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木兰 隐藏 失败 背后 什么

《花木兰》的失败背后隐藏着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9 12:56:02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新海报的底部已经加上了Disney+的标志)

(盗版《花木兰》全网泛滥)

展开全文

但是迪士尼此举却并没有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花木兰》上线Disney+的首日,国内的各大网站就流出了高清盗版资源,无论是影迷的迫不及待也好,还是人们的“白嫖”心理也好,有了盗版,对正版的冲击就是致命的;更雪上加霜的是:众多观众看完影片之后怒刷一星评价,导致《花木兰》在豆瓣上的开局只有5分,这个成绩完全将影片划进了烂片的行列;上映首日的票房更是只有5000万,可以说无论影片在别的地区的成绩如何,它在“老家”已经失败了。

(全亚裔明星阵容)

《花木兰》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故事,取材自乐府的著名叙事诗《木兰诗》。可以说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个女人是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女性,再加上这次迪士尼启用了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这些在华语世界名声在外的明星,真人版《花木兰》在立项之初就被万众瞩目。

(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风靡全球)

而对于北美观众而言,花木兰早在上世纪末就成为了他们眼中“中国女性”的缩影,这一切都归于那部动画版的《花木兰》;而童话改编一直是迪士尼最赚钱的项目之一——真人版《美女与野兽》曾在全球拿到了超过十亿美元的票房,让迪士尼赚得盆满钵满,以此来看本土观众似乎也是这些“公主”们的忠实粉丝。

与其说是《花木兰》引起的一种观影体验冲突,倒不如说是长时间以来东西方观众的审美差异一直存在着一种矛盾,只是这一次在《花木兰》身上被彻底释放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这部电影在北美会这样出色,可是在中国就一败涂地。

1、中美之间对故事的理解差异

《花木兰》犯下的错误之一,就是没有挑一位华裔女导演去执导,赵婷(《永恒族》)、阎羽茜(《猛禽小队》)、王子逸(《别告诉她》)都不失为选择,可是他们偏偏挑选了妮基卡罗这样一位纯好莱坞女导演。并不是说卡罗的导演功力不足以执导这样的A类大制作,只是她对于整个故事的理解,似乎出了一些问题。

(木兰替父从军变成了被动的)

最简单的就是《木兰诗》里一些体现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问题:木兰替父从军究竟是不是正确的,放在中国的价值体系里,这无疑是英勇与孝顺的绝对体现;并且木兰的出走绝对是自愿的,她没有因为任何外力而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这也就自然而然的将木兰塑造成了一个无可置疑的英雄形象。可是在真人版改编里,木兰的出走变成了一种被动状态,似乎是因为全村以及父母的不理解她才选择了替父从军,这使得她出走的目的发生了转变,也就是将好莱坞叙事放在了一个中国古代的价值体系里,对于那些敢于接受的北美观众而言,这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就成了一种失败的改编。

(还记得二十二年前的小龙吗?)

有人会问:二十多年前的动画版《花木兰》,依然将好莱坞叙事融进了这个民间传说,在国内的口碑却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一切不严肃的叙事放进动画片里都是可行的——比如小龙的元素,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欧美观众都能接受,可是真人版的则将这一元素取代了,原因就是片方能明显的感觉到某些东西并不适用于一部真人版的童话改编。

2、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

(《功夫熊猫3》里也提到了“气”)

(“蹩脚翻译”系列)

类似这样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两极口碑的影片问题不在少数:影片里用到了“双兔傍地走”这个元素,然而完全没有体现出《木兰诗》里的精髓;“四两拨千斤”被生硬的理解成“四盎司可以拨动一千磅”;木兰的女扮男装被理解为不诚实(这也是影片后半程的主要线索),如果故事主线已经与文化体系产生了本质上的隔阂,那整部电影又怎么会被接受呢?

3、偏激的女权宣言

真人版的《花木兰》更像是好莱坞“METOO”运动的产物,也就是一篇完全而彻底的女性宣言。放在好莱坞的当前背景之下,这很容易被理解,并且会很受欢迎;可是国内观众鲜有人知METOO运动,自然就对这篇女性宣言不会太感冒。

影片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女性比男性的能力强大,而《木兰诗》的本意却并不在此,它只是想告诉人们:男人能做到的,女人同样可以做。也就是说原作不带有任何情绪下的性别主义,可真人版《花木兰》却不是这样,这样偏激的女权宣言,本身就很难达到东西方之间的平衡。

(巩俐的角色最后为木兰牺牲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巩俐饰演的那个角色,从好莱坞叙事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堪称惊喜,并且她也是反衬花木兰的重要角色;然而在国内观众的眼里,她最后的改变有些过于突兀,没有明显的过渡,角色魅力也没有完全的突出出来,实际上对于好莱坞而言,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为女权而存在的,而国内观众似乎很难看出这点。

《花木兰》具有一种别致的实验性,它既给好莱坞的大制片厂敲了一个警钟,也让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实现交融;至于线上发行或是院线发行之间的博弈,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电影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