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朝以来,古城镇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俚语:“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提起这一俚语,老镇江人都知道,说的是一种名曰“皇姑菜”的味美可口的素菜肴菠菜豆腐汤。这一俚语,在1999版《还珠格格》电视剧中,通过紫薇的戏说,更是全国皆知。关于“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的由来,还有一段趣闻。
图源:视觉中国
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一日中午,行至镇江南乡,感到口干舌燥,腹中饥饿。望前看后,见有一村庄,庄边有一茅舍,心中大喜,决定借这人家歇一会儿脚,找点食物充饥。进了门,见此人家十分贫寒、无甚摆设,只有农妇一人在家。乾隆便向她说明来意。农妇见家中来了一位衣着华丽的官人,又惊又愁。惊的是,这偏辟村庄居然来了贵客;愁的是家中实在贫寒,无甚招待。因当地农家有好客习俗,农妇便请客人进屋洗脸、用茶,歇息。
这户人家以打柴种菜为生,农妇在家中寻来找去,仅有上午男人带回来的两块豆腐。她只好又到屋后菜地里拔了一把菠菜,将豆腐切成小块,用豆油煎成两面金黄后,投入菠菜同烧。之后,便盛了一大碗,端给客人吃。
乾隆帝生在皇宫,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那里吃过农家小菜,加上腹中饥饿,更觉口味鲜美。不大功夫,一大碗菠菜豆腐连同汤水全吃光了。乾隆帝心想:我的胃口从来没有这样好过,虽为一国之君,何时享受过今天这样口福,但不知此菜是用什么做的?于是,询问农妇刚才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农妇见问,暗自好笑,哪里是什么山珍海味?只不过是一般家常菜罢了。豆腐用油一煎,外面金黄色,里面白玉色,菠菜叶绿根红,像鹦鹉的嘴巴。客人既然这样发问,不妨说一个好听的菜名告诉他。便随口回答:“这菜是‘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乾隆帝一听,十分高兴。临走时赠送农妇折扇一把作为酬谢,并说你家如有急难之事,拿出此扇,可以逢凶化吉。农妇听了此话,并不相信,一把纸扇子能有什么用处?但看到上面字画好玩,也就挂在墙上,不去管它了。
直到有一天,农妇的丈夫上街卖柴时,肩上的扁担无意中滑脱,将一个行人误伤致死,被押送到知府衙门问罪。农妇一听,心急如火,一时竟毫无主张,急得在房中直转,不知如何是好。猛一抬头,瞧见那把折扇,想起了不久前来要饭吃的贵客临走之言,不管有用没有,先试一试再说吧。
于是,她拿起折扇上衙门去了。可农妇毕竟没有见过这样大的世面,头也不敢抬,将扇子打开挡住半边脸,小心翼翼地走上堂去。知府一见此扇,立即便认出了乾隆皇帝的手迹,慌忙下跪,并对持御扇的农妇以“皇姑”相称。不知所措的农妇这才知道那天来要饭吃的贵客是当今皇上,他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农妇说明丈夫之事后,知府赶紧放出农夫,以驸马礼仪相待。从此,人们称呼农妇居住的村庄为“驸马庄”,称素肴菠菜豆腐汤为“皇姑菜”。 “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这一俚语,便在镇江城乡逐渐流传开来。“驸马庄”这一地名,至今仍在沿用。
展开全文
再说,乾隆帝回京后,陡然想起此菜,便命御膳房的御厨烹制“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可御厨们山珍海味做过无数,此菜却从未听说过,别说烹制了。几个御厨绞尽脑汁,先后试着做了这道菜,都不对路,均遭到责罚。
此事惊动了宰相,便拜问乾隆帝在何地吃过此菜。宰相赶紧通过驿站,日夜兼程从镇江将农妇接到京城,按原样烹制此菜。乾隆帝见状,转怒为喜。但一品尝,觉得还是缺少原先在农妇家中吃的那个味。
乾隆帝问其原因,宰相说:“圣上当时腹中饥渴,就觉得味美,现在腹中不饥,便觉无味。加之,农家菜蔬远比宫廷的新鲜,故更加可口。”乾隆帝听罢点点头,表示认同。
如今的镇江民间,只要人们一说“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这一俚语,便知道指的是菠菜豆腐汤了。由于它是素汤,菠菜新鲜,豆腐白嫩,爽口味美,制作简便,菠菜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钙、铁、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有“营养模范生”之称;豆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E、钾、钙、铁、磷、镁、硒、锌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因此成为人们广泛喜爱的家常菜肴。
潘春华
【36】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扬子晚报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