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知识
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知识,您了解掌握了多少?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吧!
怎样理解树立大食物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有效破解人多地少国情下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树立大食物观,就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树立大食物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新时代树立并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
第一,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宜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一是向森林要食物。我国有大量丘陵、山地,具有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的巨大潜力。以油茶为例,通过开发潜在资源,可替代几千万亩耕地,能有效缓解耕地压力和食用油供需矛盾。二是向草原要食物。我国草地面积达39.68亿亩,但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草原开发潜力巨大。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草原建设,通过补播、灌溉、施肥等措施对水热条件较好的退化草原、重度沙化盐碱化草地和南方草山草坡进行改良,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有效提高草原草地生产力。三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我国有面积5000亩以上的宜渔湖泊、水库达1500个,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平方公里,通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深远海鱼类养殖,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蛋白食物资源。四是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生产方式,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所需的食物,从而部分替代土地,有效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我国在设施农业方面有后发优势,目前技术上已日臻成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培养、所需生产空间小、蛋白含量高,微生物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挖掘、改造乃至创造新型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开发利用真菌源蛋白、合成型替代蛋白等微生物食物产品,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目前被人类所利用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到地球微生物总量的1%,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15年内通过微生物合成的替代蛋白产品将占据约22%的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宜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农业微生物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科技项目、培育微生物领域高端创新人才队伍等举措,大力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第三,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消费引导和营养干预政策,在全社会积极引导并树立食物消费新观念,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与升级,并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强食品安全和食用知识宣传,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鼓励减量、营养、健康、绿色消费,反对浪费食物。
如何理解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展开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在空间上的体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载体。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否合理,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否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关系上的协调。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禀赋差别极大。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搞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工商业,必须在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保有足够的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适宜人类发展的区域相对有限,且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适宜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域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高度重叠,易产生功能冲突。近年来在经济规律作用下,人口和产业加速向适宜发展地区聚集,空间矛盾进一步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根据我国特定的地理空间条件,遵循自然规律、经济社会规律,更加注重统筹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有效发挥政府规制和调节作用,处理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以相对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生态环境条件约束、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格局等因素。从人口角度看,我国人口增长已经显著放缓,预计很快达峰,但老龄化和城镇化会进一步发展,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向城市化区域集中是大趋势,对居住空间质量的要求会不断提升。从经济角度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结构逐步向高端化转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空间需求增长放缓,集约高效是大势所趋。从生态角度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总体态势趋好,但仍面临人口、经济增长压力和气候变化等风险。从安全角度看,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空前上升,资源对外依存度偏高,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与维护国家安全的矛盾较为突出。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基本途径是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要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通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合理分工和空间集约使用,使城市化地区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产出,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发展,支持边疆地区人口和经济稳定,达到整体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均衡和最优化。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必须合理确定不同空间的优先序。根据我国国情,应把保护农业生产空间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是生态保护空间,最后是城市开发空间。应按照这一优先序划定“三区三线”。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根据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及发展需要,合理划定承担不同功能的国土空间和边界线,形成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底图,构成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要大力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创新空间运用方式,开拓新型空间资源,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经济和人口在适宜发展地区合理集聚和匹配,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开发有序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来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END-
扫码关注
海东市生态环境局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