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以和平进程

巴勒斯坦弃美访中俄是助推巴以和平进程吗?巴以关系现状到底是什么情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7-10 14:57:37 浏览1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巴勒斯坦弃美访中俄是助推巴以和平进程吗

巴勒斯坦官员19日表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已派出代表团分别到中国及俄罗斯访问,请求两国在与以色列的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香港12月20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2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后,阿巴斯表示,美国已不能再当谈判调解人。访问俄罗斯的巴勒斯坦代表团成员拉法特说,阿巴斯要求代表团成员,敦促中国和俄罗斯支持和平谈判。

拉法特说,他们现在正在俄罗斯,当中部分人会前往中国,传达相同信息,表达寻求国际支持在联合国旗帜下进行和平进程的重要性。

阿巴斯18日重申,反对美国担任在两方之间的斡旋角色,任何人容许美国担任和平进程伙伴或调解人都是疯狂的。以巴和谈自2014年破裂后至今一直冻结。

针对特朗普关于耶路撒冷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2月6日曾表示,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复杂敏感。各方都应着眼于地区和平与安宁,谨慎行事,避免冲击长期以来巴勒斯坦问题解决的基础,引发地区新的对立。

耿爽表示,中方始终坚定支持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我们呼吁各方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巴以关系现状到底是什么情况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今年是“中东年”。确实,今年
  中东也确有“和平年”的势头。自年初以来,有关各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
  程进行了不懈努力,如:1月,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举行首脑(沙雷代
  表阿萨德)直接会谈;3月,克林顿赴日内瓦会见叙前总统阿萨德;5月初,
  巴勒斯坦宣布推迟建国;5月24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7月,巴以
  美戴维营会谈,为签署最终协议“冲刺”;9月25日,阿拉法特秘会巴拉克
  ,双方代表随即赴美国恢复谈判。然而9月28日后,中东形势急转直下,巴
  以流血冲突愈演愈烈,和平进程“功败垂成”。迄今为止,巴以流血冲突
  已持续两月余,且看不到短期内结束的迹象。巴以和平进程情势急转直下
  ,标志着一个旧的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巴以和平谈判最后“
  冲刺阶段”暂告结束,和平进程进入新的复杂多变的艰难时期。

  巴以这轮流血冲突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冲突爆发与巴以和平进程
  在最后冲刺阶段(戴维营会谈)打开耶路撒冷问题这个潘朵拉盒子直接相关
  。我不认为7月戴维营会谈无果而终,相反会谈取得的“没有协议的成果”
  是多方面的。巴拉克有意将约旦河西岸95%以上的土地交还巴勒斯坦,并与
  阿拉法特就耶路撒冷问题“公开”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此举非同寻常,
  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正是巴拉克这种“异乎寻常的让步”激怒了以色
  列内部的反对派,于是沙龙再次“挺身而出”充当“点火者”的角色,而
  巴勒斯坦民众对多年和平进程举步维艰、未能带来实惠的积愤正好是“易
  燃的干柴”。结果,一场冲突在所难免了!

  当前巴以形势非常严峻,和平进程恢复无望,流血冲突难以停止。当
  然,冲突不可能无限期地蔓延或扩大,但又很难收场,双方面临的是非常
  尴尬的局面。造成目前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巴拉克和阿拉法特的尴尬处
  境。从巴拉克讲,他举步艰难,为避免提前大选曾不得不屡屡寻求利库德
  集团沙龙的支持,之后又以停止“世俗改革”等“屈辱性条件”换取宗教
  政党沙斯党“一个月内不倒阁”的承诺,但最终仍然没有摆脱提前大选的
  厄运。实际上,巴拉克原本想维持少数派政府,依靠以色列裔阿拉伯议员
  的阁外支持维持政权,但由于流血冲突愈演愈烈,从而使这种选择化为泡
  影。自冲突以来,巴拉克一方面要时时考虑自己以及政府的生存问题,另
  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其执政以来坚持的和平政策,所以在言行上常常陷于矛
  盾状态:时而表现很克制,时而又表现很激进,并常常伴有极不理智的言
  行。从阿拉法特来看,他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他需要和平,也确实在为
  和平而努力,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
  阿拉伯世界,来自巴勒斯坦内部反对派,也来自他自己阵营(如巴解组织、
  甚至法塔赫)内部。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一些势
  力是极大鼓舞,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可以赶走以色列人,一股恢复
  武力的思潮“在空气中弥漫”。巴以领导人的尴尬处境,加上大选日临近
  克林顿的弱势处境,造成了巴以冲突目前难以收拾的局面。

  关于影响未来局势的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以色列的政局
  。上月28日,巴拉克突然同意提前举行议会大选,议会随之一读通过提前
  大选案。在提前大选成定局情况下,12月9日巴拉克再次“突然袭击”,宣
  布辞去总理职务,意图利用法律的空子(法律规定在总理辞职情况下,60
  天内单选总理)打一个时间差,将不是本届议员而人气转旺的前总理内塔
  尼亚胡逼出局,从而形成巴拉克与利库德集团现领导人沙龙竞争的局面。
  目前,以国内反对党正组织反击,或加速解散议会,或通过特别议案,以
  使内塔尼亚胡能参加总理角逐。但不管怎么说,在未来几个月以色列大选
  (无论是只选总理还是总理议会一起选)期间,巴以关系都将处于艰难时
  期,不能排除恢复和谈的可能性,但局势的总基调仍将是冲突。

  但是,尽管巴以和平进程遭受挫折,但和平的总趋势仍是不可逆转的
  ,巴以或早或晚还是要坐到谈判桌前来,那时的谈判基础将是7月戴维营会
  谈取得的共识。沙龙要求巴拉克收回戴维营会谈时的承诺,但这是不可能
  的,这已不是谁想收回就能收回的东西。从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目前巴以
  之间的流血冲突只是和平进程取得大的突破前的阵痛。我对中东和平进程
  抱有坚定的信心。

  

巴以冲突的渊源和解决方法

巴以冲突的渊源: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公元135年,现在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镇压了犹太人的叛乱。在镇压叛乱后,哈德良将犹太人驱逐出了巴勒斯坦。在之后的1700年里,大部分犹太人并没有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在欧洲、中东、非洲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犹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繁衍生息,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历史满是被迫害、被歧视、成为他人替罪羊的悲惨遭遇。尤其在欧洲,基督教教会因为宗教原因经常指责他们,他们总是在困难时期成为一切灾祸的替罪羊,例如:犹太人遭到种族清洗和屠杀,犹太人长期遭受迫害。

2、贝尔福宣言

当今中东地区的许多纷争,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10月,英国已经和奥斯曼开战,但英国想拉拢其他协约国成员一起向奥斯曼发动进攻,尤其是渴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而奥斯曼已经统治阿拉伯人长达几个世纪。

为了拉拢阿拉伯人,英国驻埃及的高级专员麦克马洪向志在成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领袖的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承诺,如果侯赛因帮助他们尽快发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他们将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然而英国人在说服阿拉伯人帮助抵抗奥斯曼的同时,还与法国人和俄国人进行秘密协商:如果他们打败奥斯曼,将如何瓜分中东地区。1916年5月,英、法、俄三国达成秘密协议,即《赛克斯—皮科协定》,此协定规定英国人可以在打败奥斯曼后得到巴勒斯坦。

3、联合国分治决议与五次中东战争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分治决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第二,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犹太国领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

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阿拉伯国领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第三,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解决方法:

1、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一向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在阿以停火谈判中以调停者身份出现,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日内瓦和会、戴维营协议以及埃以和约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的策动之下达成的。

冷战结束后,马德里和会的召开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巴以奥斯陆协议、约以和约等都是这一阶段的成果。中东和平进程同美国的参与密不可分,但美国的作用始终具有两面性,在谈判立场上持双重标准。

2、和平谈判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巴以冲突不是对等的国家战争,而是民族冲突。并且这不仅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还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以及埃及、黎巴嫩、伊朗、沙特、叙利亚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冲突的背后是各种势力的博弈。

巴以之间的这些问题出现在英国托管时期,但这并不是无休止的战争,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通过竞争的民族主义视角来理解巴以冲突的内部逻辑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明白,巴以双方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扩展资料

巴以冲突,以色列持续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多次空袭,造成318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300枚火箭弹。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即向距加沙3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发射两枚长程“冰雹型”火箭炮,为历来哈马斯攻击的最远射程,已造成1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够了,够了,血和泪已经够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吧”,经历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话语犹在耳边,但对陷入战争的人来说,流血本身就是流血的理由。

29日,以色列坦克在加沙边界集结,酝酿发起地面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他不排除对加沙扩大军事行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则对巴勒斯坦人说:“遍地染血、到处都是烈士。可能还会有更多人受伤、牺牲,但是加沙绝不会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巴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