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译 Abusive translation
路易斯(Lewis) (1985)用来表示文学翻译中极端做法的一个术语。滥译一说的使用,源自德里达(Derrida) (1978) 所说“‘好’的翻译一定会滥用文字”,其基本点是把翻译看作“必定会引发对原文进行解释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看作既有得又有失的一个过程。路易斯强调要避免“弱势的、无创造性的翻译”,亦即译者通过“把重心置于信息、语境或概念上,而不是语言构造之上”所作出妥协的翻译 。他认为,译者应当选择“任何可能扰乱、强迫或滥用语言和思想,任何可能在未用言辞表达或无法用言辞表达的东西当中追寻未曾想到或无法想到的东西”。他所说的意思,也许包括试图运用根本不属于目标语言的话语类别和表达模式。因此,他把滥译界定为“强势的、有力的翻译, 它重视尝试使用新的语言表达,对语言习惯进行改变,用符合译文自身特征的文字去对应原文的多重或多元表达手段” 。这样一来,滥译一说的使用就引出了一种新的忠实概念。在此种翻译中,译者对于翻译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走失进行补偿,做法是采取滥用文字的手段,获取“文本能量丛”,以便使原文的“能量和能指行为得到更新”。
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Peter 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参阅语义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1981/1988:22)。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交际翻译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翻译策略,它和语义翻译一样是翻译中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既不像编译那么自由,也没有逐行译那么拘谨。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Skopo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目的“Skopos”。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归化和异化
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广告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广告语言特点、广告的目的、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已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归化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展开全文
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回译 Back Translation
即是将A语言的译文B翻译成A语言。回译可分为两种:术语回归回译和翻译精确性测试回译。金惠康认为回译就是翻译者将从一门外语中借来的词翻译成这种外语,反之亦然;回译是由中国和外面世界文化交流引起的,许多单词尤其是科技词汇都是通过直译、音译、补充、解释等翻译方式形成的外来语,对这些词汇的回译力求源语言与目标语言间的统一与一致。
“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通俗的讲,译文要符合汉语言的特点,注重一句话的完整性,即内容、结构、文采,也就是内容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顺畅,语言载体的文采文学性。
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是一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
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它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机器翻译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学翻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类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文学翻译与文学接受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相对而言,文学接受者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更为明显。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出来的艺术,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翻译自然不应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切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进而在自己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的再现出来。
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 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 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 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忽视。
意译 Free Translation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由于语义翻译把原文的一词一句视为神圣,因此有时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Newmark 本人也认为,语义翻译并非一种完美的翻译模式,而是与交际翻译模式一样,在翻译实践措施中处于编译与逐行译之间的”中庸之道“。
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内翻译指“同一种语言的一些符号对另一些符号所作出的阐释”。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的语言转换,都属于“语内翻译”。而文言文中的“语内翻译”则是指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的转换。这是汉语在纵向上的发展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在五四以后,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人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有了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语对古汉语的翻译,有助于人们回味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了解文言文中哲学的奥秘。
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指的是“一种语言的符号对另一种语言的符号所作出的阐释”。这是我们常规所指的翻译,也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指的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内部来看,中国地域广阔,民族多样,语言众多,不同民族之间需要交流沟通,这样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阐释也就属于“语际翻译”了,如汉语与维语。从外部看来,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语言的转换也是需要的,如汉语与英语,德语,俄语等。文言文的翻译主要是不同国家之间语言的转换,将深奥的哲学理论理解透彻,再用英语翻译出来,旨在传播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倡导文化自信。
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符际翻译指的是“非语言符号系统对语言符号作出的阐释”,也就是不同符号之间的转换。词典中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属于符际翻译的一方面。在中国诗歌评论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这就是符际翻译的表现。如果要让一个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文言文,除了语言上的翻译之外,更需要肢体动作的解析,做到语言文字与动作合二为一,才能更好地传到中国武术的真谛。当然这种翻译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