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 李渊和 李世民

李承乾自幼深受李渊和李世民的宠爱,为什么选择造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30 22:20:11 浏览7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李渊几个儿子都死了,李世民当了皇帝,李承乾是嫡皇孙,他必须宠爱皇孙,李世民就更不用说了,所谓“母爱者子抱”,李世民爱妃生的孩子,他秦王不爱不抱在怀里吗?

一李承乾是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生的嫡长子,由于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所以取名李承乾。公元620年,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之后徙封中山王。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立为皇太子。这样说来,这孩子起点高,又是嫡长子,母亲又贤惠,皇帝不爱他,培养他都不行。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诏命太子“宜令听讼”。李承乾开始走上政治权利中心。

李承乾生病,从来不信佛、道的唐太宗请了佛家子弟和道士来为儿子祈福,李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诏命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以此为儿子祈福。公元633年李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唐太宗为了不让他太辛苦,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李承乾真正地被唐太宗捧在手中呀!

公元634年,太子李承乾加元服,次年李承乾娶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唐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太子留京监国。

二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渐渐病重,李承乾为了母亲好起来,准备发配宫人出家为尼,却被长孙皇后断然拒绝。唐太宗下令重修了三百九十多座废弃寺庙以此为长孙皇后祈福。这种感天动地的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却终究还是没能从死神手中夺回皇后的生命。长孙皇后还是病故于立政殿,才刚刚三十六岁。

公元638年(贞观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长子李厥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太宗大喜,全国蒙福,举国庆祝。

李承乾的年岁大了,再加上患了足疾,心头开始叛逆起来。唐太宗“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然而这些谏臣们都是一些老糊涂,推崇“文死谏”的油盐不进的顽固不化的老头子。他们的观点与它子冲突不短。一味的进谏是否能够将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共同点 ,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结果就非常可怕了。李承乾非常讨厌这些老家伙。

公元640年,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孔颖达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李承乾宠幸一名姿容美,会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唐太宗闻之大怒,将称心杀死。李承乾非常伤心,经常为称心而哭泣流泪。

李承乾与父皇之间的隔阂无形之中开始了。

三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李承乾私引突厥群竖入宫,再次惹来于志宁的上书。虽然李承乾因为害怕父亲知晓而只敢偷偷地暗着来,然而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的儿子究竟在做些什么,唐太宗心里自然一清二楚。于是唐太宗下令让李百药等人侍讲于弘教殿,并嘱咐杜正伦要时时规劝太子注意言行。结果杜正伦在几次规劝无效后,便把太宗的话告诉了李承乾,李承乾一怒之下犯了唐太宗之怒。杜正伦被贬为谷州刺史,流放驩州。

同年十二月,唐太宗驾幸洛阳,李承乾监国,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摄太子少师。庚子,唐太宗不放心,又命三品以上的嫡子皆出仕东宫为卫,实际上是监视太子。如此一来,父子关系就越来越冷淡了。

这种关系一旦被人看破 太子的危机就到了。

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二月,由李世民的二儿子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他献给父亲唐太宗,当父亲的非常高兴,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九月丁巳,唐太宗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而此时的李承乾对宫中的一名太常乐人大加宠幸,唐太宗知道后自然将之收杀,结果承乾悲痛之下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他想把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这些大臣杀了,李承乾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四李承乾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李承乾走了极端,在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遂与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

唐太宗心痛无奈之下,只得把太子李承乾幽禁关闭,又命司徒——孩子们的舅舅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多方面,多角度地调查,以确确实实地查清楚,但是,结果还是不谋而合,太子阴谋杀人实在不是被人冤枉的。

李承乾逼宫谋反事出有因。皇太子谋反一事该如何处理根本就无需商讨,按律当诛,但是还是来济站了出来,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于是唐太宗下令,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总算是保住了爱子的一条性命。

李承乾的造反,简单地说,一是他操之过急,二是他中了二弟李泰的套。李泰编了一部书,被父亲唐太宗赞扬了一番,李泰就错误地认为父亲在培养他。而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李泰也清楚,李泰就怂恿李承乾造反,把皇帝位早点坐上。李承乾被几个大臣天天讲的人君之道弄得晕头转向,恨不得杀了他们才好 。但是,这几个大臣仗着皇帝的信任,从早到晚地唠叨不停。太子就烦了。李泰又欺骗晋王李治和叔叔李元昌,虎将侯君集等等人造反夺位,事发而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李承乾好歹保住了一条命,被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