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关于校园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少,青少年对于网络越来越痴迷,不少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前一段时间,江西上饶某高一学生自杀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警方介入后才平息了各路谣言,中学生的心理建设一时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学校经常组织我们看校园题材的电影,对于青春期的思想波动也开展过心理测试,进行正向引导。在我印象中有几部反映校园生活的电影拍得非常好。
1986年上映的《失踪的女中学生》是史蜀君导演的作品。讲述了女中学生王佳在电车上偶遇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对于帅气的他萌生暗恋,学习成绩因此下降。她写了一封情书想给对方,却在无意中发现他已有女朋友。暗恋的事让妈妈发现后大发雷霆,王佳一气之下选择离家出走,得亏父亲及时找回,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而重新回归家庭。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爱情激烈碰撞的片子,少女初遇爱情的不安、对暗恋对象的执着、单恋后的深埋心底,一步步细腻地揭示出来,刻画出这个年龄段女孩懵懂的心绪,从而引起同龄人的共鸣,有些幼稚,不失真实。
电影《豆蔻年华》拍摄于1989年,改编自长篇小说《走向十八岁》,也是一部经典的校园青春片。该片讲述了农村女孩姚小禾考入省重点高中,和同住的城市女孩曹咪咪成为同窗好友,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有学业上的竞争;有生活中的嫉妒;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还有师生、同学间的真挚友谊,从而阐明故事主题:豆蔻年华总会过去,只希望那个年华中美好的东西长存不泯。影片对高考保送、落榜等现实问题都有所涉及,反映出那个年代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展开全文
《十七岁不哭》是97年拍摄的校园电视剧,同样改编自同名散文集,由郝蕾、李晨主演。讲述了振华中学一群高一学生的校园生活。此剧用十集的长度将军训、选举、早恋、模拟考、求职等多个主题进行剖析。性格迥异的班长、学委、问题少年对于学习上的困惑、未来前途的迷茫、异性交往的生涩,在历练中一路跌跌撞撞日渐成长。剧中的公交车、街景、服饰等都极具代表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纪录片。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片中的演员已进中年,回看他们曾经青春洋溢的脸,我不禁心生感慨。
同年上映的校园题材片还有电影《花季·雨季》,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深圳,少年们跟随父母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特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落户、学习、生活、成长。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关系复杂,视野逐步开放,面对各种新生事物引发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成人礼,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去经历跨世纪的变迁,对于他们算是最珍贵的回忆。面对来自学业、家庭关系、社会层面的一系列烦恼,师生情、父母恩等影片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诠释。
这些影视剧通过记叙中学生的生活,从各个层面展现出那个时代中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成长的路上有自己的奋斗努力,也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关心、指引,身体的发育带来心理的变化是最需要关注的两大难题,影片正向的引导很具影响力。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都要好太多,相反地,患抑郁症甚至自杀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觉得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要思考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