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 端午节 无关 其实 解释

端午节其实和屈原无关,别再给孩子这样解释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18:37:06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端午节和屈原无关,虽然涉嫌文化附会,但却折射了老祖宗的智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对于端午节的起源,几乎所有的主流说法都将其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以至于这种说法成为了文化常识。

但这种说法是值得质疑的。

闻一多先生研究发现,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吴均的著作《续齐谐记》中,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至少在春秋时期,民间就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当时的人们敲锣打鼓、赛龙舟,据说是是为了驱赶瘟神。而屈原则是战国时期的人。

而文化学者胡适的质疑则更进一步,他甚至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屈原这样一个人物。

胡适发现,屈原最早出现在历史典籍,是司马迁著的《屈原列传》。而在此之前的几百年时间里,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哪怕是屈原所在的楚国,也没有只言片语的史料提及。这与屈原的贵族身份、曾经的社会地位以及文学成就,乃至所创造的精神价值是极不相称的。

话说回来,即便是屈原时代到司马迁时代的所有官方史书和民间文献著作者当时都同步患上了“集体无视症”,或者出于特殊原因对屈原心照不宣地选择了隐匿,那么民间对于屈原事迹的传颂总无法压制吧。到了司马迁编撰《史记》的时候,估计司马迁也是根据民间的种种传说,才写出了这样一个人。

如果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在司马迁《屈原列传》之前,屈原又是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被记住的,那么司马迁的文章中为何又对民间为纪念屈原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只字未提?遗漏如此重大的史料,这也不是“史圣”司马迁的风格吧!

展开全文

根据《荆楚岁时记》(注意:这个著作也是南北朝时期的)的记述,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的大体时间是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前后,投江的地点是楚国的,投江表达的爱国之情也是指向楚国的。如果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而创造并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当时的齐、燕、韩、赵、魏、秦——这些“外国”人的后裔,也跟着以吃粽子方式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没有道理了。关于粽子的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而吃粽子的习俗在屈原去世之前很早就已经有了。

端午节的习俗,除过划龙舟、吃粽子外,还有挂香包、插艾叶(柳枝)的习俗。前面已经说过,划龙舟的习俗,其实就是古人认为龙是一种具有神秘而且强大力量的灵物,可以驱除各种邪秽。

根据二十四节气,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正式入夏,天气开始转热,各种疫气、瘴气开始生发,所以从很早以前的老祖先就发现了这个特点,所以就开始采用种种方法防止瘟疫发生。

艾叶是纯阳之草,端午节阳气最胜最纯,所以药用的艾叶都必须在端午节这天采收。艾草气味芬芳,在房间内外、身上多放置或者携带艾叶,既可以驱赶蚊虫,也可以驱散瘟疫之气。

从以上几点可以充分说明,端午节其实就是古人的防疫节,而不是为了纪念某个英雄人物。把防疫这样的事用绚丽多彩的节日仪式来装扮,让人们在快乐中保护健康,这也确实是老祖宗的大智慧。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