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前行方向 凝聚奋进力量
努力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3月3日,2023年宁乡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市市监局全体班子成员、退出现职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全局系统干职工参加会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灿、市人民政府二级调研员吴国强出席会议,市市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贺向阳作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报告。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唐次寅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首先 由市人民政府二级调研员吴国强宣读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对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批示;随后,市监局 党组书记、局长贺向阳作了题为《坚定前行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努力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最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灿作重要讲话。
▲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唐次寅主持会议
展开全文
▲市人民政府二级调研员吴国强宣读黄滔市长批示
▲市市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贺向阳作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
2022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场监管系统坚持“稳住进好调优”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宁乡“工业强市、幸福宁乡”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的战略目标,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安全、规范市场秩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年度各项工作完成圆满,成果丰硕。
宁乡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食品安全工作A级(先进)单位,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长沙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市局获评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先进单位、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一、市场主体有序增长,有力稳定了经济大盘。紧盯“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4%、企业同比增长16%、个转企100户”的目标,定期调度、按月通报,全年净增市场主体1.96万户,总量达15.4万户,增幅14.6%;企业增长5211户,总量达3.04万户,增幅20.69%;完成“个转企”103户,均超额完成长沙市目标任务。
二、知识产权全面加强,有力促进了创新创造。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48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202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5件。培育飞翼股份、加加食品、松井新材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4笔,融资金额4.55亿元,居全省县级单位第一。
三、质量品牌扎实推进,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指导田园牧歌农场获评国家稻渔综合种养三产融合标准化示范区,完成双收农业、金太阳农庄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验收;持续推进质量强市,星邦智能获评第七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组织第二届宁乡市市长质量奖评选,3家企业、2名个人获奖。
四、市场安全稳定向好,有力助推了平安建设。狠抓食品安全,推广应用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用户2559家,完成29个乡镇(街道)民生快检室建设。《食品企业专家体检式预警检查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荣获第四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提名案例。“四个精准”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获评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食品安全评价性检查居全省第一。综合排名居长沙市9区县第一。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8.96%。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038家次、设备 12860台(套),查封90台(套),立案86起,罚款86.2万元。狠抓药械化安全,立案查处125起,案件数居全省第一。狠抓自建房经营性安全,经营安全性隐患整治量2009栋,均已整治到位,完成率100%,居长沙市第一。狠抓产商品质量安全,检查烟花爆竹、电取暖器、燃气灶具、消防产品等经营单位620家次,立案45起。
五、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力优化了营商环境。执法办案富有成效,累计立案872件,结案843件,案件查办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信用监管持续推进。归集信用数据30250条,修复行政处罚信息52家。办理无照经营案件69起,案件数居长沙市第一。价格监管不断加强,开展教育收费、水电气行业不合理收费清理、房地产企业测绘费专项检查,责令清退费用近300万元。计量监管持续强化。完成检定计量器具8375台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委托检验71批次,检出不合格计量器具623台次并依法依规处理。消费维权多点发力,办理投诉举报10217件,满意率99.66%。
六、党建引领持续彰显,有力夯实了基层基础。强化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党员“三亮三比”活动,联系结对群众737户,收集、解决问题58个。积极抓好非公党建,指导成立餐饮协会支部、广告协会支部、农村厨师协会支部。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新春培训、线上培训,组织“市监大讲堂”5期。坚持从严治党,开展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专项整治,接受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强化保障支撑,完成12个基层所标准化建设并验收达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会议强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速之年。2023年市场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坚持“稳住进好调优”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工业强市、幸福宁乡”的战略定位、“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的战略目标,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聚焦“党建提升年”“市场主体提质年”“质量建设提升年”,锐意进取、创新实干、全面履职,在奋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市监新担当、新作为。
一、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水平,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要求,持续推进“清廉市监”建设。
二、聚力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市场准入退出更加便利。推动市场主体结构更加优化,培育集中注册平台公司5家以上,净增市场主体1.87万户。推动市场主体服务更加贴心,坚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走访帮扶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壮大。
三、聚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持续助力经济发展。出台政策,争创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提升体量,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6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5件。优化服务,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强化保护,办理一批大案要案、典型案例。
四、聚力提升质量强市工作水平,持续打造品牌特色。全力夯实质量基础设施,积极邀请专家为10家以上企业开展质量诊断,指导5家以上优势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全力打造质量品牌标杆,组织优势企业进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首席质量官培训。全力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五、聚力守牢市监领域红线底线,持续强化安全保障。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快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严格药械化安全监管,紧盯伪劣药械、过期药、回收药等问题,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产商品质量安全监管,聚焦重点产品,紧盯粮食收购、医疗机构等重点领域,积极排查风险隐患。纵深推进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做到“带险不经营,经营不带险”。
六、聚力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竞争,持续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计量计价监管,加大抽查力度,杜绝短斤少两行为,切实稳物价、惠民生。强化信用智慧监管,开展常态化部门联合抽查,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继续推广“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完成新入驻主体1000家以上。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持续重拳打击传销和非法集资,深入开展“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校外托管机构、医美行业、平台经济等专项整治;推进7个农贸市场、4个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紧盯投诉量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回应群众关切。
七、聚力提高市场监管综合效能,持续夯实发展基础。聚焦固本强基,持续深化法治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建设,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灿出席会议并讲话
杨灿对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2022年,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市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做到了党建水平有提升、服务发展有作为、监管执法有力度、安全保障有成效、特色工作有亮点。
杨灿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速之年。市场监管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门,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培育市场主体、推进质量提升、规范市场秩序、守牢安全底线、强健基层基础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要聚焦市场主体培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有为政府”打造更优越环境、激发更“有效市场”。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充分发挥公平竞争监管在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在平台经济、信息安全、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保护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注册商标、地理标志。要持续推进全市涉企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放心消费创建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二要聚焦质量体系支撑,加速培育发展动能。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快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着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鼓励企业和组织主导、参与标准制修订,健全五大特色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及企业标准等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实施专利导航、专利转化、专利质押融资贷款等措施,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能力、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方面再上新台阶。三要聚焦市场秩序治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强化“互联网+”智慧监管,用好包容审慎监管原则,用科技、法治、信用力量规范市场秩序。要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产品等为重点,大力整治市场监管领域社会乱象,深入开展“铁拳”行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打假治劣、规直打传、价费监管、广告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好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危”的大事、“街坊邻里”的小事、“烦心揪心”的难事。四要聚焦“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持续深化食品安全“4812”工程,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机制,全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深化药品安全监管成效,全力提升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整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不断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全力抓好重点领域质量突出问题治理。要纵深推进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坚持“动态清零”原则,依法治理无证无照等违规经营行为,做到“带险不经营,经营不带险”。五要聚焦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继续抓好基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要进一步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充分运用市场监管大讲堂、网络培训等载体,拓宽干部工作视野,全面提升基层执法人员能力。要强化正向激励,把政治素质好、敢担当、能拿得起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大胆用好,以高质量的监管执法队伍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办公室 编辑 | 李鹏 秦亮
审核 | 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