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眠 不觉 为何

为何春眠不觉晓?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5 11:51:03 浏览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暖花开,生机勃勃,有些人反而困倦欲睡,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精神不振,这种现象被称为春困。

从科学角度来说,春困并不是一种病态,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一种生理反应。人们的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有关系,如果血液循环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那么人体也就会作出相应的生理反应。比如,如果大脑的血供量不足,人就容易困倦,而春天正是大脑与皮肤血供量发生变化的季节,因此,出现“逆反”的犯困现象是很正常的。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本能的防御功能使得毛细血管因受到寒冷刺激而收缩,血流量减少了,于是,省下的血液便额外地供应内脏器官,大脑的血供量也相应地增加了,这就是冷天人们大多精神饱满的原因。在漫长的冬季里,大脑对这种供氧充足的状态产生了依赖性,逐渐养成了在高氧情况下工作的“娇气”。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回升,皮肤血管和毛孔处于扩张状态,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血液需求量比冬季明显增多,从而“夺走”一部分供给内脏的血液,大脑的供血量也相应减少,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兴奋度降低。同时,进入春季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因天气转暖而逐渐旺盛起来,需要更多的供血量,这样,大脑的供血量就显得不足了。由于人体还一时适应不了这样的季节变化,大脑在冬天里对充足供氧的依赖性不能很快解除,于是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睡了不易醒的现象,以此来代偿供氧的不足,这就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春困现象。

此外,冬天夜长昼短,给予人们较多的睡眠时间,加上天气寒冷,使人们容易养成赖在温暖的被窝里睡懒觉的习惯。春天太阳直射点逐步北移,白昼变长,黑夜缩短,如果人们仍然沿袭冬天的睡眠习惯,则更容易感受到“春眠不觉晓”。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