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职业技术教育
我是技工学校的凉教习。
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又分为中职学校和中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分为高职、大专、应用型本科、技师学院。
本人所在学校挂两块牌子,一块是教育局管辖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块是人社局管辖的技工学校(现在升为技师学院了)。
先说招生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必须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技工学校可以招收社会学生。在过去,国家不限制普高招生的时候,职业学校是很难招生的,经常发生抢生源大战,因为家长固有思想觉得没出息的孩子才念职校,造成了每年只有极少数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职业学校,举个例子,我有次给一个中考只考了200多分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说让孩子上职校吧,这个成绩上了高中也很难考上大学,家长很坚决的说我家孩子考200分也要上高中。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限制普高招生数量,上职业学校不用交学费,书免费,住宿免费,这让我们职业学校迎来了春天,不夸张的说,近几年我们学校在校生数量增加近3倍。
再说发现前景,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要大力推行大国工匠。职业学校培养的就是技术型人才,除此之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技能培训,比如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等。诚然,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实习指导教师匮乏,教学设施落后于社会发展,但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职业教育人一代代的努力下,这些不足正逐渐被缩小。就业率也许很多人会说有水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技术型人才确实是我国现在的紧缺型人才,所以如果学生动手能力上有天赋就学习职业教育吧。举个真实案例,某技师学院有个学生小龙(化名),因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得了金牌,被学校破格聘为副教授,年紧20岁,做教师的明白这个意义吧,很多教师努力了一辈子也未必能升到这个位置。
最后说下国外对比吧,德国是公认的全世界职业教育做的最好的国家,也是我国一直在学习做职业教育的国家。在德国,认为人分为理论天赋型和技能(动手)天赋型,在小学教师会观察每位学生属于哪种天赋类型,小学毕业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家长一个意见,所以学生在小学毕业后就会有部分去读普教初中,部分去读技能型初中(职业教育),在德国,蓝领跟白领工资是不分上下的(不要拿个例去偏概全),技术工人同样受到重视。
国家发展需要科学家,同样也需要技能型人才,现在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打通了深造渠道,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研究生(天津某大学正在试点),中级技工学校—高级技能学校—技师学院,这两个渠道将来一定会跟普通学历教育划等号,到那时技术工人将得到比现在更高的社会地位。
什么是“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是各行各业的刚需
传统行业正以裂变的速度接受着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与经济发展休戚与共的职业教育如何参与变革,充满着挑战与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时代,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环节面临重构,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会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再造,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生产制造车间的主流技术。未来已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面对不断被颠覆的传统行业和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变化同步,履行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使命?
职业教育要有危机意识。早前有媒体报道,一家位于江苏昆山的代工企业已经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0000个工人,粗略统计显示,在昆山大约有600家企业希望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广东更是成为“机器换人”的大省。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采用更加高效的机器人生产替代人工已成大势所趋,这势必会给职业教育就业带来压力。专家预测,传统制造企业升级智能制造预计需要5到10年时间。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应对未知变化,并有所作为。这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突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创新理念,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升级,甚至超前设计。
面对日益萎缩的生源,职业教育还需要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路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过去面向培养全日制学生到面向学生和成人兼而有之。因此,职业教育要借助互联网工具,研究学生和成人,以及新型行业企业和岗位的新需求;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意识”,关注“用户体验”,以服务学生发展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出发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组织都要跟上行业企业转型发展步伐。
不过,当最慢的教育遇到最快的互联网,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求新思变更要尊重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来改变课堂,但替代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技术技能的传承,一些手工艺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的传承不能走捷径,需要现场实践,通过多个场景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习、思考、感悟技艺。综观当今世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职业教育强国。这些国家对匠心、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职业教育常被人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也因其中蕴含着工匠精神。技能只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职业教育还必须强调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地潜心钻研。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职业教育都是各行各业的刚需。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敏锐“嗅觉”,深度融入潮流,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才能化挑战为机遇。
职业技术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新一代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人才。列宁在《关于提高人民劳动生产率》中说:“提高劳动者生产素质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职业技术知识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