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苦禅与范曾谁的水平高

李苦禅与范曾谁的水平高(李苦禅的画和范曾比较谁更高一筹或者是觉得不在一个级别,谁境界更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2 00:49:40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苦禅的画和范曾比较谁更高一筹或者是觉得不在一个级别,谁境界更高

        演艺圈中,有的演员互相争论、撕扯、撕咬的场面并不少见。但是实际上,除了演艺圈,文艺圈中这样的场面也是会出现的。甚至还会出现像德云社中,郭德纲与曹云金撕破师徒脸皮的情况也很是常见。当然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并不会像郭德纲与曹云金一样摆在社交平台上争论,有的时候台下采访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来。李苦禅与范曾师徒二人,有的时候也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除此之外,两个人也是经常被拿来作比较。

01  李苦禅以及他的画

       出身贫寒的李苦禅,因为从小就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慢慢的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为了能够让自己在艺术的征途上走的越远、越宽广,李苦禅在1923年拜齐白石为老师。在拜师学艺的这段时间里,李苦禅慢慢打磨自己的绘画技术。果不其然,靠着自己的天分,以及后天的努力,李苦禅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并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以及中国话研究员究院院务委员。

      要是说李苦禅的画,最能够体现他作品的大概是他笔下的鹰。他将鹰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这样的绘画水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八大山人和徐渭。毕竟这两个人在中国写意花鸟史上有着难以逾越的高度。但是,李苦禅也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他不仅将八大山人和徐渭的神韵、风骨继承下来,甚至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不得不令人夸赞李苦禅的艺术造诣之高。

02  范曾以及他的画

        作为李苦禅弟子的范曾,在艺术上也有不小的造诣。除了绘画之外,范曾害擅长作诗,也因此有了诗人的称号。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古话,在很多人看来范曾可以说是超越了师父李苦禅。就单纯的说范曾的称谓的话,就相当之多了。比如说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等等。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和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等多个职务。至于范曾的绘画,可以说对于师父的作品也有不小的突破。他不仅仅只是在作画,他还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并且在这上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且还很擅长师父李苦禅并不擅长的任务绘画。甚至,凭借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曾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03  李苦禅与范曾二人,谁的作品更好

        如果单纯的比较两个人的作品哪一个更好,很有可能会有双方粉丝各执一词的看法。其实,对比二者的作品是需要一个衡量标准的。如果,比较花鸟作品的话,在我看来李苦禅的作品要比范曾的作品更有韵味一些,尤其是李苦禅笔下的鹰是范曾很难达到的水平;如果说人物作品的话,在我看来范曾的作品相对来说更是细腻。总之,两个人的作品各有千秋,并不是能够进行简单对比的。

范曾为啥那么狂,扬言自己可以和古今中国的画家比权量力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缺点的,哪怕再知名的人物也不会例外。我们历史上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有弑兄囚父的骂名,明成祖朱棣有叔夺侄位的恶语。

这个世界上的成功者和狂妄者往往都会引起人们的争论,有的人觉得天才的狂妄理所应当,更多的人则认为山外有山,狂妄者不过是一叶障目的无知自大。

我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范曾就是一位狂妄的成功者,但是他的言语和品行却遭多方议论,比如他曾说出自己可以和古今中国的画家比权量力的豪言,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南开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惹人争议的大半生。

天赋异禀少年郎

范曾出生在一个累世诗书传家的文学世家,家中有十三代都是文人墨客。

1938年,敌军侵华,刚出生不久的范曾随家人避难于南通城外乡村潮桥。

1942年,四岁的范曾就可以在幼稚园的小儿比赛中诵读《岳阳楼记》和《木兰辞》,并且还自己作诗一首。到了读小学的年纪,范曾由城北小学转入母亲缪镜心先生担任校长的南通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小时候的范曾一直成绩优异且于绘画上颇有天赋,在十三岁那年就加入了南通市美术协会,还是南通三小画家之一。

范曾良好的家庭和聪颖的天赋让他一直受到多方名家的喜爱。1955年,十七岁的范曾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又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华夏艺术网就为其开设书画专栏。大概就是这样的天资出众,让范曾有些年少轻狂,并且这份狂妄几乎伴随了他接下来的人生。

狂言妄语遭诋毁

他自己甚至说’’我也想谦虚,但是照镜子总觉得那个谦虚的自己是假的’’。

范曾在1979年访问日本,被日本誉为’’中国近代十大画家之一’’,1998年其作品《丽人行》就拍出了一千二百万的高价,八年前的胡润艺术榜更是公布范曾一年的作品成交总额达到九个多亿,其中1997年创作的一幅画就拍出近七千万。

他还曾蝉联过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称号。所以范曾的才气和名气都是被人承认和追捧的,但是狂妄者不管才名多高都是会被人诟病的。

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曾说’’美术界、学术界对范曾其人其画评价不高的人有很多,更别说他的诗和书法’’,而收藏家郭庆祥也曾吐槽范曾是’’自我吹嘘’’和’’过度包装’’。

许多人对他独特的书法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屎壳郎体’’,就连他引以为傲的国画也因为和恩师的反目而被人唾弃。

但是不管他人的恶意评价,包括因为范曾一系列忘恩负义行径引起的国内许多网友对他的评判辱骂,都没有影响到他的作品被收藏者竞拍出天价,比如两年前他的作品成交总额还位居艺术榜第四。

除了他人对范曾的恶意嘲讽,他也从未停止对另一个人的谩骂讽刺。这个人就是沈从文先生的表侄黄永玉。黄永玉先生也和范曾一样都是画家,两个人按理说不应该有什么仇怨,大概是因为黄永玉不忿表叔沈从文的遭遇,两个人又有些同行相轻。

黄永玉画什么,范曾总是要也画出点什么,两个人斗画斗得风生水起。范曾还曾画出了一幅人牵着咬着骨头状的狗起名为《无赖有感》,还为此画写了一篇万字长文从各个角度将黄永玉骂了个遍。

被世人称作’’酷老头’’的黄永玉当然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他在范曾被物理学家杨振宁夸赞是天才时画了一幅《你他妈又吹》嘲讽范曾,让人捧腹大笑。

反目成仇惹诟病

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这句话似乎从古至今就在流传。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相声演员曹云金在网上炮轰郭德纲事件就是一次最大的师徒反目。而范曾先生除了口出狂言引起的争议之外,大家对他人品上的质疑似乎更加严重。这些质疑就正是来自他曾和多位恩师反目。

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就曾就是范曾的恩师之一。彼时发范曾还是一个虽有天赋但名不见经传的初入门画家。李苦禅先生看他有如此高的绘画天赋将他收入门下,并且将自己毕生实现倾囊相授。

但是李老先生在晚年即将辞世的时候,却将范曾赶出门外不再承认有这个弟子。他甚至说出了’’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样沉重严厉的批判。

原来范曾在有了名气,书画作品被人追捧之后便飘飘然,他甚至和自己的恩师李苦禅称兄道弟,言语中也不再使用为人子弟该有的敬语。李老先生辞世的时候都特意嘱托家人不要范曾为其扶灵,其家人也在葬礼时将范曾拒之门外。

除了和李苦禅先生的恩怨情仇,沈从文先生也曾对他颇多关照却被他反咬一口。范曾在中央美院时曾以郭沫若先生的《文姬归汉》为题材创作《文姬归汉图》,当时郭沫若是文坛大家,而范曾还是美院学生,做此画目的不言而喻。

后来沈从文先生对《文姬归汉》颇有兴趣,范曾就走多方关系辗转结识了沈先生。沈从文先生对他颇多关照,将他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工作,范曾当时也对沈从文执了晚辈弟子之礼。

但是没想到动荡时期,范曾手贴沈从文的大字报,揭发了他几百条’’罪名’’。文学泰斗沈从文当时也说’’十大罪状已够致人死地,范曾一下子竟写出了几百条’’。

历史总是沉淀下来后又传承千年的,就像女皇武则天立下的无字碑,任世人评价其功过。范曾先生其人的一切功过是非也自有他人评说。据说晚年的黄永玉先生和范曾还曾互相拥抱解了半世仇怨,不管真相如何,都与人无关了。

其实天才的狂妄往往是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我认知的自信,许多人的狂妄都是建立在足够的资本上的。

哪些名人的字画和他的名气并不匹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呢

正楷史即书法史。正楷产生了二王宋四家!无楷产生了丑吼乱射瞎!书法艺术”有楷自主创新”即美书,比如祭侄稿,书法艺术”无楷自主创新”即丑书比如沈鹏。书法艺术眼前一律平等并没有独特。毛泽东主席领导干部好可以称之为“领导素质”!但不能说“领导是造型艺术”。

兰亭序美可以说“中国书法”!但不能说“书法是造型艺术”。由于书法是社会发展物质形态:吃穿住行用即服饰工程建筑烹饪瓷器书法艺术应用文拍照等。社会制度:政冶社会道德宗教艺术:美术绘画文学类拍摄这些。一切手机游戏都是有标准!书法艺术短板是楷书。人人都能写丑书皆书法名家,也就没有了书法名家了!

做为历史文化名人、文艺范儿大牌明星,字也得不太好也就而已,你别在大家眼前秀书法就可以了,特别是在不必以书法名家自诩。下边说好多个这种知名人士吧。1、范曾尽管有些人说范曾的画是生产流水线上的著作,但毫无疑问,做为李苦禅、林散之等的徒弟,他的画或是好的。但遗憾的是,他的字比他的画差得太远了,被别人称之为“屎壳郎体”。但是,他对于此事居然不自知,自身还觉得自己的字“清爽庾开府,骏逸鲍参军’,觉得自己是500年一遇的名匠”。

大衣哥朱之文朱之文是以田间走出来的民间歌手,的确不易,自然,这与中央电视台的推动紧密联系。恰好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帮助下,大衣哥朱之文、草帽姐、旭日刚健这种草根创业明星得到在迈向大家。但遗憾的是,这种明星知名并不是将核心放到素质提升上,反倒漂了下去,草帽姐在电视节目中抢镜头的主要表现,早就让观众们不满意。而大衣哥朱之文原本极其朴实,但怎奈人文素养太低,知名后不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学历不太高的他,居然拿出软笔,四处给人题字了。上边好多个人群中,假如说范曾的字还行归于书法艺。

“子系中山狼”,为何有人这样评价范曾

这句话里的“人”指的便是范曾的老师李苦禅。 他曾经评价范曾“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他甚至不认范曾这个弟子,死后的葬礼也不允许其参加。

“中山狼”是指东郭先生救了狼,但是最后狼却吃掉了东郭先生,形容忘恩负义。这句话在《红楼梦》中是贾迎春的判词。大家都知道迎春的经历比较悲惨,她被嫁给了孙绍祖。刚开始的时候贾家兴盛,孙绍祖就巴结贾家,获得利益。但是后来贾家衰落了。孙绍祖就害死了迎春。“子系”是古体的孙字。而这样的评价为什么会落到范曾的头上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个人,沈从文。大家都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是对于文人迫害最严重的时期。范曾举报了沈从文,并列出了几百条罪状。那时候正是他跟随沈从文学习的时候,从沈从文后来的透露中可以看出,那时候他们之间的来往并不密切,范曾仅仅去过沈从文的家中不到十次,还有几次是和爱人一起去的。十几条罪状就已经可以置人于死地了,范曾可是写了上百条的罪状。又没有深仇大恨,难道为了毁掉一个人,就要如此的迫害吗?

沈从文在被迫害期间甚至轻生,而李苦禅作为范曾的老师,为何他会在死前说出这样的话,原因已经不可考据,但是从字面意思上已经可以看出,他认为范曾忘恩负义,自己有了成就便瞧不起曾经的恩师。

范曾与他另一位老师黄永玉也有矛盾。他曾画过一幅洋人牵着一条狗的画,那狗的帽子上写的自己老师黄永玉的名字,自此两人决裂。

范曾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他的人品与事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先后与两位恩师和一位对他有指点的文人决裂,甚至曾经写过辞国书离开中国去了法国。很多文人对他的评价都不好,我想这应该不仅仅是文人相轻的结果。

我国的国画大师究竟有哪五个人称得上历史级大师

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黄宾虹、张大千,
总起来说是如下这些国画大师: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李苦禅、傅抱石、黄宾虹、张大千、钱松岩、关山月、范曾、苏葆桢、程十发、陆俨少、赵绪成、盖茂森、田园、喻继高、宋玉麟、卢星堂

中国名画家排名

1 徐悲鸿
2 王雪涛
3 林散之
4 王震
5 何香凝
6 黄宾虹
7 刘海粟
8 傅抱石
9 黄胄
10 何海霞
11 李苦禅
12 吴湖帆
13 张大千
14 唐云
15 李可染
16 惠均
17 宋文治
18 陶冷月
19 钱松岩
20 赵春翔
21 吴子深
22 马骀
23 蔡鹤汀
24 胡也佛
25 齐白石
26 潘天寿
27 溥儒
28 黄秋园
29 殷梓湘
30 陆俨少
31 高剑父
32 常玉
33 陈之佛
34 吴昌硕
35 徐砚
36 潘玉良
37 田世光
38 李铁夫
39 溥僴
40 张辛稼
41 卢子枢
42 陈半丁
43 王叔晖
44 梁树年
45 赵少昂
46 沈迈士
47 黄独峰
48 于非暗
49 诸升
50 启功
51 陈摩
52 张复
53 俞致贞
54 林风眠
55 蒋兆和
56 胡爽庵
57 冯超然
58 袁松年
59 徐操
60 陆鸿年
61 俞莲

范曾线描技术很娴熟,名气很大争议也很大,对他的争议来自三点

文·段宏刚

范曾先生是当代画坛如雷贯耳的著名画家,以创作人物画闻名,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当代非常有分量的画家,圈内圈外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整体水准完全能排进当代人物画画家的中前水平,尤其他的“线描”技术,在当代画坛名列前茅。

如果从纵向来比较,把范曾跟历史上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八大山人、徐渭、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来比较,他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物画在造型手段上,通常以“线描”为主,也叫“十八描”,是根据古人的服饰特征和发型特征,而创作出来的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技法。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不同形制的衣服,由于这些衣服的材质和款式不同,穿在身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皱褶、纹理和形态,有的看起来宽袍大袖,飘逸灵动,如汉服,有的看起来挺拔优雅,如长袍,有的看起来干练利落,如武士装。
为了用绘画语言表现服装的美感,古人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自然界里本身存在的线条特征,如车轧印,屋漏痕、折钗股等,发明出抑扬顿挫、虚中有实、刚柔并济的线条,帮助自己描绘出需要的艺术形象。

范曾在人物画创作中,对“十八描”里边的“枯柴描”和“蚯蚓描”情有独钟,所以,我们能看到,范曾画中的线条具有抑扬顿挫,粗细均匀,蜿蜒曲折的特点,能表现出突出的节奏感和质感,却给人缺乏骨力、华而不实的感觉。

范曾的“线描”技术之所以很高,这归功于他早年的工作经历的历练。

范曾是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早已是耄耋老人,他之所以能在绘画领域,乃至国学领域取得成就,离不开三位老师的栽培,分别是蒋兆和、沈从文、李可染。
早期,范曾曾在蒋兆和画室学习,这是他打下绘画童子功的关键。从20多岁开始,范曾就表现出比较出众的绘画才华,经过沈从文先生的举荐,他进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上班,给沈从文先生做助手,负责编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主要工作内容是创作书中的插图。

之后,范曾又得到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的指点,绘画水平突飞猛进。又加上他在工作之余,创作了一系列连环画,这对他“线描”技术的提升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再后来,范曾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讲学、办展、出书,名气越来越大,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40多岁的范曾已经成为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画家,并把这种影响力延续了近40年,一直红火到当代。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如今的范曾,虽然名气很大,但争议也很大。人们对他的争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 在绘画创作上,从范曾身上几乎看不到创新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对一种技法,一种题材和构图,不断进行自我重复和复制。

熟悉范曾作品的观者,可以看到,范曾总是把《老子出关图》翻来覆去地画,老子骑着黄牛领着书童,悠然自得地行走在路上。

画中内容从构图、设色,甚至人物的表情、神态、装饰等,总是千篇一律,不知面对同一幅画,范曾会不会感到创作疲劳,观者产生审美疲劳是肯定的。

这说明了什么?足以说明范曾的文化修养不够,他想画出更多的古代人物,却由于知识面狭窄,不足以支撑和实现他的创作构想。实际上,范曾这方面的缺陷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但由于范曾骄傲自满,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次,范曾创作了一幅屈原像,沈从文看到后,就提醒范曾:楚国人穿的衣服可不是你画的那个样子呀,以后要多看书、多学习,了解清楚后再创作。

还有一次,范曾画了一幅商鞅拜见秦惠王的作品,给商鞅腰间画了一把佩刀。古代君臣相见,任何臣子都不能佩带兵刃,否则会涉嫌弑君之罪,是要斩首的。

这两次创作里,范曾显然犯了常识性错误,是他文化修养不够的表现。面对这两次错误,沈从文善意提醒,没想到引来范曾的冷风热潮,范曾说:你的那一套早过时了,收起你的那一套靠边站,上级批准我这么画!沈老听后,气得两眼通红。
第二、 范曾 被爆出用 流水线作画, 给艺术品市场上放行了数量庞大的商品画,让 收藏者的 财富大大缩水 。

2009年,一位著名报社的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爆料范曾流水线作画。

从图片可以看出,范曾先在墙上并排铺好10几张宣纸,然后像加工零件一样,依次在每张宣纸上作画,先统一画出人物的头,再画出面部和身子,再画出手脚和服饰,最后统一设色,画出简单的背景,每一幅画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人们收藏绘画作品,目的是为了保值升值,对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要求很高,它们是保障作品升值的必备条件。

范曾这种千篇一律的商品画跟“物以稀为贵”背道而驰,谁买谁将来会倒霉,想让升值保值只能是奢望,收藏者只能哑巴吃黄连,烂在手里。
第三、 范曾狂妄 自大 , 目中无人,喜欢自吹自擂。

范曾说过的大话大多出自《范曾自述》一书,主要有:

假给我三十年光阴,可超越八大山人。

如果再给我20年,四库全书我可以读800卷,成为文史第一人。

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画有六品,一品是画家,二品是名家,三品是大家,四品是大师,五品是巨匠,六品是魔鬼。范曾自评为坐四望五,在范曾眼里,他的水平位于大师和巨匠之间。

面对这样自负,这样自吹自擂的范曾,听者除过开怀一笑之外,恐怕没有人会在意他说话的真假。

范曾画画可以,懂得也不少,他称得上“当代大儒”吗

范曾画画水平,那是一流,一幅画作卖出上千万的价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的画画是主业,对于国学懂得也不少。因而,范曾现在也是有不少“国学大师”、“当代大儒”的惯用标签。其实,就“当代大儒”这个字眼来看,一方面强调的是当代,而另一方面在“儒”之前,加缀了一个“大”字的修饰性字眼。可见,“当代大儒”这几个字分量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我国历史上的大儒也就那么几个,当代也是凤毛麟角。那么,事实求是的来说,范曾他称得上“当代大儒”吗?

范曾80多岁了,这个岁数已是耄耋老者。范曾从形态举止,与个人成就来看,也有点“大师”范儿。大师在国人的认知中,都是像胡适、鲁迅那样的人。曾几何时,大师的字眼变得泛滥成灾,但凡是有点知名度的人,都会被标上大师的标签。范曾也不例外,身上的标签很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当代大儒”的标签。可能在部分人的心目中,“国学大师”的字眼,已不能满足对于范曾的敬仰之情。因而,用“当代大儒”的字眼,彰显风雅。不过,就有部分网友提出疑问,对其“当代大儒”的标签提出不同的声音。

我们在探讨范曾能否称的上“当代大儒”这个话题之前,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大儒”的定义。何谓“大儒”?但凡能够担当起一个“大”字,必然德艺双馨。小编在此给大家举两个人物,比较早的顾炎武,与离我们比较近的曾国藩。这两个人有共同点,小编着重为大家分析一下称得上“大儒”,需要哪些资质?首先,学识渊博这是硬性指标。顾炎武的《日知录》,更是其学术思想集大成者,曾国藩则不必多说,当之无愧的大儒。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曾国藩是我国最后一位古典主义的大儒。

除此之外,此二人道德高尚,这就是能称之为“大儒”的又一重要指标。顾炎武道德高尚,主要体现在他对故国大明的一颗赤子之心。为人处事,皆为世之楷模,堪为一代大儒。曾国藩就不用多说了,人格魅力非常大,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满清于危亡。他们人品高尚的事迹,灿若星云,小编在此不一一列举。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范曾是否具备“当代大儒”的资质,而后就能对其称得上“当代大儒”,就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判断。

范曾在国画领域的成就没的说,集诸家之长。他师承李可染、李苦禅等国画大师,《老子出关》就是他的拿手好戏。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范曾代表作,多为其《老子出关》。他不仅精于国画,而且懂得也不少。范曾对于国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称其为“国学大师”略有溢美之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学大师”与“大儒”那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也是缺一不可。范曾具备深厚的国学素养吗?

小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是要立足于严谨周密的考证。范曾的国学专著《国故三讲》,是目前范曾关于国学较为系统的阐述讲解。这本书整体来看,以整理前人研究成果为主,换言之没有自己的东西。范曾在这本书中,讲的就是《尔雅》、《易经》、生肖与干支的关系。其实,平心而论这些研究方向,前人已经有所涉猎。范曾的研究方向与深度,还是略有欠缺。因而,范曾在国学素养上有所欠缺,与前辈如钱钟书、陈寅恪等“国学大师”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范曾除了在国学素养上的欠缺,在道德上也是有不少负面消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范曾在道德方面屡遭质疑,社会整体认知来看,对于范曾个人操守的评价略微低下。其实,讨论范曾的道德问题,归根到底,是谈范曾是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对此,范曾的老师李可染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范曾早年师从李可染,后者也是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他。然而,李可染在去世的时候,对于范曾的评价却是我没有这个学生。这样的评价,多多少少让人有点意外。

据小编所知,李可染出身贫寒,为人实诚豁达,很少在言语上攻击他人。我国还有一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可染弥留之际,对于高徒范曾一番评价,还是相对比较有说服力的。范曾与老师的恩怨,小编不说太多,毕竟有揭人家伤疤的嫌疑。结合范曾的国学素养与道德整体社会认知来看,范曾距离“当今大儒”的高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不是众人追捧的“当代大儒”那样。换言之,他称得上“当代大儒”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通过小编对“大儒”的解释与对范曾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范曾在通往“当代大儒”之路上,他画画可以,懂得也不少,这些还是不足够支撑起“当代大儒”的标签。真正的大儒,是低调务实,钻研学术的。杨绛先生,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当代大儒”,这是公认的。因而,对于“当代大儒”这样神圣的标签,还是要谨慎使用。唯有如此,才能够彰显文化正统。

李苦禅和范曾的 作品价格谁的价高

从实际层面来看,李苦禅是大家,一代宗师,他是前辈了。范曾固然很有名气,是知名画家,是艺术学者,但毕竟辈份有别,名望不同。目前的状况是这样的,但是,艺术的事,艺术品的价格也不能一言盖之,它是个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