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之惰 结合

结合现代教育,如何理解“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如何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及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原因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6 16:28:46 浏览10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结合现代教育,如何理解“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原句应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仅仅是物质上供养子女衣食住行,而不从精神领域施加教育,是做父亲的过错。在学校里,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时至今日,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青少年的茁壮成长,身与心应是并行不悖的,二者不可偏废。否则,不能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人,身或心就会出现不同程度问题。

家庭是学生永远不能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学生永远不会下岗的老师。

今天相当一部分问题少年,细探根源,都和家庭教育有必然的联系,问题少年背后大多会站着一个问题家长。问题家长的危害如下:

害了孩子:

人的自然本性,就像公园里的花草,总会时不时旁逸斜出,缺少监管,没有修剪,不会成为理想之材,不会开出理想之花,不会结出理想之果。说严重点,可能会葬送孩子一生的幸福。

害了社会:

家庭为社会输送了不合格的公民,只会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严重的还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调查那些有犯罪记录的人,就会发现,很多人往往本身就有问题,家庭教育缺失,走上社会,只会走下坡路,最终危害社会。

严师出高徒

学校教育 ,主要责任人当然是老师。教育未成年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环节,只要老师偷懒了,学生就会有机可乘。例如,最简单的收取作业,如果老师偷懒,不收作业,绝大多数学生就会同样偷懒不写作业,时间一长,功课就会落下。严师出高徒嘛!

敢怒不敢严

但现在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老师偷不偷懒,而是老师敢不敢去管那些问题学生。老师动辄得咎,只要出了问题,就会处理老师,已经使老师如惊弓之鸟,敢怒而不敢“严”,很多老师只能选择佛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拖下去,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学以致用,推陈出新,联系实际,才能逐步把教育办好。

如何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及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原因

如何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及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原因?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语出《三字经》,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称作启蒙教育的典范。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养子教子,先贤们认为,严师才可能出高徒。生养孩子就应该严格教育,如果忽略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老师对学生就应该严格教育,如果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在古人看来,严格的教育是孩子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可是,现在的父母和老师是怎样做的呢?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部分父母是既“养”,也“教”的。他们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让孩子少走弯路,身体、心理都健康成长。

可还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养”得不错,但是缺乏“教”,只充当了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

他们的做法是:

1、对孩子的错误,不加以指出,一味赏识,一味包容,导致孩子是非不分;

2、对孩子的要求,不加选择地一味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3、对孩子的事情,不加以指导训练,一味包办,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4、对孩子的品行,不加约束,任其随心所欲,导致孩子在不轨的路上越走越远;

5、对自己的言行,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导致三观不正;

如此种种,看似父母爱子心切,希望孩子过得幸福美好,但实际上是他们亲手害了自己的孩子:要嘛品行差,要嘛学习成绩差,要嘛长大后个性原因不能融入社会,要嘛干脆直接培养成了“啃老族”。这,就是做父母的对孩子犯下的大大的过错!

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之前,老师基本都能做到“严”的。可是近些年,架不住家长的投诉啊!

对迟到的学生处以罚站,要被投诉;

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求把作业补上再上课,要被投诉;

对上课讲话的学生在办公室批评教育,要被投诉;

对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处以收缴手机代管然后期末归还,要被投诉;

对考试作弊的学生现场指出并做记录,要被投诉;

…………

不想再列举了!

热衷投诉的家长们,是你们对孩子的“爱”,让老师们心理不堪重负,如履薄冰,只好选择谨小慎微,因为,一旦投诉,轻则影响当年评优评先、师德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重则被发配边远地区,甚至开除公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只要家长一投诉,“校闹”一来,学校为了推卸责任,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就把当事老师推到风口浪尖,做出最“顶格”的处理。

对学生进行教育,本是老师的天职。

可是,那些养着“小皇帝”的家长们,哪能容得下孩子受半点儿委屈!

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哪个愿意为弱势的老师说一句公道话!

多希望掌握着老师生死大权的上级主管部门,在秉公执法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别寒了一线老师的一颗颗滚烫的心!

值得庆幸的是,本人任教30多年来,自认为心还一直滚烫着,从没忘记自己的责任,虽也有一次被投诉的经历,但是得感谢校长,他深入调查,妥善处理,才让我化“险”为“夷”!(请参看我头条里的文章《一场特殊的考试:让人郁闷、纠结甚至愤怒》)

最后,让我们重拾“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祖训,把“养”和“教”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爱”和“严”结合起来,让家庭和学校都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成为最理想的育人环境吧!

为什么说教不严,师之惰

教者,不但授识解惑,主要是拾回自己做学生时的感悟,置身于学生这一群体,将学到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要不辞辛苦,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学,让学生总感新知,滔滔不尽,欲学欲浓,则师不用严而勤则学子好学矣!

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普天下的老师已惰教学,祖国还有未来吗

我也不多说了,看了周老师投水自杀,眼泪无法忍住…但他把清白留给人间……

我有请求:为这个伟大5千年文明大国,把戒尺还给老师!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古训对今天的教学改革还有现实意义吗

“子不教,父不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古训曾几何时被我奉为真理,一直要求自己作为家长,要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而作为老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绝不听之任之。然而,最近几年,我对这句话有点怀疑了,特别是后一句“教不严,师之惰”,问题是就算老师不想“懒惰”,想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然而在今天的教学改革趋势下,在现在家长和学生的质疑下,老师们还敢“教之严”吗?

仅在今年下半年,就连发好几起,因老师一时没忍住严厉管教学生而受到惩罚的事例。

例如,今年9月份,辽宁朝阳市第七中学一学

生因学习问题被老师打了一戒尺,后家长找到老师和学校要求赔偿30000元,一戒尺换来老师用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资来赔偿。老师真赔不起,管不起。这代价太昂贵了。“教为严,师之惰”现在应改成“教不严,师之怕”了。

再看,今年10月份,某三年级小学生因迟到被老师罚站几分钟,结果引得家长报警,该老师被当副所长的爸爸派人带到局子看守所关了7个小时。确实,老师无权无势,而一班数几十名家长,可能就有权力通天的家长,随时都可以惩治老师,在这种状况下,老师还敢“严管”学生吗?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身边的事,我身边的老师现在过得是战战兢兢,学生不完成作业,不敢言语刺激,更不敢罚站,好言相劝后,仍然不补作业的话,老师一点办法也没有。这种教育现状,老师怎么敢严管学生?

更可怕的是,即使家长能理解,老师严管学生是为孩子好,但学生能理解吗?在这个师道尊严早已被撕碎,被践踏的一文不值的时代,学生还有几个能感恩老师的严格教育,都高呼着“快乐教育”,老师如果不能快乐教育他们,那是老师的无能。君不见,二十年后,老师被自己教过的学生狠扇耳光引来全网上下看客的阵阵欢呼吗?严格管教学生,那要老师孤军奋战,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谁敢?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醒世警语,虽然大家听起来还是那么有道理,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变了味。以前是家里父母管不了的孩子,学校老师还能管教过来。现在是父母管不了的孩子,老师唯恐躲之不及。现行的教学改革趋势下,家长们更要严格管教孩子了,如果家里管不了,指望学校能让孩子重新做人,估计有点难。

不知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