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初 日常化 写作 开展 教师

黄建初 | 教师该如何开展日常化的教育写作?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13:08:03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黄建初

任职于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特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01研究缘起:教师陷入“做”易“写”难的困境

一位中学的班主任,在校内外口碑颇佳。一个初三组建的后进生班,到了他手里,被打理得秩序井然,考试成绩也有显著提高。这位班主任给学校争得了荣誉,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交口称赞。他工作数年,已经进入了申报中学高级教师的行列,可一直没有申报。我问他为何?他说论文这关过不了。我说那就写一篇吧,他回“我不行”。我口头给他拟了一个提纲,答应他写好后帮助他修改。可他就是写不出来,于是没了下文。次年,这位班主任被评上了区农村教师标兵,上台领奖。真是一位好教师!当时,我又心生遗憾:一个好汉,却被一篇论文难倒,你说这是为什么!

做得好的学校、教学优秀的教师,皆陷入“做”易“写”难的困境,遗憾之余,让人想要急切地寻求解决之道。

阅读一些国外教育类书籍,我发现好多书的证据都来自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由此想到,教师的写作、学校的研究报告,都需要放在教育知识创生的背景下,从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天然合一的角度,共同为教育大厦的建造而努力。

02研究路径设计:何处入手费思量

怎样做研究,学界自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如从文献研究着手,确立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写出文献综述,再进行思辨和行动的互动,收集、记录数据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我想到的是,教师的教育写作,首先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做中学的问题,是在培训过程中收集选择实例、积累资料,然后把数据资料放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检验、比较,最后看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的问题。由此,可以初步形成三个研究假设,确立研究的基本路径,助力教师日常化写作:一是开设教育写作课程,促进教师持续性的日常化写作;二是敦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间断地积累运用素材,这是日常化写作的前提;三是组织教师阅读相关的教育经验、理论文献,助力教师进入日常化写作的状态。

(一)开设教育写作课程

适逢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局组织教师申报培训课程,我便把自己的思考融入课程设计,写了《教育写作入门》课程培训教材,也想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抓手,从培训中收集教师写作的相关数据。

展开全文

《教育写作入门》以实践为视角,从我的写作和经验中提取案例,形成章节结构,把撰写案例作为教师教育写作的“敲门砖”,继而写课例、经验总结、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由简单到复杂,意在启发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以文本分析反观教师的写作能力能否通过培训得到提高:如果有提高,是什么因素促发的?如果经过培训还是处于原状,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教师的培训,历来由政府出台文件,地区教师培训部门主管,组织培训主持人开设不同主题的课程推进。这样的培训,优势明显,短期内能“压”着教师出成果。当然,也不乏质疑,以学分管理“逼迫”教师“被培训”,有急功近利之嫌。同时,民间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弥补了国家培训的不足,也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培训的长处。

我参加过由福建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主持的“1+1”生命化教育网站的培训,担任过青年教师培训的义务导师。这个网站培训不是政府主持的培训,在这里,没有学分的“压”“逼”,管理看似松散,却以独特的培训方式,促使一批有志向的教师,以内驱力为进阶支撑,积极在网站上开设博客,兴致勃勃地写教育随笔,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了不少博客高手,如孙明霞、侯登强、谢云、沈丽新等一线教师。他们持续不断地写自己的教育生活故事,写自己的课程改革故事。经过数年的历练,他们已经成为公认的名师了。由此,我真切地希望身边的教师也能像他们一样,借助各类培训课程,走进博客世界,以写作提升个人的教育品位,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如果觉得自己不擅长撰写说理的文章,也可以从叙事的角度切入,另辟写作蹊径。

开设教育写作入门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教育写作能力,并排除因学分管理带来的“被培训”的弊端,能否融入“民间”的形式,我想,可以试一试。于是,在3所幼儿园科研主任(我工作室的学员)和她们园长的支持下,一个由10位青年教师组成的半“民间”、半官方的培训班应运而生。

我们的培训计划是:每周一个半天,由我主讲“教育写作入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记录身边的故事——从写教育案例开始”“聚焦课堂教学——课例研究辨高下”“经验需要提炼——总结经验基于思辨”“情思在笔下流淌——撰写教育随笔”“用叙事研究教育——教育叙事与研究”。

我选择自认为比较贴近教师生活的课程内容,希望能给教师以启迪。窃以为,案例、随笔、课例、经验总结等叙事性见长的文章,教师有内容可写,行文也不难,可以先模仿他人的写作,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此,教育写作便没有规范的职称评审类文章那么难写。

课程培训中,我讲课认真,学员的出席率很高,再加上小班化的培训,我想效果肯定不错。但实践证明,效果与预期出现了背离。一个学期的培训结束,我预期的效果并没有出现:受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布置的作业,有学员能勉强完成,有学员欠交,更谈不上有学员能够顺利进入日常化教育写作了。尽管结业那天,好多学员动情地说了很多感激的话,感谢园长提供的机会,感谢我这个主持人的“志愿精神”,还表示会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之中,但我很清楚,如果即时的效果难以产生,以后如何就更难说了。

为什么在“1+1”教育网组织的培训中产生的效果未能在3所幼儿园被复制?个中缘由值得分析。或许是因为“1+1”教育网的学员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筛选出来的,是全国各地的教师好中选优,其动机、能力、素养与3所幼儿园的青年教师相比,显然高出一个层次。而且,他们本身就想写,并愿意主动写。内驱力的差别,也自然导致了结果的高下。或许也与培训时间长短有关,没有“慢教育”“慢实践”的体验过程,难以产生效果。

当然,如果要说“教育写作入门”的培训一点也没有效果也是不客观的。半年以后的一件事,给了我一个惊喜。培训班10位学员中的小吴——年轻的教研组长,积极参与了由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和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长三角“黄浦杯”征文评选活动,她写的文章《从“三夹板”到“桥梁”》阐释了自己组织教师搞教研的故事,有故事叙述,有对事实的分析和说理,从司空见惯的“家常活”中提炼出了自己的“技高一筹”,最后从几千篇教育类文章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二等奖,还入选了张肇丰、李丽桦主编的《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一书。之前这所幼儿园从未获得过这样的大奖。一时间,园长和同事们都对小吴刮目相看,对我主持的青年教师写作培训班也称赞有加。

小吴的文章获奖是否有“教育写作入门”培训的因在前,我很难直接揭示。不过我想,如果没有参加培训的经历,如果没有外因的介入,只是靠自身的努力,也有些说不通。毕竟,参加过培训和没参加过培训,功力是不同的。往深处想,课程培训的积淀已经转化成小吴的内在素养。

(二)敦促教师不间断地积累运用素材

如果说以开设“教育写作入门”培训课程来提升教师教育写作水平是我的预设,是一次试验的话,那么小计老师的故事,又更新了我的认知。

小计老师参加了我们科研室主办的青年教师科研骨干培训班。第一次面授,我让学员挨个说说自己的选题。轮到小计老师,她说:“我的课题已经做完了。”我一愣,问道:“那你来参加培训干什么?”她说:“我来学习怎样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样式不是已经发参考书给你们了吗?”“但我还是不会写。”

经验告诉我,不会写研究报告的不止小计一人。说理,不是教师的强项。

我对她说:“那你先把研究的过程写出来好吗?这应该不难吧?”小计快人快语,很爽快地答应了。3个月后,我收到了她的第一稿,共2页;过了几天,又收到了第二稿,文字有增加,但仍然粗疏;又过了半个月,她发给了我第三稿,有点像样了。

我看着稿子,先做加法,没有删减一个字,只是在几个地方提出希望她增加实证内容,比如例子。对整篇文章,我给分了段,加入了小标题,建议她细化阐释研究缘起、研究假设、研究实施、研究成效几部分的内容,要在每个部分选取恰当的素材加以充实。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小计老师形成一条主线,并明确优化完善文章的思路。

小计老师在回信中说:“谢谢黄老师,思路一下子清晰了,我改好后再发给您!”她的言语中饱含兴奋。看来改到这份上,她有点开窍了。果然,在此后的来稿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挖掘自己积累的教育素材,一次又一次地筛选补充适合的案例,穿插有说服力的教育故事。生动的阐述、素材的多元挖掘,使得研究过程逐渐清晰。叙事性的话语,令人读来备感亲切。

这篇文章我们打磨推敲,一直改到第七稿,还停留在对文章本体部分的琢磨上。我没有急着要她剖析最后的反思讨论部分,是想避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尴尬。经验告诉我,要教师写反思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会涉及理论功底,还需要他们循序渐进,在有足够素材积累且能自由运用素材的基础上,才能往前再迈一步。到了第八稿,我让小计老师加入了一段“实践中的反思”。至此,文章《高中数学“独立作业法”的行动研究》已经像模像样了。

(三)组织教师阅读相关的教育经验、理论文献

毋庸置疑,阅读有助于提升文章质量。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经验、理论文献,能否助力教师进入日常写作状态,我继续验证。

仍以小计老师为例。培训过程中,我从上海教育网上看到了几篇文章,主题是“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示上海的课改新成果。我把这些文章下载下来发给小计老师,让她读读,看看能不能获得一些启发。我没有想到,读完这些经验之作,她自己又下载了更多的“以学定教”的文章,还阅读了相关的一些理论书籍,最后把“以学定教”思想与她的研究挂钩,将自己文章的结尾又重新做了修改。很明显,该研究报告有理论的照应,更有深度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小计的故事证明:教育写作对于教师而言,是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的;这种指导需要建立在教师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教师的内在需求,外力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激励教师持续积累教育素材,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素材运用到文章中;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经验、理论文献,提升文章深度,有助于推进教师的日常化写作。

03研究成效考证:证实与证伪同在

重新阅读当初的研究设计,反观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检验成效与结论,是有必要的回望。

对于这一研究遭遇的最大困难,我认为是激发教师教育写作的内驱力。窃以为,这是我研究颇为失败的地方。尽管我知道研究中的“证伪”与“证实”有同样的价值,但看到教师刚刚走上教育写作的日常化之途,没有多久又回到了以前的“不写作”状态,难免心中五味杂陈。或许我从研究一开始就不应该把教师的教育写作过于理想化。走进今天的学校,你会看到那种忙碌,甚至有教师用“我快要疯了”表达对这种状态的无奈和愤慨!他们连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何来教育写作的日常化?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对教育写作抱有敬畏和虔诚,希望教师能够走上这条道路。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写作可以随时进行。哪怕只有零碎的时间,愿意做个有心人,写一篇短文——即使思考得不那么成熟,也是很有意义的。在网上开个博客,可以促使自己在网友的期待中持续写作。教师需要得到周围眼睛的注视,得到网友的赞许。一开始,文章可能不入某些编辑的眼,但总有适合的阅读群体关注你。一旦进入一种境界,文章抵达一定的高度,自会有编辑主动来采集你的文章。这对化解教师发表文章的困难,是一种出路。

此时,我就要说了——劝君莫畏写作难。理由有三:

第一,把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写出来,不难。一次,我应邀给来自湖南怀化的高中班主任讲“班主任写作研究”。其间,我讲了“教育叙事研究”这个话题,提出班主任可以从写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开始,也可以写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故事,并各举了2个案例。最后阐明——把故事变为研究,要有主张,只有凸显了教育主张,文章才有主干和灵魂。这些班主任听得很认真,讲座结束后,有不少人与我交流,认为自己收获颇丰。

第二,寻求外因介入,不难。从学习写作开始到学会写作,需要有外因的介入。这个外因,可以是培训课程,可以是资料文献,可以是名师的言论……通过课程、文献、名师言论,打开写作视野,找到写作主张,也就有了写作抓手。教师没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文章就难以有高度和深度。网上阅读那些教育名家、学者的博客,是在第一时间获取新观点、新视野的捷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第三,力求在做中学,有动手,就有提高,先动手,不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教师教育写作是否入门的标准。文章是教师实践的载体。教师在教育中有感受,就要写下来。先动手写了,就有了可供衡量写得好坏的重要数据。我们做教育研究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已经从量化的数据,拓展到了可“观察”“言说”“体验”。经常写,在做中学,就越来越会“观察”“言说”“体验”;越会写,就越想写。

本项研究所用的证据以观察、体验、思辨为上,较少用数据证明,这也是有待继续研究的地方。

04研究讨论延续:该变的是“标准”

对教师教育写作做日常化研究,考量教师教育写作成果的标准,无疑是逃不开的话题。对于“案例算不算论文?”“有灵魂的教育文章是怎样的?”“日常化写作能否走进学术?”等问题的讨论,教师都高度关注。

(一)辨析:“案例算不算论文?”

十多年前,有位教师参加了浦东区组织的案例评选活动,并获得了二等奖。之后,他把案例上交作为职称评审的文章,却没有通过,理由是“案例不算论文”。由是,我们的案例推广工作被质疑。在评审标准不容改动的情况下,这位教师只能再写论文重新申报。

此事过后不久,教师教育研究中诞生了“课例研究”这一新事物。课例研究得到上海市教委领导和教科院专家的青睐,继而作为一项重要成果被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甚至用“三阶段二反思”这样通俗的语言概括对课例研究的理解。今天来看,课例研究被视为研究报告的一种,地位逐渐凸显,实际上是缘于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曾在2010年组织过一场“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能不能算研究成果?讨论见仁见智。2014年,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新著《面向个体的教育》出版,我和《上海教育科研》常务副主编张肇丰讨论李校长的新著算不算研究成果。张主编认为,当然要算成果!实际上,这本新著中的文章都是李希贵校长的教育随笔。看来,该变的是“标准”。

(二)探讨:“有灵魂的教育文章是怎样的?”

我从事普通教育科研的普及、指导、管理、研究工作数年,常常为教师生动的教育实践缺少灵魂而犯愁,总感觉俗成的论文和宽泛的研究报告承载不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元的教育故事。直到我从我的学员也是同事王丽琴博士那儿听到华东师范大学陆有铨教授对博士研究生的教导“不要告诉我你知道什么,而要告诉我你主张什么”,才如醍醐灌顶。我觉得这句话堪称教育写作的至理名言。

实际上,教育写作缺乏灵魂,不是教师生动的教育实践缺少表达的文体,而是没有找到入门的钥匙——教育主张。即使是以叙事见长的文章,如果有教育主张,也可以与说理类文章并驾齐驱,使教育写作园地百花盛开。

平时的写作或教育培训中,我自己会尝试以教育主张行文,也会鼓励教师用教育主张组织文章,不论是论文,还是案例、课例、经验总结、教育随笔……一旦有了教育主张,文章便有了灵魂。一旦有了教育主张,并对这一教育主张有思考、有见解,教师日常化写作便会习以为常。

当然,对普通教师来说,有教育主张也不是很容易的。锤炼教育主张,离不开载体,而写教育随笔,就是常见的载体。教育随笔,看似是对日常的教育生活提出看法,实际上就是对教育主张的思维锤炼。

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上挂出易中天先生的文章《劝君莫谈陈寅恪》,赞赏陈寅恪先生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意义深远。教师教育写作,要在“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提炼、打磨个人主张,更要在逐步形成个人主张的过程中追求并渐至“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三)追究:“日常化写作能否走进学术?”

张肇丰认为,写规范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入门困难但容易提高;写案例、叙事、随笔类文章,入门容易却提高难。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由此,我想提出的讨论问题是:日常化写作能否走向学术?

李希贵校长带领团队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尝试已经得到国家教委的充分肯定。他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的面世,很好地诠释了学校教改的过程,及其取得教改成果的原因。由此,书中的文章是教育随笔还是论文或研究报告,已经退到次位,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还要硬按以往的标准来要求李校长非得理出几条原理、规律,是不是吹毛求疵?

写教育随笔可以写出典范,一如吴非、李希贵等行家里手,还有孙明霞、董文华、侯登强、谢云、沈丽新等教师,都是在写日常化教育随笔、教育案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他们不仅撰文公开发表,还出版专著,目前已经在学术殿堂占有一席之地。写教育案例、课例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等,是走进教育天地的实然研究,是完善和改进的学术,同样可以彰显学术意蕴,是教师登上学术高峰的路径之一。

综观擅长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案例、课例研究报告等的教师,都有共同的特征:一是有学习理论博采众长的习惯,二是有善于“发现”写作素材和立意的眼光,三是有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精神。于永正老师说,读书与写作是他的两个习惯,读写不断,所以思考就不断。

回到我的研究课题,教师的写作如果能够日常化,需要具备阅读、思考、发现、采集、立意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再有毅力、恒心和信仰加持,成功之路并不遥远。学术“殿堂”研究之路与民间“草根”研究之路,同向而行,一旦产生联结、交融,定能焕发勃勃生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一种眼光,我们会看到一片新天地。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