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教材也会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当代学生教育理念进行改变,每一次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只不过并不是每一个的改变都能得到认可。
翻看现在的中小学课本就会发现,很多80、90后学习过的经典文章作品都被删除了,在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印象深刻影响至深的文章都不见了,像《雷锋日记》《刘胡兰》《黄继光》《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这些文章都是真实的描写了当时的抗战场景,是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家国情怀,也是在告诉学生历史应该被铭记。
这些文章带给我们的都是正能量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爱国精神,这些文章的删除是不能够被理解的,而对于删除的理由教材主编给出的理由是太残忍了,并不符合现在的科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要向前看,但是历史也应该被铭记,不应该为了顺应发展而忘本。人教版教材有新变化,又一经典文章被删除替代,竟意外获得好评。
人教版教材有新变化,又一经典文章被删除替代,竟意外收获好评!
自从“毒教材”事件发生之后引发了鲶鱼效应,家长的神经也是更加的敏感,对于教材的监督审核也是更加的严格,只有是家长认为有问题的就会要求删除,比如《小池》这首诗中“小荷才露尖尖角”被指有歧义要求删除,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被某位专家指违反交通规则删掉,不过最终并没有成功罢了。
展开全文
随着2023年新的一年到来,新年新气象,中小学教材也会发生一些新的改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会出现改变,其中一篇经典文章《傅雷家书》将会被删除,而代替它的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这一改变没想到竟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傅雷家书》作为经典文章在语文教材中是经常出现,大家也都是非常的熟悉,一直作为经典文章很多老师也都会要求学生购买阅读,然而里面的很多内容其实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并没有教育出一个品德兼优的孩子,并最终选择留在了国外发展,这样的观念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重要的父亲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把“棍棒下面出孝子”展现的淋漓尽致,只要是儿子不听话或是没有达到父亲的标准,都被得到父亲的“虐待”。现在的教育理念已经不提倡或是不被允许体罚教育,而这样的文章还继续在教材中出现,无疑也是和现在的教育理念有冲突的。
而且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也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文笔更强更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所以对于删除《傅雷家书》网友们也是表示认可和好评。在笔者看来教材的改变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教育当下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管如何变化学生都需要通过教材学习知识和道理,也在于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教材改编是必然之事,教材主编任务巨大,应该多些理解和包容
时代需求不同对于人才需求也不同,而教育理念一定就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材发生改变是必然的事情,这就要考验教材主编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任务真的是非常艰巨的,而每个人的理念和观念不同,做出的解读也不一样,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让所有人都满意,还是应该多些理解和包容。
在笔者看来,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和道理,见识外面世界的一个途径,不管教材内容如何改变,都是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好与坏、祸与福本身都是相依的,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不去触碰,吸收好的一面成长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和端正的思维才是关键。
不过在教材改版和绘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审核,学生的教育无小事,一旦出现不符合大众三观的内容,或是“毒插画”这样的情况,肯定也是不能够被容忍的,一定要认真对待,给学生一个积极健康清新的教材。
教材对学生意义很重大,家长监督有必要,但不要矫枉过正
作为家长有责任也又有义务对学生的教材和课外读物起到监督作用,但是也一定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和理解方式过分解读,学生年纪小单纯简单,是看不到家长理解的“歧义”面,要正确的看待教材和课外读物内容。
教育学生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三观意识和端正的思维,更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够影响学生积极向上,也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模式,遇到有问题的教材或是课外读物,家长第一时间要做的是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盯着问题不放要求整改。
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一定会是有阳光也有风雨,家长不可能一直一路同行,把认为有问题的、障碍物全部扫清,学生不可能永远活在家长创造的无菌环境下生活,只要自己能够直面风雨才能不畏风雨,家长的作用是从旁协助可不要本末倒置。
【笔者寄语】
教材改变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在多方的研究下做出对学生最有利的决定,家长对此应该要懂得理解和接受,在监督教材的时候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是否合适,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解读,应该找准教育重心,清楚怎样对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
话题:你对删除《傅雷家书》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儿童家庭教育#
记得点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