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绛唇林逋 思路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能否参照古诗词,聊聊拍摄思路?中国词中咏草不多,谁知道古词咏草三绝呢請赐教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2 11:57:34 浏览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能否参照古诗词,聊聊拍摄思路

要拍摄和表现出宋代林逋的这首《点绛唇·金谷年年》离别诗的场景和意境,体现出诗意摄影的画面感,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准确把握拍摄的时间季节:

这首诗给一般人很大的误导,是“金谷”两个字。

很多朋友以为“金谷”,就是“金灿灿的稻谷”,想象成金秋稻谷的一片丰收田园景象,所以应该在秋天拍摄秋天的落叶来表现孤独。其实这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大错特错了。

诗中的“金谷”,其实是一座私人别墅的名称“金谷园”,是西晋时期的富豪石崇在洛阳斥巨资兴建的一座土豪别墅。由于西晋文学家石崇曾经在这个“金谷园”为征西将军王诩饯行,因此诗人林逋把“金谷园”比喻成送别、饯行的代称,暗喻送别双方坚不可摧的友谊。

其实,诗中明确点出了场景发生的季节,是在春天。“乱生春色”、“余花”、“满地烟和雨”...这些关于景物的描写,都完整交代了是在三四月份的时节。

因此,我们在拍摄的季节把握上,就要选择农历三月初到四月份的春雨季节,人间四月芳菲尽,春色迟暮,花朵凋零,纷纷坠落;那些树梢上残余的三两花朵,在春季的淼淼雨丝中,黯然落地,境界唯美而情感暗伤。因此,绿色春草、满地落花的季节,就是我们要拍摄的时间点。

二、要选好拍摄的场景地点:

诗中后面还有一句:“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清楚无误地告诉我们,诗中的场景,还有两个重要标识性的参考点:凉亭、道路。

我们虽然不一定非要100%的生搬硬套和还原诗中场景的所有物体,但是,为了表现诗中的离别意境,凉亭和道路是最恰当不过的应景之物。假如我们不了解诗词内容,无意拍摄一座高楼大厦或者闹市街头,那就离题万里了。

一座十里长亭,一条迢遥之路,送君千里,依依惜别。这样的场景,无需多言,已经表现出了诗中的离别情感。

中国词中咏草不多,谁知道古词咏草三绝呢請赐教

问题:中国词中咏草不多,谁知道古词咏草三绝呢?請赐教?


前言

其实古诗词中咏草的作品真的不少,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了。单说词的话也有不少佳作,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

我们来看看王国维说的这三首咏草的词。

一、和靖《点绛唇》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是宋朝最著名的隐逸诗人。七律《山园小梅》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他的这首《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佳作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上阕有杜牧《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之意,繁华不在,唯有青草依然年年生命不息。

下阕可以看到江淹《别赋》的影响: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楚辞·招隐士 》中有“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草往往赋予离别之意。

二、圣俞《苏幕遮》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梅尧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诗人,虽然普通人眼中,他与欧阳修、苏轼相比影响力似乎不大,但是对于宋朝的诗人来说却万万不可小视。 他作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力求平淡、含蓄,甚至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北宋的很多诗人并不是特别重视词,梅尧臣同样诗多词少,但是这首咏草的词却被很多选本选入,反而因词而被后人所知。《能改斋漫录卷十七》记载:

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青草谁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露堤平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梅尧臣,字圣俞,在欧阳修那里时,有人称赞林逋的这首词《点绛唇 》,梅尧臣就做了这首《苏幕遮》,欧阳修大为赞赏。

您觉得哪一首更好呢?

三、永叔《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永叔即欧阳修,这三首咏草的词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作品。而且都有“王孙”一词:

“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 》

也都有送别之意: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可见这三首词,是相同立意的三首咏物词。如果几首都是第一次读的话,事后想起,估计很容易搞混。三首都是宋咏物词中的一流作品,您喜欢哪一首呢?

结束语

宋词中的咏草词并不少,甚至有一个词牌就叫做《芳草》: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从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这个词牌又名《凤箫吟》是宋朝韩缜的作品,可以看到其中也有王孙、 送别的元素,可见春草这个意象常常和送别相思联系到一起。老街以前也作有一首《芳草》,请诗友们指正:

绕池塘,禽鸣园柳,芳心碧染罗裙。萍踪何处是,渌波南浦渺,忆王孙。高楼孤莫倚,向东风、只自销魂。天际远、鸿书隐没,万里风薰。
如茵。漫江汀古道,数枯荣、劫后还新。惜韶华不驻,任名缰利锁,误几青春。相知空付月,映河汉、悄转霜轮。泪暗滴、参商两岸,流水烟村。

@老街味道

《苏幕遮·草》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能否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一下

《苏幕遮·草》这首词突出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能否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一下?

《苏幕遮·草》是北宋词人梅尧臣写的词。

《苏幕遮·草》这首词,突出应用了下列几种表现手法,以下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一、从具体的风景描写上着笔,为全词叙述作了铺垫。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通过这四句,写春草的芊绵可爱。

绿草如茵的大堤上,望去鲜澄澄的平整一片,晶莹的露水在晨光中的绿茵茵草尖上闪烁。远处的一座别墅(或田庐),在如烟的嫩草掩映下,若隐若现。

①通过“乱碧萋萋”总写出:

(四周环顾)到处都是茂盛的绿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草染绿了。

②“雨后江天晓”:

用特定的雨后最佳环境来宣染春草的精神。雨后万物澄鲜,春草更为嫩绿;江天异常的开阔蔚蓝,空气在晓风的轻浮下,无比的清新,加上江岸无边的江草,千里一色。使人感受着浓郁的春意,使人内心充满勃勃的生机。

二、由春草的景象及物、及人,再由人表达出“宦游少年”得志的情态。

“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通过这三句,表现出浓郁的春意中,被簇拥出的一个风度翩翩少年。

①“庾郎”,本指庾信,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了北朝),这里借指“宦游少年”(作者自喻)。

②“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的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的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穿青袍)。

③“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相互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可见,由绿草之自然景观色彩,联想到“春袍”之衣物,又由“春袍”衣物联想到穿着此衣物的“宦游少年”英俊的风貌;从而表现出“宦游少年”(词人)少年春风得志之态。

三、词人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强烈的归思。

①“接长亭,迷远道。” 在茫茫的宦海中,到处潜伏着政治风险,无法预卜凶吉,也看不到自已的归宿。

②“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强烈的归思。

③“落尽梨花春又了。” 用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④“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渲染残春的迟暮景象。

含蓄表达出宦游少年(词人自已),仕途极不得意。

四、皆用字意的遥相呼应对比,表达词人借伤春,表达失意的情怀。

词上阕的“嫩”与下阕的“老”字遥相呼应,表示出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藏伤春之意,也真是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深刻表达。

五、词人艺术上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①用“平”、“烟”、“萋萋”,形容草的不同形态。

②用“碧”、“嫩”、“翠”,形容草的颜色。

③用映衬手法传写出草之神与情,或实或虚,都鲜明如画,历历在目。

为让读者较好地体会到作者借助景物描写,所传达的思想情绪,下面对全词进行全面欣赏,以便更好的全面疏通和理解全词的表现手法。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苏幕遮·草》译文:

平整的堤坝上绿草带露,远处的别墅(田庐)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到处都是嫩绿葱青的绿草,雨后江天蔚蓝开阔。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十分相宜。

芳草长满了亭间的路,(芳草)就像把长亭一个个连接起来;长亭以外的道路,在芳草中若隐若现。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归期早已过了。 眼看梨花落尽春天就要过去。日落残霞,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我们从全词欣赏中,不难看出《苏幕遮·草》:

①词上阕,用遍地春草衬托出一个“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之态。

②词下阕,主要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

全词,词人较含蓄地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抒写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绪。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