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4岁的徐志摩在康河边漫步的时候,定料不到这一年,他将会遇上一段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缘。
那一年,他与哥大作别,去往伦敦剑桥学习政治经济学,也开始接触到与自己原来所学的知识,全然不同的文化领域。浪漫唯美的欧美诗歌,开始闯入他的视野,与原来所接触的经济和政治相比,它们那样动人又充满生机,使他为这美好的境界迷醉一生。
展开全文
徐志摩接触诗歌的领路人中,林长民是很重要的一员,他不仅为他指引了方向,还为他带来了一位缪斯——林徽因。那年的林徽因年纪尚幼,还只是位16岁的少女。
林长民为公务赴英时,也将女儿带到伦敦增长见闻,在这里他偶然认识了徐志摩。两个中国人在异国他乡意趣相投,徐志摩为他极富魅力的谈吐,和独到理性的见解所倾倒。林长民也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才情与智慧,于是两人结为忘年交。
这一老一少都是心怀宽广豁达之人,也不拘于礼教。所以在男女交往、风月情事上也多有交流,相谈甚欢。有一阵子,更以游戏的方式,玩起恋爱角色扮演游戏来。
在这个游戏中,徐志摩担当女性角色,林长民则担当男性角色,两人以书信来往的方式,完成一对恋人的交往过程。对于这段情谊,徐志摩念念不忘,在林长民遭遇流弹袭击身亡之后,他更拿出其中一封,由林长民扮演得颇为恳切的男性视角情信,来缅怀逝去的故友。
在伦敦的这段日子,徐志摩爱极了林长民的家。这里有诗有酒,有林长民的巧言妙语,另外还有位俊秀擅谈的小姑娘,作为志趣爱好方面的交流对象。
随着林长民渐忙,时常外出。徐志摩看到他的机会少了,来林宅时更多的是见到那位小缪斯,他开始为她写诗。与她一同读书然后展开热切的交流,从此再也无法忘怀这康河的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