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华医学史上第一个医生是谁有什么依据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医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人口繁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认真阅读他们为后人留下的著作,研究他们的学说思想和观点,对于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知识,发展中医药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扁鹊
扁鹊,本名秦越人,勃海郡人,约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尊称其为“扁鹊”。
据《史记》所载,扁鹊曾望诊过蔡桓侯的脸色,认为其有病,“不治将深”,多次提醒,蔡桓侯始终不听,拒绝及时医治,最后抱病死去。扁鹊路过虢国,听说虢太子暴死,便向太子的属宫中庶子询问病情,问明了详细情况后他断定虢太子没死,而是患了一种假死的“尸厥”症他亲去察看诊治,使太子完全康复,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对于扁鹊在中医史上的历史地位,司马迁很明确地说:“扁鹊言医,守数精明,为方者宗,后世循序,弗能易也。”中医经典著作《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但从内容看当为托名,非其亲著。
2.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因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有“张长沙”之别称。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于公元205年左右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分析了伤寒病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收载了300多首经方,这些方剂药物配伍精练,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被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世的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因而有“众方之宗,群方之祖”之称。
3. 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约生于145年,卒于 208年。他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他,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他创制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并用此对病人进行腹部手术。这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华佗十分提倡导引养生,他创编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以防病祛病。 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在中医史上也多有建树,如弟子吴普所著《吴普本草》、李当子著《李当之药录》,对中药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4. 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约生于261年,卒于341年。他是西晋著名医学家、道家、炼丹家和药物学家。
葛洪一生著作颇丰,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一部可以随身常备的实用医籍,收载药方具有廉、便、验的特点。书中所述“虏疮”,是世界上对传染病“天花”的最早记载。《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其中记载了很多丹药配方,描述了许多化学变化和炼丹设备。葛洪的炼丹术,后来传到了西欧,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发展。
5. 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死后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东南)人。生于456年,卒于536年。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为著名医药学家、道家。
陶弘景著有数部著作,但多数已佚,其一生最大的贡献是编写了《本草经集注》,该书共7卷,载药730种,它开创了将药物按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等七类分法;其次,书中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等方面的论述均有显著提高;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诸病通用药”的概念,分别列举了80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为临床医家处方用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6. 孙思邈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约出生于隋开皇元年(581),卒于唐永淳元年(682),活了102岁(也有人考证说他活了141岁)。他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有“药王”之称。
孙思邈学识渊博,医德高尚,一直熏陶着代代医家。约于唐永徽三年(652),孙思邈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后又在唐永隆二年(681)完成了《千金翼方》。两书各30卷,集前代和当时医学之大成,尤其书中单立“大医精诚”强调医德规范,被后世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对临证各科、食疗、药物学、养生学等方面均有很大成就。
7. 李东垣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卒于蒙古寿宗元年(1251)。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李东垣根据《内经》四时皆以养胃气为本的理论,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中医理论,创立了“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主张治疗以补脾胃为主,创制了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等方剂。他于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行医经验,写就《脾胃论》一书,这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经典著作,至今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
李时珍家世代业医,他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终于在1578年他60岁时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该书共52卷,190万字,载药1892种,附药图 1109幅,方剂11096首。书中校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大量错误和非科学内容,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本草纲目》不仅收载药物学知识,并且记载医理、验案、生物、矿物、化学、天文、地理、采矿及历史资料,因此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巨著。
华佗是其中最有名气的医生,人们称赞一个医生医术了得时都会称其为“华佗在世”。
扁鹊是哪个时代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扩展资料:2000多年前,司马迁曾叙述了一个“扁鹊”的故事。他说这个人姓秦,名齐之,越人。后来有人觉得齐之与越人意思似乎不通,就自作主张将“齐之”两个字给删去了,直接叫做“秦越人”。据传,秦越人以扁鹊名义出现之前,年轻时的他曾是驿舍的舍长(驿馆主事),至少在齐国某通衢大道上的驿舍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直到有一天,一位隐姓埋名,只晓得是从长桑来的老人长桑君到了这座驿舍。从那时开始,两人的交往持续了十年时间,终于在某一个夜里,长桑君把秦越人叫到房间里,将私藏的医学秘籍和一种奇药传给了他,刚交待好,长桑君遂隐身不知去向。次日,秦越人按照老人嘱咐,和着天上的露水,服下那包药,30天后,果然出现了想不到的奇事,他竟然可以隔着厚厚一堵墙,看到墙那边的人。从此以后,秦越人就给人诊病了,他的眼光能洞彻人的五脏六腑,那里面有什么症结一清二楚。就这样,秦越人成了天下诊脉使针石治病第一人,开始在齐、赵两地行医。他曾为五日不醒人事的晋国大夫赵简子诊病。后路过虢国,救活了虢太子。去齐国时,秦越人望诊齐桓侯,告诉他皮表孔隙有疾,不治恐会加重,而招致对方不悦。等到桓侯病入骨髓,已无可救药,秦越人赶紧逃离了齐国。后来,他来到秦国,秦太医令李醯(xī)嫉妒其医技,派人刺杀了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扁鹊
扁鹊的故事如何和大国工匠联系
扁鹊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医,行医诸国。《史记》当中记录整理了许多事迹。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临床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疗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神医扁鹊可以作为大国工匠的代表之一,但是文章引用需要铺垫条件。
我们现在颂扬的大国工匠精神,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特征:
1、伟大的时代背景,或如六国合纵,或如统一天下,或如民族复兴。
2、需要具备大国这个条件,小国就不行,没有规模和影响力。就算是他周游列国行医,也与“大国”这个词不符。
3、需要具备一个工匠群体,形成一种精神。突出贡献者可以代表这个群体,而这个代表未必就是当中技术水平最高。比如“铁人”王进喜。
如果把扁鹊代入春秋战国时期大环境,我们可以找到鲁班,再往后推,我们还可以引用李时珍等。
直接将扁鹊与大国工匠关联,还需要很好组织一下语言,突出扁鹊精湛的医术,特殊的贡献,及对同行和后世医学影响,否则会觉得不够充分。
扁鹊为何叫秦越人
扁鹊见蔡桓公到见秦武王之间有380年的时间,这个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正常人的寿命,所以“扁鹊”很有可能不是专指一个人,而是对医术高明人的一个尊称;而“秦越人”可能的确是卢国这个地方的一个名医,也被人叫做“扁鹊”,也或者是以一个“卢医”为蓝本虚构出来的一个秦越人,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背负了许多没能留下实名的“扁鹊”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