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三国时天下一共分为多少个州
- 说说三国曹魏的官制制度
- 除了总督之外,历朝历代还有哪些官职属于地方大员或者封疆大吏权利最大的是哪一个
- 求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详细官职表官职表
- 单车欲问边读音
- 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个官职更大依据是什么
三国时天下一共分为多少个州
现在,我国有很多带有“州“字的地名,比如徐州、扬州、杭州、荆州、鄂州、广州等。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州是长期实行的区划单位。早在大禹治水时,就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到了东汉末年,各个州的刺史或者州牧,不少都成为了一方诸侯,比如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兖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绍等。
在汉末三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实力强弱,和他占据了多少个州存在直接的关系。比如袁绍一度占据幽、并、冀、青这四州之地,所以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
在汉末三国时期,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东汉十三州的情况。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曹魏先将凉州改为雍州,后又从雍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立凉州,并且,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因此,这就相当于多出来了两个州,所以,在三国时期,天下一共分为十五个州,也即要比东汉十三州多出两个州。当然,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在实际上的疆域范围上,则没有太大的变化。
首先,就曹操来说,不同时期,其所占据的州的数量自然是不同的。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自公元192年开始,曹操拥有了兖州这一州之地。兖州大致位于古黄河和济水之间。
在兖州的基础上,曹操击败或者消灭了刘备、吕布、袁术、袁绍、马超等众多诸侯,也即黄河流域的州,基本上都被曹操所占据了。到了公元220年,也即曹魏正式建立的时候,其拥有凉州、雍州、司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区。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三国时期天下分为十五个州,曹操所在的曹魏,一度涉及了12州。当然,在这12个州中,曹魏在荆州、扬州只是占据部分地区,特别是荆州这个州,其大部分地区则是被东吴所占据的。
但是,不管怎样,疆域涉及12个州的曹魏,在整体实力上无疑碾压了蜀汉和东吴,也即蜀汉和东吴的疆域看似辽阔,实际上拥有的州的数量,则是屈指可数的,这也是蜀汉和东吴结盟抗衡曹魏的根本原因。
蜀汉原本是地跨荆、益二州,这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定下的目标。但是,公元220年,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了。不过,建兴七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得到二郡。在三国时期,武都、阴平这两个郡属于曹魏的雍州,因此,可以说蜀汉在益州之外,还一度占据了雍州的部分地区。但是,即便这样,蜀汉所拥有的州的数量,依然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少的了。所以,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整体实力自然也是最弱的。
公元196年,汉献帝在许昌定都以后,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被任命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自此之后,孙策平定江东六郡,攻占了扬州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东吴势力的核心地区。在孙策去世后,孙权一方面步步蚕食荆州,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另一方面,孙权则收复了割据交州的士燮,促使交州成为东吴的疆域。
公元226年,士燮去世后,吴国将南岭以南诸郡以今广西北海市合浦为界,交州辖今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以北广州,以南为交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由此,通过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东吴拥有的州的数量,自然增加到了四个,分别是扬州、荆州、交州、广州。其中,交州和广州基本上是被东吴全据的,至于荆州和扬州的部分地区,则落入到曹魏手中,比如曹魏拥有荆州的襄樊、扬州的合肥等地。
综上,三国时期,天下共分为15个州,要比东汉十三州多出2个州。在这15个州中,曹操占据12个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区;蜀汉占据2个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区;东吴占据4个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区。而州的数量多少,基本上和三国的实力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曹魏
州制度
曹操以司隶校尉所辖地区置司州,这是十三州中最后正式命名的州。司州辖三辅、三河、以及弘农等七郡。司隶校尉的属官有参军、都官从事、功曹从事、诸曹从事、部郡从事、武猛从事、督军从事、主簿、录事、门下书佐、省事、记室书佐、诸曹书佐等。司州的设置在曹丕称帝之后延续了下来。
司州之外,沿汉制将所控制的幽凉兖冀并徐青豫雍九州,再加上只占据部分郡县的荆、扬二州,合司州为十二州。设刺史(间改州牧),作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内地诸州刺史不加将军号、无节,第三品,俗称单车刺史(带假节、持节、使持节衔的刺史出巡另备一车以载皇帝赐予的节)。边地诸州刺史根据本地区军事重要性和刺史本人的身份,分别授予假节、持节、使持节、督某州诸军事、都督某州诸军事的头衔,节与督、都督可以分别组合。节衔的不同表示权力的轻重、督、都督的不同表示官阶的高下。假节者,战时可以不经上请直接处人死刑;持节者,不论战时平时都可以不经上请直接将没有官位的人处死;使持节者,不论战时平时都可以不经上请直接将二千石以下官民处死。加督者,官位进一品;加都督者,进二品。至于加将军号者,权势尤重,往往为方面统帅,统领边地诸州。例如司马懿出御东吴时,以骠骑将军领荆州刺史、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击败孙权进攻后,转镇长安,备御诸葛亮,此时的官阶为骠骑将军领雍州刺史、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说明因功升迁了一级。至于239年(景初三年),受魏明帝遗诏辅政,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这里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总司令了。
曹魏对于蜀汉控制的益州、梁州(自益州析置)与东吴控制的扬州、荆州、交州也分别任命刺史,史称遥领。遥领的制度蜀汉、东吴也存在。
刺史的属官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郡国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督邮、主簿、帐下督、门亭长、书佐、计吏等。另置大中正一人,掌品评人物,以定其高下。
郡制度
曹魏定都洛阳,特置河南尹,第三品,具体职掌与太守同。
州以下为郡。郡置太守一人为行政长官,第五品。边郡太守往往加将军号以领军。郡以郡丞为副长官(边郡称长史),第八品,兼本郡中正。郡都尉为本郡军事主官,第五品,内郡置一人,边郡、大郡置二人并增置司马一人第八品。
太守属官有功曹掾,五官掾、上计掾、门下掾、文学掾、文学祭酒、督邮、主簿、主记、门下书佐、纲纪、循行等。都尉属官与太守同。
县、乡制度
郡以下为县。县按所辖人口多寡分三等。高者置县令一人,第六品,丞一人,第八品,尉二人,第九品;次者置县令一人,第七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低者置县长一人,第八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县的属吏有各类掾史祭酒。
县之下置乡,乡置有秩、三老各一人,第八品。较小的乡置啬夫一人,第九品。
蜀汉
蜀汉置司隶校尉,但仅为加官虚衔,遥领司州,无具体职责,张飞本兼此职,后由诸葛亮继任。益州初置牧,管辖益州范围内军民政务以及下属各郡县,由诸葛亮兼任。诸葛亮死后,废牧置刺史。后主建兴七年(229年),东吴蜀汉相约预分天下,曹魏之兖、冀、并、凉四州分属于蜀汉,也置刺史遥领。荆州、雍州刺史时置时废。主要的地方官也就是益州刺史,其属官最多,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议曹从事、劝学从事、典学从事、部郡从事、督军从事,前、后、左、右部司马、主簿、书佐等。
州以下置郡、郡置太守、都尉。犍为郡置属国都尉,牂柯郡置五部都尉,阴平郡有关都尉,巴东郡置江关都尉。郡吏可考者有功曹掾、史、五官掾、师友祭酒、督军从事、门下书佐、主簿等。县乡建制等与东汉无异。
孙吴
州属官见于文献记载的,仅有部郡从事、师友从事、大中正。
郡设太守、都尉,所属有功曹掾、门下书佐、门下循行等。县以下制度略如东汉。东吴爵禄制度也不发达,唯置王、侯二等爵,无禄。
说说三国曹魏的官制制度
三国曹魏的选官制度有三种,曹操时期的察举制和唯才是举,曹丕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一、察举制
察举制度是汉武帝建立的,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消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朝廷的人才选拔权力实际就落在了曹操的手上。所以曹操能依靠“中央”的名义将全国有真才实学、有高贵品德或是有崇高社会威望的人才征辟到自己的麾下。比如说,毛玠、徐奕、郑浑等人都是因为小有名气才得到曹操征辟;华歆和王朗原本是孙策的上宾,曹操一纸征令就把他们收到身边;司马懿也是曹操通过察举制调到身边的。
二、唯才是举
察举虽然能突破个人出身和社会背景的拘束,但是察举制对个人的品德要求很高,它的施行也依赖地方望族和州郡长官,容易导致天下部分贤士不能入仕。面对这种局面,也是为满足乱世中人才的需要,曹操才颁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即是说,不管你品德言行如何,有才能我就敢用你。这样,通过“唯才是举”,只重才能不问品行,曹操笼络了大批人才。像行为不检的郭嘉、傲慢的杜畿、贪财的蒋济、刚戾的程昱、好色的周逵等等。
三、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时期建立的,是陈群的构想。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考核的是家世背景、品行和才能,其中才能的考核比重是最低的!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朝廷的实际权力被削弱,士族势力开始壮大,甚至是到了左右天下的局面。比如说,东晋是依靠王、顾、贺等门阀士族才建立和统治的,代表人物有王导、王敦、顾荣和贺循等;李渊的唐王朝建立也是依靠关陇八大氏族;各朝各代想消灭士族势力都没成功,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直到在元朝才消灭干净。
除了总督之外,历朝历代还有哪些官职属于地方大员或者封疆大吏权利最大的是哪一个
封疆大吏指古代地方权利最高的一级长官,掌管着一方军政、财政、人事等大权,在中央管理弱化时,就完全可以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由于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所以封疆大吏的职位也在不停的变换,如在不同朝代刺史、节度使、总督、巡抚都能成为封疆大吏。
①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地方官员任命全部依靠中央,地方权利最大的就是郡守。
②汉朝
采用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初期地方权利最大的是封国。像淮阴侯韩信一类的大将,都有自己的封土,中央政府对封国采取薄税制度,休养生息,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很大,刘氏家族封王更多,最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汉武帝时开始采用推恩令有效削藩,此后地方权利最大的是刺史。
③唐朝
采用“九品中正制”,后期出现权利最大的地方大员就是节度使。节度使本来是皇帝派驻地方、“节度”地方官员行为、监督地方税收、防止叛乱的“特派员”,拥有军权、财权,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大。
④明清
明清两代的布政使、按察使、总督、巡抚,由皇帝亲自任命,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镇抚一方的要员,所以把他们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相比拟。其中布政使、按察使又称方面大员。
总之,“封疆大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唐朝是节度使、刺史,宋朝是转运使,明朝是布政使,清朝是驻防将军、总督、巡抚、提督。
求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详细官职表官职表
万石 太师 太傅 太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前后左右将军 中二千石 太常 光禄勋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卫尉 执金吾 真二千石 诸侯相 詹事 二千石 太子太傅 太子少傅 詹事 将作少府 大长秋 长乐少府 长信少府 典属国 水衡都尉 京兆尹 左 冯翊 右扶风 京辅都尉 左辅都尉 右辅都尉 司隶校尉 诸侯相 郡太守 长信中太仆 诸侯太傅 诸侯 御史大夫 诸侯中尉 中少府 左曹 右曹 大郡都尉 州牧 长陵令 城门校尉 中垒校尉 屯骑校尉 步兵校尉 越骑校尉 长水校尉 胡骑校尉 射声校尉 虎贲校尉 比二千石 丞相司直 光禄大夫 五官中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监羽林中郎将 西域都护 奉都 尉驸马都尉 骑都尉 郡都尉 护军都尉 千石 丞相长史 大司马长史 御史中丞 太常丞 光禄丞 卫尉丞 太仆丞 大鸿胪丞 宗正丞 大司农丞 少府丞 廷尉正监 廷尉左丞 廷尉右监 诸侯郎中令 诸侯仆 万户县令 将军长史 执金吾丞 比千石 太中大夫 郎中车将 郎中户将 郎中骑将 谒者仆射 期门仆射 比八百石 谏大夫 六百石 将作少府丞 詹事丞 水衡都尉丞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京兆丞 左冯翊丞 右扶风丞 京辅都尉丞 左辅都尉丞 右辅都尉丞 郡长史 州刺史 郡太守丞 郡都尉丞 万户县令 朔方刺史 太子门大夫 太子 庶子 太常掌故 武骑常侍 公车司马令 大厩令 未央令 家马令 车府令 路軨令 骑马令 骏马令 式 道左候 式道右候 式道中候 廪牺令 闾师 比六百石 博士 议郎 左中郎 右中郎 五官中郎 戊已校尉 太子洗马 谒者 五百石 县长 四百石 县丞 县尉 比四百石 五官侍郎 左侍郎 右侍郎 三百石 次县长 比三百石 五官郎中 左郎中 右郎中 二百石 左冯翊卒史 县丞 县尉 百石 御史属 左右内史卒史 郡国五经卒史 大行卒史 长安游缴 长安狱吏 比百石 斗食佐史 *本表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写成。 (二) 三国魏职官品位表* 第一品 黄钺大将军 三公 诸国王、 公、 侯、 伯、 子、 男大丞相 第二品 诸四征、 四镇、 车骑、 骠骑将军 诸大将军 第三品 侍中 散骑常侍 中常侍 尚书令 左、 右仆射 尚书 中书监、 令秘书监 诸征、 镇、安、 平将军 光禄大夫 九卿 司隶校尉 京兆、 河南尹 太子保、 傅大长秋 太子詹事 中领军 诸县侯 龙骧将军 征虏将军 辅国将军 第四品 城门校尉 武卫、 左卫、 右卫、 中坚、 中垒、 骁骑、 游骑、 前军、左军、右军、 后军、 宁朔、建威、建武、 振威、 振武、 奋威、 奋武、 扬威、扬武、 广威、 广武、 左右积弩、 积射、 强弩等将军 护军 监军 五营 校尉 南、北、东、西中郎将 御史中丞 都水使者 州领兵刺史 乌丸、诸匈奴、 护羌蛮夷等校尉 诸乡侯 第五品 给事中 给事黄门侍郎 散骑侍郎 中书侍郎 谒者仆射 虎贲中郎将 符节令 冗从仆射 羽林监 太 子中庶子 太子庶子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仆 太子卫率 诸军司 北军中候 都督护军 西域校尉 西 戎校尉 礼见诸将军 鹰扬、折冲、 轻车、虎烈、宣威、威远、 宁远、 伏波、虎威、 凌江等将军 太学博士 将兵都尉 牙门将 骑督 安夷、抚夷护军 郡太守 国相、内史 州、郡、国都尉 国子祭酒 诸亭侯 州 单车刺史 第六品 尚书左、 右丞 尚书郎中 秘书丞、郎 著作郎 治书侍御史 部曹侍御史 诸督军 奉车、 驸马都尉 诸 博士 公府长史、 司马 骠骑将军长史、 司马 车骑将军长史、 司马 廷尉正、监、平 将兵助郡尉置司马史 卒者 诸护军 太子侍讲 太子门大夫 太子中舍人 太子常从虎贲督、 司马督 水衡、 典虞、 牧官都尉 司 盐都尉 度支中郎将、 校尉 司竹都尉 材官校尉 骠骑、车骑、卫将军府从事中郎 四征镇公府从事中郎 公车令 诸县、 署令千石者 千人督校尉 督守殿内将军 殿内典兵 黄门冗从仆射 诸关内名号侯 诸王、 公友 第七品 期门郎 诸国公谒者 殿中监 诸卿、 尹丞 诸狱丞 太子保、 傅丞 诸军长史、司马秩六百石者 护羌、 戎、 蛮、 夷、 越、 乌丸校尉长史 护羌、 戎、 蛮、 夷、 越、 乌丸校尉司马 诸公正、 行参军 诸大将军正、 行 参军 诸持节督正、 行参军 二品将军正、 行参军 门下督 中书通事舍人 尚书曹典事 中书佐著作郎 太 子洗马 北军中候丞 城门、五营校尉司马 宜禾、 伊吾都尉 度支都尉 典农都尉 诸封公保、 傅、 相、 郎中 令及中尉、 大农 监淮海津都尉 诸国文学 太子食官令、 舍人 单于率正 都水参军 诸县令、 相秩六百石 以上者 左、 右都尉 武卫、 左卫、 右卫长史 武卫、 左卫、 右卫司马 京城门候 诸门候副 散牙门将 部 曲督 殿中中郎将、 校尉 尚药监 尚食监 太官食监 中署监 南、 北军监 中廷御史 禁防御史 小黄门 诸署长 谒者 灵芝园监 黄门署丞 中黄门 太中、 中散、 谏议三大夫 议郎 三台五都侍御史 太庙 令诸公府掾、 属诸府记室 符玺郎 门下郎 中书主事通事 第八品 尚书、 中书、 秘书、 著作各省署之主书、 主图、 主谱令史 太常斋郎 京城门郎 四安、 四平将军长史 四安、 四平将军司马 三品将军正、行参军 四品将军正、行参军 郡丞 西域戎部译长 诸县、 署令千石以上 者丞 州、 郡、 国都尉司马 司盐、 司竹监丞 水衡、 典虞、 牧官都尉司马 材官校尉司马 秘书校书郎 东 宫摘句郎 诸杂署长 关谷长 王太妃、 公主家令 诸部护军司马 王、 郡公诸杂署令 国子、 太学助教 诸 京城四门学博士 诸国常侍、 侍郎 殿中都尉司马 殿中羽林郎 左、 右、 度支中郎将司马 黄门从官 诸杂 号宣威将军以下五品将军长史、 司马 兰台、谒者、都水使者令史 门下禁防 校尉部司马 军司马 假司马 诸乡有秩、 三老 诸州郡防门 尚书、 中书、 秘书令史 第九品 兰台、殿中、 谒者及都水使者书令史 诸县令、长、相 关谷塞尉 仓簟河津督监 殿中监典事 总章戏 马监 诸纸署监 王郡公侯诸署长 司理治书 异族封公世子庶子 国谒者大夫 诸署丞 诸王太妃及公主家 仆、 丞公主行夜督郎 太庙令行夜督郎 太子掌固 主事候郎 王官舍人副散部曲将 武猛中郎将、校尉 别部司马、 军司马、 假司马 * 本表据《通典》、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而作。 (三) 晋代职官品位表* 第一品 公诸位从公者 开国郡公、 县公 第二品 特进 骠骑、 车骑、 卫将军 诸大将军 诸持节都督 开国县侯、 伯、 子、 男 第三品 侍中 散骑常侍 中常侍 尚书令、仆射 尚书 中书监、 令秘书监 诸征、 镇、 安、平将军 中军、 镇军、抚军、 前、 后、 左、 右、 征虏、辅国、 龙骧等将军 光禄大夫 诸卿、 尹太子保、 傅大长秋 太子 詹事 司隶校尉 中领军 中护军 县侯 第四品 武卫、左卫、右卫、 中坚、 中垒、骁骑、游击、 前军、左军、右军、后军、 宁朔、建威、振威、奋威、 扬 威、广威、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等将军 五营校尉 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将军 城门校尉 护 军监军 东、西、南、北中郎将 州刺史领兵者 护匈奴中郎将 护羌、戎、夷、蛮、越、乌丸校尉 御史 中丞 都水使者 乡侯 第五品 给事中 给事黄门侍郎 散骑侍郎 中书侍郎 谒者仆射 虎贲中郎将 冗从仆射 羽林监 太子中庶子 太子庶子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 太子仆 太子卫率 诸军司 北军中候 西域校尉 礼见诸将军 鹰 扬、折冲、轻车、武牙、威远、宁远、虎威、材官、伏波、凌江等将军 牙门将 骑督 安夷、抚夷护军 郡 太守 国相、 内史 州、郡、 国都尉 亭侯 第六品 尚书左、右丞 尚书郎 治书侍御史 侍御史 诸督军 奉车、驸马、骑等都尉 诸博士 公府长史、司 马、从事中郎 二品将军、诸大将军、特进、都督、 中护军之长史及司马 廷尉正、监、平 秘书丞 秘书郎 著作郎 黄沙治书侍御史 诸护军长史、司马 水衡、典虞、牧官、典牧、司盐都尉、度支中郎将、校尉 材 官校尉 王郡公侯郎中令及中尉、大农 王傅、师 王国将军 诸县令秩千石者 太子门大夫、中舍人、司马 督太子常从虎贲督 千人督校尉 督守殿中将军 黄门令 黄门冗从仆射 关内名号侯 第七品 殿中监 诸卿、 尹丞 符节御史 黄沙典事 太子保、 傅、 詹事丞 诸军长史、 司马秩六百石者 护匈奴 中郎将长史、司马 护羌、 戎、 夷、 蛮、越、乌丸校尉长史 护羌、戎、夷、 蛮、 越、 乌丸校尉司马 北军中候 丞城门、五营校尉司马 宜禾、伊吾都尉 监淮海津都尉 中书通事舍人 尚书典事 太子洗马、食官令、 舍人 诸县令秩六百石者 左、 右都候 阊阖门司马 城门候 大官食监 中署监 小黄门 诸署令 谒者 黄门诸署丞 中黄门 太中大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议郎 关外侯 第八品 门下中书主事通事 散骑、 集书、 中书、 尚书、秘书、 著作诸省之治书、 主书、 主图、 主谱令史 郡丞 四安、 四平将军长史 四安、 四平将军司马 水衡、典虞、 牧官、 典牧都尉司马 材官校尉司马 州、郡、 国 都尉司马 司盐、司竹监丞 诸县令、长 关谷长 诸县、署令千石者之丞、尉 王郡公侯诸侍郎、诸杂署令 王太妃、公主家令 副散督司马、长史 部曲将 羽林郎 黄门从官 杂号宣威将军以下 第九品 兰台、 谒者、 都水、 黄沙令史 门下、 散骑、 中书、 尚书、 秘书令史 殿中、 兰台、 谒者、 都水、 黄沙书 令史 诸县、署令长之丞、 尉关谷塞护道尉 王郡公侯诸署长 司理治书 中大夫 署丞 王太妃家丞、仆、 舍人 公主家丞、仆、舍人 副散部曲将 武猛中郎将、 校尉 别部司马、 军司马、 军假司马 * 本表据《通典》、 《晋书·职官志》而作。 (四)南朝宋职官品位表* 第一品 太傅 太保 太宰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马 大将军 诸位从公者 第二品 特进 骠骑、 车骑、卫将军 诸大将军 诸持节都督 第三品 侍中 散骑常侍 尚书令 尚书仆射 尚书 中书监、 令秘书监 诸征、 镇、 安、 平将军 中军、镇军、 抚军、前、 后、 左、 右、 征虏、冠军、 辅国、 龙骧等将军 光禄大夫 诸卿、 尹太子太傅 太子少傅 大长 秋太子詹事 领军 护军 县侯 第四品 左卫、右卫、骁骑、游击、 左军、 右军、 前军、 后军将军 左、右中郎将 屯骑、 步兵、 越骑、 长水、 射 声等五校尉 宁朔、 建威、 振威、 奋威、 扬威、广威、 建武、 振武、 奋武、 扬武、 广武将军 东、 西、 南、北 中郎将 刺史领兵者 戎、 蛮校尉 御史中丞 都水使者 乡侯 第五品 给事中 黄门、散骑、 中书侍郎 谒者仆射 虎贲中郎将 冗从仆射 羽林监 积射、 强弩将军 太子中 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仆、卫率 鹰扬、折冲、轻车、扬烈、 宁远、材官、伏波、凌江将军 刺史不领 兵者 郡太守 国内史、相 亭侯 第六品 尚书丞 尚书郎 治书侍御史 侍御史 奉车、驸马、骑等三都尉 博士 抚军将军以上及持节都督、领 军、护军之长史、司马 公府从事中郎 廷尉正、监、评 秘书丞 秘书郎 著作郎 王、国公之郎中令、中 尉、大农、 师、 友、文学 诸县、 署令千石者 太子门大夫 殿中将军、 司马督 杂号护军 关中侯 第七品 谒者 殿中监 诸卿、尹丞 太子傅丞、詹事丞、卫率丞 诸军长史、 司马秩六百石者 诸府参军 戎、 蛮府长史及司马 公府掾、属 太子洗马、舍人、食官令 诸县令六百石者 第八品 内台正令史 郡丞 诸县、 署长 杂号宣威将军以下 第九品 内台书令史 外台正令史 诸县、 署之丞、 尉 * 本表据《宋书·百官志》、《通典》而作。 (五)南朝梁职官品位表* 十八班 丞相 太宰 太傅 太保 大司马 大将军 太尉 司徒 司空 十七班 诸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者 左、 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者 十六班 尚书令 太子太傅 左、 右光禄大夫 十五班 尚书左仆射 太子少傅 尚书仆射、右仆射 中书监 特进 领军将军 护军将军 十四班 中领军 中护军 吏部尚书 太子詹事 金紫光禄大夫 太常卿 十三班 中书令 列曹尚书 国子祭酒 宗正、 太府卿 光禄大夫 十二班 侍中 散骑常侍 左、 右卫将军 司徒左长史 卫尉卿 十一班 御史中丞 尚书吏部郎 秘书监 通直散骑常侍 太子左、 右卫率 左、右骁骑将军 左、右游击将军 太中大夫 皇弟皇子师 司农、 少府、 廷尉卿 太子中庶子 光禄卿 十班 给事黄门侍郎 员外散骑常侍 皇弟皇子府长史 太仆、大匠卿 太子家令、率更令、仆 扬州别驾 中 散大夫 司徒右长史 云骑、 游骑将军 皇弟皇子府司马 朱衣直阁将军 九班 尚书左丞 鸿胪卿 中书侍郎 国子博士 太子庶子 扬州中从事 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 大舟卿 大 长秋 皇弟皇子府谘议 嗣王府长史 前军、 左军、右军、 后军及嗣王府司马 庶姓公府长史、 司马 八班 秘书丞 太子中舍人 司徒左西掾 司徒属 皇弟皇子友 散骑侍郎 尚书右丞 南徐州别驾 皇弟皇子 公府掾、 属皇弟皇子单为二卫司马 嗣王、 庶姓公府从事中郎 左、 右中郎将 嗣王、庶姓公府谘议 皇弟 皇子之庶子府长史、 司马 蕃王府长史、 司马 庶姓持节府长史、 司马 七班 屯骑、 步兵、越骑、长水、 射声等五校尉 太子屯骑、太子步兵、太子翊军等东宫三校 皇弟皇子府中录 事、 中记室、 中直兵参军 南徐州中从事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蕃王府谘议 六班 太子洗马 通直散骑侍郎 司徒主簿 尚书侍郎 著作郎 皇弟皇子府功曹史 五经博士 皇弟皇子府录 事、记室、中兵参军 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兖五州别驾 领军长史、司马 护军长史、司马 嗣王府、 庶姓公府掾属 南台治书侍御史 廷尉正、监、平 谒者仆射 太子门大夫 庶姓公府谘议 嗣王府中录事、 中记室、 中直兵参军 庶姓公府中录事、 中记室、 中直兵参军 五班 尚书郎中 皇弟皇子文学及府主簿 太子太傅丞 太子少傅丞 太常丞 皇弟皇子湘、豫、 司、益、 广、 青、衡七州别驾 皇弟皇子荆、江、 雍、郢、南兖五州中从事 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兖五州别驾 皇 弟皇子国郎中令 虎贲中郎将 冗从仆射 羽林监 太子旅贲中郎将 太子冗从仆射 嗣王府功曹史 庶姓公 府录事、记室、 中兵参军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中录事、 中记室、 中直兵参军 蕃王府中录事、 中记室、 中直兵 四班 给事中 皇弟皇子府正参军 中书舍人 建康正、 监、 平皇弟皇子北徐、 北兖、梁、交、 南梁五州别驾 皇弟皇子湘、 豫、 司、 益、 广、青、衡七州中从事 嗣王庶姓湘、 豫、 司、 益、 广、 青、 衡七州别驾 嗣王庶 姓荆、江、雍、 郢、南兖五州中从事 宗正、太府、卫尉、 司农、 少府、廷尉、 太子詹事等丞 积射、强弩将 军太子左、 右积弩将军 皇弟皇子国大农 嗣王国郎中令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蕃王府功曹史 皇弟皇子之 庶子府、蕃王府录事、记室、 中兵参军 嗣王府 庶姓公府主簿 三班 太子舍人 司徒祭酒 皇弟皇子公府祭酒 员外散骑侍郎 皇弟皇子府行参军 太子太傅五官、 功曹、 主 簿太子少傅五官、 功曹、 主簿 左、 右卫将军司马 公车令 胄子律博士 皇弟皇子越、 桂、 宁、 霍四州别 驾皇弟皇子北徐、北兖、 梁、 交、 南梁五州中从事 嗣王庶姓北徐、 北兖、 梁、交、南梁五州别驾 嗣王庶姓 湘、 豫、 司、 益、 广、 青、 衡七州中从事 嗣王府、 庶姓公府正参军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蕃王府主簿 武卫 将军 光禄丞 皇弟皇子国中尉 太仆、 大匠丞 嗣王国大农 蕃王国郎中令 庶姓持节府中录事、 中记室、 中直兵参军 北馆令 二班 秘书郎 著作佐郎 扬、 南徐州主簿 嗣王府、庶姓公府祭酒 皇弟皇子单为领军、 护军、 太子詹事、 左 卫将军、 右卫将军等职之五官、 功曹、 主簿 太学博士 皇弟皇子国常侍 奉朝请 国子助教 皇弟皇子越、 桂、 宁、 霍四州中从事 皇弟皇子荆、 江、 雍、 郢、 南兖五州主簿 嗣王庶姓越、 桂、 宁、 霍四州别驾 嗣王 庶姓北徐、 北兖、 梁、 交、 南梁五州中从事 鸿胪丞 尚书五都令史 武骑常侍 材官将军 明堂、 二庙、 帝 陵令 嗣王府、 庶姓公府行参军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正参军 蕃王国大农 庶姓持节府录事、 记室、 中兵参军 庶姓持节府功曹史 一班 扬、 南徐二州西曹、 祭酒从事 皇弟皇子王国侍郎 嗣王国常侍 扬、 南徐州议曹从事 东宫通事舍人 南台侍御史 大舟丞 二卫属下殿中将军 太子二率属下殿中将军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蕃王府行参军 蕃王 国中尉 皇弟皇子湘、 豫、 司、 益、 广、 青、 衡七州主簿 皇弟皇子荆、 雍、 郢南兖四州之西曹、 祭酒、 议 曹从事 皇弟皇子江州西曹、 议曹、 祭酒、 部传从事 嗣王庶姓越、 桂、 宁、 霍四州中从事 嗣王庶姓荆、 江、 雍郢、 南兖五州主簿 庶姓持节府主簿 汝阳、 巴陵二国郎中令 太官、 太乐、太市、太史、太医、太祝、 东冶、 西冶、 左尚方、 右尚方、 南武库、 北武库、车府等令 * 本表据《隋书·百官志上》、《通典》而作。
单车欲问边读音
单车欲问边读音是dān chē yù wèn biān。
单车欲问边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
原诗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个官职更大依据是什么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经常搞不清太守、刺史、州牧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大,谁管着谁,后来读书多了才慢慢了解,今天我就来科普一下。
(豫州牧——刘备)
太守和刺史的比较
我们从头说起。
周朝的时候,县比郡大,一个县有好几个郡。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小国就是一个县,比如有一个小国叫做权国,在被楚国灭掉之后,就将其改为权县。
秦始皇扫灭六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实行郡县制,这个时候郡比县大。
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又有若干个县。
县的人口如果多,最高长官就称为县令;如果人口较少,就称为县长。
郡的最高长官有三个,一个叫守,是管行政的;一个叫尉,是管军事的;一个叫监,是负责监察的。负责行政的官员,就称之为郡守。
到了汉朝,刘邦仍然承袭了郡县制的行政划分,县之下还有乡、亭。如果大家对此没有概念,我举一个例子。三国时候的吕布爵位是温侯,就是县侯。诸葛亮的爵位是武侯,是乡侯,所以后人也称武乡侯。名气很大的关羽,曹操曾封他为汉寿亭侯,当然就是亭侯了。
单论爵位,吕布的温侯最高,诸葛亮的武乡侯稍低,关羽的汉寿亭侯最低。
(关羽挂印封金,挂的就是汉寿亭侯的印)
汉景帝的时候,将“守”改为“太守”,从此之后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就往往称为某某郡太守,比如三国时赵云曾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背叛曹操的张邈是陈留太守,孙坚起兵之前是长沙太守,等等。
由于刘邦在位期间,各郡的地方官大多是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为了表示对他们的信任,所以刘邦不设监察一职,任由地方官坐大,这也给他的子孙们制造了不少麻烦。
刘邦死了之后,汉惠帝继位,吕后掌权,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就重新设置了监御史。
但是,监御史经常和郡守相互勾结,欺骗朝廷,即使朝廷规定监御史没两年就要轮换一次,也不管用,这让皇帝们伤透了脑筋。
汉文帝时,他又派出官员,专门负责对监御史的工作情况进行监察。这些官员由丞相分派,所以也叫丞相使。丞相使直接对丞相负责,监御史直接对御史大夫负责,这就相当于两套监察系统。
(诸葛亮的武侯,其实是乡侯,所以也常称为武乡侯)
两套监察系统,当然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他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部,也就是十三个州,每部为一个监察区,只派一名丞相使。
当然,这个时候不能叫丞相使了,而是叫做刺史。刺,是检查的意思;史,就是御史的意思,合起来,刺史就是负责监察地方工作的御史,只不过负责的范围很大。
每个刺史负责的区域,称之为刺史部,比如荆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等等。所以,严格来说,州在整个汉朝都不是一个行政地区名称,官治的行政等级只有两层,那就是郡、县。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太守是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一个州的最高监察长官,看起来似乎刺史比太守的地位要高,其实不然。
由于刺史奏闻之事不必经三公委派掾吏按验,所以郡守对他们十分忌惮,往往还要可以结交。
太守的俸禄是两千石,而刺史的俸禄只有六百石,两者都是直接向朝廷负责。由于两者之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负责行政,一个负责监察,所以也不能说谁是谁的下级。单论官职的话,太守比刺史要高。而刺史如果干得好,被任命为某某郡的太守,往往也被视为升官。
(荆州牧——刘表)
刺史和州牧
其实,刺史就是州牧,州牧就是刺史。
汉武帝设置了刺史制度,汉成帝的时候改名为州牧,汉哀帝时又改回去叫刺史,没过几年,又改回来,还是叫州牧。
这么改了几次之后,虽然看起来是换汤不换药,但刺史的俸禄却从六百石增加到了两千石,和郡的太守平起平坐了。
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又将刺史改称州牧,此后一直未改,直到三国时期。
为什么改来改去呢?因为有的时候,朝廷觉得刺史本是负责监察郡太守的,可是他们的官职比太守低,小官去管大官是不合适的,于是就给刺史改为州牧,抬高其地位。
实行一段时间后,又有人觉得,州牧地位高了,变得老成持重,没了锐气,监察工作还是年轻人来干比较好,年轻人嘛,不可能升职太快,所以又改回去叫刺史。
所以,东汉末期之前,汉朝有刺史时则没有州牧,有州牧时则没有刺史,两者是一回事。
但到了东汉末年,事情出现了变化。因为到处都有叛乱发生,地方管理的难度加大,于是一个叫刘焉的人就提出,四方多乱,非有资深望重的人不能镇慑,所以建议乱的地方为州牧,不乱的地方为刺史。
朝廷听了刘焉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向几个州派去了州牧,其余的州还是叫刺史。
这个时候,东汉朝廷派出去的州牧,就相当于一个州的太守,是负责本州行政事务的,而不再仅仅是监察职责了。
比如,刘焉自己就当了益州牧,后来传给了他的儿子刘璋,再后来被刘备抢了去。刘表最先出任的是荆州刺史,后来才升为荆州牧。
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是并存的,有的州是州牧,有的州是刺史。而此时的刺史也再仅仅是有监察的权利了,开始大量插手地方事务,渐渐地有了实权。
由于整个汉朝的制度是刺史每两年以轮换,所以往往一位官员在做了某州刺史后,如果压得住场子,朝廷就会将其任命为州牧,这样就可以长期留在整个州了,这在当时是被视为升官的。
到了后来,刺史和州牧几乎都成了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代名词,只不过州牧更加名正言顺,刺史则要差一些。这两个职位,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差不多的。
(北平太守公孙瓒,杀了自己的上司幽州牧刘虞)
刺史、州牧比太守官职更大吗?
刺史、州牧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太守只是一个郡的最高长官,那么刺史、州牧能不能管得了太守呢?
理论上来说,太守是要听指挥的,尤其是州牧,应该管得了他,但是别忘了,三国是乱世,乱世有乱世的道理,不能按平时的道理来推断。
当时的情势,只要有有实力的人,就能霸占一块地方,而占了这块地方之后,朝廷也不得不升他做太守、刺史或者州牧。所以,上级能不能管得了下级,完全看你自身实力的强弱,只要手里有兵,便是直接上司也管不了下级。
比如三国时冀州牧是韩馥,渤海郡是冀州的一个郡,但韩馥管得了渤海太守袁绍吗?而北平郡属于幽州,幽州牧刘虞管得了北平太守公孙瓒吗?刘虞还是西汉宗室,上表给朝廷告公孙瓒的状,朝廷也没有办法。刘虞气不过,率兵攻打公孙瓒,兵败后还被公孙瓒给杀了。
再比如,徐州牧陶谦曾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可以他当时的实力自身尚且难保,去监察哪个呢?更别说插手豫州的地方事务了。
啥是表奏呢?就是选个晴天,找个地方,摆个案子,冲着长安方向跪下,把事先准备好的推荐名单念一遍,再祝皇帝万寿无疆,不管皇帝能不能听到,同意不同意,反正这事就这么办了。所以刘备被说去办公了,连办公的地方恐怕也找不到。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大好处是,不用“表奏”了)
后来,曹操也让汉献帝封刘备为豫州牧,但实际上却让他去小沛整顿兵马,对付吕布。尽管从刺史升为了州牧,但实际上没有半点意义。
不过,刘备对这个职位倒是非常喜欢,跟别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是爱自称刘豫州。
孙权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权力的时候,东汉朝廷给他的职位是会稽太守,会稽郡是扬州的一个郡而已,像这样的郡扬州至少还有六七个。可是,孙权兄弟手里有兵,再加上地方豪族的支持,扬州刺史刘繇和各个郡的太守,都被他们兄弟赶跑了。
而且,由于各个势力所占的地盘,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州,甚至一个郡也往往被好几方占领,因此各方势力都会“表奏”各自的刺史、太守。比如刘表死后,荆州被刘备、孙权、曹操三方各自占领了一部分,刘备这边自领荆州牧,曹操也任命傅群为荆州牧,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曹操又让汉献帝封孙权为荆州牧,孙权又封陆逊为荆州牧。
荆州的江夏郡,也是被多方占领,刘表的儿子刘琦原本是江夏太守,但赤壁之战后他只占有夏口这一小部分。北边被曹操占了去,就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孙权这边则是大名鼎鼎的周瑜。一个郡,有三个太守,谁也管不了谁。
(孙权和刘备都做过荆州牧)
综上所述,在三国时期,理论上刺史和州牧是差不多的,可以认为州牧即为资深刺史,太守的官职要低一个等级。但实际上,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刺史、州牧手里没有兵,依然管不了太守。所以我的结论是:
理论上:州牧和刺史大于太守;实际上:州牧、刺史、太守一般大,关键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