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孩子孩子,别着急,过了腊八就过年了。”又一年,腊月初八到了。这一天,春天的脚步又开始了,新年的序幕也拉开了。
相传腊八粥起源于明代朱元璋。他小时候为地主家放牛。腊月初八,他一夜没吃饭。他又冷又饿,就到田里去找吃的。无意中在老鼠洞里发现了一堆食物:小米、花生、豆类。他拿回家洗净,煮了一大锅粥,软软可口。朱元璋称帝后,每逢腊月初八,便请御膳房煮粥。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平时做饭不多,赶紧去煮粥。因为妈妈做腊八粥的做法,我早就熟悉了。如果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一定能熬出全家人都爱吃的腊八粥。这已经过试验和测试。我快乐地忙碌着,与腊八粥的快乐往事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小时候妈妈煮的腊八粥那浓郁的香气,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头。虽然外面天天都有五彩八宝粥卖,想吃什么时候吃,就是尝不出妈妈熬的腊八粥的味道。
腊八粥的用料和做法,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妈妈的做法总是和别人的有点不一样,别有一番风味。
展开全文
腊月初七晚上,妈妈变出几个鼓鼓囊囊的小布袋子,倒出一些大枣、花生、黄豆、红豆、绿豆、黑豆、扁豆等,用温水泡一晚上.初八一大早,天还黑着,妈妈就在炉子边忙活。她把葱和白菜心切碎,五花肉切成小方块。起火烧油,入油锅烧熟,将肉炒熟,再下白菜煸炒。这可能就是妈妈做的腊八粥和其他地方的区别吧。然后锅里装满水,将洗净的黄小米、晚上泡好的红枣、花生米等倒入锅内,坐在灶前,用小火慢慢烧。
我久久不能入睡,躺在被子下的灯台上,看着妈妈。炉火映着母亲通红的脸庞,母亲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还带着一丝笑意。妈妈叮嘱我:“快躺下,小心着凉!”我的好奇心和急切心听不进去妈妈的话,所以我没有动,仍然躺在那里看。
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妈妈掀开锅盖,热气腾腾地把我和妈妈包围了起来。娘用勺子慢慢地把锅里的东西推了几下,然后盖上锅盖。煮粥讲究火候。火太高会变成糊状,火太小则煮不出味道。娘抓的恰到好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扑鼻的香气,喜欢偷懒赖床的我破例穿好衣服起身,也不等妈妈叫我。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摆好餐桌、凳子、碗筷,然后站在灶旁,眼巴巴地看着锅里沸腾的粥。离锅前几分钟,娘切了一些小豆腐块入锅。
“吃!”随着妈妈的声音,一碗碗五颜六色的粥端上了餐桌。一家人欢聚一堂,吃得很香。粥很稠,用筷子夹着吃。粥软烂,入口即化。粥味道鲜美,米、豆、菜、肉、豆腐,各种香气完美融合,让人吃在嘴里,美在心里。一连吃了三碗,走不动路了,哈哈。
“外婆,我要吃腊八粥。”孙女晨晨的问候打断了我的遐想。我赶紧给她端上一碗自己熬的腊八粥。辰辰吃的甜甜的,连声说:“好吃,好吃!”
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我不禁感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每个节日都有美好而特殊的意义。腊八粥不仅寄托着浓浓的祝福,更寄托着人间情深。传统节日延续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经久不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感谢访问: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