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槊

马槊为什么到了唐朝才兴起?在古代,马槊与长枪的不同之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1 17:30:51 浏览15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马槊为什么到了唐朝才兴起

这个问题提的似乎不是很严谨。

作为矛的一种,马槊在南北朝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了。

马槊是一种刃宽头大的矛,长度比一般步兵所用之矛要长。南北朝诸史中屡有记载。如题,马槊的出现,就是骑兵成熟之后才出现的。

南北朝时似乎叫作矟。北朝邙山之战时,西魏将领贺拔胜用马矟追击东魏丞相高欢,差点刺中。

出身北朝的名将羊侃,流落到南梁后,因为非常善于使用矟,大受南朝武将的欢迎。羊侃有一次舞矟,引得许多人来观看,人挤人围的水泄不通,以至于有的人爬到树上看,把树枝都压折了,以至于有人称羊侃的矟为“折树矟”。

西魏进攻南梁江陵城时,南梁的步兵也有大量使用长槊的。南梁人在江陵城外筑起竹栅,善使槊者在竹栅的空隙中击刺,使魏军无法靠近。这是一种将马槊化为步兵武器的变通。

侯景乱梁时,南梁名将柳仲礼与叛军作战,一名叛军将领混战中用矟击中柳仲礼的肩部,将其打的重伤。

隋朝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也善于使用马槊,作战非常勇猛。

所以说,马槊的出现和成熟,远远不是唐朝的事。而是更早的南北朝。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骑兵出现了成熟了,会有马槊的出现?

胡人进入中原后,骑兵的战术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高速冲锋、突破对方密集阵线的战术成熟了,西魏和东魏沙苑之战中,西魏的60名重甲骑兵就能在对方20余万人的大阵中来穿插,可见其战术的可怕。

而高速冲锋的骑兵,最有利的打法就是利用马的速度进行突刺,这种情况下,长刀不如槊。简单的说,是这种战术带了武器的新变化。传统的矛,头部变得更宽,整体也更重,这样冲击起来力量是非常强悍的。

在古代,马槊与长枪的不同之处

马槊是长枪的升级版,主要大将在马上或战车上使用。和长枪的主要区别在于锋刃长度,对枪杆的要求也很高,是钢做的吗?

其实长枪的品种很多,长枪的长度能颠覆你的三观。

主要区别在于枪头

与马槊相比,长枪的枪头要小的多,和你想像的差别很大,普通士兵用的枪头是用熟铁打造的,长三寸三分,重量二两多。力气大的,用七寸以上的枪头,重量在半斤左右。这种武器轻便灵活,又比刀剑长,攻击范围更大,适合步兵近距离白刃战。

马槊主要是骑兵使用,对枪的要求高,枪头在二尺左右,由于枪头长,面对的是重甲武士,因此枪头需要用上等的精铁打造,在具备穿透力的同时,能抵抗强大的冲击力。随着汉代重甲骑兵的出现,槊便成为一种破甲神器,锋利的槊刃加上马的冲击力,一枪能洞穿三名披甲士兵。

制作马槊时有时会装备“留情结“,防止冲锋时贯穿敌人无法拔出。

枪杆是铁做的吗?

要抵御强大的冲击力,枪杆是用铁做的吗?我们先纠正一个《演义》中常来的错误概念,大将用上百斤的钢枪作战。其实古人和现代人相差无几,甚至比现代人体质更弱,项羽、李元霸那样力能举鼎的人属于凤毛麟角。况且在战场上作战是需要很高的灵活度,如果真的手持上百斤的铁枪,穿着几十斤的铁甲,如何做到灵活作战,更不用说还要玩武术招式。

其实枪杆都是用木头加工的,普通士兵用的就是白蜡杆上安个铁枪头,分量轻,又有柔韧性,在战斗中遇到格挡时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曲,手腕翻转,枪头会以较快的速度绕出弧线,脱离对手的格挡物继续完成刺杀动作,有武术功底的可以玩到神出鬼没。

有一种专门用柔韧性强的木头做杆,叫花枪,打仗时可以抖动枪杆,让枪头乱颤,让对手捉摸不定;破甲兵用的长枪杆制作要求高,一般用坚硬的椆木;还有专门用于攻城用的长枪,枪杆长度达到8米以上,是当时的攻城神器。

马槊对枪杆制作要求很高,因为要抵抗很强的冲击力。大多是用做硬弓用的柘木为主干,把剥成粗细均匀的篾,用油反复浸泡上一年,用上等的胶漆粘在柘木杆外,再缠绕丝麻,涂以生漆,最后用葛布一层层裹牢。制作好的槊杆既有柔韧性,又有硬度,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臂力过人才玩得转槊

一把马槊从锋刃到枪杆,制作成本很高,因此不是一般士兵能用得起的。另外马槊锋刃很长,分量很重,加之枪杆也长,这样从力学角度说,没有一定的臂力,是没办法玩转的。

历史上使槊最牛的当属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常单枪匹马持槊冲击敌阵,《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隋唐或者汉朝使用的马槊能否贯穿16世纪的欧洲板甲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板甲的防御力是非常高的,自板甲出现后,欧洲的骑枪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本纤细的枪杆被加粗,重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这样,重骑枪依旧刺不穿板甲。只能凭借其强大的冲击力击伤穿板甲的人。

说回马槊,马槊源于汉朝,隋唐被广泛应用,目的也是为了对付重装骑兵,马槊的穿透力非常强,就算是明光铠也能一击穿透。

但是遇上板甲,那就有点吃力了。

板甲出现在14世纪,15世纪时,随着锻造工艺的革新,高炉、水力锻造机、还有文艺复兴带领下的冶金科技的发展,使欧洲板甲出现了大规模的革新。

板甲并不厚,一般只有讲毫米,但是这两毫米厚的板甲可以挡住87焦的箭头,370焦的弹头。而且这种板甲只是最廉价的板甲,连钢都算不上的铁铠甲。至于这个87焦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在我国动能大于1.6焦耳的枪就叫做仿真枪。56手枪100米/秒的速度也就100焦左右。

所以马槊想破板甲,难。

而且对付板甲,马槊根本不好用。

欧洲重骑枪虽然刺不透板甲,但是其没法卸力,能直接把穿板甲的人从马上顶下来,而且虽然不能直接穿透板甲,但是能使板甲发生较大变形,从而产生间接伤害。

但是马槊的韧性非常大,槊杆是用柘木做的,柘木是用来做弓干的上佳木材,其韧性非常好,用马槊冲刺,柘木杆可以起到卸力的作用,但是你要是怼板甲,扎不透,冲击力也被卸掉一部分,伤害效果大打折扣。

为什么全网古代兵器发烧友没有做真正马槊的

原因主要有二,就是马槊的锋刃外形未确定,与槊杆制作工艺繁杂,实难以复制。

其一:因为真正的马槊的锋刃形状样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由于没有出土实物,所以谁也不知道,一切都是猜测。如此,又怎能做得出真马槊!

但这还是小事,人云:“丈八长矛即为槊”,所以虽不知其形,但终归与长矛也差不多,只把它的长度做长就行了。

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第二条。

其二:史书记载中的槊杆制作方法,工序复杂而繁琐。

须耗时三四年才能完成的一根马槊杆的制作,这在现代人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宋《大驾卤簿图》中的马槊。

马槊杆的制作。

首先,马槊杆与普通的大枪、长矛等取采用韧木削制成杆、或直接采取白腊杆不同。

马槊的杆,是复合杆。

制作方法,是先将韧木削成篾片,然后与生漆、桐油、葛布、麻绳等粘合,且要经过三年以上的漫长工序制作,最后才成槊杆。

而且,工序复杂,且成品率低,一次制杆十根,最终合格的不过二三根。

下面来看看,制作马槊杆有多繁琐复杂

第一步,选材。

槊杆材料的选取,以上等韧木的主干。与制弓相同,最上等的就是柘木,其次则为以桑、柞、藤,最差是用竹子。

切肉的砧板,江南农村土话叫“墩头”。墩头的最佳材料也是柘木,所以柘树又称“墩头树。”由此可知柘木硬而韧,且耐刀砍。

第二步,蔑片。

韧木材选定,就由专业的“蔑片匠”将韧木剥成粗细均匀的蔑条片。

当今的人,大多数不知这“蔑片匠”是怎么回事。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经常有蔑片匠上门,来帮着做竹筐、竹箩、竹篮等等日用品。

蔑片匠,能将竹木削成像纸一样薄的长条片状。这手艺,如今估计快失传了。

仅凭篾片这一步,就注定了现在的爱好者们已经制不成真马槊了。

第三步,桐油浸泡。

把韧木细蔑条用桐油反复浸泡、晾干、再浸泡,此工序过程耗时要一年。

一年之后。

待蔑条不再变形,不再开裂。然后在荫凉处风干数月,如此又是半年。

一年半之后,开始制槊杆。

第四步,粘合制作槊杆。

用上等的生漆与胶,将风干的篾条粘合为一把粗、长度一丈八尺的长杆。外层用麻绳紧密缠绕。待麻绳干透,涂上生漆,再用葛布缠裏。

一丈八尺为汉制,不知汉制丈八,合今日几米?

待杆上生漆干透,再涂生漆,再缠裏葛布。

以生漆、葛布交替,干一层、涂一屋、裹一层。如此步骤又得一年多,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不断、不裂,一根合格的马槊杆就制成了。

以上四步完成,已近三年过去。

如图。这是较为可信的马槊锋刃形状。

第五步,装配锋刃、尾纂。

槊杆成,去其首尾,截短到一丈六尺左右。

前装精钢制成的槊锋,后安上红铜槊纂作为配重。

锋刃、尾纂安装好,尺寸还要不断调整。

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

这样,战斗时,骑士执槊驰马突阵,不须耗费大力,就能单手握槊轻松保持槊尖锋刃向前。

由上可知,马槊槊杆的制作工序,不是现代人想复古就能复制得了的。所以,这就是古兵器发烧友们复制不了真正马槊的原因。

马槊的运用。

众所周知,若用无铁铠防护的骑兵,去冲击枪矛如林,飞矢如雨的步军阵,那就如同自杀!

所以,在铁铠大规模普及之前,骑兵作战是以骑射为主的。

东汉时,随铁甲与马铠的装备,已经有少数精锐铁甲骑兵突击陷阵,这就是突骑。

三国,袁绍就装备有三四百副马铠。而铁甲骑兵陷阵突击的战术,就催生出了马槊。

马槊之妙,全在于槊杆之上。

槊杆就是古代版本的高科技复合材料。轻巧、坚固而充满韧性。

驱动战马高速冲击的骑兵,与敌骑交驰而过时,若用普通骑矛刺击,反震之力会折手,也会使矛杆碎裂。所以,发起冲击的骑兵接敌后,普通枪矛多一次性使用,刺中敌人就要撒手,然后抽出随身锤棒、马刀等短兵继续冲击。

而马槊因槊杆的弹性,可以抵消冲击力、重复使用。

执槊骑士驰马刺中目标瞬间,手迅速一松,反震力释放,然后立即握紧槊杆。据说,槊杆释放出去的力会将被刺中的敌人反弹出去。

当然,这只是据说,现代社会,一则已无马槊,二则,就算有,也再无法验证此说!

但是马槊之妙用,必在此处,这是无疑问的。

历史上那些以马槊闻名的大将。

马槊出现汉代。

曹操曾横槊赋诗,以曹操的身份,可断定曹孟德横得那一杆,必定是正宗马槊。

矛长丈八即为槊。张飞的丈八蛇矛,也必然就是马槊。当然,正史上没说张飞的骑矛有丈八之长。

令人感叹的是,隋唐英雄程咬金竟然不是抡大斧的。正史上,程咬金是个非常有名的使用马槊高手!

而最有名的用槊高手,当然是大唐武臣排名第一的尉迟敬德。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与尉迟敬德二骑诱敌,面对数千敌追兵时,李世民返身骑射,每发一矢则毙一敌。若敌骑成群迫击,由尉迟敬德驰马刺击,槊锋扫过,挡者立死,如入无人之境。于是,李世民发生了这样的感叹。

意思是,只要我弓箭在手,你又长槊在握,敌人就算百万,也奈何我俩不得。

如此武艺与意气风发,数千年来史上罕有。

至于善使马槊的大将,实际从南北朝到隋唐,大将几乎都是用马槊的,多到数不胜数。

马槊的消亡。

马槊在宋朝开始被大枪取代,决不是大枪优于马槊!

而是因中国武风沦丧,再不追求精工制作的昂贵兵器的关系。

马槊难制,决定了其造价昂贵。

所以,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而用马槊的,清一色全是军功贵族与世家大族子弟。宋朝以前,最能光宗耀祖撑起门庭的,就是军功。所以,世家豪族都会督促门中子弟文武双修,并为其等制马槊、造良弓。为的就是搏取军,延续光大门庭。

宋以后,军功再不能入仕,马槊等,随之消亡,直至绝迹。

(图来自网络)

有人说程咬金真正喜欢使用的武器是马槊,你怎么看

马槊可是唐代高富帅最爱的兵器,选材考究,工艺复杂,所以马槊本来就是身价不菲的兵器,更出了一个使用马槊的超级厉害人物:尉迟敬德。所以,良将用良器,如果说程咬金真正喜欢使用的武器是马槊,也很正常。

马槊,由矛演变而来。汉代的矛分为步兵矛和骑兵矛。当骑兵成为汉代最重要的武装力量时,骑兵矛也就一跃而升为最重要的兵器。到了东汉末期,骑兵矛有了一个专有的新名称——马槊。

对于“马槊”的定义,《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槊,矛也,亦作“稍”。《释名*释兵》的解释更详细:矛长丈八尺曰稍,马上所持,言其稍稍便杀也。

东汉末年已经有了手持马槊、战马装备了具装铠的骑兵,显示出马槊的超级威力,随着骑兵装备的更进一步演化,马槊的使用范围、威力及使用方法有了更大的提升。

既然是马槊,即马上兵器,那么马上的骑兵和自己坐骑的配合也就是人马是否合一,就显得格外重要。十六国时期的北燕贵族墓中出土了铜镏金马镫的实物,说明至少在这个时期就有了马镫,甚至可能更早之前马镫就诞生了。马镫可以让骑兵更有力、更灵活地运用兵器,骑兵专用武器——马槊的威力又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彻底淘汰了汉代流传的骑兵长戟。马槊的使用技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南梁简文帝萧纲了《马槊谱》详细记录马槊的实战技艺。这个时代,骑兵完全主导了战场,人马皆披重甲的重装骑兵可以决定战场的胜负。马槊演绎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南朝宋武帝刘裕大破北魏骑兵就是其中之一。两军近战肉搏,宋军将长槊折断,将断槊当钉子以大槌槌击,凿穿重甲的北魏骑兵。一杆马槊可洞穿三、四名重甲骑兵。北魏军因此大败。

《南史*羊侃传》也记载了南梁勇将羊侃的故事:车驾幸乐游苑,侃预宴。时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成,长二丈尺四尺,围一尺三寸。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观者登树。帝曰:“此树必为侍中折矣。”南梁的勇将羊侃陪同梁武帝于宫苑中游乐,这时恰巧少府奏报说新制成了两刃槊。于是梁武帝赐给羊侃紫骝马,让他试一试新制成的槊。羊侃是个使槊的行家,在马上左右冲刺把马槊使得格外妙,于是引来围观。因为人太多了,外围的人看不到就要爬到树上居高留下看。梁武帝看到树上爬满了人,于是开玩笑说,这树要折断了。

果然如梁武帝所料,树负重太过,折断了。于是从此后这柄槊就被称为“折树槊”。只是梁武帝大概没想到,再厉害的战将,再厉害的武器也保不住自己的江山社稷。


到了唐代,更出了一个使用马槊的超级厉害人物: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不但自己擅用马槊,而且能避开敌人的马槊,夺槊还刺。《旧唐书》记载尉迟敬德和同样善于使槊的齐王李元吉比试,尉迟敬德片刻之间三夺其槊,令李元吉叹服。然而唐代已经是马槊辉煌鼎盛的末期了。

为什么说马槊是“高富帅”兵器呢?马槊因为多用于重骑兵冲击,所以对槊柄的强度要求很高,因此多选用材质精良的积竹柲或特选优质木材。因破重甲,所以必用好钢。对其刃的制作艺要求也很高。选材考究,工艺复杂,所以马槊是为身价不菲的兵器。良将必有良骑,使用马槊也需要配备好马,以及马的装具,人的铠甲,这样方能把马槊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化。

马槊杆的制造一定要那么复杂吗欧洲为什么不这样后世也不这样

先纠正下这个题目,槊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兵器,分为马槊和步槊,其实就是长矛的变种。但是近年来被一些网文不断神话,搞成了什么靠“韧性”把人弹飞的武器,还“不伤手”,这就太尴尬了。

实际上东西方的长矛类武器差异很小,主要工艺大多是硬木。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填成实心的竹子或篾条复合,但总体上人们没有要求槊或枪变成“柔软”,所谓的“韧”,更接近金属刀剑那种刚柔相济的概念。

中国古代“杆”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厚此薄彼,矛上面的东西,不能给戟、刀、枪用?没有这个道理,它们都是相通的,没必要专门拿槊来说事。

我们需要明确个概念:槊杆、矛杆、枪杆甚至大刀柄都是一种东西,换谁都是一样。槊杆也并不是什么神术制成。有武将世家做的高档武器,自然也就有揭竿而起的垃圾工艺。加工工艺得分出三六九等,高成本武器可不是谁都能用得起。

最差的矛杆就是白蜡木,有柔性,可以耍花枪。这种杆子非常容易制作,柔韧性上佳,因此成了江湖卖艺、演武的重要道具,同时也成了大规模武装军队的廉价武器首选。

《武备志》中认为最好的枪杆是“稠木”,其二是“合木”,还要求用“劈开”的而不是“锯开”的。用竹子也可以,但“攒竹”腰太软了不能用,北方的干竹子不能用,只能用东南的竹子。

明代武术家程冲斗的《长枪法选》对枪杆的采用有很明确的描述:

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尖栗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坚牢易断。必 选生成者为上,有檕条木,有牛筋木,有茶条木,有米枯木,有拓条木,有白蜡条木。各处土产不同,各名其异。惟取坚实体直,无大枒枝节疤者为上。根头可要盈把,便好持拿,自根渐渐细至稍上。不软不硬为妙,如太软太硬,则拿捉不如意。调制如法,便好运用也。今 军伍中多用竹竿,但要选苗竹,竹节稠密者佳。大抵竹不耐用,拿拦击刺之间,力大则破矣,干又自裂,可用盐卤久浸,使常有润色,略可取用耳。

古代大部分矛杆是漆皮的硬木,为了防止炸裂和腐烂,人们的确会选用沤过的木头,沤的时间也比较长,有晾三年沤三年阴三年的说法。貌似很夸张,但过去人盖房子、做棺材、造家具用的木头很多也是这样的,现代家具工业无非是使用机器烘干罢了。在有准备和具备供应链的情况下,古代人获得一根老木杆并不是很难的事。

再好一点的,会选择在槊杆外包篾条,有竹篾或葛藤、木蔑等类型,它们被胶合在杆身上,继而打磨成光滑形状。可以为木杆提供一定的韧性,也让单纯的木头材料变得更结实。

中国古代长杆兵器的复合制法,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构性能,在刚性与韧性中取得平衡。同时这种工艺会让杆面变硬,这样就很难出现戚继光抗倭时,倭寇拿刀轻易剁断枪头的情况。倒不是真的像有些网文说的那样,为了能在马上戳人不断杆又不伤手臂而设计,这完全是一种小说中的奇谈怪论。

后世也一直在使用这种复合杆,这在中国兵器的特色,只是现代人一般接触不到这种工艺了,一些民间耍把式也不会懂得“军标”的奥秘。

至于西方的骑枪为什么不这样...我知道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多半是看了电视里那种扎中人后“碰”一声爆裂的硕大骑枪。我只想说,你中了西方影视剧的毒了。

西方人的骑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有部分重骑兵会在比武的时候使用加了脆木杆的矛头,这样木杆会在扎中人的时候断裂,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大家都是玩玩而已嘛,点到为止。

实际的骑枪远没影视中那么夸张,最多是个锥形结构,为了达成更长的枪型,故意造成前细后粗的椎体。

西方骑兵们从古至近代的演变中,很少很少出现什么“一次性骑枪”。相反,他们的长杆骑枪和重型骑枪玩的很溜,动辄3米4米的长度,这种东西为了手臂用一次就扔?你开玩笑呢。他们更多的是因为骑枪做的太长,不利于刺中后拔枪,以及枪身变得太脆太容易损坏才会如此无奈。

比如波兰的“翼骑兵”,这可是一支响当当的骑兵队伍,在欧洲的历史上纵横驰骋。他们的长枪可长达4-6米,这使得翼骑兵总能先捅死敌人。

翼骑兵长枪使用枞木制作,也是复合结构,取两段枞木芯,把中间掏空,然后胶合在一起再磨成圆杆即成。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减重,过长的长矛在重心上存在问题,太重对于手臂是种折磨。

正因为这种空心的木材复合结构,使得翼骑兵的长矛常常在几次或单次战斗后损坏。为此他们采取了一种“成本考量”,在非必要的时候就不浪费这些东西了,会让哥萨克打前队,当炮灰,或者干脆用刀解决战斗。

不过就算是这样,打几次就坏的坑爹玩意儿也很容易消耗,这使得翼骑兵们经常性的囤积长矛,长矛的制作也越来越“成本化”。翼骑兵离不开长矛,他们的压轴战法就是膝盖挨膝盖的在马上组成密集长矛方阵,波兰人后来在城市里可是把翼骑兵长矛当做“弹药”储存的。

即便如此也抵不住长矛的消耗,因此翼骑兵们只能再携带一些矛杆,让扈从在空闲时余制作一些“缩水矛头”拿来替代,这些缩水矛头安装在半截矛杆上便可以凑合作战。

曾被认为是中世纪最强大骑兵的“马穆鲁克骑兵”,他们的长矛干脆就是硬木杆,然后缀上包铁枪头。这种装备也被称为“拜占庭式长矛”或者“波斯长矛”,是一种从西亚到中亚非常普遍的矛型。

这种矛杆偶尔会在上面制作铁箍来强化并防滑。马穆鲁克骑兵打仗走的是狡猾的路子,他们是全能型的战士,进行了刀、枪、弓的全面武装。碰到轻骑兵他们用长矛对决,碰到重骑兵则使用弓箭,必要的时候他们能下马当步兵作战。长矛并不是唯一依赖的武器。

条顿骑士团也是个不错的古代例子,枪技是条顿骑士团员非常重视的武艺,许多人从小时候就开始进行训练。他们的骑枪依然是硬木杆,多为2-3米的中等长度,前细后粗,有螺纹握把。

因为枪头比较大且开了血槽的原因,条顿骑士并不是很担心枪头拔不出,至于许多玄幻小说上所谓的“冲击力折断手臂”就更不用担心了——他们往往更在意枪会不会脱手。枪型变成前细后粗也是出于对重心平衡的考虑。


所以,中国的马槊杆并没有复杂到哪里去,西方也没有什么“非要如此”的需求。战争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装备到最后的武器东西方几乎都差不多。

为什么唐朝将军常用的大槊到明朝时没人用了

有一句成语叫做“横槊赋诗”,说出了槊这种冷兵器的大致用途,一般都是勇猛和有地位的将领才能使用,如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将尉迟恭,最擅长用马槊,李世民曾夸赞他马槊「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了“槊”这种冷兵器的重要性。其实槊这种武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流行于三国,三国蜀国大将张飞和关羽都是使用的马槊,在战场上威风凛凛。

槊属于重兵器,分为步槊和马槊,步槊用于士兵,马槊用于将军。步槊虽然本身形态看起来还是红缨枪的形态,但是它的枪头和很多的短兵器不一样,因为它的刀刃要更加修长一些,它的惯常操作,除了可以类似红缨枪那样刺出,还可以做一定的砍杀动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这种重杀兵器反而慢慢地消失了呢?

一是对于步槊来说,它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一件兵器,它也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就是它制作的时间过长,而且非常的重,使用简单,步兵之间的配合度不高,只适用集体布阵和单兵作战,所以不太适合一般的士兵使用。

二是对于马槊来说,虽然战力所向披靡,但是一般只有勇猛的冲锋陷阵的将军才能有资格使用马槊,这种武器造价高,价格昂贵,也是贵族的象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基本上武将骑马冲锋对决的方式已经甚少了,加上昂贵的造价,对持槊武将的身体要求又高,这样,这种武器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3箭未射中李世民,为何不用自己兵器马槊

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你要弄清楚玄武门政变时的背景。李世民被逼无奈去父亲那里去告状,说大哥和三弟串通一气想害死自己,李渊当时很生气,于是安排裴寂、萧瑀等大臣,明天一起盘问一下太子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同时让裴寂通知太子和元吉,明天一起过来说清楚。

李渊和大臣之间说的这些话,让李渊的妃子张婕妤听到并告诉了李建成和元吉。当时李元吉就说了:“我们应当统帅好各自的军队,假称有病,避免和李世民相见,以便见机行事。”

如果听李元吉的话,也许就没有李世民后来的事了。

李建成说,军队的防备已很严密了(当时二人确实准备调动军队),你我应当亲自入朝看个究竟。这就是典型的“好奇害死猫”。李建成犹豫不决造成了被动局面。

要知道,入朝见驾是不允许携带武器的,正如题主所言,元吉善使马槊为何不带马槊呢?你以为是让元吉上战场打仗吗?

说实话,元吉带把弓箭都是不允许的,元吉没办法带马槊,马槊刃长50公分,杆长2米左右,2.5米的东西不好携带,元吉 只好退而求其次带上了一把弓箭,弓箭没有那么招摇,携带方便。

严格来讲,弓箭也是不允许带着见皇帝的,由于张婕妤提前透露了消息,为防不测,元吉才带了一把弓箭。

综上所述,不是元吉不想带用自己的武器,而是带着实在不方便。建成和元吉骑马走到临湖殿时,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二人拨马往回就跑,元吉回头射了三箭都没中,李世民先射杀了李建成,他再一箭把元吉射下马来,李世民追上去,李元吉差点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幸亏尉迟恭赶来,一枪刺死了李元吉。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成功了。

撰文/秉烛读春秋