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小二,上一坛好酒”,古人所说的水酒大概有少度数
酒文化在中国出现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有,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时候酒已经出现,古人那个时候掌握了酿酒技术,不过都是发酵的浊酒,度数非常低,基本上比现在的啤酒估计都还要低一些,那个时候的酿酒技术只是初级的萌芽阶段,还远算不上成熟。
到了商周时期,也就是商贷晚期周代早期,三千多年前,古人掌握了新的酿酒技术,这种技术叫做曲酒技术,随后就是大量普及,这种酿酒技术的度数可以超过十多度,属于高过啤酒的度数了,这种酿酒技术持续近两千年,直到北宋时期,酿酒技术又有所改变。
北宋时期中国的酿酒技术提高,懂得使用了蒸馏酿酒技术,这个时候的酒的度数就已经比较高了,一般都是经过蒸馏一次可以达到二十度以上,经过二次蒸馏度数可以达到四五十度左右,真正的高度酒在北宋时期开始,元朝时期达到巅峰。
到了明朝事时期,中国酒水又恢复到了曲酒酿造上面,度数再一次降低,但是到了清军入关以后,由于北边的人要面对寒冷的天气,普通低度数的酒已经起不到驱寒的作用,所以清军喝的酒都是蒸馏酒,度数是比较高的 民间也开始一直使用这种方法,一直到近现代都没有改变。
现在民间的酿酒技术都还是蒸馏酒,基本上就是谷物发酵后通过蒸馏得到的酒,这种酒度数一般都是二三十度左右,属于一次蒸馏酒,但是酒头的度数是比较高的,可以超过四十多度,现在的酿酒技术发达 已经有不少脱离了蒸馏技术,所以度数可以做得很高。
古代的酒度数高低,要看时期的,北宋后期到元朝晚期之间,酒的度数一般都是二十多度,在北宋之前的时间,酒的度数在十度左右,十多度的酒的确让很多人能喝很多,就像现在的一些人,喝酒很多都不醉,主要是身体情况不一样的原因,古代当然也会存在这种很能喝的人。
不过古代并没有电视里面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坛酒,动不动就是几个好酒好菜,这些都是电视剧加工成分, 现实中的古代,古人喝酒都是小壶装,下酒菜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普通的蔬菜,肉类并不是随便大吃大喝的,所以说电视剧里面的情节古代很少出现,因为农业不发达,粮食是战略物资,都不够吃的,哪里会有太多多余的粮食用来大量酿酒呢,其实古代说不定酒里面兑水严重呢!
中国古代的有些酒为什么被称作“水酒”
所谓的水酒,其实就是用粟、麦、稻米等加酒曲糖化而成的一种带甜味的酒。
水酒,在少数民族中特别盛行,比如壮族的甜酒,高山族的姑待酒,瑶族的糖酒,藏族的青稞酒等等,都是在水酒的范畴内。
它们的共同点是略带甜味,喝着爽口宜人,但是浓度却很低,酒精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下。
与发酵后蒸馏的辣白酒不同,水酒的制作非常简单,以清水浸泡煮熟粟、玉米、稻米等,然后控出,晾凉,加入甜酒曲,淋上凉水,放在温暖干燥处,一两天就做成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水酒的解释,其实现在我们喝得米酒,醪糟等就算是米酒的一种。
古代小说里的“水酒”,其实就是在餐馆中对于诸如茶、酒等饮品的统称,和我们现在的水酒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