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莫言的本名是什么为什么不提自己的本名
一、很多作家的本来名字,不宜提。因为……实在不好听呀!
要想成为一名作家,首先得有一个好名字。道理很简单:一、作家会做文章。二、名字都取不好,叫人如何相信我会做文章。
比如,我们的鲁迅先生,本名周樟寿。本来嘛,此名不算太坏,可他依然不满意,硬要改为周树人才罢休。从周樟寿到周树人,我们就知道,一位天才作家诞生了:这个名字顶呱呱的好。“树人”,既切“樟”,还双关,一般人是憋不出来的。从善如流,见贤思齐,弟弟周櫆寿、周松寿也分别成为周作人、周建人。都是上好之名,只可惜周作人,不好好作人。
鲁迅是笔名。他还用过索子、小孩子、风声(很紧?)、尊古(竟然尊古?!)、黄棘等等众名笔名。鲁迅还善于给小说中人物取名。小说好不好,人物名字也很重要。阿Q之Q,人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形象生动,而且,Queue,确实是辫子的意思。《药》中的夏瑜,是在纪念秋瑾。夏与秋,瑜与瑾,顺理成章。三国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怀瑜握瑾兮……古人常瑜瑾连用。鲁迅虽尖刻,偶然也玩点幽默,比如《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显然是在开“高尔基”的玩笑。
再如老诗人艾青,本名蒋正涵。之所以叫艾青,据说是因他对老蒋不满,所以在写“蒋”字时,草头下直接打X。艾青,正适合做诗人的名字。画家艾轩,是艾青的儿子,油画画得好。他们家直接姓艾了。
又如朱自清,本名朱自华。小动干戈,略加调整,名字的格调也能立即升高。后来,他果然教授于清华,还写出了《背影》等妙文。
至于莫言,原名管谟业。他取笔名,与金庸先生一样,用的是拆字法,把那个“谟”字分开。作家,是挥笔写出来的,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所以莫言。当然,莫言说话的水平也是一流的。我有一位混作家圈的损友,他远远的与莫言有数面之缘。据他说,论忽悠,莫言实在是太厉害啦,吹枯嘘生,都不在话下。怪不得人家能荣登诺台。
二、当笔名成为一个著名的符号时,即使原名挺好的,也应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不宜再提。有一种学问,叫现象学。现象学,差不多就是符号学。人们短浅的眼光,总是愿意被那些熟悉的符号蒙蔽。一见某个被强加或误导的符号,不免趋之若鹜。真的跟鹜鸟差不多,鸟人嘛。到了这个地步,那个著名的符号就好比一面金字招牌,即使是我这样境界不低的人,也是恨不得天天挂在脖上胸前、招摇过市的。成为人们的焦点,此诚世间之美事,谁不想啊,想得美哦。焦点的好处实在太多!就是要做个访谈,也须成为焦点才好办。
莫言的原名叫什么
莫言,原名管谟业。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扩展资料
莫言的主要作品:《红高粱家族》、《春夜雨霏霏》、《蛙》。
1、《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的是自发的造反势力,有的是混乱和无纪律的地方首领。他们没有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意识。他们反抗的原因来源于为自身的生存而抗争。
2、《春夜雨霏霏》
《春夜雨霏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处女作。这是一篇书信体短篇小说,原题叫《雨夜情思》,写一个结婚不久的少妇在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想念自己远在海岛上当兵的丈夫。
3、《蛙》
《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期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
莫言,的原名叫什么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莫言先后获颁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