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西游记》里弼马温这个官职是不是约等于古代的大司马
同样和车有关的,能够买出拿提成,那叫销售,出了问题来看的,那就只能叫修车的了,两者工资不一样,待遇自然也不一样。
这弼马温一职,是孙悟空唯一一个入事业编制的职位,至于齐天大圣,那就是个名头,和宋江的替天行道一样,说个爽罢了。
弼马温的由来
这名字是玉皇大帝亲口赐封,正式官名叫“御马监正堂管事”,有不少手下:监丞、监副、典薄、力士等大小官员,负责管理天庭的天马。
老孙担了个官职,刚开始倒也起劲,日夜不睡地赶马看管,而其他工作也各有负责,典薄管草料、力士管洗马、监丞、监副辅佐催办等。
所以孙悟空就是个赶马的,马要多跑锻炼才能长肉长膘,可是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官,就连下品都不是,叫做无品,干得好了得声赞,干不好了挨顿骂,像不像现在的社畜。
那为什么玉皇大帝要改变正式官名,叫他做个“弼马温”呢?据考据,弼马温其实是“避马瘟”的同音变种。
古代的马可是硬通货,打仗、出游、赏赐、拉货都需要,明朝中后期战事频繁,养马甚至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终身职业。
家庭养马较少,但宫廷往往一养就是成百上千匹,都聚集在一起,一旦有一只出事,那就是一场大型瘟疫,所以需要避瘟,保住这类重消耗财产。
《齐民要术》里有说到:“常系猕猴于马房,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这说法有点迷信在里头,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盖猿猴性好动,最是灵敏,可以让群马多动,运动解百病,就如鲶鱼效应一样。
在运输沙丁鱼时,要在里面放一条鲶鱼,借鲶鱼好动让沙丁鱼也动起来,保持它们的活力。
大司马的由来
说完弼马温,再说大司马,虽说名字里都有个“马”字,可大司马的地位可不是弼马温能比的,我国驯服野马的时间很早,可能三代时期就有了,“大司马”一名作为官名,则在周朝。
《周礼.夏官司马》里就详细记录了大司马之职,内容很长,节选一些:
“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仆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
此外还有小司马、军司马等职,光从权责就可以看出:弼马温和大司马相比,那就是萤火之光,岂能和日月争辉?
周朝之后,大司马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还是人多事多,需要分配的责任多,官也多了起来,但基本上大司马主管的还是军事征伐,秦朝设三公,司马变成中级武官,去掉“大”字。
汉武帝后,三公逐渐改名,太尉改回大司马,还是主管军事,和将军番号匹配,如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丞相改为大司徒,权力有所下降,霍光以大将军大司马领尚书事,地位超过大司徒,权倾朝野。
两者的对比
事实上两者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一内一外,弼马温是帮玉帝养马,相当于皇家养马人,周朝的养马职位称为趣马,归太宰管理,汉朝为家马,归太仆管理,明朝有御马监,也就是弼马温正式官名的历史原型。
而司马,“司”有掌管、主持之意,自周开始,但凡和马有关的他都能管,直到汉朝时重心就主要放在军事上。
至于为什么叫司马,不叫司车,那是因为战车是周朝才开始投入战场的,而至少夏朝就已经有马,而战马又是战场上的坦克,所以叫司马,不叫司车。
作者/陈醉亭: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弼马温是什么意思
弼马温是一个官名,俗称养马的,或者又叫马官。这样取名,是为取躲避马瘟灾害的谐音。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为了马的安全健康,总把母猴尿混在马饲料里,以避马群瘟疫。
当年孙悟空被招安后,被封为“弼马温”。以为弼马温是大官,后来被取笑后,恼羞成怒,大闹天宫。天庭除了拿小官羞辱他,还用母猴尿来讽刺他,和如今骂男人“娘炮”有异曲同工之效果。孙悟空身为一个公猴儿,被骂娘炮,他能不急么?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有件文物也和弼马温有关系,也就是下图这个鸡冠壶。这个壶是辽人挂在马鞍两旁的陶瓷水壶,由皮囊壶变化过来。
辽人一开始用皮囊壶,后来和汉人沟通多了,被汉化,也开始装儒雅。他们开始用陶瓷取代动物毛皮制作。大家可以看图中皮囊壶上有骑俩猴,也是取“弼马温”之意,讨个吉利。
咱们回到主题 弼马,话说悟空百般嫌弃的“弼马温”,真的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芝麻官吗?
悟空不了解的是,弼马温官职虽小,却有大好前途!
在古代,战马是取胜利器,皇帝,尤其是好斗的皇帝,对战马很重视,比如汉武帝刘彻。
刘彻喜欢阅马,有一次阅马仪式上,其他马官在他面前唯唯诺诺走过,时不时还要偷看他一眼。除了一人目不斜视,径直走过。
此人身长九尺,器宇不凡,名叫金日磾,他本来是个匈奴王子,后来成为俘虏。
这次阅马,一朝被汉武帝看中,从此飞黄腾达,不仅一路高升,还成为皇帝女婿,最后竟成为托孤大臣。
由此可见,“弼马温”官职虽小,但有机会见皇帝,有很大的高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