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义府为武则天成为皇后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知道表现在哪吗
- 武则天亲信的大臣李义府是怎么死的
-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一心腹李义府为何沦落难逃悲惨的命运
- 李义府为什么公开支持武则天当皇后
- 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的
李义府为武则天成为皇后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知道表现在哪吗
李义府是读书人,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交谈,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内心褊狭嫉妒,为人阴狠残忍。他身 居要职后,凡是与其意见相左或者对他稍有抵触者,他都会处心积虑地捏造事实,加以陷害。因为人们认为他笑中有刀,故称之为“李猫”。 他的笑里藏刀与李林甫的口蜜腹剑有得一拼,二人都出任过右相一职。都成为历史上的跳梁小丑。
实事求是地讲,李义府是有能力的,甚至不同凡响。他出身微贱,不入士族。早年以荐举入仕。但在大唐政坛上纵横驰骋,职务累迁,封过公侯,做过右相。被唐太宗与唐高宗所赏识。后来,也被我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所信赖与依重。他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仕途上主要以见风使舵会来事和自己的一支文笔晋升,应该有两把刷子!
李治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李义府就是太子舍人。以后他积极迎合高宗李治,在废黜王皇后、拥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出了大力。
李义府为武则天成为皇后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知道表现在哪里吗?
唐永徽六年,手眼通天的李义府得到一个坏消息:宰相长孙无忌已经找到了他李义府工作中的一个疏漏之处,并以此为借口,将要把他贬出京城,让他到偏僻的四川璧州出任司马一职,官家公文即将下达。
李猫纵能上蹿下跳,这次束手无策了。他罔然四顾,欲哭无泪,心如刀绞般地疼痛。他知道,如果此番离开了长安城,将永无得见天日的机会了。这辈子也许要在巴山蜀水的凄凉之地孤独终老了。
但,人不该死终有救,就在他快要崩溃的时候,王德俭给李义府透露了一个信息。这个王德俭曾与李义府一起也做过中书舍人。他告诉李义府;当今的皇上即唐高宗李治想废黜王皇后,重立武媚武昭仪为皇后。
但这件事被皇上的托孤大臣、高宗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所阻,也遭到了朝廷中大多数臣子的反对。现在,唐高宗皇帝一筹莫展,沮丧得要命。
王德俭好事做到底,又把自己在宫中值宿的日期与李义府做了调换,这样就可以保证李义府能与高宗皇帝面对面地接触了。
李猫就是李猫,他非常敏感,他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李义府利用值班之际,叩开了高宗皇帝的门,并就高宗立武昭仪为后的事,作了详细的交谈。
四面楚歌中的唐高宗,忽然获得了来自李义府的支持,精神为之一振。他立马意示到:朝廷并非铁板一块,有长孙无忌这些油盐不进的宰相,还有李义府这样投机取巧的官员,这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第二天,李义府上书,要求皇上在日理万机中体察民意,立贤惠人武昭仪为皇后,局面为之一新。
唐高宗自接见李义府后,彻底改变了此前的被动局面。在李义府旁敲侧击下,他决定用“公开秘密”的方法赢得胜利。李治把自己的诉求不再局限于“谁当皇后更合适”这样的问题上了,他把立后的事转换、升级为“谁说了算,谁应该当权”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如此,皇权的合法性被提上日程。长孙无忌宰相集团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在“废王立武”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李义府公开站出来支持皇帝,使皇帝在立后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李义府也没被贬官,反而很快成为了宰相。这是因为,关键时刻,他支持了皇帝,为皇帝击败长朝廷中,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忌立下了功劳。
永徽六年(655)十月己酉日(十三日),唐高宗下诏废后,宣布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紧接着,十九日“百官上表请立中宫”,高宗即日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李义府与许敬宗是支持废王立武的典型代表性大臣,于皇帝而言居功甚伟。
武则天亲信的大臣李义府是怎么死的
谢谢邀请。
早年的李义府是李治身边的秘书兼侍从。他能从这样一个小官最后升到宰相,靠的是将阿谀奉承进行到底和飞蛾扑火的政治勇气。
李治登上皇位后,面临以他亲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专权压制,急欲除之而后快。李义府在李治身边最久,知道他的心思,就联合其他人上书参奏长孙无忌,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是李治已经视他为心腹。
武则天被迎回宫里后,李治想立她为皇后,但是又遭到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极力反对。李义府摸准李治的心理,连夜上疏,罗织了几条王皇后的罪名,要求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李治大喜过望。
从此李义府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赏识,官运亨通。
李义府当了宰相后,得意忘形,欺男霸女,卖官鬻爵。最后被言官告发流放外地。
公元666年,李治颁发诏书大赦天下,但是其中并没有李义府的名字,李义府十分怨恨李治的无情和武则天的冷酷,最后忧愤而死。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一心腹李义府为何沦落难逃悲惨的命运
李义府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也因此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平步青云,但李义府这个人是典型的“才胜德”,“笑里藏刀”就是专为李义府设计的,也因此,李义府又被称为“李猫”。武则天做了皇后之后,李义府自恃功高,耀武扬威,甚至对李治都没有应有的礼节,最终被流放,抑郁而死。
李义府在贞观年间因为善写文章而被举荐入仕,做到监察御史,并跟随李治,643年,李治成为太子,而李义府也跟着成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这时候的李义府和来济都因为文章而被世人熟知,时称“来李”。
李治继位后,他又做了中书舍人,但是李义府是个笑里藏刀的小人,所以即便他很有才能,官职却做得不大,到655年的时候,来济已经做了宰相了,而李义府还只是处在不大不小的一个尴尬位置,而且这一年,李义府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上奏将其贬为壁州司马,在诏书还未下到门下省的时候,李义府还想搏一搏,就问计于王德俭,还真让他问对人了,王德俭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当时的李治和武则天正为一件事伤脑筋,那就是如何让武则天当上皇后,中宫易主是大事,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后宫,还有外廷的权力洗牌。而李治和武则天已经为此事找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硬是让李治说不出口,但态度确实很明确,不同意。长孙无忌代表了朝中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尤其是当时的权贵,他们都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不动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时候,李义府出现了,王德俭告诉他李治的烦心事,想立武则天又担心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这个时候有人出来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话,说不定就会一步登天。所谓“富贵险中求”。
于是李义府当机立断上表请求废王立武,果然李治不仅没有外放李义府,还让他做了中书侍郎,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李治对待李义府的态度打破了朝廷官员的观望态度,那些中小官员纷纷站队武则天,其中许敬宗官职最大,这群人为了打破固有的阶级坚定的站在武则天这一边,最终李绩偏向李治,武则天如愿做了皇后。
而李义府也顺理成章成为李治身边的红人,也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渐渐地,李义府就开始自恃功高,处处耀武扬威,甚至干涉断狱,因为看上了狱中的淳于氏,就让大理丞私放淳于氏,后来被检举,李义府逼着大理丞自杀,销毁证据,李治明知是李义府的错,却将弹劾李义府的人外放,而给李义府升官。
李治和武则天的庇护让李义府更加无法无天,他利用职务之便卖官鬻爵,广结朋党,大肆敛财,李治有心压压他的气焰,在又一次争端中,将李义府贬官,只是李义府还是我行我素,在他升任右相之后,有次李治忍无可忍告诫李义府,让他收敛一些,李义府竟当场变脸,直接问李治是谁在造谣,在李治不说的情况下扭头就走。完全忘了君臣之别。
这时候其实李治已经不愿意再纵容李义府,之后的一件事直接让李义府的好日子到了头,李义府请术士杜元纪望气,企图窥视天机,这在当时等同谋反,于是在被人检举后,李治将其流放,而且是遇赦不还的那种流放。这一年是663年,三年后李治封禅泰山,大赦天下,李义府满心期盼自己能在赦免还乡之列,然而并没有,返乡无望的李义府郁郁不乐,很快患病去世。
李义府为什么公开支持武则天当皇后
此举完全是政治投机。当时把持朝庭的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权贵集团,李义府出身寒门根本就巴结不上难以升迁,只好另辟蹊径伺机而动。高宗改立皇后是个信号,实质上就是要逐步削弱和解除权贵集团的控制。在满朝文武极力反对的情势下,李义府出场了,他公开迎和高宗支持改立武氏为后。投机取巧赌上一把,岂能放过这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的
这两个跳梁小丑在立武媚为后时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不是他俩让武媚为皇后的!
在废黜王皇后立武媚为皇后之前,李治和武媚多次暗示、讨好,甚至贿赂长孙无忌,他是皇帝李治的亲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李治与武媚殷切地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但这个死老头子油盐不进,并不动心。
长孙无忌不仅是开国元勋,朝廷重臣,还是当时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关陇集团自曹魏开始,历经四百余年,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关陇集团能稳固皇权也严重制约皇权。 隋朝立国后,隨文帝杨坚曾处心积虑地以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目的就是限制关陇集团的力量,但遭到抵制。唐太宗李世民的《氏族志》的颁布其实也是对关陇集团力量的一次打压,但并没根除。到了李治时代, 关陇集团才彻底败亡,庶族集团才逐步走向历史前台,这有李义府、许敬宗的功劳。
显庆四年,在李义府、许敬宗的鼓噪下,经李治下旨,唐中央决定新编《姓氏录》替代贞观年间的《氏族志》。——这事看似不起眼,实质上是武则天、李义府等寒门庶族集团,有计划、分步骤打压关陇集团的一次政治事件。 《姓氏录》将《氏族志》中“不入流”的武姓氏族列入第一等氏族,并录入了五品以上的官员的家族,而唐初有规定:不在《氏族志》中的家族子弟是没资格出仕的。——《姓氏录》无形中取消了关陇集团的特权身份!
立武则天为后之时,李义府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即将离开京城。李义府知悉李治立武则天为后遭到长孙无忌的抵制时,决定暂不出京,开始投其所好,立即叩门上表,请求李治废王立武。当时孤立无援的李治一见李义府支持自己,立即改变初衷,将他留居原职。 因为 长孙无忌之所以反对“废王立武”,原因之一,便是武则天身份低微,武则天的老爸只是个荆州都督,商人出身,所以不配当皇后。
精明的李义府知悉原委后,及时给李治上了封奏折,把群臣反对李治废王立武之事转变为庶族寒门集团与关陇集团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一招,李义府不仅让大多数朝臣在“废王立武”一事上闭嘴,还在李治和武则天面前抬高了身价。
显庆四年,在李义府、许敬宗的鼓噪下,经李治下旨,唐中央决定新编《姓氏录》替代贞观年间的《氏族志》。——这事看似不起眼,实质上是武则天、李义府等寒门庶族集团,有计划、分步骤打压关陇集团的一次政治事件。 《姓氏录》将《氏族志》中“不入流”的武姓氏族列入第一等氏族,并录入了五品以上的官员的家族,而唐初有规定:不在《氏族志》中的家族子弟是没资格出仕的——《姓氏录》无形中取消了关陇集团的特权身份!
许敬宗原是李治当太子时的右庶子,“废王立武”,许是坚定的支持者,但遭到长孙无忌呵斥与蔑视,却赢得了武媚的好感。 许敬宗还对人宣扬:“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就想换老婆,何况天子欲立后乎?这是皇帝家事啊。”,此话上达天听后,李治觉得他有水平,将“立后“国之大事”,变成了“家之小事”——何必要听别人的呢!从而更加坚定了李治废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