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哲理诗
苏轼写的哲理诗1《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苏轼写的哲理诗2《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
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苏轼江城子的原文和翻译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由于诗词作品不便于字词对应直译,为您韵译如下:
十年了你我一生一死相互之间再也不知对方,强忍悲痛不去思量,可终究还是难舍难忘。
你那一座可怜的坟茔孤零零地远在千里之外,竟让我无处向你倾诉心中的凄凉。
假使夫妻还能相逢你肯定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满脸岁月的尘埃,鬓发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忽然又回到了家乡,你坐在小屋的窗下,正在盘发梳妆。
你我默默相对惨然无语,只有流不尽的热泪挂在脸上。
料想你我年年凄然相见的处所,总是这明月凄清的夜晚,长满矮松的山冈。
贾谊论寄托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苏轼的人生际遇分析其人才观与人生观
苏轼在《贾谊论》中表达了: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的观点,认为人有才华并不很困难,难的是让自己的才华发挥作用,他认为贾谊虽有高才,但不善于处理与皇帝的关系,以及与权臣的关系,还有与自己的关系,当他失意之时不是坦然面对静待时机东山再起,而是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终至忧伤病沮。从苏轼本身的际遇来看,他自身的才华也是冠绝当代,但始终也未能得到重用,但他天性乐观,即使屡被贬谪,仍然豁达开朗,从不怨天尤人。人才不被重用不仅是和君主及本身有关,也和时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