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男女明确直接的表达方式不同,古时候的人在抒发感情,表达爱意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更为含蓄的方法。他们有时靠艺术形式来表达深情,一曲深情的小调或者为心上人作画就是爱情的象征;还有的文人墨客喜欢把相思写入诗词里,无论是初见定情还是悼念亡人,关于爱情的诗词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句流传。
比如那首有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因为思念亡妻,满腹的孤苦化成无语哽咽;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美深情的诗句数不胜数,还有一些文学奇才,创作了许多饱含趣味的诗句。有这么一首诗,它顺着读是丈夫思念妻子,倒着读是妻子思念丈夫。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第一奇诗了。
这首神奇的诗句名叫《两相思》,它出自宋代诗人李禺之手。这位李禺虽然名为诗人,但他在历史中的诗名并不算大,终其一生最为人称道的可能就是这首诗了。
它奇就奇在这首诗看似是一首诗,其实是两首。全诗共8句,56个字,从前面往后读,是一首丈夫思念妻子的诗句;可如果从后往前面读,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展开全文
《两相思》:“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诗句从山水寂寥,独酌无趣,写到形单影只,鸿雁少来,最后落在导致低落心情的根本原因。因为“夫忆妻兮父忆儿”,原来是思念家里的妻儿,把一位不得不孤身漂泊在外的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如果把这首诗反过来看,就成了有趣的妻子视角了:“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位妻子相较于丈夫,就显得简单直接了很多,开篇直抒胸怀“儿忆父兮妻忆夫”,而后再慢慢细说相思之苦,娓娓道来,使读者看后被她细腻的感情感动。
其实这种写诗的手法,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回文诗。因为当中的文字可以循环使用,所以取这个名字。又因为在循环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因为文字改变而考虑不同的平仄关系。
所以写回文诗对于诗人本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历史上流传范围较广,且比较有名的回文诗不多,跟它本身的创作难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回文诗也叫回环诗,最早来自于回文对,也就是回文格式的对联,后来被慢慢引用到诗句里面。最初的回文诗相传是苏伯玉妻子所作《盘中诗》,本诗是以一副类似图画的形式呈现的。
中间一个字,四周是斜向的文字排列,读的时候以中间为起点,读到边缘为一句,因为造型圆满,故以盘为名。全诗一百六十八字,包含四十九句,和二十七韵。不但结构精巧,而且意境深远,情真意切。
流传到后世的时候,为了便于记述传播,回文诗渐渐变成了几个连续不断的字,对于见识不足的人来说,初见时可能感到摸不到头脑。比如明末才女的四季诗中,有一首是这样的:“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仅仅九个字,不但需要变成一首七言绝句,还要咏颂春景,真的让人大开眼界:“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回文诗虽然让人惊艳,可说起情诗却大多以普通的诗词更为人熟知,对于一个著名诗人来说,如果在他的作品里没有比较著名的情诗,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相反,有的诗人可能究其一生,只有一首荡气回肠的情诗流传于世。可是在后世人们引用或诵读这首诗的时候,不但会想起这个作者,也可以在千年以后体会到他的深情。
提到情诗,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他就是唐代的元稹。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不但推崇精擅乐府诗,而且也是《莺莺传》的作者。这部传奇故事,也就是后来有名的《西厢记》的初本。
可见作者在爱情故事的创作方面,是一位很懂女性心思的高手。他一生创作的情诗也很多,最为广大现代男女所知的,要算是那首《离思》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的前两句成功的塑造了一位专一忠贞的爱人形象,见过了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后,其他的景色再也入不了眼了。而后两句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递进,不再流连花丛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自身修养,一个是因为深情难忘。
单看这首诗,可能会觉得这位元稹算得上古今第一痴情男子!可事实上,他一生风流,阅女无数,这首让古今无数女子为之感动的诗,恐怕只是他当年的泡妞工具之一也说不定。
纵观古时的情诗,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它们大多以悲凉寂寥为底色,很少见到欢乐喜悦的情诗。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快乐基调的情诗当然也是有的,只是快乐的情诗大多流传的不广,包含的情愫也不如悲凉情诗那么深刻,自然也就不出名了。但无论是包含怎样的情绪,只要是可以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就不失为一首好的情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