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机者 乱世 顶级 吴三 桂:

吴三桂:乱世中的顶级投机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7 14:15:03 浏览10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明末清初,中国大地销烟四起,“闯王”李自成由陕西一路向东,杀到明朝首都北京附近,东北的女真人由北向南逐渐逼近京师北面最重要的关宁锦(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一时间大明江山内忧外患,山雨欲来……

明朝北方的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

金瓯有缺,投机者粉末登场

1643年的春天,宁远总兵吴三桂很彷徨,就这七八天,身边的“兄弟城市”陆续被女真人攻破,自己宁远这一亩三分地,成了孤悬于山海关外的独苗。

打——早晚也是败亡的下场,逃——职责所在,军法难容。吴三桂现在多么期待能飞奔向关内祖国大地的怀抱,起码安全还有个保障。左右为难之时,进退失据之间,天大的好消息从京城传来,眼看着扛不住李自成的大顺军,明朝崇祯皇帝急眼了,急诏山海关外的吴三桂带兵火速进京勤王。

真是盼什么来什么,吴三桂以最快的速度点齐人马,飞也似的向关内疾驰而来。

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吴三桂的大队人马刚刚抵达北京郊区的丰润,噩耗传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亡。

展开全文

吴三桂刚刚舒畅了几天的心情,又郁闷了。国破君亡——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大早赶着去上班,走到半路突然听说公司垮了,老板也跑了。现在内有“闯王”,外有“女真”,北京城的一家老小全部成为了俘虏。虽然自己占着山海关,手里还有关宁铁骑几万重兵,可真打起来,也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国破君亡,吴三桂的第一道选择题

此时,摆在吴三桂面前的,无非三条路。第一:死守山海关,杀身成仁报效君王。这显然不符合吴三桂的作风。第二:自立为王,目前的吴三桂又不具备这个实力。那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投降。

几天之后,占据北京的闯王李自成派使者前往山海关劝降吴三桂。

李自成显示了足够的诚意,不仅赏赐数万两白银,还承诺进封吴三桂为侯爵(吴三桂之前为明朝平西伯),同时带来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亲笔劝降信。

事机已失,天命难回,吾吴已矣,尔父须臾,及今早降,不失封侯之位,而犹全孝子之名

——吴襄劝降信

李自成的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双管齐下,软硬兼施,让吴三桂的心理防线很快瓦解。

跟谁打工不是打工——待价而沽的投机者立刻选择了向现实妥协。交出手中的山海关,打点行装,召集部队,浩浩荡荡的向大顺新政权进发。

真的是冲冠一路为红颜吗?

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未知的恐惧,两种莫名的情绪奇怪的纠缠在一起。吴三桂向南行军来到永平府(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在这个地方,吴三桂遇到了从北京城逃出来的吴府仆人,并且带来了两条爆炸性的消息,吴府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洗劫一空,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下狱,交了5000两银子的“保护费”,老太爷还被毒打一顿;听到这里吴三桂就相当愤怒了,但是接下来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消息,吴三桂最喜欢的宠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强抢而去。这下可就触了吴三桂的“逆鳞”,当即,吴三桂大怒道“大丈夫不能保全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集齐人马掉头杀奔山海关,又反了李自成。

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但是,吴三桂对于李自成的投降又复叛,真的是因为父亲和女人吗?

吴三桂混迹于乱世之中,自有一套审时度势的本领,生死存亡的关头感情用事,似乎不太符合他一贯的性格。

笔者认为,此时吴三桂反叛,所谓父亲被打,爱妾被占,只是起因。

首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对外号称“闯王来了不纳粮”,但是一进北京,就开始对乡绅富户使用各种手段催逼军饷,吴襄被打,正是来源于此。通过这件事,吴三桂也清醒的意识到,李自成所代表的农民阶级与自己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次,李自成刚刚招降吴三桂的部队,在时局未稳的情况下,就敢向吴家人动手,大顺政权的目光短浅先放在一边,一旦江山安定,没有利用价值的吴三桂那岂不是更要任人宰割?

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恰恰来源于投机者反复权衡利害关系后的正常选择。

山海关前的三姓家奴

吴三桂重夺山海关,李自成自然也不是好惹的,京城吴家上下三十多口立即全部被杀,并亲自率领二十多万大顺军从北京出发,直扑山海关而来。

此时的吴三桂肯定不是大顺军的对手,投靠北方的女真人成了唯一可以抗衡李自成的办法。

其实早在投降李自成以前,吴三桂和女真人就有些眉来眼去,现在形势使然,就更加没有心理负担和负罪感了。

一开始,面对关外蛮夷的女真人,吴三桂对自己的实力还有一种谜之自信,他对清军首领睿亲王多尔衮提出的并不是投降,而是以打开山海关为代价,向清朝“借兵”报君父之仇。等打败李自成后,两家可划江而治,均分天下。

等李自成来到山海关前,和吴三桂的部队交战,吴三桂寡不敌众,眼看难以招架,只得老着脸向一旁作壁上观的多尔衮求援。此时,吴三桂彻底丧失了谈判的筹码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清朝人手里,被逼上绝路的吴三桂,只能按照多尔衮的要求,“剃发易服”,向大清效宣誓忠,完成了彻底投降的程序之后,满清虎狼之师扑向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是夜,山海关前一片石,李自成大顺军惨败。吴三桂被满清政权册封为“平西王”。

要投降就降得彻底一点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一片石血战后,投降满清的吴三桂,挟国仇家恨,如疯狗一般千里追击李自成的残余部队,直到在西安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罪魁祸首”刘宗敏千刀万剐。

如果说从吴三桂反叛李自成开始,两方势力就已经血仇不共戴天,后来吴三桂对李自成部队包括刘宗敏的报复,无非成王败寇而以,但后来吴三桂对南明政权的残忍,只能说是其彻底成为满清鹰犬的标志。

剿灭李自成之后,吴三桂本就无所谓信仰和忠诚的性格,开始彻底黑化。对老东家仅存的一点香火——南明政权展开了无情的围剿。

为了向清政府表示忠心,对于曾经的故国遗孤,对于自己曾经信誓旦旦“不忍一矢相加遗”的朱姓皇室,吴三桂开始了比对付李自成更加不余遗力的追剿。率领清军从北方一路向南,直到昆明,将走投无路的南明永历小朝廷赶到临国的缅甸。又逼迫缅甸君主交出桂王朱由榔,并亲手用弓弦绞杀。南明最后的永历政权,终于被曾经的明朝重臣,如今的满清平西王所灭。

投机者无所谓忠诚——叛清自立

因剿灭南明有功,吴三桂被分封到云南就藩,随着其多年的经营,势力由云南而贵州,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清政府已渐有尾大不掉之势。

正在吴三桂做着效法明朝沐英,“世镇云南”的美梦时,康熙十二年,清朝政府开始着手裁撤三藩,(三藩包括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个汉族异姓王管辖的区域)

一边是励精图治的少年天子,一边是势力庞大的老成藩王。裁藩,成为了两股势利彻底决裂的导火索。

本就对清政府毫无信仰和忠诚可言的吴三桂,在康熙皇帝撤藩的步步紧逼之下,终于在1673年,联合其他两位藩王,再次反清。

可笑的是,亲手终结南明政权,杀害永历皇帝的吴三桂,此时竟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反清口号,这个只有利益没有下线的投机者,真的是让人无语。

因为吴三桂并非真心反清复明,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划江而治的私利。同时三藩又各怀鬼胎,矛盾重重。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由最开始的声势鼎盛,一呼百应,渐渐走向了颓势。

1678年三月,大势已去的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

同年十月,吴三桂病逝,吴军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领袖和精神支柱,形势更加不利。

1681年,清军攻破云南昆明,第二任周国皇帝,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刎而亡。八年的三藩之乱,宣告结束。

吴三桂的一生,在各种势力间逢迎周转,在时代更迭里闪躲腾挪,从明朝重臣、清朝王爷、反叛为帝一路走来,投机取巧也好,形势使然也罢,最终不过一抔黄土,散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