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驾机 越南 投奔 飞行员 政权

1981年,越南飞行员不满黎笋政权,驾机投奔中国,后来怎样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0 05:44:03 浏览4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前言:

越南位于中国的南方,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关系曾非常友好,他们领袖人物胡志明青年时还来到广东参加中国的革命运动,也与我党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之后我国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支援他们抗法、抗美斗争。

但自从黎笋上台之后,中越关系也逐渐变得严峻,越军时常在中越边境进行挑衅,为了维护主权,中国最终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而对于越南走上扩张道路,也引起他本国国民和部分士兵的不满,1981年,就曾有十个人驾驶直升机投奔我国,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出逃计划

在这次出逃行动中,27岁的越军空军上尉乔清陆是个关键人物,说起来他的父亲与中国还素有渊源,其父年轻时就加入越共,早些年还被派遣到中国接受培训,所以在内心中对中国非常有感情,不过自从黎笋上台后,像乔清陆父亲这样有中国背景的军官和政府官员都要被裁撤,乔清陆对此非常反感。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乔清陆从1969年就进入越军服役,自从黎笋掌权后,越南走上扩张道路,战争不断,乔清陆驾驶飞机往返于越军的各个战场,亲眼目睹战争给越南军民带来的苦难,渐渐对黎笋统治集团产生不满情绪,再加上父亲的原因,就想离开越南投奔中国。

展开全文

经过慎重考虑,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密友,担任空军地勤机械师的黄春团,没想到他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商量出逃计划。

其实当时在越军带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也经常会发生外套现象,为了杜绝飞行员驾机外套,曾规定:空军飞机停飞后,必须将指示方向的磁罗经和启动用的电瓶拆下来集中管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方设法在黑市用7000多越南盾搞到一副旧电瓶,不久后用同样的方法又买到一个磁罗经,此时他们还联系到也有外逃打算的建筑工程师杨文利。

创造飞行史上的奇迹

1981年的9月17日,三人聚到一起开始对行动最后一次商议,当时乔清陆提到,在当月月底,越军总政治部有一架美制直升飞机要去中越边境视察军务,而乔清陆作为一位资深驾驶员,有幸被选为这次任务的飞行驾驶员。

而最有利于出逃行动的是,直升机将要停放的河内白梅机场与中国并不算远,机内储存的油量完全够他们完成这次出逃,他们商定后,决定要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

当月28日乔清陆驾驶直升机降落在白梅机场,当天晚上杨文利也带领其他人骑自行车从河内市里赶到机场附近。

29日凌晨四时,乔清陆和黄春团凭借出行证进入机场,而黎玉山和另一人拿着电瓶和磁罗经剪断钢丝网进入机场,在安装好电瓶和磁罗经后,直升机于凌晨5时7分起飞,三分钟后飞至龙编桥附近,接上由杨文利带领的六个人,一行十人乘坐直升机开始向中国境内飞去。

他们实施外逃计划后一个小时,越军立刻派出几架米格歼击机进行空中拦截,乔清陆不愧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时而穿越云端,时而贴近地面,最低时离地面只有5米,后来还采取钻山沟的方法,最终终于甩掉了他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他们最终迫降在广西大新县的一块红薯地中。

他们一行在越南境内飞行了130公里,却未被越军飞机击落,后来还在中国境内着陆成功,创造了世界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

来到中国后他们怎样了

很快他们十个人被送往北京,而此时越方也做出反应,宣称这些人在越南犯有“杀人罪行”,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才逃往中国”。不过不久后,中国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简讯“反对黎笋反动集团的黑暗统治,乔清陆等十人驾机逃离越南到我国,表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来意后,受到我有关方面的接待”,向全世界公开了这一事件。

当时乔清陆等几人还在北京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说明自己来到中国的原因,并向大家介绍了此时越南的国内形势以及对外扩张等事宜。后来黄文欢也在北京会见了他们几位。

后来杨文利申请去了法国投奔自己的亲友,其余九人就一直留在中国定居,组织上也给予他们非常好的生活待遇,而那架创造传奇的直升机后来被收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