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中叶开始《包公案》的故事便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受到百姓们的推崇,这个系列的故事也成为后来盛行的公案类小说的鼻祖。在《包公案》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最为著名的,也奠定了包公在小说剧情中的地位和政治基础。以前文章中已经讲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作者在民间传说基础上改编的,宋真宗皇后刘娥和宋仁宗赵祯之间的真实关系并不是如小说中那样。这个故事的原型其实是明宪宗时期的万贵妃和明孝宗朱祐樘,作者将其移花接木到了赵祯的身上。故事中出现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的历史原型也都是在明朝。
本文要讲的是狸猫换太子中太监陈琳的原型,他来自于明宪宗和明孝宗时期的大太监陈祖生。小说故事中的陈琳是救援宋仁宗的关键角色,而现实历史中陈祖生保育明孝宗的故事也源远流传。在小说中的狸猫换太子发生后,刘娥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便将太子托付给了太监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入木盒中,送到南清宫八贤王处扶养,这才救了尚处于襁褓之中的宋仁宗。后来包拯陈州放粮,遇到了逃亡陈州的李宸妃,这才揭开了狸猫换太子的秘密。为宋仁宗找回亲生母亲,获得了皇帝的无限信任。
这段故事在明清改编得非常多,除了《包公案》的小说外,在评书、戏剧中也非常流行,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作为小说中陈琳的原型,陈祖生也有着非常类似的经历。他的故事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被写入了《明史》之中,在他的家乡南靖的县志中也有记载。
陈祖生是福建南靖县人,出生于明朝正统年间。他少年时便入宫做了太监,因为学问渊博和性情敦厚,被明英宗朱祁镇派到东宫伺候皇长子朱见深。朱见深当了太子后,陈祖生便成了他的书童,算是心腹人物。陈祖生保育明孝宗朱祐樘的故事,便发生在朱见深当皇帝的中期。
朱见深当皇帝时比较奇葩,他喜欢年龄大的女人,把自己幼年时的保姆万贞儿纳入宫中,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万贵妃。朱见深很迷恋万贞儿,让其统领后宫,使得她权力很大。万贞儿也想给朱见深生下继承人,可惜唯一的儿子只活了一岁多便夭折了。万贞儿为了独宠后宫,设立了各种规矩,防止后宫宫女与她争宠。一旦后宫有女人怀上龙种,便会遭到迫害,被强迫堕胎,甚至被害而死。即便是如此严厉的防范之下,朱见深也与土司之女出身的女史纪氏生下男孩,这便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朱祐樘刚出生时,万贞儿便让太监张敏将他秘密处死。张敏不敢做此事,又怕被万贞儿发现,便找同乡陈祖生商量。陈祖生给张敏出了主意,帮他把朱祐樘和纪氏交给打入冷宫的废后吴氏偷偷抚养。后来朱见深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遗憾,张敏趁着他焦虑之时说出了真相,他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个儿子。于是朱见深才派人去冷宫接回朱祐樘,经过一番手续后被认证为皇家子嗣。由于保育朱祐樘的大功,张敏和陈祖生都受到了奖赏,其名声传遍天下。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对应来看,张敏就是宫女寇珠,而陈祖生就是太监陈琳。
与包公案故事不同的是,朱祐樘认祖归宗不久,他的母亲纪氏和太监张敏便相继去世。陈祖生也因为跟随大学士商辂等人弹劾御马监太监汪直而被贬,下放到南京当守备太监。据说纪氏和张敏的死都是万贞儿派人毒杀的,陈祖生被贬也与万贞儿脱不开关系。此事惊动了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周太后将朱祐樘带入自己宫中养育。这才使他顺利地成长起来,成为后来最受明朝士大夫推崇的明孝宗。因为有着保育的功劳,朱祐樘登基后善待陈祖生。不仅将其调回北京出任司礼监太监,还给予其优厚的待遇和大量赏赐。
根据《南靖县志》记载,陈祖生的母亲柯氏病故时,朱祐樘派福建布政司右参政魏瀚代为赐祭,诰封六品安人。陈祖生去世后,还被朱祐樘允许在家乡建立豪华的石墓。据说墓园占地数十亩,石墓成太师椅形状,前面有墓埕。墓前还有朱祐樘敕建的牌坊,墓两边建有石像翁仲,还有两座巨型龟趺石碑。其中一块是表彰陈祖生母亲的,另一块是御赐陈祖生的,主要介绍陈祖生的生平以及朱祐樘对他的评价。陈祖生只是太监,按品级最高也就五品,可享受的待遇完全是超规格的。由此可见,朱祐樘对于陈祖生的感恩是多么的重。
正是由于朱祐樘如此超规格的赏赐陈祖生,这使得他的这段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明朝的传说。明朝是士大夫治国的社会,对于推崇士大夫的皇帝朱祐樘,受到了整个儒家士林的广泛赞誉。而明宪宗朱见深因为宠幸万贞儿,被打入了故事的反面,几乎成为昏君的代名词。而万贞儿更是作为妖后的代表,在几乎所有故事中都是作为红颜祸水的形象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环境下,当时发达的小说文化给这些故事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使其被改编成了各种版本不一的传奇故事,《包公案》的狸猫换太子便是其中之一。
有趣的是,不仅陈祖生本人受到江南儒家士林的广泛赞誉,就连他的家乡福建南靖也在小说中颇为露脸。小说中陈琳将宋仁宗寄养到了八贤王府上,八贤王的宫殿叫做南清宫。这个宫殿名字的来历就是取自于福建南靖,用的是谐音的手法。而抚养宋仁宗的八贤王王妃姓狄,在小说中是大英雄狄青的姑妈。
这个狄王妃便是以历史上周太后抚养朱祐樘为原型创作的,走上了忠臣家族辅助明君的小说套路。更加荒唐的是,道教居然以南清宫为名创造了一首乐曲,作为祭祀和开道场之用。其原因居然是以八贤王居住南清宫为理由的,实际上这不过都是小说家杜撰的故事情节罢了。
这段故事虽然表现的是包公不畏权贵,追求事实真相的故事,却也体现出了士大夫们对于后宫干政的反对态度,在明朝后期和清朝后期,这种现象都非常严重,所以使得儒家士林的怨言很大。普通的书生们不敢公开反对后宫干政的事情,所以借着宋仁宗年间包公案的故事,含沙射影地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对于普通书生和老百姓而言,不论是宋朝的太后刘娥,还是明朝的贵妃万贞儿,都是后宫干政的罪人,是小说故事中的反派,受到民间舆论批判的角色。而不怕自身危险,积极营救皇帝的太监陈祖生,却成了广泛推崇的对象。
然而从史实来看,营救朱祐樘的陈祖生固然受到推崇,但刘娥、万贞儿都与传说中的不一样。刘娥算是女中豪杰,雄才大略,解决了宋真宗年间的党争危机,为宋仁宗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万贞儿虽然贪婪跋扈,但归根结底的错误还是源于朱见深本人。在古代集权制的男权环境里,女人们都是男人的附庸,这方面太监和女人没有什么不同。不论他们是善是恶,终究是在历史环境的催动之下作出的事情。如果说则其中有罪恶的话,那么纵容一切发生的朱见深才是最大的罪人。而陈祖生的出现,不过是帮着朱见深填坑,避免危及到朱祐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