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名言书法

军事名言书法(横扫三千军,舍我其谁 是军师,还是元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4 23:43:21 浏览8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横扫三千军,舍我其谁 是军师,还是元帅

 历史上的十大战神:
  1.成吉思汗 (蒙古战神,天狼星)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
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大汗(后被尊为元
朝开国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
一。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
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性格。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
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
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
(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汗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
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
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
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
  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大战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获胜,札
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
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新兴的蒙古贵族渴望占有大量财富。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
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1218年,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
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派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
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剌城,次年攻克。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
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
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
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1223年,在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
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大皇后孛儿台生子
四人:长子术赤,为钦察汗国诸汗之祖;次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诸汗之祖;第三子窝阔台,蒙古第二代大汗;第四子拖雷,后裔为元代和伊利汗国皇室。忽兰皇
后生一子阔列坚,后裔入元封河间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
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一方面,
他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
件。
  2.亚历山大大帝(希腊战神,宙斯之子)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
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
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
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自幼受过希腊
文化的影响,少年时代起即随父出征,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的领导下迅速崛起,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而成为爱琴海上
的霸主。次年,腓力二世率希腊军队向波斯宣战。公元336年,腓力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第二年底,亚历山大率步兵三千、骑兵五千,从马其顿首都培拉出
发,开始向波斯帝国远征。当时,波斯帝国已经衰败,国王大流士三世腐败无能。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率远征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亚洲,在海峡不
远的格拉尼库河附近与波斯前哨军队交锋,打败波军,并占领小亚希腊城邦。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指挥军队南下,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城与大流士三世率领的军
队激战。波斯军交战不力,大流士三世只身先逃,波军大溃,亚历山大乘胜占领叙利亚。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率军围攻腓尼基的城邦推罗,占领腓尼基,接着
又占领了埃及,在埃及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一座港市亚历山大里亚。公元前331年春,攻入两河流域,继续与波斯军队作战。波斯军队溃败,大流士三世逃亡中
亚。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为追击大流士进入中亚,大流士逃至波斯行省巴克特里亚,为该省总督所杀,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印
度河上游地区,遭到当地具名的英勇抵抗,同时当地的气候炎热、疫病流行、士病厌战,亚历山大被迫下令退兵。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军队返回巴比伦城,远
征结束,至此,一个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定都巴比伦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不久,帝国就迅速瓦解。
  3.尤利乌斯·凯撒大帝(罗马战神)
  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的古罗马统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在世人眼里,凯撒大帝是一种统治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强势、权威、成功、荣耀……
 
 历史上的凯撒大帝,作为古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以其辉煌成就被世人广泛敬仰!自古罗马时代即被尊为半人半神的圣人。在西方,其影响及声望几乎仅次于上帝,
而在全球,有不相信上帝的人,但却没有人会怀疑凯撒大帝的力量。的确,根据历史记载,二千余年前的凯撒大帝才是西方的领袖学源头,在凯撒大帝逝世后44
年,耶稣才诞生。所以,有史学家提到,二千年前,谁会注意到耶稣诞生的伯利恒小镇?而由凯撒大帝缔造的古罗马帝国才是值得人们注目的焦点!
  凯
撒,全名为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出生于公元前100年(距今2105年)出身贵族,少年时期受过的良好教育。凯撒成长于一个充满政治斗争的环境。16
岁时,即已在政治方面有了自己坚定的主见。19岁时,凯撒投身军界,经历了十年的戎马生涯。多年的军营生活不仅增长了他的军事才干,而且磨练了他的毅力和
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为凯撒后来执掌兵权,施展抱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0岁时,通过积极参加当时的反对残暴统治者苏拉的斗争,凯撒在当时的罗
马政界崭露头角,先后出任了罗马财务官、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凯撒很快声望大增,并与当时罗马最有权势的庞培、克
拉图结成联盟,史称“前三雄”。不久,凯撒又获得了高卢总督的职位,率军远征高卢。通过采取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的策略,历十年高卢战争,最后取得胜利,其
间,凯撒还曾率军渡过莱茵河征服了日耳曼尼亚,一并渡海征服不列颠。战争中,他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和忠诚于他的军队,并积累巨额财产,为其日后
执政打下基础。
  公元前53年,“前三雄”之一的克拉图在战争中战败身亡后,凯撒与庞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于是引发了四年的罗马内战,内战中,凯撒先后发兵西班牙、埃及将庞培军队消灭,一并将埃及征服,纳入罗马版图。
 
 经连年征战,凯撒获得了罗马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
当政期间,凯撒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改善行省管理制度、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
法、增设高级官职、扩充元老院、推行“儒略历”等,国家的经济、政治从而得发快速发展,建立了西起大西洋,东迄幼发拉底河,北临莱茵河和多瑙河,南屏撒哈
拉沙漠的强盛的古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力日渐削减。凯撒实行的一些措施,如将行省土地分给8万老兵,减轻负债者的债务,惩
治贪污勒索官吏等,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元老院议事厅,被以布鲁图和喀西约为首的反对派刺死。凯撒留下两
部有历史价值的著作,即《高卢战记》、《内战札记》。
  凯撒大帝名言——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
  4.拿破仑大帝 (法兰西战神)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
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法国人民的骄傲。
  拿破仑一世皇帝
(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
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
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身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
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鲜的侵略
性和掠夺别的民族及兼并别国领土的性质,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其中最经典的“三皇会战”——奥斯特利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
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以伦比的军事天才。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
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利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5.阿提拉大帝(匈奴战神)
 
 阿提拉(406年—453年),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
国构成极大的打击。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夏隆之战被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
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由448年至
450年,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
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欧洲历史中更富传奇性。在西欧,他被视为残暴及抢
夺的象征,但同时相对地亦有历史记载形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尤见于古北欧的萨迦文献记载中。
  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
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
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阿提拉是匈奴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他不仅建立了最强大的匈奴帝国,而且依靠自己的头脑以及帝国的军事力量,在当时欧洲的政治舞台中占据了一个极其突显的位
置。
  阿提拉大帝名言——被我战马践踏过的土地将寸草不生!
  6.苏莱曼大帝 (突厥战神)
  苏莱曼一世(立法
者)(土耳其语:Kanuni Sultan
Süleyman,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5日或9月6日)奥斯曼帝国苏丹(1520年—1566年在位)。在欧洲文献中,他通常是被称为
“苏莱曼大帝”。在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达到了国力的颠峰。占据大陆咽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祚长达600多年。它漫长的岁月可分成两部分:从开国到
苏莱曼大帝时代为上升阶段,此后为走下坡路的阶段。而苏莱曼大帝则是站在帝国最高峰处,“猛击、毁坏和消灭一切当道的东西”的杰出帝王。
 
 苏莱曼一世在位时亲自领导了13次军事远征。他最主要的军事成果是在1526年的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击败了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在此役获胜之后,匈牙
利事实上已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只有部分领土归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1562年苏莱曼一世征服了特兰西瓦尼亚,
把特兰西瓦尼亚大公降为自己的附庸
  奥斯曼帝国传到苏莱曼时期已经是第十代了,他的九个前任都在兵马中过完了一生,在血腥中打造出了一
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继承了庞大祖业的苏莱曼同样是一个好战、善战的君王,但与他的前辈也有着两个明显的不同点:在他之前的苏丹多是在同兄弟的
激烈搏杀中登上宝座的,多显得霸气有余,宽厚不足,而苏莱曼作为独生子,他的继位乃众望所归,他的身上更多地洋溢着一股宽容大度安祥之气;他的前辈们武功
出众,但文治多数乏善可陈,而苏莱曼则在打天下扩疆土的同时,也在文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苏莱曼不愧为一个全盛时期的泱泱大国的理想君主。
  1566年,苏莱曼一世死于对匈牙利的远征中。他在一次战役获胜之后的当晚去世于锡格特瓦尔(这也是一位战士真正的归属!)
  7.居鲁士大帝(波斯战神)
  宇宙之王居鲁士
  人类历史上皇帝万万千,但能称大帝的却寥寥无几,而居鲁士就是其中之一。古波斯帝国百余年的辉煌都和这个名字有关。
  居鲁士(约前590或前580-前529),古代波斯卓越的军事领袖和政治家,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洲三洲,强盛一时的波斯帝国的创建者。
 
 作为一代雄主,居鲁士一生致力于开疆拓土。在带领人民推翻异国奴役统治以后,他东征强大的巴比伦王国,西伐称霸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强邦,用孤立分化的策略
征服希腊各城邦,用强大的武力横扫入侵的各游牧部落,征服了中亚许多城市,建立起一个规模空前的波斯大帝国,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
从尼罗河到高加索。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居鲁士大帝成了至尊的“世界之王、伟大之王、正统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天下四方之王”。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马上皇帝”,居鲁士懂得“马下”治天下。他对被征服地区采取“怀柔”政策,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支持其从事商业
贸易。这些开明的政策使居鲁士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扩大了波斯帝国的统治基础,这便是他不同于一般横暴征服者的智处。
  8.帖木儿大帝(中亚战神)
  帖木儿(1336 ~1405.2)
 
 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军事统帅。生于中亚谒石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附近一突厥化蒙古贵族家
庭。曾任西察合台汗国大臣。14世纪60年代政局动乱时期,周旋于河中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诸封建主之间。击败政敌后,于1370年杀其同盟者侯赛
因,自立为大埃米尔,建都撒马尔罕。1372~1388年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征服阿富汗、伊朗。1389~1395年三次远征金帐汗国,同时入侵伊拉克,
占领巴格达;北进南高加索,夺取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并侵入俄罗斯境内。1398年进兵印度,攻陷德里。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1402年7月在安哥拉
之战中,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至此,建立起东到北印度、西达幼发拉底河、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和咸海的大帝国。1404年率兵20万东征中
国。翌年死于进军途中。
  帖木儿,是中东历史上最有名的征服者之一。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认为他是个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
  帖木儿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在众多子孙的争吵和争斗中分裂并衰落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因为一代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百余年后,他的后裔中又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9.李世民大帝(中国战神)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千古一帝.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介绍。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
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以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一次是对陇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率军进攻关中,双方在现陕西长武县发生激战,在这里,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仗,退回长安。但不久,他便在浅水原之战彻底打败薛军,消灭了陇东集团。
  第二次,刘武周依附突厥,南下进攻唐朝,攻占了晋阳,李世民不畏艰险,终于击溃了敌人主力,并乘胜追击,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彻底消灭了敌军,收复了丢失的土地。
 
 第三次是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为唐统一战争中最大的。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击败,围困在洛阳,令其无粮草供应,待其自毙。就
在洛阳将下未下之时,河北的窦建德军十余万众号称三十万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李世民力排众议,在虎牢之战中大败窦建德军,生擒窦建德。洛阳
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这次李世民一举两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第四次是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刘黑闼是窦建德的部下,他打着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挥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战役,仅仅两个月就取得了胜利。(其他两个战役是由李孝恭指挥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军和平定以江陵为根据地的萧铣的梁政权)。
  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武德四年冬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
 
 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虽屡次遇险,但每次战斗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经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敌人,战斗中身先
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因此获得了每次战役的胜利。在统一边疆的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
良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的赫赫武功也永垂青
史!
  10.彼得大帝(俄罗斯战神)
  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
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国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
(1721年—1725年),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
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
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
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
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7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
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了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
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后来的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
往的主要地点。
  候补战神:
  1.汉尼拔元帅(迦太基战神)
  2.腓特烈一世大帝(日耳曼战神)
  3.阿道夫·希特勒元首(纳粹战神)
  4.丰臣秀吉将军(大和战神)
  5.阿育王(印度战神)
  6.图特摩斯三世(埃及战神)
  7.查理曼大帝 (欧洲战神)
  8.哈立德·伊本·韦立德元帅(真主之剑,阿拉伯战神)
  9.贝利萨留统帅(东罗马战神)
  10.威廉一世大帝(英格兰战神)
  11.格·康·朱可夫元帅(苏联战神)
  12.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美利坚战神)
  军师:
  最著名的当是三国时的诸葛亮,还有和他并称卧龙凤雏的庞统,还有同时代的郭嘉,贾诩,荀域,周瑜,鲁肃,陆逊等等,在往前还有战国时代的一些又是将军又是军师的一些人,比如孙膑,乐毅,廉颇,赵奢等等,还有比较著名的就是明代的刘伯温。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名言,故事(事迹),俗语,传说,诗句

一、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曾隐居在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之后出山助刘备占取荆、益两州,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主管一切政务。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五次出兵北伐,病死于五丈原。

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二、名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三、故事: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

四、俗语:

死诸葛吓跑活司马

诸葛亮病逝后,蜀国的军队撤军回国。司马懿派兵追击,但是由于诸葛亮死前料到司马懿的这一招,因此他提前命人做了一个他自己的木雕像,坐在他的四轮车上。等到司马懿追兵一到,姜维就把那个有木雕的四轮车推出来。司马懿看见木雕,以为诸葛亮没死,吓得马上逃走了。

五、传说:

1、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

2、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

3、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

4、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

六、诗句: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释义: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扩展资料:

《三国志》才是真正可信的史书,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面加个跋,说诸葛亮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对人很忠实,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愿意为刘备肝脑涂地,而且他一辈子对人很宽厚,法律严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话“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

这就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不一样了。罗贯中在小说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但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更不是京戏中的诸葛亮。

前后两篇《出师表》分别表现了在不同的背景下,诸葛亮率师出征的心情。《前出师表》是在北伐前夕,诸葛亮表达了受刘备托孤之重,叮嘱后主治国用人的原则,似乎已预见日后蜀汉面临的困境。这是老臣呕心沥血的忠悃之作。

《后出师表》则是他决心在关中渭上屯的长期抗敌的前夕所作。蜀汉人才凋零,其实已无能恢复中原,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亮的心情等于是在作最后的告别。这两篇文字反映了诸葛亮走入不可逆转的悲剧,但是也正因为他这番心情,千百年来,读者对他不能不肃然起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诸葛亮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这个才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诫子书(诸葛亮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诸葛吓跑活司马

徐光启的突出成就

徐光启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学者,他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他还是一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流传至今,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中有很多能警醒世人的名言警句。
他编撰了《崇祯历书》一书,为明朝的历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次向明朝人民介绍了圆形地球的概念,同时引进了经度和纬度的知识。除了天文方面他在数学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提出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十个应用方面,包括天文,水利,音乐,兵法,军事,工程,会计和建筑测量等方面,同时负责翻译了数学巨作《几何原本》。

古人品茗的佳句

1.引用原古诗词来描述一些古人品茗的情景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东亭茶宴

【唐】鲍君徽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唐】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尝茶

【唐】齐己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引用原古诗词来描述一些古人品茗的情景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东亭茶宴 【唐】鲍君徽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唐】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尝茶 【唐】齐己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3.古人对饮茶有什么抒情的好词语呢ò

《饮茶歌》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饮茶歌送郑容》唐·皎然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关于品茗的诗

从古到今品茗的诗很多,有重大影响的应该是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栩栩如生的“七碗茶“的描写了.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和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的苏息否?

5.边工作边喝茶的佳句

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韵味。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咏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咏茶诗,又称七级浮屠诗,俗称宝塔诗,诗曰: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咏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洪希文诗曰:“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曰:“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苏东坡的咏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茶诗一体,人茶一体,妙不可分。

千百年来,还有茶禅一味之说,亦有咏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曰:“江南风致说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延年益寿的神草,咏茶诗尤加赞美。苏轼诗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范成大诗曰:“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替代了美味佳肴。陆游诗曰:“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有切身体会,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咏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郑板桥诗曰:“只和高人入茗杯。”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6.关于品茗的诗

从古到今品茗的诗很多,有重大影响的应该是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栩栩如生的“七碗茶“的描写了.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和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的苏息否?。

7.古人四件雅事诗句

古人十大雅事你会几样呢?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棋】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

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

“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书】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浓厚的“文字情结”和“书写情结”,这充分地体现在殷商时期大量的龟甲、兽骨上,也体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还体现在春秋战国以来的缣帛、竹木简牍、符节、石刻、兵器、货币、纸张上,各种各样的载体,都留下了我们祖先精美的书迹。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情结,先贤才逐渐将汉字的书写升华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如果按一般所说,书法艺术是从汉末开始进入自觉状态的,那么,书法艺术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在这两千年的历史里,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虽历经战乱浩劫、天灾人祸,以致大量的经典之作我们已无缘得见,但侥幸存留至今者仍令我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让我们对古人仰慕不已。

【画】我们的国画,一支毛笔,一张宣纸,纵横恣肆,写意流畅。中国人很早就在自已的生活环境中发现了美,并按照自已的审美习惯用画笔描绘出来,古人从表现神、描绘宗教故事发展到画山水、花鸟。

士大夫们以虚无的胸襟、玄学的意识体会自然,表现自然,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就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客观自然的再现,在中国山水画家的眼中,山水的美不在山水本身,而在于它体现了“道”,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一开始就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人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这是对“自然”、“道”与山水基本关系的论述。核心理念在于“天人合一”。

【茶】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

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

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茶之为物,产自崇高的山,吸收天地的灵气,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流泉。

所谓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香】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如孟子所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

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花】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在众多艺术作品中,花是重要的题材。

古曲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玉树后庭花》等。民乐有《茉莉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以花为题材的诗歌、绘画更是不胜枚举,就连刺绣、陶瓷等传统工艺品,花卉图案也是重要的装饰物。

时至今日,人们对花仍旧情有独钟,各地的花展、花市、花节人潮涌动,盛况依然,我认为,国人好花,不仅仅好其花形,更缘于花文化的精髓:花韵。人们欣赏花,不仅仅欣赏它的色、香、姿等自然美,更是综合自己对花的感受,赋予它一种风度、品格。

自古就有“不清花韵,难入高雅境界”之说,人们现在赏花,更是神重于形。好兰者,好其高雅脱俗;好菊者,好其独立寒秋;爱荷者,好其出淤泥而不染;好梅者,好其临寒斗雪。

【诗】“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余秋雨。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与人心不是隔绝不通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

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心与心之间,被巧语、算计、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