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春莹、赵立坚等人所组成的“外交天团”,引发了国民对于外交部的喜爱和好奇。
由此,不少极具代表性的外交部发言人被人们所知,外交部也成为了国家政府部门的一个“门面”。
那么,对外交部影响最深远的人是谁呢?有人会说是周总理,因为他不仅是个出色的外交家也是我国首任外交部部长,在外交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但是,许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对我国外交部的发展壮大,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那就是前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钱其琛。
那么,钱其琛对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图丨中国外交部
历经外交风云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钱其琛作为外交官,曾驻苏联、几内亚,调任回国后,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等。
至1988年,钱其琛由外交部副部长升任外交部长,一干就是十余年,后来还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外交工作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港澳、侨务等工作。
在他就任期间,国际形势发生新变化,以往与我国友好的苏联与我国关系僵化,而作为曾经驻苏联的外交官,钱其琛在此时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是外交部的一个定心丸。
作为曾经在苏联、非洲都当过外交官的钱其琛来说,他清楚的知道,当时的中国,最重要的外交任务就是,争取更多的建交国家,更多的国际盟友。
作为新任的外交部部长,身负这项使命的他,也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对他的信任,顺利完成了中韩建交,功绩不可谓不大。
展开全文
图丨钱其琛
要知道,中韩关系自上世纪50年代后,一直是一个相互隔绝的状态,两国之前也没有直接往来过。
但是,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背靠美国,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戒备和敌视状态,对中国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事情很快就有了一些转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中韩建交成为了可能,首先是在文化、体育领域上的破冰。
1986年、1988年,中国运动员先后参加了,韩国主办的第十届亚运会,和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1990年,韩国代表团参加了中国主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那时候,两国还未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明显已有所缓和。
图丨中国运动员参加汉城奥运会
趁着这股东风,1991年11月,钱其琛带着友好交往的重任,赶往韩国汉城参加亚太经合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当时在任的韩国总统卢泰愚接见了他,这是韩国向中国释放了一个友好的讯息。
次年4月,韩国外交大臣李相玉,确认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社理事会第四十八届年会。
有了这互相往来的两次和谐外交,钱其琛明白,中韩正式建交的序幕已经拉开,自己能做到的就是把建交谈判落实。
在双方的有意安排下,钱其琛终于在钓鱼台宾馆会见了李相玉,两人就中韩建交的可能性展开了讨论,后均给出了积极答案,并达成了友好协议。
于是,中韩外交正式进入谈判阶段,同年8月24日,中韩公开宣布正式建交。
图丨钱其琛
此次建交意义重大,是自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国又一次突破西方外交封锁。
两国在经济、政治上的交易往来,不仅推动了国内东北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大大稳固了我国的东亚政治格局。
除了在与他国建交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外,钱其琛在香港、澳门回归的多次外交谈判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分管港澳、侨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对于港澳回归事宜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
他明白,只有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美好设想才能落到实处。
而外交谈判上的胜利,是澳门、香港回归的重要一环,他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
图丨钱其琛
在香港、澳门回归前期,钱其琛做了很多工作,为了让香港、澳门的同胞们相信“一国两制”并非大陆为了统一的谎言,而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尝试。
他举办了不少次联席会议,热情邀请港澳爱国人士参与会议,并向他们普及“一国两制”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港澳发展的益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港澳与大陆关系缓和,对于回归事宜不再过于抗拒抵触,也为之后的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
在香港回归谈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趣事。
图丨钱其琛
1993年10月,香港顺利回归问题成为了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于是,钱其琛为了争取与英国方面的友好交流,于是乘着联合国大会的开展,他争取到了与英国外交大臣的一次默契的见面机会,双方就香港回归问题展开了讨论。
当时,英国处于强势一方,在回归问题上一直都是霸道形象。不过,钱其琛并不怕这些,他言语坚定,不让分毫,坚持维护我国利益,于是双方争执不下,气氛陷入僵持。
然而,会谈结束后,钱其琛却私下与外交部随行的同事们高兴地分析,表示这次会谈,还是有积极成果的。
跟随在钱其琛左右的李肇星有些不解,钱其琛与英国那位外交大臣吵得那么凶,眼看着要谈崩了,钱其琛又是从哪里得出的这样一个结论呢?
图丨钱其琛
钱其琛哈哈大笑,回答道:“我们双方讨论这么激烈,那是因为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回归,这释放了一个好的讯息。
再者我们虽然在许多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但是双方都没有把话给说死,这说明,他们还是愿意继续沟通的,这怎么不算是一个好结果呢?”
钱其琛这一番充满智慧的发言不仅折服了李肇星,也获得了赫德的赞同。于是,此次外交小冲突造成的紧张氛围被一下子冲散。
作为一名外交官,钱其琛最印象深刻的,其实还是第一次担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时候,他曾在自己的书中回忆其当时的场景。
图丨钱其琛
1982年,正值中苏关系僵化时期,政治上的对立使得双方关系跌至冰点,此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突然在3月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有关中国的讲话。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承认,以及“中国拥有台湾的主权”。这一番讲话一下子成为了国际热议的焦点。
毕竟,过去的这些年,苏联一直秉持着赫鲁晓夫当任时对中国的态度,如今态度转变,这种“求和”的味道,也意味着中苏关系的微妙变化。而此时,中国不得不作出回应。
那么,派谁来回应呢?邓小平同志给出了答案,他当时就发出了指示,命外交部派出一人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做回应。
这个人最后选定为当时还是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于是,钱其琛成为了我国第一任外交部发言人。
图丨钱其琛
而这场发言也成为了建立发言人制度的一个契机。3月26日,外交部召开了发布会,无数个镜头聚焦在钱其琛身上,他站在了讲台中心处发布了简短的声明。
“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就是这短短的一段话,不仅在国内引发了讨论,也使得全世界都开始揣摩中苏关系的未来走向,西方媒体都猜测,这是中苏关系缓解的前兆。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苏关系在此次隔空对话后确实有所缓解,至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也不曾放弃与新成立的俄罗斯之间的建交,当时钱其琛也曾代表中国给俄罗斯外长通了电话,承认了俄罗斯政府。
图丨钱其琛
钱其琛与李肇星
作为中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之一,钱其琛不仅自己拥有出色的外交能力,还很注重对于后辈外交官的培养。
曾任中国驻美大使、外交部长的李肇星,就是钱其琛最为看中的后辈,他与钱其琛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说到李肇星,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大使的他,在北约联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领事馆事件中,所表现的强硬手段。
此次事件伤亡人数众多,情节恶劣,若不采取行动,那么将无法面对沉浸在悲痛的国民。
同时,这是国外势力对中国的一种挑衅,中国若是在这时候退让了,无疑是一种外交上的失败。
图丨李肇星
面对美国政府“只是误炸”和“深表遗憾”的话语,中国政府以“中国主权尊严受到侮辱”为由,要求美国政府必须严正道歉。
当时正担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与美方博弈5天,最终迫使美国总统克林顿公开“道歉”。
2001年1月29日,李肇星离任,华盛顿市为表彰他做出的卓越贡献,宣布将这一天定为“李肇星日”。
那么,这样一位出色的外官与钱其琛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图丨李肇星
李肇星是钱其琛的老下属了,1977年,李肇星从非洲调任回国,任北京外交总部新闻司翻译,刚好这时候的新闻司司长就是钱其琛。
两人的第一次会面让李肇星记忆深刻,刚上班第一天,小组组长方平便提出要带他去见见新闻司的司长钱其琛。
当时,作为新人的他很是紧张,尤其是当知道自己即将见到鼎鼎大名的钱其琛,他一直都敬佩的外交官前辈时,他兴奋不已。当组长将他带到钱其琛面前时,他激动地挺直了腰板,大声说了一句:“钱司长好!”
谁料原本安安静静伏案工作的办公室同事们听闻后,都抬头看他,并哈哈大笑。
虽然知道大家都是善意的笑声,但李肇星一时间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是犯了什么错误吗?为什么大家都在笑话他。
图丨李肇星
这时候,钱其琛微笑着给他解答了疑惑。原来,外交部新闻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称呼人不带职称。
作为司里最大领导的钱其琛也不例外,大家一律叫他“老钱”。
如今,新人来了,开口就是“钱司长”,他还有些不适应,于是,钱其琛说完这个后,就赶紧让李肇星改口,叫他“老钱”。
听到这解释,李肇星恍然大悟。同时,他对作为新闻司长官的钱其琛敬佩不已,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上官都能这么平易近人,钱其琛的这番话,让他明白了自己算是跟对了领导了。
钱其琛不仅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好领导,还是处理外交事务时的好老师。对李肇星,钱其琛亦师亦友,所以一旦在工作上遇到问题,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钱”。
图丨李肇星与钱其琛
有一次,李肇星即将被派往非洲的莱索托王国担任临时代办,这个国家才刚刚与中国建交,而自己去非洲担任代办,那么就表示要在正式的外交大使去之前,确保将所有外交事务都维持好。
这对于第一次担此重任的李肇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心中忐忑不已的他,找到了钱其琛,希望他能为自己指点迷津。
但钱其琛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指导他,而是简单的谈了谈此次外交事宜,便告诉李肇星说,让他和使馆的同志们吃饱饭,好好干,并祝大使馆同志都好。
没有多余的赘述,只是简单的祝福,却显示出了钱其琛对李肇星的充分信任,以及对他个人才能的肯定。
图丨李肇星
果不其然,经历了初期的艰难后,李肇星顺利在这个全新的大使馆建立了秩序,为后来的工作团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半年后,小使团还在党委评选中当选为“先进集体”。
此后,李肇星不负钱其琛的看中,一路高升,于1995年担任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升任外交部部长。
初次执掌整个外交部,李肇星心中难免忐忑,这时候,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老领导,于是专门跑到钱其琛的住所,找老领导谈心。
钱其琛看出了李肇星的不安,于是他淡淡地说:“不要太把官衔当回事,做外交工作最主要的还是为世界谋和平,为国家交朋友,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肇星听后深以为然,于是就任期间一直深刻贯彻着钱老的这个理念,为国家外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丨李肇星
退休不忘外交事业
被李肇星视为外交事业标杆和良师益友的钱其琛,在退休后依旧不忘外交事业,不仅著书立说,还积极参与各种演讲活动,将自己的多年外交经验,无私的传播给那些有着外交理想的学子们。
2003年,75岁高龄的钱其琛卸下了一切职务,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原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钱其琛却反其道而行,变得更加忙碌了。才退休的半年间,他就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20万字的外交回忆录《外交十记》,书中记载了他亲身经历过的十件外交大事,成为了外交学习的珍贵教材。
“此书只求真实准确,非史非论”,这是钱其琛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恪守的原则。
图丨钱其琛
此后,《外交十记》还被翻译成英、俄、日、韩等语言,成为了国际外交界的畅销读物。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认为,这本书记录了那个时代最重大的几个外交事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书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这本书是能加深两国之间理解和友谊的珍贵书籍。
除了写书,钱其琛还多次接受学校邀请,去大学演讲。去北大的次数尤其多,这可能与他担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有些关系。
每次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演讲,钱其琛都会给学生们将以前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者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外交故事。
图丨钱其琛
当学生问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是,他也并不刻意回避,而是秉持着客观公正的角度阐述答案。
并告诉这些可能成为外交官的后辈们,以后当了外交官后,回答问题也要像这样态度明确,而不是嘴里总说着“无可奉告”,含糊其辞,因为这样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对于这些祖国的未来外交官,钱其琛寄予了很大的期望,2004年,他将《外交十记》一书的全部版税捐赠出来,于北大设立了奖学金,希望有外交事业理想的学子能够潜心学习,为祖国外交事业添砖加瓦。
2017年5月9日,原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