓志一共有三十一行,每一行都有三十个字,共八百八十四个字。

记录了百济人祢军的家世、仕途、官职等,还涉及到了唐朝初期的一些重要政事,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墓志铭。

当时,祢军墓志出土后,专家学者专门对这八百八十四个字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其中有两句话,八个字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且在经过专家的分析,得出了日本民众至今都无法接受的历史真相。

1、“僭帝称臣”

《祢军墓志》记载“以公格谟海左,龟镜瀛东,特在简帝,往尸招慰......千秋僭帝,一旦称臣,仍领大首望数十人将入朝谒......”

从上述的这段中可以看出祢军曾经奉命出使瀛东,而瀛东便是当今日本的所在地,并且劝说僭帝向唐朝皇帝称臣。

并且凭借着祢军的聪明才智,最终成功劝服日本天皇向唐朝称臣,同时还带回了日本的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一行数十人入朝面见唐朝皇帝。

事实上,建国以来的日本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藩属国,并且将自己的国王称为“天皇”,与中原的皇帝一样,处于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并且坚信日本与古代中国之间绝无附庸关系。而《祢军墓志》的出土,打破了日本民众对这段历史的幻想。

2、“日本余噍”

《祢军墓志》中完整的记载为“于时日本余噍,据扶桑以逋诛,风谷流民,负蟠桃而阻固。”

这句话用现代的语言翻译后的大致意思为:在与苏定方一战之后,流离失所的百济人逃到了扶桑。

而唐朝皇帝为了扶桑本地百姓和迁入的百济百姓,将迁入扶桑的百济人称为了“日本”,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原也只是百济的流民,就连国家的名字也是唐朝皇帝赐予的。

隋炀帝时期,日本天皇给隋炀帝的国书中提到了“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无恙”。“日出处天子”的出现,让日本人误以为日本是日本天皇为了“日出之国”而取的名字。

而《祢军墓志》的出土再一次打破了日本民众的幻想,日本不仅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甚至还是被古代中国打得四处逃散的百济国流民。

三、《祢军墓志》的意义

纵观全球,中日两国的关系可谓是“举世无双”。中国农业文明对日本近代文化具有重大的“根”与“源”意义,并打上了深刻的印记。

尤其是隋唐时期,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友谊交流的“黄金时代”,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而日本民众一直以来便认为,古代时期的中国和日本也一直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祢军墓志》的出土打破了他们的这一幻想。

2004年考古学家在西安发现了《井真成墓志》,而在《祢军墓志》未出土之前,《井真成墓志》上记录了有关日本国名的最早时间。

《井真成墓志》上出现了“日本”这两个大字,结合井真成的去世时间,“日本”这个名字的出现,在当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34年,这也是“日本”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

而在这以前,日本大多被称为倭奴国,被称为大倭国,被称为倭国。《旧唐书》:“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而《祢军墓志》的墓文中“日本”这个名字又一次出现了,这就意味着有关日本国名的最早时间可以再往前追溯至公元678年,打破了此前《井真成墓志》对日本国民出现最早时间的记载。

同时“僭帝称臣”和“日本余噍”这八个字的出现,证明了古代时期的日本曾是中国的附属国,同时揭开了存在日本民众心里多年的有关日本发源地的秘密。

《祢军墓志》的出土也再一次证明了唐朝时期中国的强大,其中记录了有关出征高句丽的历史。

而那个时候高句丽、日本、新罗等国都曾向中国称臣,寻求保护,同时也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外传播。

总结

从《祢军墓志》的出土,而分析解读出来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人类的历史是悠久而深远的,在我们没有完全理解以前,历史是会有一些误解的。

现有的历史古籍所能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并不能由此便完全体现出它的悠久和广袤。

但是,随着我们的考古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全貌。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中国的某块大地上又出土了新的文物,有关日本国名出现的最早时期还能再往前追溯,有关中国与日本的历史还能再继续翻新,一切都只是未知数。

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巨轮上,终有一天,考古学家会带给我们一个全知全貌的历史世界。

参考文献:

《祢军墓志》

《井真成墓志》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