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滞涨

美国19世纪70年代为什么会“滞涨”?股价放量滞涨意味着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4 03:54:15 浏览17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美国19世纪70年代为什么会“滞涨”

不少认为,美国经济滞胀始于1974年的石油危机。实际上,早在1969年滞胀特征就开始显现。当时尼克松政府为了应对通胀风险,实施了财政、货币双紧缩的政策。不料造成经济快速下滑,GDP增速1969年初还在5%左右,到1970年就快速降至零附近,经济增长几近停滞。但通货膨胀不降反升,通货膨胀率超过5%。

1971年-1973年,政府为了遏止经济恶化,放弃了双紧缩政策,转而采用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连续5次降息。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经济快速反弹,GDP增长一度超过5%,但通胀也一直维持在高位且上涨冲动明显。

1974-197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美国经济断崖式下跌,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1%的可怕地步,这个时期美国进入了非常典型的滞胀时期,经济负增长,且通货膨胀率极高。

1976-1978年,卡特政府实行了减税政策,控制货币总量增长以抗击通胀,经济快速升温,通胀得到缓和,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都维持在5%附近,但通胀率还是高于GDP增速。也就是说,这两年美国经济增长还没物价跑得快。

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粮食减产,物价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率最高达13.5%,经济很快下滑到负增长,滞胀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那么美国经济为什么会陷入这么被动的局面呢?我们可以从内外2个因素来分析:

外部因素

19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中东战争,两次战争都导致产油国大幅度缩减石油产量,国际油价因此暴涨,引发石油危机。这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美国也未能幸免。美国经济当时正处于通胀预期之中,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直接推高了通货膨胀。

在1970-1980这十年时间里,油价暴涨了30倍,美国的能源价格指数从1970年的2.8%上涨至1980年的30.9%。

石油价格上涨的同时,世界经济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意味着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美元遭遇持续贬值。

1975 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这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也就是美元贬值,油价上涨。之后美元持续贬值,大大推动了油价的上涨。油价上涨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常收支呈现庞大逆差,严重打击了出口制造业。

以上两个因素只是外部的影响,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和竞争力下滑才是发生滞涨的根本原因。

内部因素

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美国大量军用技术转移到民用市场,大量军人转业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国内的产能惯性十足。另外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以及援助日本政策,加上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的全球汇率有利于美国商品输出,外部市场大大消化了国内产能,经济增长迅速。但到了1970年代,二战之后的技术红利、人口红利和国际市场红利都逐渐消退。

之前长时间的经济持续繁荣引发内热效应,通货膨胀在1965年后就开始酝酿。到1970年代,美国经济投资报酬递减,劳动生产率下降,产能严重过剩,大量设备闲置,传统产业如汽车、钢铁陷入衰退。

于是,美国在1970年代陷入一张高通胀、高失业、经济停滞的大网。

凯恩斯主义走下神坛

细究美国经济滞涨的根本原因,与主流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主流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高通胀、高失业和经济停滞不会同时存在,通货膨胀率增加,失业率就会降低,经济也会增长,而经济停滞、失业率增加时,通货膨胀率则会降低。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自从小罗斯福总统在大萧条期间推行了凯恩斯式的经济政策取得成功之后,凯恩斯主义一直占据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五六十年代,美国又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以及应对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凯恩斯式的经济政策在美国官方及经济学界的主流影响力具有很强的惯性。这种惯性在1970年代,具体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举棋不定的货币政策。

在凯恩斯主义和二战的作用下,美国政府对军工、汽车、钢铁、铁路、石油、基建等领域都实行了相对严格的管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和生产效率。

跟滞胀出现更直接的政府影响是尼克松政府对物价的管制。为了解决当时的通胀局面,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8月宣布实行为期3个月的工资物价管制;

1973年,因食品价格猛涨和水门事件的困扰,尼克松在6月不顾一切地再次实施价格冻结。这对本已急剧攀升的通胀而言是灾难性的,价格管制加剧了商品的短缺和囤积居奇的行为,1974年管制取消后物价出现报复性反弹,而工资管制则导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

二战后,美国连续几届政府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这造成了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战后至1981年为止的36个财政年度,27个财政年度发生赤字。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赤字在1976年和1981年分别创下了694亿美元和73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1970年至1979年的10年中,政府的财政赤字预算总计达5128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就业问题。美国人对高失业普遍感到恐惧。每一届总统选举,每一位候选人必打就业牌。

那么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凯恩斯的追随者、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找到了一个非常简单好用的理论,那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发明的。菲利普斯通过英国的历史数据论证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当失业率上涨,名义工资会下降,失业率下降,名义工资则上涨。

这在现实很容易理解,失业的人多了,市场上的劳动力富余,工作机会竞争激烈,公司就会降低工资,而失业人较少时,公司招人困难,就会提高工资待遇。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新古典综合派使用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提供凯恩斯主义式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如果想要降低失业率只要提高通货膨胀率即可。反过来,为了治理通货膨胀,难免在失业问题上作出牺牲。

这个理论简单、易懂,政治家一听就明白。于是政治诉求和经济理论完美结合,菲利普斯曲线成为了当时政府的常规武器。

整个六十年代政府都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解决就业为目标,而忽视通货膨胀风险。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后来,通胀风险加剧时,尼克松政府一开始时执行了比较坚决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但因为经济下滑太快,政府货币政策又转向宽松,连续五次降息,释放了大量货币,与1974年石油涨价产生叠加效应,通货膨胀很快失控。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尤其是萨缪尔森等凯恩斯主义者都认为,高通胀不可能与高失业同时并存。所以,当美国陷入滞胀,出现高通胀、高失业和经济停滞并存的局面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集体傻眼了。

当时的经济学家界掀起了一场大辩论、大反思、大创新,经济学从此进入了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时代。弗里德曼领导的货币主义,正是踩着菲利普斯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尸体,成功登上历史的舞台。

股价放量滞涨意味着什么

首先,放量滞胀要分情况。

低位放量滞涨和高位放量滞涨的原因几乎是截然相反,高位的股票放量滞涨风险绝对大于机会,很多时候跟随在放量滞涨后面的就是放量杀跌。

放量滞涨一般出现在相对顶部较多。股价在经过一波上涨后开始慢慢的变得涨不动了,而且还伴随着大量,这就意味着风险将至,就如春节前的大盘那样。

不管是大盘还是个股他们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

低位的滞涨多数是因为主力趁低吸筹,在大量吸筹的过程中会直接造成股价的上涨,在还没有完成吸筹之前股价上涨这是主力所不想要的结果,第一上涨会提高建仓成本,第二会引来大量跟风盘抢筹,于是主力就会采用边吸边打压股价的做法来达到他的目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低位的放量滞涨。

高位滞涨是因为主力准备开始向散户派发他手中的筹码,主力手中大量的筹码要完成派发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做到的,为了麻痹散户,也为了散户不跟自己抢跑,他就会用大单托盘的方式托住股价再用小单慢慢派发,这样就不会因出货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引起散户的恐慌而影响自己的派发进程,K线上的表现就是放量滞涨横盘。到了末期为了加速出局很多主力就会采用放量杀跌的方式迅速抛空手中最后的筹码脱身而去,留下给散户的就是一地鸡毛。

总结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都是放量滞胀但是对应的盘面是天差地别。

我们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分析应对。

美国经济已经病入膏肓通胀、滞涨、衰退并存,还有救吗

我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与美国这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上是互为敌人,我很希望美国如广大百姓所希望的,美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时有可能爆发革命,也希望如题主所问,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美国,但是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美国,美国在大多数时间是真老虎,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变成纸老虎,真老虎不会因我们轻视或咒骂就会变成纸老虎。

美国随着经济周期再加上三年疫情确实发生了,通胀、滞涨、衰退并存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进入不可救的病入膏肓后果,美国是一个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有市场经济无形之手可自动调节市场纠错机制,有政治上纠错机制,后一种纠错机制目的是充分维护执政党地位。

在疫情严重影响下,很多国家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胀、滞涨、衰退并存现象,严重程度还超过了美国。

我们在对美宣传上可适当夸大他们的错,但是在外交、战略上一定要对中美现状进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判断。

否则容易造成我们认识不准确,分析失误、决策、战略上犯错。

我们在对美宣传战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化解自己问题和风险上,尽快转变地方财税模式,不再新增房奴,不再主要靠贷款负债来发展,及时化解这么多房奴因今后几十年没有消费能力而制约我们经济发展风险,以法治国,严管官员,精兵简政,提倡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修复内循环流通机制,把提高大多数人公平和幸福放在政府第一要务,力克形式主义形象工程,贪大图快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只要提高了人民幸福,一切为了人民,得到人民真心拥护,我们才能始终屹立在东方,练好内功,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